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將至,又是戶外活動的好時機,行山、露營成為了近年備受歡迎的戶外活動,衫褲鞋襪等的裝備當然不可或缺,不過一個實用而且型格的運動背囊亦同樣重要! 露營背囊推介 露營背囊推介 然而除了行山、露營之外,進行其他的運動時亦同樣需要一個合適的運動背包,今次就為各位帶來包括Nike、Adidas、And Wander等多款型格運動背囊推介。 最後,要將所有露營用品揹上營地,當然要一個實用背囊! 本地露營,一般5L-10L左右的背囊便非常足夠,當然大家要按人頭、所需物品的數量而挑選合適背囊,寧選可用更大容量的背囊,亦不宜手提額外物品,應令身手更靈活,步行時更安全。
除了把液體放入最小型的容器裏慳位,蝦米也會帶防潮包,放在衣物中令其更快乾。 露營背囊推介 蝦米會把杯、鞋等物品掛在背囊上而不佔用空間,這是她喜歡用背囊其中一大原因。 論實戰經驗,背包客Joanne建議出發前可先搭配好服飾,將衣褲捲起,既省位又方便抽出來。 另外,特別是到訪偏遠或生活水平較低的地區,藥物、薄外套這些絕對不可少。
露營背囊推介: 背囊收納 緊記「上重下輕」
And Wander的灰色露營背囊,實用且充滿意想不到的細節。 它由X-Pac防撕裂外殼製成,是一種耐水和抗撕裂的耐用織物,並輔以各種旨在滿足各種存儲需求的口袋,鐵環和皮帶。 Marni的背囊明顯是時尚的選擇,它由緞面尼龍製成,並配有黑色編織飾邊和銀色金屬配件,並配有可調節帶子和拉鍊口袋,以提高實用性。
- 本港免費露營地點由漁護署及康文署分別管理,漁護署轄下共有41個營地,康文署則管理2個露營營地。
- 以全尼龍構成的Daypack搭載著防水性能,配合背包上的索帶、行山扣等營造出濃厚的戶外氣息,於行山、輕露營時使用均無問題。
- 內外帳可摺成更小體積,而營骨則放於背包內的一角,更能善用背包空間。
- 作為露營初哥,對選購帳幕應加倍留意,因為這種摺疊帳篷不能打地釘,設計不夠穩固,只適用於沙灘曬太陽或野餐用,加上防風、防水欠佳,絕不適宜野外過夜露營。
- 此外,選擇帳幕亦須注意露營季節,春、夏季節就要注意帳幕的透氣設計,例如蚊網、小窗口的內帳;相反秋冬季則講求保暖,尼龍、沒有窗口的帳幕反而更加防風保暖。
- 市面上有度身訂造腰帶嘅服務,就係用熱力令腰帶軟化,再由用家親身佩帶等佢慢慢冷卻成形,完全複製左自身腰部同盤骨嘅形狀,自然令重量分佈更加平均。
- And Wander的灰色露營背囊,實用且充滿意想不到的細節。
不要以為只有登山高手才能登上富士山,其實只要身體狀態良好,有遠足經驗者都可以嘗試到富士山。 調整肩帶調整肩帶是最重要的一環,應讓重量平分於肩膊和盆骨上。 不然,過度收緊肩帶會令整個背嚢的重量全部落在肩膊上。 主打親子家庭的日本露營牌子 露營背囊推介 LOGOS,其設計加入不少可愛的民族風,並且會有多士三文治夾、 露營蛋盒等細心的設計,更可以肯定日本的產品十分貼心。
露營背囊推介: 露營裝備|新手執背囊6大須知 最重應該點放?孭後要做這動作!
請注意如何通過回形針扣和拉繩進入內部,以確保物品安全。 Indispensable的露營背囊,以保護物品為主,背囊採用堅固的防撕裂面料剪裁而成的原因。 這件寬敞的衣服有多個口袋,可以存放手機,鑰匙和日常必需品,並配有可扣緊的翻捲式上裝和鬆緊繩,可根據負載而擴展。 Decathlon 迪卡儂的戶外用品類型廣泛,由服裝、 行山鞋、運動器材到露營裝備都齊全,而露營產品亦十分齊備,由一二人的帳篷,到大至 8 人的款式都有出售,算是 CP 值很高的品牌。 去露營固然開心,但一諗起要執背囊,就讓不少新手大呼頭痛。 買了一大堆裝備,每樣都看似在營地用得著,到底新手執背囊有甚麼注意位呢?
