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於2020年設立總額390億元財政支援方案,當中195億元屬認購國泰優先股。
惟分析員則批評,對沖的精神猶如幫公司買保險,「無理由會輸凸」,國泰的對沖政策凸顯管理層質素差勁。 即使下半年業績明顯改善,惟香港第五波疫情下,對駐港機組人員的檢疫要求收緊,特別是運作貨運航班的機組人員,並暫時禁止9個國家的所有航班來港,包括英國及美國等主要市場。 另外,國泰去年燃油對沖收益23億元,較2020年虧損30億元大幅改善。 國泰期油2025 計及對沖後,國泰燃油成本淨額減少38%至70.3億元,除了對沖收益,也反映期內耗油量減少20%。
國泰期油: 國泰君安國際官方交易軟件
紐油布油暫累瀉逾2.8% 康宏投資研究部環球市場高級分析員葉澤恆指,美國頁岩油產量增加,中東又希望維持市場份額增加產量,市場出現供過於求,令油價過去兩年大跌,直至去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減產,油價走勢才轉趨穩定。 他指,若油組下月會議落實延長減產,油價或有望重回65美元至70美元水平,惟要升逾100美元則機會甚微。 花旗料油組減產、原油庫存下降及需求增加等帶動,預計紐約期油今年底平均每桶見62美元,布蘭特期油則為65美元。
- 馬時亨昨日出席網台節目時指,國泰一直以來的管理有問題,例如企業「炒燶」期油,導致過去十點五個財政年度累積虧損逾二百七十一億元。
- 此外,亦要增加對沖燃油的透明度,如對沖成本,涉及數量等,讓投資者了解。
- 他認為,國泰不應單以「商業機構」、「商業行為」之名大規模裁員,應讓員工停薪留職或放無薪假,當航空業復甦,員工可復工。
- 國泰表示,國泰航空去年全年收入按年增12%至510.4億元,客運收益按年增2.15倍至136.86億元;期內運載乘客共280萬人次,平均每日載客7,682人次,按年增加近3倍。
- 為避免油價飆升令經營成本大幅波動,航空公司一般會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進行對沖,鎖定燃油價格於某一水平,若油價持續創新高,可受惠較低的燃油成本,若油價低於合約行使價,便會蒙受損失。
- 集團指出,嚴格的旅遊限制及檢疫要求令該公司業績受到不利影響,但該等限制於去年5月1日開始調整,令其業績受惠,尤以最後一季更為顯著。
-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教授指出,國泰燃油對沖的表現,波動性較國泰整體盈利表現更大,這種情況是不應該出現的。
【大紀元2020年10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葉依帆、趙正源香港報導)國泰航空週三(21日)公布重組計劃,即日起停止旗下國泰港龍航空業務,並削減約8,500個職位,約佔集團職位總數的24%。 職工盟昨日到國泰航空母公司太古集團抗議,職工盟譴責資方,在多次獲得政府資助的情況下,未有充分諮詢工會便貿然裁員,質疑國泰犧牲5,300個家庭的生活,以填補過去投資期油的損失。 現時,國泰裁減600名總部員工,有估計指,一年可節省3.49億元,惟這金額僅佔營業開支的0.37%,也遠低於對沖的虧損,故根治之道,還在減低對沖比例。 可參考的例子是國內航空公司國航、東航,其吸取了2008年投資期油失利的教訓,終止對沖,重整有關的操作,減少了「賭航油」的因素後,近年國內航空公司的營運也日趨穩定。 但是,國泰的燃油對沖操作,顯然已偏離避險的原意,於2016至2019年間,國泰分別以對沖價格85美元、89美元、81美元及75美元購買燃油,頭三年的對沖比例竟分別高達62%、52%、44%,比起一般公司高出逾倍。 結果,去年國際原油價格一直維持在35美元水平,最低見26美元,遠低於估價逾倍,最高亦僅見「5字頭」。
國泰期油: 最新功能
