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各方意見,本文總結四大考慮原則,為各位計劃「居屋換私樓」的業主提供參考。 另有網民認為,公屋也有好處,例如可以跟家人更親密,有人也表示毋須介懷自己的居住環境,「中學就好多同學都係有錢仔,但都係覺得咪又係咁,完全唔會覺得自卑,或者睇唔起人住公屋」。 有網民在「連登討論區」以「大家幾歲知道公屋同私樓分別?」為題發文,他表示自己小時候居於私樓,夏天去樓下泳池游水,有時亦會去會所做暑期作業,
跟購買未補價二手居屋一樣,準買家和業主先要得到房署許可,前者需要持有購買資格證明書 (准買證),後者亦要有可供出售證明書 (准賣證)。 上述個案的居屋業主賣樓後,大約套現200萬元,與高昂的樓價比較,金額其實不多。 有網民便直言,如果認為購入私樓等同「向上流」,可能未考慮現實情況,特別是換樓後的每月供款金額。
公屋討論: 公共出租房屋
他又指,改建空置校舍的平均單位成本為50萬元,造價較低,建議政府應進一步研究,增加更多合適的空置校舍或政府物業選址進行改裝,既可以增加更多較交通便利的地點項目,亦可以減低建築成本開支。 被問到簡約公屋未有參考過渡性房屋推出鼓勵生育政府,即放寬輪候公屋滿三年的要求,房屋局消息人士則指,「唔係唔做」,並強調當局正制訂評分標準,預計相關準則會在明年出爐。 配合第一批簡約公屋項目落成進度,當局預計會於明年第二季開始接受第一期的申請。 申請人除可提交紙本申請表格,亦可選擇在網上遞交申請,屆時將會有市區及新界的項目同時可供選擇。 房屋局消息人士指,全部校舍均坐落在屋邨附近,許多亦在港鐵站附近,「行都行得到去,就算要搭車,好短車程就去到港鐵站,亦都有市區巴士路線,港、九、新界都有巴士到。」消息又提到,改建校舍的單位中,有70%屬於大單位,較其他新建項目只得兩成多,認為是改善了現時的設計。 第二批簡約公屋涉及4個項目,分別為上水蓮塘尾、屯門第54區、柴灣常安街/常平街,以及屯門小欖樂安排,合共涉及約1.3萬伙,當中部份前期撥款已於今年初連同第一批項目申請。
以市區為例,現時一個新落成約31平方米的傳統公屋單位的租金約為2,940元,同區面積相若的簡約公屋單位的租金則預計約為2,650元;若該單位位於新界地區,同樣面積的新落成傳統公屋單位的租金約為1,960元,「簡約公屋」單位的租金則預計約為1,760元。 在詳述2022公屋落成的相關資料之前,首先可先行了解一下現時公共屋邨的分布,全港公屋分布於4個地區,分別為市區(包括港島及九龍)、擴展市區(包括東涌、沙田、馬鞍山、將軍澳、荃灣、葵涌及青衣)、新界(包括屯門、元朗、天水圍、上水、粉嶺及大埔)及離島(不包括東涌)。 申請人只可從「擴展市區」、「新界」、「離島」選擇其中一個,作為未來編配公屋的地區。
公屋討論: 香港文匯網
至於位於順安校舍的兩個項目,他希望政府可以配合東九龍捷運順安站一併興建,避免進一步加重四順區的交流負擔。 西九新動力議員梁文廣表示,第二批「簡約公屋」在選址上作出了不少修訂,採取「有加有減」的策略,積極增加市區、擴展市區地段單位的供應,同時減少新界較偏遠地段單位的數目,甚至撤回部分項目,梁認為政府回應了基層市民對於入住位於市區、擴展市區項目的殷切訴求,值得支持。 消息人士又強調,「簡約公屋」與現行的過渡性房屋不同,「簡約公屋」由政府主導及興建,單位設計會參考傳統公屋,並會較一般的過渡性房屋提供更多大單位。 不過,今年年內仍會處理NGO的過渡性房屋項目申請,相關申請要預計在9個月內開展。
- 不過,亦有網民表示,讀大學才知道原來這麼多人住私樓,亦有很多有錢人,「中學同學個個都係公屋,最勁都係居屋,仲有同學住劏房,一直以為自己屋企係算唔錯」。
- 文件又提到,當局已物色到一幅位於馬鞍山恆光街一幅政府用地,該地原預留作小學用途,但教育局已確認不再需要該用地,認為適合興建簡約公屋,初步預計可提供約860個單位。
- 至於由7分增至15分的行為,包括在垃圾收集站、樓宇範圍內或其他公眾地方胡亂傾倒或棄置裝修廢料;損壞雨水/污水管,引致滲水往下層單位;損毀或盜竊房委會財物,以及把出租單位作非法用途。
