納税人只須如常填報2022/23課税年度利得税和個別人士報税表,税務局會在評税時作出寬減。 至於在法例通過前已發出的2022/23課税年度税單,税務局會安排重新評税,納税人無須提出申請或向税務局查詢。 今次的寬減並不適用於物業税,但賺取租金收入的個別人士,如符合資格,或可通過選擇個人入息課税而獲得寬減。 在電費方面,政府為每個合資格電力住宅用戶戶口提供1000元電費補貼,將涉及約28億元開支,約280萬個住宅用戶將可受惠。 政府消息人士指,補貼每月發放,連同目前每月50元的電費紓緩金,則補貼增至約133元,希望紓解民困,同時呼籲市民應對氣候變化應盡量節省能源。
政府正準備逐步把部分現有的加油站及液化石油氣加氣站轉型至快速充電站,以支援更多不同的車種充電。 我們亦會以「一地多用」模式探討發展一些佔地較大的加油站及加氣站的可行性。 財政司司長亦建議提高僱主為其65歲或以上僱員所作自願性強積金供款的税務扣減,由現時的百分之一百增至百分之二百。 財政司司長建議電訊網絡營辦商就將來投得的無線電頻譜而須繳付的頻譜使用費將可獲給予税務扣除。 財政預算案電動車2025 這項寬減會減低納税人在2022/23課税年度的應繳税款。
財政預算案電動車: Porsche Taycan 電動車新車價
目前,已有來自16個經濟體的231個電動車輛型號獲得運輸署的類型核准,包括182款私家車/電單車及49款公共運輸/商用車輛。 財政司司長建議自 年度起在《博彩税條例》(第108章)下向香港賽馬會徵收每年24億元的「額外足球博彩税」,為期5年,而原有博彩税税率不變。 財政預算案電動車2025 政府將向立法會提交《2023年印花税(修訂)條例草案》(《條例草案》)以落實該建議。 為使物業買家能盡早受惠於這措施,行政長官已根據《公共收入保障條例》(第120章)作出《2023年公共收入保障(印花税)令》(《命令》),使《條例草案》在制定成法律前具有十足法律效力。
- 同時又預留三億五千萬元,資助營辦商從二零二三年開始在維多利亞港內航線測試電動渡輪。
- 國內工具機廠陸續傳出放無薪假、甚至延票事件,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昨(31)日為廠商喊救命,並發布三項建言,首先建議政府…
- 納税人只須如常填報2022/23課税年度利得税和個別人士報税表,税務局會在評税時作出寬減。
- 政府將私家車(包括電動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各稅階的稅率提高15%,牌照費增加30%。
- 政府在2009年就曾指出,電動車是發展的大趨勢,長遠希望令香港成為亞洲區內最廣泛使用電動車的地區之一。
- 有關建議的要點和執行細節,請參考以下資料,當中包括常見問題的答案和說明上述建議如何讓納税人節省薪俸税及個人入息課税税款的示例。
由2016年5月上任時長期債務實際數5兆3,988億元,至今年6月30日止長期債務實際數5兆8,338億元,任期迄今債務淨增加4,350億元,倘扣除肺炎特別預算舉債6,365億元,實際債務減少2,015億元。 蔡總統任內,為加速推動國家基礎建設,編列前瞻特別預算,並因應肺炎疫情及維護國家安全,編列各項特別預算,致歲入歲出差短擴大,惟受惠總預算連續賸餘,以及持續推動開源節流,債務控管得宜。 本身電動車充電已遠比燃油車加油慢許多,即使「快叉」少說也要1、2小時,慢速充電更需要6、7小時以上,在這種情況下再不設置足夠的充電位,要電動車普及可說是「妄想」。 財政預算案電動車2025 為此,申訴專員公署已經明言,會為電動車配套及規劃失當展開主動調查。 奈何現時坊間沒有專門的電動車技工,一般車房連基本電動車維修都未必做到,要是電動車主要修理愛驅,大都只能依賴原廠,維修保養費用高昂。 其實現時傳統車輛維修保養手冊、院校的車輛維修課程中,都有包含電動車的基本維修,但始終電動車的車款和技術日新月異,各大院校亦未有電動車工程的獨立專門學科,實際維修能力如何,乃成疑問。
財政預算案電動車: 稅務誘因重要 設施配套更關鍵
