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車站位於彌敦道地底,鄰近多個著名旅遊景點、大型購物商場、酒店和商業大廈,也有行人隧道連接鄰近商場,因此每天均有不少乘客進出車站。 此外,尖沙咀站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使用,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照相機等[4]。 車站內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方便乘客在車站內投寄郵件[5]、「iCentre」免費上網服務設施供乘客瀏覽萬維網的內容[6],以及「會員服務站」,供乘客登記為港鐵友禮會會員、查閱獎分及換領獎賞[7]。
- 九廣東鐵尖東站通車後,此站人流因轉車乘客而再度增加;九龍南綫通車後,雖令部份東鐵綫客量流失,但反而吸引新界屯門和沙田屯馬綫的居民轉車往返金鐘至柴灣。
- 2017年2月10日晚上約7時15分,一列荃灣綫往荃灣站方向的列車在金鐘站往尖沙咀站的隧道行駛途中遭到一名60歲乘客縱火,車長決定將列車駛至尖沙咀站1號月台,車卡內至少19名乘客被火燒傷,4人危殆,而縱火者延至同年5月14日因器官衰竭不治。
- K11 Art House為全港首間IMAX®影廳,採用IMAX® Laser放映系統,提供更廣闊的色域、亮度及對比度,使畫質更細緻和清晰。
- 當中更有六大特色,包括香港首個IMAX Laser影廳、六星級VIP影廳Blackbox,及多功能表演藝術影廳Whitebox等。
期間荃灣綫列車一度不停尖沙咀站,直至翌日早上才完全回復正常[31]。 尖沙咀海運戲院 1989年12月,前地鐵公司為尖沙咀站大堂南端進行擴建工程、並增設扶手電梯以及加建E出口,以改善當時車站的擠塞情況[16]。 港鐵曾於2013年2月至4月中期間為尖沙咀站及尖東站進行導向指示改善工程,其中F、G出口由於是連接尖東站的通道,港鐵已於2013年4月11日起取消上述兩個出入口編號。 戲院大堂的佈局,其實是當年連接廣東道與海運大廈另一方的通道,面積雖不算大,但至少還算可以。
尖沙咀海運戲院: 大堂
香港部份文娛設施或學苑也有配備播放電影的場所,例如香港科學館演講廳、香港太空館演講廳、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北區大會堂等。 香港不少民間組織或政治團體會不定期舉辦電影節和電影放映活動,除了租賃常規戲院播放電影外,也會在上述有電影播放設備的場所,甚至咖啡室、學校禮堂、教堂,或露天場所播放電影。 尖沙咀海運戲院 2007年12月2日,配合兩鐵合併,由此天起八達通使用者利用尖沙咀站及尖東站轉綫出入閘後可獲車費減免。 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報告亦曾提及此站,作為港九綫的中途站,另連接「馬連拿站」(Mariner Station),是東九龍綫的中途站。 尖沙咀海運戲院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報告曾提及一個名為「Tsim Sha Tsui」的車站,作為觀塘綫及荃灣綫的中途站、沙田綫的總站。
另外,K11 Art House設有多功能表演藝術廳「Whitebox」,配備專業燈光、音控系統等,除播放電影外,還可以作為展覽空間或舉辦各類型文化活動。 UA CineHub 亦為 K11 Art House 帶來一系列文化電影,包括:聚焦世界知名藝術家的「ARTiculate」主題電影系列,以及「尋找古典音樂大師」電影系列等,讓觀眾有優質的電影體驗。 進場通道上,海運戲院共設三組樓梯,先踏上兩組樓梯後便會穿過一條走廊,當中設有洗手間。 在開場與散場之時,女廁均大排人龍,而在第三組樓梯位置前,也會出現一個流動小食擺位,在需要時才營業。 小食部方面,海運戲院的小食部位於票房毗鄰,由於面積有限,故此海運戲院並沒像其他嘉禾旗下的戲院提供手卷薄餅,不過在選擇上尚算不俗。
尖沙咀海運戲院: 海運戲院電影場次
