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成立於1914年爲上海總公司的分支,最初只經營門市生意,1924年於西環吉席街建立商務印書館香港印刷工廠。 1934年喬遷北角(現時的書局街)新廠,佔地14萬平方呎,由利安建築師事務所(Leigh & Orange)設計。 在編制及出版教科書方面,早在1917年已出版香港使用的課本,1930年代更出版了南洋學校適用的整套課本。 1957年開始編印了五年制的中文中學教科書,其後主力出版教科書、工具書、歷史、文化、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學科書籍。
自1902年張元濟進館之後,在夏瑞芳支持下,由高夢旦、蔡元培等相助進行收藏。 藏有宋刊本129種、2514冊,地方志2000餘種、6萬餘冊,以及各類參考圖書等共計51.8萬餘冊,圖片照片5000餘種。 經歷多次搬遷,尖沙咀圖書中心仍然保留文化活動廳讓大家可以在書本以外,跟作者近距離接觸,了解作者的創作心思。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書店新形態|商務印書館尖沙咀開新店 跨界融合文化體驗多亮點
1903年,商務印書館與著名翻譯家嚴復簽訂中國第一份正式版稅合同。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1903年,中國第一部小學教科書《最新教科書》出版,以後又編印了高小、中學教科書,風行全國,在中國現代教育史上具有草創意義。 2020年起,開業多年的屯門良景店及佐敦店於4月中及4月底結業。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1]同年6月29日,商務印書館在網上宣布太和廣場分店於6月底搬到大埔中心。 到10月8日,商務印書館希爾頓中心的臨時分店結業。 1979年8月14日,王雲五病逝於臺北市,享年92歲。
1932年8月1日,商務印書館宣告正式復業,公開向社會承諾1932年10月1日起,實行日出新書一種。 這一時期先後出版黎錦熙著《國語運動史綱》、吳半農譯《資本論》第一卷第一分冊、金岳霖著《邏輯》、傅抱石著《中日美術年表》、阿英著《明清小說史》等。 1921年,經胡適推薦,王雲五到商務印書館任職,並於1930年擔任總經理,從此開始了商務現代史上的輝煌時期。 1907年4月,商務印書館印刷所、編譯所在寶山路新廈落成。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尖沙咀旗艦店
1979年至2002年,劉發克出任臺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帶領臺灣商務印書館開始轉型。 2002年5月,劉發克退休,王雲五之子王學哲出任臺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2]。 2011年,施嘉明出任臺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王雲五長孫王春申接任臺灣商務印書館副董事長。 商務印書館以編譯教科書起家,來臺初期十餘年,在臺灣分館經理趙叔誠規劃下,以再版大陸時期的出版品與教科書為主。 1948年初,「商務印書館臺灣分館」開業,販售由商務印書館上海本部運來的圖書、文具儀器等,然而數量與種類皆不多,且無自己的出版業務。
- 商務印書館於1914年在中環開設首間香港分館門市部,1960至1970年代在北角及旺角設館。
- 文化空間the HUB 定期舉辦各類型圖書分享會、講座、工作坊等線上與線下活動,豐富讀者的文化生活。
- 1964年,原商務印書館總經理王雲五出任臺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並訂定新出版藍圖,重視巨部古籍叢書的印行、重版書籍以及新舊書籍參錯的叢書《人人文庫》。
- 此後,長沙也遭日軍空襲,香港成為商務印書館的總管理處和編印中心。
- 這為商務印書館後來的著名學術名片《漢譯世界名著叢書》的出版打下了堅實基礎。
- 目前,商務印書館、三聯書店、中華書局、香港教育圖畫等合共香港53間書店,同隸屬聯合出版集團,大股東為「新文化事業(香港)發展」,由廣東新文化事業發展有限公司所持有。
出版有《最新高級英漢詞典》《新編漢語教程》等,「中華文明系列」光盤以及《〈英語世界〉100期精華》《全唐詩》和《百衲本二十四史》光盤等。 1932年2月1日,商務印書館董事會決定上海總管、總務處、編譯所、印刷所、發行所一律停業,所有總管同人全體停職,成立特別委員會,由張元濟任委員長辦理善後。 以「為國難而犧牲,為文化而奮鬥」的口號,開始一系列的復興活動。 1924年,商務印書館在上海寶山路建成五層鋼筋水泥圖書館大樓,編譯所遷入,取名涵芬樓。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1925年,在涵芬樓設立東方圖書館,1926年5月3日開放民眾閱覽,由王雲五兼任館長。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商務印書館分店|詳盡門市地址一覽 尖沙咀旺角都有分店!
