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彎右轉,古道建於溪流之右,此澗便是大腦石澗,其彎之下方便是大腦飛瀑所在,隨後右方有一土地廟(又稱公婆廟),樹上貼有對聯「公公十分公道 婆婆一片婆心」。 黃牛山(英文名稱作 West Buffalo Hill,意指西水牛山),標高604米,為標高606米的主山水牛山之副峰,亦可將整體視作雙峰山。 山之南坡有三組露岩,遠望如列崖,近望如石牆,行山界美稱為「黃牛石城」。 此石城最壯麗之角度,僅能身在其中方知其峻,而難於四方體會。 石城底層有一奇觀曰「石天門」,似乎成為近年按圖索驥的郊遊人士所群找的目的地,但亦有為數不少的行者畏懼其坡度甚大的浮沙路而卻步,態度正確。 往水牛山方向的落山路,剛完成石砌樓梯工程,然後此段路坡度甚微,此工程惹人聯想,或許政府即將接管此山徑,納入為郊遊徑之一。
- 郊遊徑處於風景優美的郊區,需時和難度較長途遠足徑為低。
- 連結水牛山與黃牛山的孤形山徑相當易行,卻驚見落山路翻起不少黃土,山徑赫然變成梯級,難道「行山人士」真的不會應該斜路?
- 速度不快的原因是石級落差大,不時被樹根、大石阻礙,是這路線最辛苦一段(逆走芙蓉別落三塊田時間與上山接近,證明由打瀉油坳至三塊田的路曲折)。
- 山頂有木椅可休憩,雲霧飄渺時有雲深不知處之氛圍,天氣晴朗時可遠眺大霸尖山、那羅部落及新竹沿海。
- 晨九點正馬鞍山耀安村巴士總站集合起步,良友路上燒烤場,緩登馬鞍山,越馬鞍過馬頭峰前,踏靈象陡脊落彌天棧道過象門口,接走樹帶棧道續越荊棘石河出麥徑馬鞍坳,落徑經馬大澗頭落廢礦區良友路出恆安車站散隊。
2020年註:這篇文章是我在行山初期寫的文章,牛牯膊一帶。 越野雄心–壁山溪壁山溪,最後再到「 大蛇灣 」及「 企人石 」,當中藏有兩谷,茅坪坳五聯達,所以有芙蓉石澗之稱,牛牯膊一帶。 西貢發生罕見行山意外, 又稱企壁石澗 或 芙蓉石澗,婆髻山,就直接一併走南邊的「 企頭角頂 」, 好多泡. 潭尾有一小瀑,年代久遠,俗稱大霧山及白果山,不過只一段後就轉為林蔭坑道,最後流入船灣淡水湖。
企壁山古道: 西貢神秘寶地 20分鐘到茅坪竹林隧道打卡
及後經北港坳靜靜地穿過村落,約半小時內接回石屎路到西貢市中心。 筆者由白沙灣出發,經石屎鋪的孟公窩路,斜度適中不太辛苦,盡量於路的兩旁行走,因為有不少車輛出入。 周星馳主演的《賭俠2之上海灘賭聖》用特異功能救呂良偉一幕,正是這個墳場,詳情可參考Youtuber HEBEFACE影片「黃金貴埋伏丁力的墳場!? 企壁山古道2025 回到1937年的上海市 | 港產片朝聖地 《上海灘賭聖》 周星馳 吳孟達」。
晨九點正富安花園巴士總站側集合起步,沿大水坑水務路上半坳嶺訪蛙石,續經馬鞍山燒烤場穿行雁谷迷徑,踏陡脊落牛烏小水塘晨運竇長時間大休玩水,回程出錦英或利安車站散隊。 企壁山古道2025 晨八點九西貢94巴士總站側集合,北潭坳起步經營地登牛湖墩,荒徑迴接大輋嶺墩郊遊徑落舊林務站,穿水壩入牌額西坑潭畔大休玩水,午後上引水道順賞一線瀑,回程出則魚湖車站散隊。 步程約三小時許,以上行程一切自理,量力參與,責任自負,備防滑行澗鞋手套及替換衣物,行程或會因應天氣而改變。
企壁山古道: 自然教育徑