嘉禾院線於香港經營6間戲院,包括海運戲院、嘉禾青衣、嘉禾荃新天地、嘉禾黃埔、嘉禾粉嶺,以及旗艦戲院the sky (奧海城)。 集團不斷提升旗下戲院的觀影設備,包括率先引入D-BOX動感座椅、配置最新影院音響杜比全景聲等,為觀眾提供優質觀影體驗。 尖沙咀多個購物中心在2009年相繼落成啟用,有需要加強交通接駁,此站和尖東站亦增設新出口和重新編排出口,當中在2009年12月17日,尖沙咀站增設兩個新出口(H及R出口),連接前香港凱悅酒店重建而成的「國際廣場」(iSQUARE)地庫[8]。 尖東站、紅區中間道行人隧道與綠區白蘭軒道行人隧道緊接於10月24日啟用。 到2005年4月4日,現尖沙咀站F出口啟用,接駁中間道行人隧道貫通尖東站。 為配合荃灣綫通車,修正早期系統在1982年4月26日縮短至油麻地,並改稱觀塘綫,原有旺角至中環的列車服務改由荃灣綫提供。
此外,基於可以帶動商場的零售業務,香港戲院的選址逾八成位於商場內,近年新開業的戲院更傾向進駐大型商場,包括位於尖沙咀K11 MUSEA的K11 Art House、深水埗V Walk的嘉禾V Walk和馬鞍山新港城中心的英皇戲院。 2020年雖有ACX@北角匯[2]和高先電影新經營者加入,同時亦有59年歷史的元朗戲院及L Cinema兩間獨立經營戲院結業[3]。 2021年3月8日更有在1985年開始營運並經營長達36年的連鎖院線UA院線宣佈結束運營。
尖沙咀海運戲院: 英皇 尖沙咀iSQUARE戲院的上映電影、時間及售票情況
乘客可透過麼地道與白蘭軒道行人隧道,或中間道行人隧道,便捷地往返尖東站與尖沙咀東部一帶。 其中兩條通道(原F出口及G出口)與尖東站(原L2出口及M3出口)相連,港鐵於2013年4月起取消兩者的出口編號。 尖沙咀海運戲院2025 尖沙咀站的大堂位於L1層,為了方便乘客進出,收費區位於大堂的南北兩方,四周被行人通道及商店包圍,因此商店主要是在大堂非收費區,收費區內設有多組扶手電梯及樓梯往返月台[2]。 尖沙咀海運戲院 由於尖沙咀站位於商業中心區,附近亦有不少著名旅遊景點、商場、酒店等,此站出入閘人流非常多。 九廣東鐵尖東站通車後,此站人流因轉車乘客而再度增加;九龍南綫通車後,雖令部份東鐵綫客量流失,但反而吸引新界屯門和沙田屯馬綫的居民轉車往返金鐘至柴灣。
GH Moviegoer及skywalker為嘉禾院線設立的會員計劃,會員可享受戲票及小食部折扣優惠,亦可享有免費換票證、買一送一優惠券、小食部套餐優惠券及生日優惠券等迎新優惠。 Skywalker為the sky戲院設立的會員計劃,會員可額外享有免費升級體驗Vivo尊尚影院優惠券。 加入嘉禾院線會員計劃三年的會員,將獲邀請成為GH Moviegoer Plus高級會員,可享有更多優惠及會員積分。 港鐵最終擱置建造新出入口,只修改現有A1出入口,加建自動電梯及升降機。 2008年9月28日,閘區合併並沒有使轉綫閘機被拆除,除了修改閘機少量程式外,此站沒有進行大改動。
尖沙咀海運戲院: 列車服務時間
近年海運戲院播放電影中,有時可在播放正片前預告片段出現沒有聲音的情況。 而播放正片時的喇叭對觀眾而言只有音量較大的感覺,沒有現今不少戲院在聲音上的細緻度。 在海運戲院觀看大製作電影時,畫面還不差,但音響並不及格,只能靠人多入座時氣氛補救。 海運戲院可以說是歷史悠久的戲院,可是到了九十年代進行改裝,現在的海運戲院只剩下當年超等的位置,再重新包括,座位達576位,以現今很多戲院影廳只有百多個甚至不足一百個座位來說,也算是大戲院一家。 事隔數月後,這個環節還是希望繼續做下去,今天就選取了位於尖沙咀的海運戲院重新開始。 其中於海運戲院及the sky,經翻新後所有影廳均設置最新座椅,座椅行距加闊,並分別以優質毛絨及真皮製造。
尖沙咀海運戲院: 海運戲院的上映電影、時間及售票情況
連接大堂及月台升降機曾於2017年6月19日暫停使用,以更換為較新型號,並於2018年3月底重投服務[24]。 尖沙咀的正字及舊稱實為尖沙嘴,需要注意的是「嘴」為名詞;而「咀」則為動詞,因此舊稱更能反映出周邊地形特徵[13]。 然而,當時香港的地下鐵路公司將車站定名為「尖沙咀站」,此次命名對鄰近地方往後發展影響深遠,「尖沙咀」甚至已取代了原來「尖沙嘴」的舊稱,並廣見於商業地址、大廈名稱(如尖沙咀中心)及公共設施。 不過個別媒體(如《蘋果日報》)依然會以正字「尖沙嘴」、「尖沙嘴站」稱之。