- 女子亦在其他影片中提到政府推出2萬元的新生嬰兒獎勵金,而她懷了雙胞胎,因此可獲4萬元,不禁直呼「太開心了,感謝政府」。
- 另外,私樓單位普遍設置露台,讓戶主在辛勞工作後「放空」,對追求舒適生活的「居屋客」,這些可能都是換樓誘因。
- 現時公屋輪候時間長達六年,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提出興建全新的「簡約公屋」,未來五年供應3萬伙,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人士可申請入住,日後會以「集裝箱」形式興建,料最高達10多層,當中會以家庭優先。
- 涉及環境衞生、公眾安全及嚴重違反租約的九項不當行為將會增加扣分分數,以及擴大兩項有關環境衞生或嚴重違反租約的不當行為的適用範圍。
文件又提到,當局已物色到一幅位於馬鞍山恆光街一幅政府用地,該地原預留作小學用途,但教育局已確認不再需要該用地,認為適合興建簡約公屋,初步預計可提供約860個單位。 消息人士透露,改裝的5間空置或即將空置的校舍,可提供約600個單位,成本每個單位約為50萬元。 公屋討論 5間校舍包括觀塘順安邨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第二小學、上水彩園邨東華三院馬錦燦紀念小學(彩園分校)、九龍灣彩石里前聖若瑟英文中學、觀塘順安邨迦密梁省德學校,以及黃大仙竹園南邨浸信會天虹小學,每間學校提供單位數目介乎100至150個。
公屋討論: 簡約公屋|刪蓮塘尾項目 增馬鞍山選址改建觀塘聖若瑟中學五校舍
「以為個個屋企樓下都有泳池」。 據了解,「簡約公屋」會以傳統公屋作基礎,並由建築署興建,日後希望尋找營辦者管理,目前會考慮交由社福機構(NGO)。 公屋討論2025 近日本港多個facebook群組及公屋討論區都流傳圖片,顯示葵涌邨某棟公屋內通告,發帖者笑言「XXXX公屋住客請注意:夜晚做人細聲啲」。 公屋討論2025 網傳圖片顯示,通告由葵涌邨辦事處發出,呼籲住戶「保持安靜」,指近期有住戶反映有人於深夜時分發出噪音,形容為「缺德行為,亦對其他住戶造成滋擾」,另提醒切勿在深夜時分大力開關鐵閘及大門。
- 能用低於市值價格,買到獲政府資助的居者有其屋(居屋),往往會被視為上車「贏家」。
- 討論公屋或其他屋邨住宅大廈原有裝備,包括食水、沖廁、去水、電力、燃氣、晾衣、通訊、窗戶、大門、鐵閘、廚房門、浴室門、信箱、升降機、保安系統、消防系統等。
- 如公屋申請者拒絕預配的單位,房委會會隨即將該單位預配給其他申請者,務求讓更多輪候人士更早獲配公屋。
- 此外,簡約公屋設有獨立洗手間、淋浴間及煮食空間,並會配備冷氣、熱水爐。
- 房委會今日(11日)公布加強版公屋「屋邨管理扣分制」下周一(18日)起實施,有九個項目提高扣分分數,當中四項由扣7分倍增至15分,包括胡亂傾倒或棄置裝修廢料;損壞雨水/污水管,引致滲水往下層單位;損毀或盜竊房屋委員會財物;及把出租單位作非法用途。
- 不過,當上述居屋單位售予綠表或白表持有人時,則可以無需補地價,以單位補地價前的市值售出。
- 鄭泳舜稱,劏房住戶集中居住在油尖旺、深水埗區,當局增加簡約公屋市區的單位選項,將可吸引符合資格的劏房住戶選擇遷往簡約公屋,以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
有關維修開支或需要由業主分擔,雖然房委會有為租置屋邨設置維修基金,但若資金用完,業主須共同承擔保養維修責任。 雖然房署於2005年停止將更多屋邨撥入租置計劃,但目前已有多達39條租置屋邨,遍及港九新界,加上連居屋價格亦屢創新高,不少買家退而求其次,轉投公屋買賣。 公屋討論2025 反觀大部分居屋間隔與公屋接近、一梯隨時有20多伙,絕大部分不准飼養寵物;而且室內樓底較矮、窗戶亦較私樓小,收窄景觀及減少自然光;外在環境方面,居屋除了規套較少,不少更建於公屋旁邊,或是本身已規劃在公屋大廈群的一部分,外觀基本上無大分別。 折扣率等同居屋單位的補地價金額,若以一個補地價時市值500萬元,以40%折扣率購入的單位為例,補價額便等於500萬元(補地價時市值)乘以40%(買入單位時的折扣率),即業主要支付的補地價費用是200萬元。