長距離遠足徑橫跨香港島、九龍和新界,部份路段位於郊野公園之外。 香港有許多各種不同類型、長度和難度的郊遊路徑,供遊人作遠足或漫步之用。 大部分的路徑均位於郊野公園之內,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轄。
有留意eatwo嘅讀者一定知道,編輯曾經遊走西貢北港嘅茅坪古道,亦曾到訪蠔涌隔離嘅白沙灣企壁山古道,今次就向西面再行另一條古道。 大腦古道其實可以接駁上述兩條古道,遊走大腦古道之後,可以繼續前往沙田黃泥頭方向,亦可以折返白沙灣或西貢。 郊遊徑處於風景優美的郊區,需時和難度較長途遠足徑為低。 企壁山古道 所有位於郊野公園內並由漁護署設立的郊遊徑都設有標距柱,標距柱以字母C為首(C代表Country Trail,即郊遊徑),配以四位數字組成。
企壁山古道: 大腦古道
各郊遊徑擁有不同的首兩位數字,其中首一位數字以郊野公園地區劃分 企壁山古道 企壁山古道 (如香港島為4字頭),尾兩位則從01順次增加。 例如船灣淡水湖郊遊徑的首兩位數字是26,標距柱序號由C2601順次增至C2630。 小休一會,可在宗祠的左方繼續沿山徑上走至大腦上洋的廢村,上洋已無村舍,只剩下沿山坡建立的梯田可供辨認,梯田的石牆依舊整齊,而農田已變成樹林。 沿村路上走可以接回麥理浩徑第四段(麥四)的水牛古道,這段石砌古道橫亙於水牛山的山腰,居高臨下,景觀開揚,很有氣勢,所以又被人叫做萬里長城。
企壁山古道: 郊野公園
上午九點半西貢碼頭巴士總站側集合,轉車大灘起步,沿大灘郊遊徑經涌沙小沙灘、越爐仔石山,灣仔營地午休,南風灣乘街渡船返黄石碼頭散隊。 漫步約三小時多,水源地大休,以上行程一切自理,量力參與,不設殿後,責任自負,路線或會因應天氣而變動。 晨八點九西貢巴士總站側集合,乘小巴海下起步,欄路坳經西營地繞南風山,荒徑穿望樓仔順賞石砌廢堡迷牆,棺材角落訪棺材奇石,回走南營地水源大休,續踏爐仔石山橫腰郊遊徑,出返大灘高塘下洋車站散隊。 步程約四小時許,以上行程一切自理,量力參與,不設殿後,責任自負,行程或會因應天氣而變動。 企壁山古道 晨九點正富安花園巴士總站側集合起步,沿大水坑水務路上訪蛙石,續經馬鞍山燒烤場穿行雁谷迷徑,踏陡脊落牛烏小水塘晨運竇長時間大休玩水,回程出錦英或利安車站散隊。 步程約三小時許,以上行程一切自理,量力參與,責任自負,行程或會因應天氣而改變請留意本隊網頁。
企壁山古道: 路線評論
是期需上溯崎嶇濕滑澗道,請量力參與,責任自負,不設殿後,以上行程一切自理,備防滑行澗鞋防水袋手套及替換衣物,行程或會因應天氣而改線。 晨九點三大欖隧道轉車站外橋底集合起步,小路穿馬鞍崗過河背村,長莆村訪小教堂,大窩村上接經清潭水壩,大雨改行引水車路,農場鮮奶旁燒烤場午休,回程出雷公田車站散隊。 以上行程一切自理,量力參與,責任自負,行程或會因應天氣而改變。 晨九點三火炭鐵路站 A出口(南面舊翼)大堂外集合起步,經工業區及平房區至水壩入澗,上溯火炭坑(精華段),中段橫腰山徑迴落黃洋返火炭車站散隊。 潭畔午休玩水,是期需上溯崎嶇濕滑澗道,以上行程一切自理,量力參與,責任自負,備防滑行澗鞋防水袋手套及替換衣物,行程或會因應天氣而改變。 十一月二十三日上午八時三十分在鑽石山地鐵站C2出口近冒險樂園外集合,乘巴士到井欄樹啟步,經衛奕信徑、黃仔、葵坳山、尖風山,落壁屋新村,上鷓鴣山,落配水庫、郊遊徑上的狗仔山、魷魚灣落寶林,全程約三小時。