為推動電動車普及化,達至2050年碳中和目標,政府將公布本港首份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涵蓋淘汰傳統電油私家車時間表,並已預告以2030至2040年為框架。 有消息指,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不會放寬現時針對電動車提供的稅務優惠,但會增加投資於充電位等基建,鼓勵更多車主換車時選擇電動車。 財政預算案電動車2025 財政預算案電動車 政府在二零二零年十月推出二十億元的「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推動現有私人住宅樓宇停車場安裝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
殘疾駕駛人士購買電動私家車的豁免殘疾駕駛人士可申請豁免其電動私家車的應課稅價值中為首的30萬元的汽車首次登記稅。 但該等人士須在過去5年內,未有為任何汽車辦理免稅登記手續。 此外,該等人士只能從上述首次登記稅豁免或「一換一」計劃的首次登記稅寬減中選取其一,不能同時享有豁免及寬減。
財政預算案電動車: 財政預算案2023|消息:政府建築未來3年增7000充電車位 純電動的士更換計劃不設目標
納税人如果有營業利潤或租金收入,並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税方式評税,寬減額須按個人入息課税的税款計算,這或會與不選擇個人入息課税所得的不同,最終寬減額須按每一個案的實際情況確定。 政府亦向「低碳綠色科研基金」額外注資二億元,將可額外資助約40個項目,重點支持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及全民減廢等範疇。 根據趨勢科技發布的《2022年度資安總評報告》,去年是駭客為了提振獲利而「奮力一搏」的一年,資安威脅整體偵測數量大幅增加55%,駭客無差別地攻擊所有產業的消費者和企業機構,造成已攔截的惡意程式檔案數量暴增242%。 大陸國家發改委昨(31)日公布《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涉及六大方面20條措施,當中以新能源車相關政策最受矚目,明訂… 例如在維修方面,由於電動車和傳統燃油車的運作方式有所不同,對維修保養專才的需求也相當不同。
- 此外,當局會在新發展區的公共運輸交匯處設置指定充電位,供公共交通工具使用,並物色合適地點建立覆蓋全港的快速充電網絡和相關設備,包括研究把加油站和加氣站轉型作充電站。
- 要修理電動車,除需要機械工程知識外,也需要電力、電子工程的相關技術。
- 已婚人士選擇與配偶分開以個人入息課税方式評税,寬減上限亦以每個個人計算;若納税人與配偶共同選擇個人入息課税,寬減上限是二人合共6,000元。
- 消息續指,1991年至今的綜合物價指數上升113%,現時牌費加幅低於通脹率,強調現時的10%加幅,參考了不同因素。
- 「一換一」稅務寬免新上限將不能完全彌補首次登記稅加稅所帶來的應繳稅增幅。
- 而綠色和平則建議,政府下月公布的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應包括淘汰各類別燃油車,特別是溫室氣體及空氣污染物的排放量較高的重型車輛,以加強改善路邊空氣污染的效果。
【財政預算案2021/電動車/燃油車/環保】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布,環境局將在下月公布本港首份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包括在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擴展電動車充電網絡,及制訂電動車退役電池生產者責任計劃等。 顯示近年雖受疫情影響,我國債務管理仍受國際組織高度肯定。 更慘的是,現時在停車場中,經常有燃油車佔用電動車的充電位、又或者充電設施根本無法運作,令情況雪上加霜。 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鄭家偉就曾表示,要長遠推廣電動車,應把充電器和電動車車輛比例提升至1比1才夠。 其實,若要同時控制私家車數量,又不想打擊購買電動車的意欲,方法有許多。
財政預算案電動車: 電動車難覓叉電泊位 「充電難」從未解決過