尤有甚者,荒怠本業的結果,是對手乘機搶佔市場,最終變成利潤、事業兩頭不到岸。 如國泰由以服務水準見稱、香港人引以為傲的航空公司,淪為一些人口中「因管理不善而從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名榜節節下跌的國泰航空」的「因航」,本來不少新航點、新商機都被對手佔據了,國泰要重拾昔日光輝,只怕更事倍功半。 最近,國泰主席史樂山指出,集團的對沖比例將會下降,並謂「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 國泰期油 固然,進行燃油對沖並非原罪,但是國泰若要收支平衡,至少也要將對沖比例調低至合理水平,不然,公司亦只會繼續於油價漲跌中浮沉。 國泰去年與空中巴士達成延遲接收新飛機協議,但與波音商議一直未有公布,國泰最新指,波音公司於今年1月27日宣布延期進行777X計劃,首架飛機預計於2023年末付運。
據國泰最新資料,2021年第三季、第四季燃油對沖比率仍逾60%和40%。 券商料今年業績仍錄虧損 德銀報告便預期,國泰今年全年業績仍會錄得6,250萬元虧損,雖然油價回穩,但最大的致命傷是國內航空公司及廉航不斷增加航班,令競爭加劇。 前者過去5年倍增其運力,令香港失去作為內地旅客中轉站的優勢,後者過去兩年往返香港的運力亦增加13.3%,均令國泰收益率受壓。 高寶集團證券執行董事李慧芬受訪時指出,國泰是大型航空公司,燃油對沖合約年期都是數年期,由於今年航運次數減少,耗油量因應飛機飛行時數減少而下降,燃油對沖收益將油價升幅抵銷。 【本報訊】國泰航空長期經營不善,管理層更多年錯估油價走勢,進行長期且比率高的燃油對沖,過去11個財政年度燃油對沖已累積淨蝕逾285億元。
國泰期油: 油價每跌5美元 每月虧損5,460萬港元
十年下來,剛好5年賺,5年蝕,累計獲利約70億元,但累計虧損卻達約258億元,真是「賺粒糖,輸間廠」。 集團指出,嚴格的旅遊限制及檢疫要求令該公司業績受到不利影響,但該等限制於去年5月1日開始調整,令其業績受惠,尤以最後一季更為顯著。 至於國泰旗下香港快運HK 國泰期油 Express,去年業務虧損收窄至13.59億元,較2021年少蝕6.2億。 在最新的中期業績當中,國泰半年股東應佔虧損75.65億元,按年收窄23.3%,去年同期虧損98.65億元。 值得留意的是,國泰所用的標準並非WTI紐約期油,而是倫敦布蘭特期油,理論上不受5月紐約期油走勢的直接影響,布油價格亦更穩定。 可以說,從國泰多年對沖的經驗看來,已證此舉風險甚高,與其沉迷其中,倒不如回歸本業,做好航空服務,吸引更多乘客。
- 他認為,政府注資當刻未必完全清楚了解國泰的人事或重組問題,並沒有列明不容許國泰裁員。
- 該次事件更引起國際關注,國泰最終被英國資訊專員辦公室罰款五十萬英鎊(即約五百萬港元),醜出國際。
- 國泰業績更披露,今年首三季燃油對沖比率達40%,第四季也約35%。
- 展望未來,國泰證券將持續輔導優秀且重視ESG的公司上市櫃,為臺灣資本市場貢獻一己之力。
- 曾任國泰民航機司機師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昨早在電台中,形容國泰做法「好狠」,他相信國泰1年前收購香港快運航空時,已為港龍停運埋下「伏筆」。
因應最新運力大減,國泰預期今年首季燃油對沖比率高達100%,但行使價不足每桶50美元,其後3季燃油對沖比率也達40%或以上,每桶行使價皆不足60美元。 若果單計國泰航空自營業務,上半年虧損50億元、下半年賺33億元,而應佔附屬及聯屬公司上下半年虧損分別為25億、13億元。 職工盟主席吳敏兒指,國泰宣布自疫症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對於香港日益嚴重的失業問題雪上加霜。 國泰期油 對於政府早前向國泰注資二百七十三億元,馬時亨指若然當時政府拒絕注資,將會令國泰面臨立刻倒閉的危機,屆時不止影響幾千名員工的生計,而是令三萬多名員工飯碗不保。 他認為,政府注資當刻未必完全清楚了解國泰的人事或重組問題,並沒有列明不容許國泰裁員。 其實國泰賭航油賭出禍,並非孤例,香港社會亦彌漫著這種「生意淡薄不如炒作」的心態,認為與其花時間、花心機,落手落腳經營好一盤實業生意,不如將資金用作投資各式各樣的金融工具,甚至以一種近乎賭博的心態進行投機。
國泰期油: 連輸5年 國泰燃油對冲虧損惡夢將過去?