公屋討論: 最新2022公屋預派一覽
文件透露,第二批的新建項目,即柴灣常安街/常平街、屯門第54區、小欖樂安排及馬鞍山恆光街,合共4個項目,將會增至19至24層高,較早前以19層「封頂」再「唧高」幾層,並指新設計可以提供更多單位。 經民聯議員林健鋒支持在空置校舍興建簡約公屋,一來屬政府土地,二來已有基本框架,可縮短建造時間,最重要是善用資源,讓等候上樓的市民盡快離開不適切的居所。 消息人士又稱,會根據建築署最新估算,簡約公屋的高層樓宇的平均單位造價,可由今年初估算的約65萬元下調至約59萬元。 此外,新增加於馬鞍山恆光街,鄰近港鐵站的用地,提供約860單位。 原有的柴灣常安街/常平街和屯門第54區項目增加約440個單位,小欖樂安排項目單位數量減少約800個。 文件又提到,第一批項目的回標價錢較預算低,當中有兩個第一批簡約公屋的項目合約,較原來預算低7.8億元及22.3億元,亦即合共減少約30億元,即較今年初財委會就簡約公屋的撥款的149.1億元,節省約30億元,減幅約20%。
公屋討論: 簡約公屋|造價突削47億 蓮塘尾偏遠造價貴被踢走 改建廢校較平
若建議得以落實,將有助增加資助房屋的供應,亦可以讓有意置業的市民多一項選擇。 房屋局最新文件顯示,一直被批評偏遠的上水蓮塘尾項目,因成本效益相對較低,故決定不再推展該項目,當局又會調低小欖樂安排項目的單位數量,減少800伙至4,200伙;但會增加柴灣常安街/常平街,以及屯門第54區的規模,分別增至1,720伙和5,620伙,合共增加440伙。 公屋討論2025 被問到每個單位成本的計算方式,房屋局消息人士未有提供相關細節。 另一議員、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兼告別劏房行動召集人鄭泳舜稱支持當局增加簡約公屋的市區選址,經過房屋局最新的調整,現時擬興建的市區單位,已佔整體簡約公屋單位約五成,這是合適的。 立會議員梁文廣表示,政府在第二批簡約公屋增加市區、擴展市區地段單位的供應,同時減少新界較偏遠地段單位的數目,甚至撤回部分項目,認為是回應基層市民對於入住位於市區、擴展市區項目的殷切訴求。 租金方面,以今年10月釐定的傳統公屋租金估算,簡約公屋的租金初步預計約為740元至2,650元(面積介乎13至31平方米)。
公屋討論: 政府對私人資助房屋持積極態度
文件提到,參考第一批簡約公屋項目的投標價格,認為第二批的項目亦可由原來估算的約115.3億元,調低至98.4億元,亦即削減約16.9億元,減幅約為15%。 政府今年10月公布的施政報告,推出鼓勵生育的措施,除2萬元的生育獎勵金外,有嬰兒出生的家庭輪候公屋的時間可縮減一年。 公屋討論 事實上,相關照片早於去年7月已於葵涌邨街坊群組傳出,樓主還為該室住戶抱不平,「一場街坊,何必啦」,認為不應寫得如此露骨,當時還有網民建議一些「應對辦法」。
公屋討論: 現時公屋分布
翻查資料,位於青衣的長康邨康順樓在1986年落成,36年樓齡,屬於「Y1型大廈」,一般2至3人單位面積為24.35平方米,約262呎。 公屋討論 如公屋申請者拒絕預配的單位,房委會會隨即將該單位預配給其他申請者,務求讓更多輪候人士更早獲配公屋。 當新單位取得入伙紙時,所有已接受預配的申請者可即時辦理入伙手續,達到盡快上樓的目標。 公屋討論2025 文件又提到,房屋局早前已就第一批簡約公屋招標,回標價錢較原先估算減少30億元,減幅為20%,故第二批簡約公屋亦可壓縮16.9億(15%)至95.4億元,亦即整個簡約公屋成本至少可削減46.9億元,減幅近兩成。 9項不當行為扣分的分數將會增加,包括亂拋垃圾;胡亂棄置垃圾;任由攜帶的動物及禽畜隨處排洩糞便,弄污公眾地方;棄置雜物阻塞走廊或樓梯通道及造成噪音滋擾,均由5分增至7分。 至於由7分增至15分的行為,包括在垃圾收集站、樓宇範圍內或其他公眾地方胡亂傾倒或棄置裝修廢料;損壞雨水/污水管,引致滲水往下層單位;損毀或盜竊房委會財物,以及把出租單位作非法用途。