由2011年4月到去年6月,電動車數目由69輛大增至1.1萬輛,增幅逾150倍;然而,公共電動車充電設施只由2011年的872個增至現時的1,846個,即平均約6輛車只有1個充電位,電動車主成為被「邊緣化」的一群。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布,寬減2022/23課稅年度100%的薪俸稅及個人入息稅,上限為$6,000。 財政預算案電動車 環團綠惜地球指出,丹麥、瑞典、荷蘭、以色列、愛爾蘭將在2030年淘汰燃油車,挪威更定在2025年,認為本港比歐洲不少國家欠進取積極,建議政府提早淘汰燃油車,加速推動電動車及其配套的發展。 Uber歡迎港府提出推動本地電動的士應用的措施,並樂見當局訂下3,000輛電動的士的目標。
財政預算案電動車: 財政預算案|業界指利中低價電動車市場 有Tesla車可免付登記稅
你還可使用在「香港政府一站通」內提供的税款計算機,計算建議的税務措施實施後你應繳的薪俸税及個人入息課税税款。 財政預算案電動車2025 黃錦星指,隨着電動車日漸普及,由2025年起,政府停車場充電位將收費,推動充電服務市場化,善用充電資源。 至於電動車充電網絡,政府預計2025年私人樓宇可提供逾15萬個配備電動車充電設施的車位;公共充電車位則增至超過5,000個,日後再倍增。
財政預算案電動車: 財政預算案2021|消息:政府續推廣電動車 惟不放寛稅務優惠
此外,當局會在新發展區的公共運輸交匯處設置指定充電位,供公共交通工具使用,並物色合適地點建立覆蓋全港的快速充電網絡和相關設備,包括研究把加油站和加氣站轉型作充電站。 審計部報告指出,近年政府編列多項特別預算,並舉債支應,請行政院督促權責機關確保財政永續發展。 財政部今(29)日發布三點說明,強調我國財政績效良好,獲國際信評認證,且債務控管得宜。 他又說,政府會在新能源運輸基金下預留2億元,與專營巴士公司及其他持份者合作,在今年有序地開展氫燃料電池雙層巴士及重型車輛的試驗,全面測試它們在本地環境下運作的可行性。
財政預算案電動車: 財政預算案|增75%至35億助700私樓裝電動車充電器 油站轉充電站
當然,實際執行方面,「一換一」安排可能出現不少避稅漏洞。 例如車主或可「賤價」買入即將要「劏車」的二手錢七,再換成新的電動車,達到慳稅二十五萬的效果。 政府也會預留3,000萬元,研究於青衣一幅約3公頃土地興建首座先進建造業產業大樓,計劃在多層大樓可提供場地,給營運者設立鋼筋預製工場、機電裝備合成加工場及預製生產工場等用途。
財政預算案電動車: 預算案演辭
他又指,據知政府將要求發展商在新落成大廈必須設有電動車充電裝置,由政府承擔舖電纜費用,發展商提供配套,料會在今年內立法。 他稱,隨歐洲車廠逐漸停產燃油車,電動車成大勢所趨,希望政府起帶頭角色,把政府車輛全面轉用電動車,並在政府停車場設電動車專用停車位。 環境局將在下月公布本港首份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闡述使用電動車及其所需配套的長遠政策目標及計劃,主要措施包括在二零三五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擴展電動車充電網絡並推動其市場化、培訓電動車技術及維修人才,以及制訂電動車退役電池生產者責任計劃等。
財政預算案電動車: 財政預算案|推的士業百分百擔保貸款助車主換純電動的士 涉64億
有關這項寬減的法例已獲立法會通過,並於2023年4月28日在憲報刊登。 對於有意見認為當局審批程序過慢,消息人士指由於計劃要兼顧多方面,包括業主立案法團、管理公司、消防程序等,認為隨着首個安裝工程即將展開,預期安裝進度會加快,目標明年會有100個私人車場完成安裝工程,並在5年內完成審批700個車場的申請。 電動商用車方面,當局會推出專項試驗計劃,涵蓋單層和雙層巴士、公共小巴、的士、貨車,以及其他車輛如運送外賣的電單車。 黃錦星指,推廣使用電動商用車較為複雜且具挑戰性,政府冀透過試驗計劃累積經驗,以制定更具體的政策方向和時間表。 政府公布首份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目標是在2050年前達到所有車輛零排放,進一步提升空氣質素,令香港成為成更宜居的智慧城市。 只不過,要發展電動車,提供稅務誘因只是其中一步,如何令本港的電動車車主擁有一個便利的使用環境,才是令電動車普及化的核心關鍵。