國泰管理層對裁員一事的解釋之所以顯得蒼白無力,皆因本港航空業的整體情況其實不太差,作為香港最大航空公司的國泰,不應淪落至此。 國泰期油2025 觀乎機管局公布近十年的旅客人次,一直錄得上升,單是2015/16年,機管局錄得的旅客人次便已達6970萬,比2014/15年度的6470萬增長近500萬人次。 旅客上升,理應利好航空業,故近年一些新的航空公司加入競爭,仍做得有聲有色,市場競爭亦更激烈,如果國泰不是沉迷航空燃油對沖投機,不應落得要裁員的下場。
國泰期油: 國泰航空投資期油失利 子公司取消或減少花紅
香港民用航空事業職工總會主席張樞宏表示,「國泰飲食服務有限公司」於2015年曾派發雙糧及花紅,雖然2016年業績有增長,但花紅減少。 國泰期油2025 另外,「國泰航空服務有限公司」每年均會發放年中及特別花紅,但今年卻取消了特別花紅。 雖然國泰已表示,會將對沖合約年期縮短至2年,但今年仍有54%用油作對沖,對沖價每桶為89.6美元;明年則有47%用油已對沖,對沖價每桶81美元,按照國際油價現時走勢,料今明兩年國泰好大機會仍會錄得燃油對沖虧損。 國泰自二○一四年起已陷入「賭輸期油」風波,其管理層當時錯估油價走勢,進行長期且比例較大的燃油對沖,導致一五及一六年,國泰在燃油對沖上年均蝕逾八十四億元,一四年至一八年的五年內,共蝕近二百五十七億元,令人嘩然。 國泰近年調整其燃油對沖政策,減少對沖比例,虧蝕雖稍有回落,但仍未能轉虧為盈。
國泰期油: 國泰燃油對沖十年首獲勝 助中期虧損收窄 專家料股價升至呢個位
【本報訊】對於國泰航空停運國泰港龍航空,並大幅裁員五千三百名本地員工,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昨日直指國泰的管理一直以來均存有問題,認為國泰應立刻作出檢討及改善。 他坦言,本港各行各業均受疫情影響,本港擁有很多著名品牌,國泰是其中之一,但現時面對營運困境,難免令香港人感到唏噓不已。 由於燃油是航空公司的最大營運開資(佔國泰開資約三成),而國際油價波動,為控制成本,航空公司一般會預測油價走勢,簽署對沖合約。
國泰期油: 美元
去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經營環境極度艱難,耗油量亦因應市況不就而大減59.9%,但燃油對沖仍可一年狂輸30.17億元,虧損按年擴大近29倍,可謂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國泰期油2025 油價續跌, 5月紐約期油合約日前一度驚現負油價,今日(22日)最新報價也僅11.09美元,對油價敏感的股份亦頗為波動。 國泰航空(00293.HK)周一(21日)跌逾5%,最新微升0.5%,報8.94元。
國泰期油: 國泰燃油對沖或錄巨額虧損|油價每跌5美元 每月虧損5,460萬港元|國際油價
而今年上半年員工開支僅57.46億元,意味全年員工開支有機會低於過去兩年。 艾德證券期貨聯席董事陳政深昨表示,近年不少新航空公司加入競爭,尤其廉航侵佔了不少市場份額,但國泰除了購買廉航香港快運外,未有特別加強服務去應對廉航的挑戰,令公司無論業績,以至在最佳航空公司的排名都下跌。 當年裁減六百名總部後勤員工,涉及中高級管理及非管理層職位,一百九十人為中高級管理職位,佔集團四分一管理職位,餘下四百人為非管理人員職位,佔國泰集團相關職位一成八,涉及部門包括市務部、收益管理部、物業及服務支援部、策劃部、採購及飛機貿易部及企業傳訊部。