公屋討論: 當局下調第二期估算16.9億
根據2022年3月的預測,房委會及房協約8成在2022/23至2026/27年度落成約8成的項目已進入建築階段。 一如未補價居屋,未補價公屋業主,如需加按套現,事先須向房屋署申請,但房署只會批准因突發意外需要急用錢的個案。 經租置計劃購入的公屋單位,未補地價不能出租,但因買入時折扣率高,需要補回的差價亦相對大,甚少為了出租而補價。 合資格的綠表及白居二人士,可以免補地價,購買居二市場的公屋售盤。
公屋討論: 校舍改建單位70%屬於大單位
另一方面,當居屋業主計劃換入私樓,勿忽略換樓涉及的大筆開支,除了賣樓及買樓的經紀佣金外,律師費、印花稅、裝修費,以及申請高成數按揭的按保支出,加起來隨時花費數十萬元,因此事前一定要作好預算。 因為作為香港的居屋業主,最大優勢是以大約30%至50%的折扣率購入這種資助房屋,以將軍澳站旁邊的居屋寶盈花園為例,其折扣率是39%,因此持有綠表或白表的買家,等同以61折購入屋苑單位。 合資格的申請人共有三個(每次一個)配屋建議,未具「可被接納」理由而拒絕所有三個配屋建議將引致有關申請被取消,申請人可於取消申請通知信發出日期起計15天內提出書面上訴。
公屋討論: 簡約公屋
不過,當上述居屋單位售予綠表或白表持有人時,則可以無需補地價,以單位補地價前的市值售出。 不過,亦有網民表示,讀大學才知道原來這麼多人住私樓,亦有很多有錢人,「中學同學個個都係公屋,最勁都係居屋,仲有同學住劏房,一直以為自己屋企係算唔錯」。 討論公屋或其他屋邨住宅大廈原有裝備,包括食水、沖廁、去水、電力、燃氣、晾衣、通訊、窗戶、大門、鐵閘、廚房門、浴室門、信箱、升降機、保安系統、消防系統等。
能用低於市值價格,買到獲政府資助的居者有其屋(居屋),往往會被視為上車「贏家」。 不過近日有業主在網上發帖,考慮將自住的將軍澳居屋單位賣掉,套現約兩百萬現金後,換入同區私人屋苑。 公屋討論2025 這個建議引起網民正反兩極意見,有人認為啟動換樓鏈、搬入私樓能協助戶主「上流」;反觀有網友力勸他三思,因私樓涉及的開支較大,而且賣樓所得的金額不多,再買私樓會供得較吃力。
公屋討論: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不少人對公屋申請、公屋輪候至派樓的程度有疑惑,以下將逐點講解整個公屋制度。 公屋討論 首先一般申請者的平均公屋輪候的時間較上一季(即2022年3月底)微跌0.1年。 截至2022年6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0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1年。 近日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FB版)」發文,指自己一家三口已經公屋輪候6年,最後一派被分配到長康邨康順樓,大呻單位面積「細到爆」,令她十分失望。
私樓租值較居屋高,自然承擔較高的差餉和地租;此外,居屋實而不華,絕大部分只提供兒童遊樂場及花園等基本設施,因此管理費較相宜,按實用面積計算,每呎約一至兩元。 反觀私樓會所設施眾多,需要人手營運及保養,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徵收的管理費自然較高,以近年落成的項目為例,每呎5元管理費可說是「基本盤」。 公屋討論2025 近日在「連登討論區」亦有網民發文,再次引起網民討論公屋與私樓的分別。
政府於10月25日公布的施政報告,推出鼓勵生育的措施,除2萬元的生育獎勵金外,亦提出加快有新生嬰兒家庭的公屋上樓計劃,有嬰兒出生的家庭可縮減一年輪候時間,而明年起推出的居屋將預留10%單位配額,供有嬰兒出生的家庭抽籤及優先選樓,直至該名子女年滿3歲為止。 公屋討論2025 據了解,「簡約公屋」租金較傳統公屋低,初步考慮訂為同區新落成傳統公屋租金的約90%。 若以元朗區300呎的新公屋為例,現時單位租金約1,760元,即「簡約公屋」則為1,580元。