財政預算案電動車: 回應審計部報告 財政部:財政績效獲國際信評認證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全港有18,163部的士,當中只有兩部為電動的士,是次計劃可向每位車主提供35萬元貸款,相信金額足夠購買一部電動的士。 參考其他貸款計劃,預計還款期最長為10年,具體細節稍後公布。 【財政預算案2021/電動車】政府擬推動電動車普及化,宣布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 有業界形容是「遲來的好消息」,即使首次登記稅及牌照費均「加價」,但受惠於電動私家車「一換一」計劃提升最高寬免額,短期內有利中低價電動車市場。 但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則認為措施「過辣」,認為無助電動車普及化,亦加重中低層市民的負擔。
當局之後亦計劃於的士站、小巴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及現有政府建築物,以小型工程形式加裝電動車充電站,暫未有預計數字。 至於電動私家車「一換一」計劃,政府將首次登記稅最高寬免額會提升至28.75萬元,而一般電動私家車的寬免額上限維持不變。 政府另建議將私家車(包括電動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各稅階的稅率提高15%,牌照費增加30%,以壓制私家車數量持續上升,紓緩交通擠塞額問題。
此外,政府會向「回收基金」增撥10億元,延長申請期至2027年,協助回收業界,尤其中小企提高作業能力和效率,應對本地和境外市場的最新需求,預計將有超過1,000個企業受惠。 税務局會自動按新的子女免税額為納税人計算2023/24課税年度薪俸税暫繳税款。 財政預算案電動車2025 納税人只需填妥2022/23課税年度報税表申索子女免税額而毋須另作申請。 國內工具機廠陸續傳出放無薪假、甚至延票事件,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昨(31)日為廠商喊救命,並發布三項建言,首先建議政府… 至於在建造業方面,陳茂波稱已預留3,000萬元由發展局研究成立建築研發及測試中心,並進行規劃及初步設計,中心將為創新物料、建造方法和技術等進行研發、制訂標準、提供測試及發出認證,吸引研發人才在港發展。 此外,政府會在新能源運輸基金下預留2億元,與專營巴士公司及其他持份者合作,在今年有序地開展氫燃料電池雙層巴士及重型車輛的試驗,全面測試它們在本地環境下運作的可行性。
財政預算案電動車: 財政預算案|將推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 最遲2035年停燃油車新登記
政府去年十月推出二十億元的「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預計可於三年內為約六萬個現有私人住宅停車場車位安裝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 政府近年積極推動電動車發展,政府宣布額外注資15億元,把「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延長4年至2027/28年度,預計為約700個現有私人住宅樓宇內共約14萬個停車位,安裝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出爐,政府宣布「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加碼15億元,增至35億元協助全港約700個現有私人住宅樓宇內、約14萬個停車位,安裝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約佔全港一半合資格停車位。 此外,政府正準備逐步把部分現有的加油站及液化石油氣加氣站轉型至快速充電站,並以「一地多用」模式探討發展佔地較大的加油站及加氣站的可行性。 政府早前訂下目標,在2027年年底前約700輛電動巴士及3,000輛電動的士投入服務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