國泰期油: 最新專欄文章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總幹事Willie Walsh於香港出席國際航空論壇時表示,供應鏈問題正影響世界各地航空公司,導致新飛機延期交付,亦影響現有飛機的定期維修保養。 由於疫情大流行令不少供應商大幅縮減規模,供應鏈問題難有快速解決方案,可能持續至2025年才完全恢復。 同場的國泰航空行政總裁林紹波認同,供應鏈問題窒礙集團服務回復至頂尖水平。
國泰期油: 資料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教授指出,國泰燃油對沖的表現,波動性較國泰整體盈利表現更大,這種情況是不應該出現的。 近年國際油價平均維持約每桶50美元,但其燃油對沖成本仍達每桶90美元,反映其很早以前已進行對沖。 其中,2015年及2016年每年的燃油對沖虧損,更是逾84億元,2017年亦達63.77億元,大幅拖累國泰業績在2016年由盈轉虧蝕5.75億元,2017年虧損更擴大1.19倍至12.59億元。 分析員表示,國泰過往多個年度,燃油對沖比率佔耗油量往往逾六成,近年雖然減少對沖比例,但仍未扭轉虧損狀態,去年虧損更倍增。
國泰期油: 國泰下半年轉賺 貨運收益大增28%
香港機場地勤服務職工會副秘書長葉偉明補充,國泰員工去年加薪4%,但今年僅只加3%,令大部份同事不滿。 日前,現任國泰行政總裁朱國樑更表明無可避免要裁員,他稱相關言論令大部份員工人心惶惶。 隨疫情好轉,集團業務有轉機,主席賀以禮指,希望於今年第四季將可載客量最高調整至疫情前水平的30%,並預計下半年貨運業務繼續表現強勁,期望將年內餘下時間的現金消耗降至每月10億元以下,意味一切順利的話,今年下半年國泰預計現金消耗最多僅60億元。 時至今年中期,終於錄得燃油對沖6.25億元的收益,管理層解釋,是耗油量因應飛機飛行時數減少而下降,燃油對沖收益將油價升幅抵銷。 光大新鴻基財富策略師溫傑表示,國際油價暴跌,預期將為國泰帶來巨額的燃油對沖虧損;而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國泰的運力幾近停頓,但燃油對沖虧損就要「硬食」,是雙重打擊。
國泰期油: 國泰證券與欣亞數位簽約 啟動上市櫃輔導計畫
燃油開支佔航空公司支出的一大部份,燃油對沖本質是一項保險工具,目的不為賺錢,而是利用對沖管理油價上漲的風險,從而控制成本,避免油價飆升令成本大幅攀升。 儘管國泰選擇較為穩定的布油價格做標準,但國泰今年相關對沖合約,對應油價水平達61美元至65美元;以布油最新價格16.77美元計算,較國泰對沖合約低逾40美元。 國泰管理層曾多次揚言,公司燃油對沖為合理的政策,因為可以減少油價波動對主要成本的不利影響。
國泰期油: 國泰新飛機A321neo
國泰錯判形勢,在航油對沖業務上虧損84.56億元,將數十億元的經營利潤全數吃掉甚至「輸凸」。 國泰期油 展望未來,國泰證券將持續輔導優秀且重視ESG的公司上市櫃,為臺灣資本市場貢獻一己之力。 翻查資料,年年受燃油對沖虧損困擾的國泰航空,在去年終於走出大額燃油對沖虧損,全年僅虧1.01億元。 以往雖然有燃油對沖虧損的國泰,但整體業務穩定,現時國泰受油價暴跌及疫情雙重打擊,溫傑形容,國泰今年的經營環境將非常惡劣,國泰忌沾手。 馬時亨昨日出席網台節目時指,國泰一直以來的管理有問題,例如企業「炒燶」期油,導致過去十點五個財政年度累積虧損逾二百七十一億元。