企壁山古道: 西貢行到沙田!白沙灣出發穿梭企壁山古道 麥理浩徑接長城古道徒步黃泥頭小瀝源
衛奕信徑是香港唯一不連貫的長途遠足徑(第2、3段之間相隔維多利亞港),如要算港鐵太古站至藍田站部分的話,長度另加4.5公里。 企壁山古道 麥理浩徑(簡稱麥徑)橫跨新界大陸和九龍,由北潭涌起點至屯門新墟終點全長100公里,是當中最長的長距離遠足徑,共分10段,標距柱以字母M為首(M代表MacLehose Trail,即麥理浩徑),序號由M001順次增至M200。 標距柱是特別設於郊遊徑上以輔助郊遊人士作定位之用的柱子,其絕大部分由漁護署設立。 標距柱設計一般為一根約1米高的金屬柱或石柱頂部附以一塊向前傾的長方形平面,平面之上釘上一塊繪有所在郊遊徑圖案、編號及所在位置6位座標的金屬銘牌(亦有部分直接將銘牌釘於石坡或建築外牆上)。
企壁山古道: 西貢:壁山溪👩🌾
步程約四小時許,以上行程一切自理,量力參與,不設殿後,責任自負,路線或會因應天氣而變動。 晨九點三將軍澳(新都城)寶琳港鐵站大堂外集合起步,魷魚灣村旁上清水灣道科大落白水碗,腰路過露營灣,踏荒谷廢徑經苖田出南圍,南邊圍公園仔大休,午後續穿行蠔涌谷舊古道,引水道尾登西貢古道訪怪屋,飛鵝山道出接清水灣道車站散隊。 水源地大休,步程約四小時半,以上行程一切自理,量力參與,不設殿後,責任自負,行程或會因應天氣而改變。 企壁山古道2025 步程約四小時,以上行程一切自理,量力參與,不設殿後,責任自負,路線或會因應天氣而變動。
企壁山古道: 馬鞍山蒲桃開花似光纖 果實香甜可食用
一個未曾到過香港的美國飛行員,當然不能講出身處什麼地方,曾被帶到哪些地區匿藏了。 但日記有他逃難的紀錄,還有他的後人來尋訪他的逃難路線和曾協助他的游擊隊員。 坪為處馬鞍山梅子林東南,是過往梅子林一帶的五村(梅子林、茅坪、黃竹山、石壟仔及昂坪,現除了有馬路接駁的梅子林村外,全已荒廢)之一。 熱帶氣旋巴威吹襲北韓,其外圍氣沉影響下,週三天晴酷熱,非常悶焗,小組活動安排走企壁山古道,大涌口集合。
企壁山古道: 難度
最高點芙蓉別 難度5級 [中級路線] 短評經石芽背接上麥理浩徑四段,然後在打瀉油坳覓隱蔽小路登上芙蓉別。 背後有群山連綿起伏,山下有平靜的白沙灣,正好襯托出「芙蓉」這名字的美。 路程8.5公里 需時3小時25分鐘 補給點沒有 退出路線於打瀉油坳經企壁山古道往三塊田方向離開,但經過孟公窩村時要注意村內犬隻。 最後,經花心坑即可以下行至黃泥頭村方向,中途到達石芽背分岔路口就會變返瀝青路,再直行到山腳時,會發現山腳指示牌係寫有山路為通往黃牛山,轉左再穿過下行小徑,就可以經黃泥頭村返回黃泥頭巴士總站。 30分鐘後於分岔路段繼續上行,會發現雲層有時候就於自己身邊,回望可下瞰西貢白沙灣風景。
企壁山古道: 白沙灣串行企壁山 – 自由行 2012-01-20
途中遇上古墳,小心慎選北行的山徑,免得脫離主徑,跨過倒木後,漸見頹垣。 企壁山古道 至近澗邊,乃茅坪坑右源,古道右轉過澗,此路會重上麥理浩徑,若往茅坪,則無須轉彎,依澗左田壆繼續前行,此段地面極多碎瓦。 未幾石砌古道重現,漸聽見水聲與人聲,原來已抵茅坪古道的橋位,進入茅坪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