「簡約公屋」與傳統公屋有多處不同,其中前者的面積約10至31平方米,即107呎至333呎;相反,現時公屋的標準面積由14.1平方米(151呎)至36.1平方米(388呎)不等,人均編配面積為7平方米(75呎)。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公屋討論 。 亦即是說正常只有公屋申請人只有「3派」,3次機會都不適合的話,只能等一年後再重新申請。 【公屋輪候】不時會有網民呻分配到的公屋太細,到底公屋派樓有甚麼準則? 事實上,相關圖片去年7月已在葵涌邨街坊群組傳出,再被轉載到其他fb群組。
為了解決公屋輪候問題,政府表示積極覓地建屋是解決住屋問題的最根本方法,政府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可以在未來10年,即2022/23至2031/32年度興建約330,000個公營房屋單位,足以滿足該10年期約301,000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 接下來將 2022公屋落成數量和前一個年度比較,2021/22年度的公共租住房屋落成數量為21,764伙,包括屯門、鑽石山、柴灣等地。 至於房委會預料2022/23年度的公屋落成數量為約10,400伙,而2023/24年度則為22,500伙,可見2022/23年度的公屋落成數量相對前後幾個年度比較少。 若公屋申請人有特別的編配要求(例如希望入住其選擇地區內某指定區域或某類別的公屋單位),須經審核具備家庭及/或健康理由,並獲得有關政府部門或機構(如社會福利署或醫院管理局)就該等要求作出的推薦。 根據房委會的《公共租住房屋申請須知》所示,為公平分配公共資源,公屋單位會以電腦隨機方式,按申請人的家庭人數及單位編配標準;並配合輪候到達編配階段時的資源編配。
公屋討論: 馬鞍山恆光街建校用地改建簡約公屋 提供860個伙
房委會會再提前預配即將落成公屋計劃的時間,由現時新公共屋邨獲發入伙紙約三個月前預配單位,大幅提早至六個月前。 女子的分享引來不少網民討論,有人質疑其「公屋變居屋」的言論,表示其丈夫只是透過租者置其屋計劃買下公屋單位,並不等同居屋,「公屋買咗都係公屋,只不過係要交差餉管理費嘅公屋」、「咁居屋買咗係咪變私樓?私樓買咗係咪變豪宅?豪宅買咗係咪變咗私人島?」。 總括而言,2022/23年度公屋落成數量相對較低,相信是與新冠疫情有所相關,而2023/24年度公屋落成數量則會回升,亦期望能按預計成功落成,令住屋問題能有所紓緩。 據房委會提供的列表顯示,2022至2024年的公屋落成地區分佈主要在深水埗區、葵青區及屯門區,其中在市區方面共約7,600伙;在擴展市區方面則有約17,100伙;在新界區方面就有約13,700伙。 從以上的公屋落成數據顯示,大埔第9區的公屋落成數量多達6,800伙,是各地區項目之冠,其次則為東涌第100區的5,200個單位。 公屋是為低收入家庭而設的一種資助房屋,設入息及資產審查,本來只租不賣,但自房委會於 1997 年起推出「租者置其屋計劃」(又稱「租置計劃」或「租置屋」)後,被列入租置屋邨名單的屋邨,其租戶能以超低折扣價購入單位,榮升做業主。
公屋討論: 香港公屋8人住一間房裝修設計建議方案 (有教學片)
公共屋邨短缺一直是香港正在面對的最嚴峻問題之一,因而很多市民都非常關注 2022公屋落成進度。 今天 Tutor Circle 尋補 公屋討論 會為大家詳列出 2022公屋落成數量、 2022公屋落成的分佈地區及與往年公屋落成作比較。 如果你符合居二市場購買資格,應留意公屋買賣的注意事項;另一邊廂,如果你是租置計劃屋邨租戶,並擁有公屋戶籍,應及早了解由租轉買的利弊因素。 公屋買賣,一般可指合資格的公屋租戶,透過「租者置其屋計劃」購買居屋;又或合資格的綠表人士及白居二中籤者,經居屋第二市場 (居二市場) 購買二手公屋。