同時,亦發掘香港本土題材,以不同手法,展現香港獨特自然的人文資源。 歷史文化畫冊是本館最富創新的出版項目,1981年《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開啟畫冊出版先聲,隨即接連出版《紫禁城宮殿》、《國寶》、《清代宮廷生活》,成功打入國際市場。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之後,歷時二十年,出版結合藝術與文化的大型畫冊《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及《敦煌石窟藝術全集》、《中華文明傳真》等,持續不懈以圖錄畫冊的形式向世界呈現中國文明歷史,推廣中國文化。 工具書及語言學習類圖書是廣義教育出版的重要組成部份,本館緊密配合閱讀需要、編纂出版適合學校、家庭和辦公室多方面需要的優質語言學習和工具書,並已發展成為多個系列,奠定本館語文學習教育典範的位置。 香港商務印書館於1914年成立,起初在中環設立門市部,經銷教科書、中西辭典、兒童書、小說、文具等。
於2014年創立全新品牌——Passage,Passage含「篇章」、「通路」之意,古今上下,東西中外,皆透過通道作交流,傳承多姿多彩的文化。 Passage 選址香港各個重要文化場,包括香港文化博物館及香港太空館,展現香港本地特色,融合世界文明。 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有《子海珍本編》《四部叢刊正編》《四部刊廣編》《仿古版四庫全書》《百衲本二十四史》。 1947年9月,商務印書館遣福州分館經理葉有楳來臺籌設分支。 1947年10月,商務印書館購得臺北市城中區重慶南路一段37號一棟三層磚木造房屋,並予以營修,作為臺灣分館預定地。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商務印書館
目前已有五任董事長:王雲五、劉發克、王學哲、施嘉明、王春申。 書本與咖啡是文青的兩大生活元素,向來是個不可分割的組合,咖啡廳「Afterword」正好讓大家有一個靜思的空間,令書本中的養分,隨咖啡在體內流轉。 「the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PLACE藝文空間」,就展現著另一個方向,舉辦的跨界展覽,令大家可以從書本出發,延伸到書本外的世界,多元感受當中內容。 1904年開始推出的《最新國文教科書》等新式教科書盛行十餘年,行銷數百萬冊,曾經佔全國教科書供應量的80%。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商務印書館(香港)
如再版《辭海》,出版《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辭書,出版《漢譯世界名著叢書》、影印文津閣《四庫全書》等。 民國時期,商務印書館位於上海家喻戶曉的四馬路(今福州路)。 同樣,這裏也是上海文化人經常光顧的地方,這裏集中了70多家出版社、書店、報館,是當時中國出版行業的中心。 四馬路的路口有兩座高大的建築物對峙,是兩家競爭激烈的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的總部。 2011年,《科學月刊》與臺灣商務印書館合作出版叢書《商務科普館》。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歷史
「CP1897.com」的名字取自書店自身的網址,這樣也使得顧客容易記住網站;「CP1897」是商務印書館的英文名稱「Commercial Press」的首字母,而「1897」則為商務印書館的始創年份。 商務印書館於1914年在中環開設首間香港分館門市部,1960至1970年代在北角及旺角設館。 1984年在銅鑼灣開設圖書中心,是當時全港最具規模的書店。 商務於2003年起先後在香港多間大學設立書店,包括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 另外,商務在港鐵大圍站,美孚站和東涌站旁設商務文化快線。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香港以外門市部
編輯出版工作的目的是使知識變得更有趣,內容表達得更好,傳播得更有效,更符合讀者的要求。 本館在香港、北京、深圳均設有編輯製作團隊,從選題策劃、編輯加工、設計製作、出版到市場推廣,互相配合,發掘優秀作者和選題,引領出版潮流,推動社會文化教育進步。 1949年9月6日,商務印書館董事長張元濟作為特邀代表赴京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加新中國成立大典。 10月11日,毛澤東在中南海約見張元濟共進晚餐,在座者有陳毅、粟裕。 1915年,第一部新式辭書《辭源》問世,開創了中國現代工具書的出版先河。 是年分館及支店共計四十處,董事增至十一人:伍廷芳、鄭孝胥、印有模、高鳳池、張元濟、張謇、葉景葵、鮑咸昌、黃遠庸、曹錫庚、張蟾芬[7]。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歷史沿革
事實上,時代變化,大家的閱讀模式可能有改變,但閱讀文化始終根深蒂固,難以取代。 商務印書館多年來在香港大力推動閱讀文化,提供以萬計的多元化書本予市民選擇,透過閱讀豐富人生。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2025 來到今時今日,繼續與時代接軌,尖沙咀全新分店,開展更多面向,致力把閱讀融入到大家生活之中。 同時,本館著手研發龐大的語言數據庫,成功推出中文詞庫、英漢詞庫、古典韻文庫、中小學語文學習庫等數據庫產品。 利用此等語料數據,加上現代電腦軟件技術,商務推出多種廣受推崇的電子工具類產品如《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並應用各類語文學習以至歷史文化圖書的出版內容,開發多個網上學習平台。 商務印書館早於1897年在上海創建,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現代出版機構,在現代中國文化教育出版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香港商務印書館
CP1897.com的前身是CP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BooksNet,於1999年3月18日正式成立。 至2000年4月12日,與新鴻基地產旗下的新意網(SUNeVision)合作,建成現時的網上書店。 開業之時,是全港最大的書店,設展覽廳,長年舉辦各項圖書和工藝品展覽,開啟香港書店經營新一頁。 現時銅鑼灣分館仍是本館港島區最大型及書種最多的分館。 1986年起,將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發行,以精裝一千五百巨冊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