國泰期油: 國泰沉迷對沖 迷途不知返
不過,隨著部分航班恢復,燃油用量提升,對沖比例亦相應下降,預期平均行使價同樣走低,意味被人詬病的燃油對沖或許迎來轉機。 財經網址導航為全球使用中文之人士提供最新港股IPO資料、美股IPO資料和財經機構、組織、傳媒、證券等財經相關網站的網址導航,並精選世界主流財經媒體資訊,使財經相關從業和投資者輕鬆獲得專業的財經資料和便捷的查詢體驗。 另一間券商富瑞則表示,港龍部分航線將給香港快運經營,但這些航線未來是否仍有商務客位? 以上都顯示除了裁員之外,國泰是次重組,未能令市場對其經營前景釋懷,仍存在很多問號。
國泰期油: 香港亦如國泰 投機難有未來
本報統計國泰自一○年起的十個半財政年度,居然只得一一年一次在燃油對沖上贏錢,錄得盈利十八點一四億元,其餘九個半年度該項目都是虧損,累積淨虧損達二百七十一點二億元。 由於主要產油國增產,推低近月油價走勢,紐約期油周四曾跌穿50美元關口,布蘭特期油亦下滑,齊創逾1年低位。 國泰去年收益總額456億元,客運服務收入跌63.5%至44億元,貨運服務收入增28%至358億元,其他服務及收回款項跌24%至54億元。 燃油對沖本質上是降低風險,但過去10年國泰於燃油對沖的表現則極為波動,2008年,金融海嘯對沖虧損76億元,翌年則賺27.58億元,2015年更破紀錄蝕84.7億元。
惟在港政同意將提供予集團的78億元貸款融資(集團2020年資本重組計劃的一部分)的提取期限延長12個月至2022年6月,加上截至6月底,可動用的無限制用途流動資金結餘為328億元,即使非流動負債擴大,亦暫時不會對短期資金造成壓力。 數據顯示,國泰自2010年起的11個財政年度,居然只得2011年一次在燃油對沖上贏錢,錄得盈利18.14億元,其餘10個年度該項目都是虧損,累虧285.37億元,是名副其實「贏粒糖、輸間廠」。 受紐約5月期油歷史性跌至負值影響 ,國泰周一(21日)股價跌逾5%,今日稍微靠穩,最新升0.5%,報8.94元。 券商交銀國際發表報告,直言該公司人手明年依然過剩,而將國泰港龍「摺埋」恐令國泰在內地航線的份額進一步萎縮。
國泰航空 (00293) 公布2020年全年業績,受累於疫情令客運收入大減、機隊減值虧損28億元,國泰航空全年虧損創紀錄至216億元。 困擾國泰航空多年的燃油對沖再錄大額虧損,去年全年燃油對沖虧損達30.2億元,較2019年的1.01億元大幅擴大。 國泰去年業績轉蝕,虧損達5.75億元,導致集團內所有管理職級員工於2016年凍薪。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表示,國泰管理層投資期油失利,導致損失慘重,雖然國泰屬下部份子公司業績上升,但花紅卻停止發放,甚至打算裁員。
至於,期內燃油成本總額(未計燃油對沖的影響)按年增加48.2%至141.27億元;燃油成本淨額增加至104.88億元。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美股四大指數周三下挫,牽動今(3)日亞洲主要的日韓股股市走跌,資深分析師連乾文認為,日韓股市走跌受到國際信評機構惠譽降評… 期內國泰的燃油對沖政策亦更進取,由對沖總燃油使用量的二至三成,增至2012年的37%,2014年升至45%,過去兩年更逾六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