尖沙咀海運戲院: 車站象徵
2009年8月16日,隨着九龍南綫通車,尖沙咀站成為荃灣綫與西鐵綫(今屯馬綫)繼美孚站後的第二個轉車站。 使用八達通或港鐵都會票的乘客於30分鐘內在此兩站轉綫,會被視作一程車程,因此如從其他車站到達該站並由尖東站返回尖沙咀站者則會按港鐵的「車票發出條件」被徵收原站出入超過20分鐘的費用(殘疾人士或長者除外)。 而從該站出發超過150分鐘則會被收取相等於當時港鐵最高車費作為附加費。 尖沙咀海運戲院 由於尖沙咀站位於繁忙的彌敦道地底,加上處於已發展的商業中心區內,車站四周欠缺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大部分的巴士及小巴主要是以中途站方式途經尖沙咀站,或是於尖沙咀天星碼頭或麼地道設巴士總站。
尖沙咀海運戲院: 嘉禾 海運戲院預售中電影
港鐵在車站連接尖東站中間道行人隧道系統的行人通道內加建洗手間及育嬰間,該洗手間及育嬰間於2022年7月21日對外開放,而洗手間出入口亦設有資訊顯示屏實時顯示可用隔間數目及空氣質素[30]。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彌敦道「九龍公園」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尖沙咀海運戲院: 啟用日期
工程於同年1月15日開始[19],於2016年5月7日竣工[20]。 A1出口改建後原本於海防道設有無障礙通道,但臨時出入口拆卸工程於2016年底完成後,此無障礙通道轉移至靠近九龍公園出入口。 工程期間,連接A1、A2出口之間,位於彌敦道和車站大堂之間的地下行人通道曾臨時封閉[21]。 而新出入口已於2016年5月7日啟用,工程期間的臨時出入口隨即封閉。 受工程影響,3棵樹需被砍除,港鐵會於該處重新栽種4棵新樹[22][23]。
尖沙咀海運戲院: 列車服務
截至2022年7月,香港的常規戲院(電影院)共63間,合共提供297個銀幕(不包括以上演粵劇和舞台劇為主的新光戲院大劇院1院),約43,600個座位。 D-BOX動感座椅為嘉禾院線獨有的座位類別,2011年首次引入至旗下的嘉禾旺角,現時於海運戲院、嘉禾黃埔、嘉禾MegaBox、嘉禾大埔、StagE及the sky提供。 尖沙咀站於1979年12月16日配合修正早期系統第二段(石硤尾至尖沙咀)通車而啟用,當時為總站。 直至1980年2月12日,第三段(過海段)亦通車,此站成為修正早期系統的中途站。 尖沙咀站是荃灣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荃灣方向或中環方向的列車,往返荃灣、葵涌、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及港島北岸等地。
尖沙咀海運戲院: 出口
另外,尖沙咀站至佐敦站之間路段設有渡綫,以供特別的車務調動之用。 戲院內部方面,海運戲院全部都是每層由梯級斜上,當中最前五排斜度較低,而其他行數在高度上有兩級梯級之隔,加上每行座位多達三十多個,令到戲院銀幕之大是全港戲院的前列。 座位方面,雖然看起來像昔日碧麗宮戲院的沙發款式,可是感覺卻是截然不同,因為有關座椅沒有那麼闊,每行間距也不算闊,而且也許近日海運戲院在保養上沒太花精神關係,部份座椅間可拉高手柄出現一點破爛。
2005年4月4日,連接大堂南端的F出口的中間道行人隧道啟用,方便乘客利用中間道行人隧道轉乘九廣東鐵[註 尖沙咀海運戲院 1]或前往尖沙咀南面一帶地區。 此外,前地鐵在興建F出口的同時並將車站大堂南端擴充,有助解決E出口通道擠迫的問題。 2004年9月,連接尖沙咀站和尖東站的麼地道行人隧道啟用,當時連接該行人隧道的地鐵出入口被稱為尖沙咀站G出口;同年10月24日,九廣東鐵正式延伸至尖東站,而尖沙咀站並成為地鐵[8]與九廣東鐵繼九龍塘站後的第二個轉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