韓國戶外露營用品 Snowline,產品以帳篷、露營戶外桌、輕便捲收椅子為主,其中的露營戶外桌最為出色,以超輕碳纖桿及強化鋁製面板為主要物料,重量輕、體積小,並且堅固耐污耐熱。 不少新手會認為裝備毋需太專業,例如天幕,就看似可有可冇一樣! 其實,天幕能夠遮光擋雨,有天幕的保護,你所使用的營具能更耐用;有些人會將天幕遮蓋整個帳幕,要知道野外天氣時晴時雨,晚間會起霧水甚至下起雨來,天幕就發揮到遮擋雨水的功能,令帳幕不用濕透。 另外,要知道日出後太陽亦相對猛烈,有可能熱到睡醒,天幕就發揮到隔熱功能。 有些營友喜歡架起天幕,將餐具、桌椅擺到帳幕旁,開爐享受煮食樂趣,同樣寫意。
露營背囊推介: 背囊
講完大細、負重,仲有一樣背囊黎講十分之緊要嘅就係散熱系統,同十幾年前相比,而家嘅露營背囊好重視散熱系統,一方面背囊講求貼背,因為愈貼背會揹得愈舒服,不過當行到成身大汗,唔只整濕個袋,仲風吹都唔入果下真係有苦自己知。 所以網面或者蜂窩面亦廣泛地被採用,貼背之餘都保留左一啲空間去散熱排汗。 露營背囊推介 露營背囊推介 以Osprey為例,部份背囊採用AirScape Suspension背負系統,以快速散熱的菱紋散氣背網,貼合身型之餘更可以持續提供舒適感,除左背脊,肩帶亦係同人體嘅其中一個接觸面,系統採用蜂巢狀透氣網布,大幅度增加左透氣度。
- 除左土法綁喺背囊外面,更有啲專用小背囊設計可以完美增加儲物空間,獨立使用可用黎去Day trip或者攻頂包都得。
- 由池內啓太及森美穂子共同創立的And Wander為備受日系潮流人追捧的戶外品牌,然而除了戶外風衣物之外,品牌出品的袋款系列亦同樣出色。
- 新手選擇帳篷時,除了要考慮使用人數、露營方式、帳篷種類外,還要考慮帳篷是否容易搭建,否則辛苦到達營地後,得物無所用。
- 建議以輕便為主,露營的炊具要按人頭、食量需要,通常都用戶外燃氣或卡式氣罐,煎pan及鍋都足以應付,有些營友再講究一點更會帶備水煲 、咖啡壺,但要衡量自己體能是否能應付沉重的炊具。
- Patagonia設計了高性能背囊,這款Arbor Classic背包由再生帆布製成,並經過特殊的防水處理,而前袋則可將必需品,放在手邊固的頂部手柄使您可以攜帶最大的容量,容量不算大但勝在輕巧。
新手選擇帳篷時,除了要考慮使用人數、露營方式、帳篷種類外,還要考慮帳篷是否容易搭建,否則辛苦到達營地後,得物無所用。 最後Martin建議購買前盡可能應打開帳篷,感受帳內Headroom高度,感受一下在營內的空間,因為有些帳篷的設計空間感或許未如外面看起來的大。 露營背囊推介 QUECHUA:其行山背包設計簡潔實用,適合日常的輕量行山遠足或旅行。
露營背囊推介: 露營野餐摺刀 Opinel
Mountain Safety Research (MSR) 於 1969 年在美國創立的露營用品品牌,是無數的專業遠征隊、登山者的愛牌,由於產品以安全見稱,所以很多時會見到極地露營者使用 MSR 的產品。 除非你只會煮餐蛋麵及罐頭食物,否則即使腸仔都需要保鮮! 所有食物都需要放進保冷袋及冰袋保鮮,不過注意,切勿放冰粒落冰袋! 因為路途遙遠,冰粒融化會弄濕整個背包;故建議放可循環再用的冰袋,不怕溶化又可保冷。
露營背囊推介: 露營帶甚麼?高 CP 值露營用品、背囊帳篷裝備、推車戶外桌椅、煮食爐具牌子推介
Salomon的黑色Trailblazer 20背囊是百搭款式,帶有大主隔層。 它採用輕巧的防撕裂工藝製成,配有可調節的肩帶和柔軟的蜂窩狀網狀襯墊,並配有多個防滑袋和拉鍊袋,並在正面印有白色Logo。 而行山衣著最重要的還是那個背囊,如何選擇輕巧得來,容量又足夠的款式呢? 由池內啓太及森美穂子共同創立的And Wander為備受日系潮流人追捧的戶外品牌,然而除了戶外風衣物之外,品牌出品的袋款系列亦同樣出色。 以全尼龍構成的Daypack搭載著防水性能,配合背包上的索帶、行山扣等營造出濃厚的戶外氣息,於行山、輕露營時使用均無問題。 另外,執拾背囊時,要記得「上重下輕」的收納大法!
露營背囊推介: 遠足 甚麼是「山野不留痕」?一文看清七大法則 !