房委會表示,如公屋租戶/中轉房屋持證人在兩年內被扣滿16分,其租約會被終止,其後五年內不得再申請公屋。 換言之,首批合共4個項目的實際造價,以及第二批9個項目的造價,合共削減46.9億元,減幅約為17.7%,但由於首批項目的撥款年初已獲通過,故在整體撥款方面,只能在仍未通過的第二批調整估算,故整個簡約公屋的撥款需求只能減16.9億元,減幅約為6%。 提及為何有香港身份證卻不工作,女子解釋她由內地來港,要花4年時間領取單程證,並以單程證再申請身份證,加上過程中遇上疫情,導致她在2023年2月才成功拿到身份證,正當她於4月想找工作之際,卻又發現自己懷孕了。 女子亦在其他影片中提到政府推出2萬元的新生嬰兒獎勵金,而她懷了雙胞胎,因此可獲4萬元,不禁直呼「太開心了,感謝政府」。 另外,私樓單位普遍設置露台,讓戶主在辛勞工作後「放空」,對追求舒適生活的「居屋客」,這些可能都是換樓誘因。 第三個參考因素,是居屋與私樓的日常開支差距,以及換樓時涉及的大筆支出。
政府去年公布簡約公屋的八個選址和造價後受關注,房屋局今日(11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申請第二批簡約公屋的撥款和最新安排,當中不再推展上水蓮塘尾項目,而是增設馬鞍山恆光街一幅政府用地,以及5間空置或即將空置校舍作選址。 消息指,第二批簡約公屋仍可維持1.3萬個單位,整個簡約公屋的單位中,93%位於市區及屯門,稱「選址只會更加好」。 房屋局今日(11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申請第二批簡約公屋的撥款,指由新世界借出的上水蓮塘尾土地,因成本效益相對較低,故以其他選址更佳的項目取替;當局早前已就第一批簡約公屋招標,回標價錢較原先估算減少30億元,減幅為20%。 故此第二批簡約公屋亦可壓縮16.9億(15%)至95.4億元,亦即整個簡約公屋成本至少可削減46.9億元,減幅近兩成。 文件披露,在新估算下,高層樓宇項目每個單位成本可下調至約59萬元,但事隔一年,當局仍未有披露相關計算方法的細節,但若以第二批撥款預算的98.4億元,推算該批1.3萬個單位的成本,平均成本仍高達75.7萬元,與傳統公屋相若。 民建聯九龍東議員顏汶羽指, 其中3個觀塘項目交通便捷,前聖若瑟英文中學相當近觀塘道一帶的巴士站,步行到九龍灣或彩虹港鐵站只需約10分鐘路程。
現時公屋輪候時間長達六年,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提出興建全新的「簡約公屋」,未來五年供應3萬伙,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人士可申請入住,日後會以「集裝箱」形式興建,料最高達10多層,當中會以家庭優先。 翻查房委會資料,傳統公屋與簡約公屋除了建築方法有不同,「簡約公屋」會附設冷氣機及熱水爐等,但營運年期一般預計為5年,即住戶最多入住5年後,便要面臨遷去其他簡約公屋,又或幸運地在居住簡約公屋期間已成功編配傳統公屋。 房屋局今日(11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申請第二批簡約公屋的撥款,披露當局擬不再推展由新世界借出的上水蓮塘尾項目;但會以馬鞍山恆光街一幅官地,以及改建塘聖若瑟英文中學等五間校舍為簡約公屋「填數」,以將第二批簡約公屋維持在1.3萬個單位。 消息指,有關做法是聽取議員及社會人士意見,特別有聲音希望政府可以在市區提供更多單位,並積極考慮善用空置校舍。
公屋討論: 市區公屋
根據最新方案,將來約9成3簡約公屋單位,位於市區或擴展市區及屯門。 參考過往的經驗,有關計劃必須要有一個有效的安排,以提供足夠的誘因鼓勵私營機構確保單位質素。 最近有私人發展商公開表示有意在其私人土地上興建資助房屋,政府對有關建議表示歡迎並樂見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