主要特點是容量大,重量輕,有多個口袋和附件點,並且具有良好的舒適度。 去露營,最重要是有瓦遮頭,帳幕非常重要,不過選購時要留意,不能為了方便而購買輕身、可摺疊帳篷! 作為露營初哥,對選購帳幕應加倍留意,因為這種摺疊帳篷不能打地釘,設計不夠穩固,只適用於沙灘曬太陽或野餐用,加上防風、防水欠佳,絕不適宜野外過夜露營。 FORCLAZ:是長途遠足 (又稱多日徒步, Trekking/Backpacking) 品牌,其行山背包設計更加專業,適合多日和長途徒步旅行。 Travel背包系列,內有多個層隔,和可上鎖拉鍊,方面攜帶不同物品用手提行李或寄倉行李方式載坐飛機旅遊。
露營背囊推介: 遠足及長途遠足背囊、袋、配件
很多人都以為露營背囊就需將重物放在底層讓背囊「站得穩」,其實這觀念是錯的。 從人體結構來說,手臂與肩膀才是用來承擔重量的部位,將重量集中在背囊上層,便能夠將壓力分佈在臂膀上,及更緊貼背部,更能避免遠足時背囊會移位的問題。 建議以輕便為主,露營的炊具要按人頭、食量需要,通常都用戶外燃氣或卡式氣罐,煎pan及鍋都足以應付,有些營友再講究一點更會帶備水煲 、咖啡壺,但要衡量自己體能是否能應付沉重的炊具。
露營背囊推介: 露營背囊收納秘訣
Patagonia設計了高性能背囊,這款Arbor Classic背包由再生帆布製成,並經過特殊的防水處理,而前袋則可將必需品,放在手邊固的頂部手柄使您可以攜帶最大的容量,容量不算大但勝在輕巧。 萬一主要儲物空間容量唔夠就又要帶多啲野,其實都仲可以美式玩法即係背囊外再僭建嘅。 除左土法綁喺背囊外面,更有啲專用小背囊設計可以完美增加儲物空間,獨立使用可用黎去Day 露營背囊推介 trip或者攻頂包都得。
露營背囊推介: 野外照明要用頭燈
Adidas開宗名義推出的Adventure Backpack除了外型上充滿戶外氛圍之外,機能性的設定前方的細袋位及兩側的開放式側袋,以Polyester構成的袋款更確保耐用性。 背包最重要係舒適,所以啱自己身高最緊要,量度方法大約係以「第七節頸椎」(肩膀平行果舊骨) 作為起點,一路延伸到「髖骨的最上緣」(雙手叉腰,感受到兩側骨頭突出處,兩點連線的中心) 作為背長的終點,一定唔可以長過依兩舊骨。 香港人喜歡到日本旅遊,除了吃喝玩樂,您亦可以試試登上日本最高峰,看看日出和雲海。
露營背囊推介: 腰包 TRAVEL – 黑色
Company以細節及機能性而廣為人知,融合時尚設計的特色更為品牌網羅一眾潮流人支持。 以尼龍構成的Messenger Bag充滿時尚氛圍,袋外的繩索設計更為袋款增添機能質感。 適中的尺寸適合遠足或運動時使用,為運動帶來時尚型格的調子。 SIMOND:是攀石、攀登和冰川品牌,其行山背包設計更加專業和個性化,適合攀登和冰川。 主要特點是擁有更多的附件點,可以攜帶攀登和冰川裝備。 韓國戶外露營品牌 Helinox,特別設計多款輕量戶外產品,其強頑耐用但輕盈的戶外椅,就是其一大賣點。
露營背囊推介: 不同露營裝備可歸類收納在背囊的不同位置
市面上有度身訂造腰帶嘅服務,就係用熱力令腰帶軟化,再由用家親身佩帶等佢慢慢冷卻成形,完全複製左自身腰部同盤骨嘅形狀,自然令重量分佈更加平均。 露營背囊推介 筆者有個悲慘嘅經驗,揹左個背長太大嘅背囊去行山,背囊個底去到個Pat度,唔舒服唔在講,落斜果陣個背囊底好容易會卡住喺石上面,易磨穿都事小,咁樣失平衡跌一野就冇愁報了,從此對背長尺寸嘅重視程度大大提升。 備註:新冠肺炎疫情關係,政府的指定露營地點仍然關閉,大家在設施重開之前可以先計劃,為自己的第一次做好準備。
近年復古街頭風大熱,Waistpack由被看輕的袋款進駐時裝潮流界,不少大牌都推出Waistpack就知一二。 作為運動品牌龍頭Nike的出品當然有保證,簡單印上logo的處理更是型格低調,慢跑、遠足、行山甚至去沙灘均適用,作為日當配搭的單品亦可,一物多用。 收緊腰帶把腰帶包裹盆骨並收緊,如腰帶位置及鬆緊度正確,肩帶對肩膊的壓力會大大減少,減少背負重物時消耗的體力。 內外帳可摺成更小體積,而營骨則放於背包內的一角,更能善用背包空間。 露營背囊推介2025 繩不但不佔空間,而且用途很多,可以晾衫、掛物件等。
野外用品店The Overlander產品經理Martin提醒新手執背囊6個小貼士。 睡袋更是必要的露營item,春夏季宜用薄身睡袋;冬天選用睡袋時,最好注意保溫限制,在香港露營的話,一般可抵抗0-5度已足夠,如果你是怕冷一族,就要根據自己需要,選購可應付零度以下的睡袋了。 Salomon雖然非露營用,但非常適合野外行生用,由輕便的網眼製成,並填充有舒適感,並配有多個插袋和隱藏式掛鉤,可用來存放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