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了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教育局最新安排下,規定中學須在「統一派位」階段開展前的指定日期(一般在3至4月),通知獲取錄學生派位結果。 新安排下,在此階段獲取錄的學生就無須再參加「統一派位」,獲取錄後亦不用作出任何行動,只須待7月初公佈派位結果後,到學校註冊即可。 而直資中學則由學校自行決定是否參與,在該年度派位申請前,教育局都會公佈不參與「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直資中學名單。 只要不在名單上的直資中學,學生都需透過「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申請入學。
- 若決定放棄該直資中學學位,則需要在指定日期前通知該直資中學及取回已簽署的《家長承諾書》和《小六學生資料表》的正本,以保留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成功申請的學位。
- 家長亦須留意,無論是紙本或電子平台,均不得向多於兩所中學申請,否則自行派位機會會被取消。
-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家長可按自己的喜好申請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學校會根據教育局制訂的準則分配學位。
- 同時獲得兩間申請學校取錄的學童,將會自動獲派首選(「選校次序1」)學校。
- 完成處理全港第一派位組別學生所有選擇後,電腦會以相同的程序,處理全港第二派位組別,最後才處理全港第三派位組別。
- 教育局最新安排下,規定中學須在「統一派位」階段開展前的指定日期(一般在3至4月),通知獲取錄學生派位結果。
如家長決定保留該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的學位,則毋須理會參加派位中學的有關通知。 若決定放棄該直資中學學位,則需要在指定日期前通知該直資中學及取回已簽署的《家長承諾書》和《小六學生資料表》的正本,以保留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成功申請的學位。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5 至於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學生,包括新來港兒童及就讀於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小學的學生,可直接向心儀學校申請入學。 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官立、資助、按額津貼及直接資助計劃學校一般於每年一月份接受下年度的入學申請。 此外,學生如欲獲分配資助學校下年度九月的中一學位,可於五月初至八月底向教育局學位分配組申請,本局會把在統一派位後可供分配的學位分派給符合資格的申請人。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自行分配學位 升中派位 升中講解 (二)
派位程序雖然複雜,但主要是根據學生所在校網、派位組別、選校意願、及隨機編號分配學位。 • 家長選擇學校時,可以根據子女的長處及學校的收生準則,找出較大機會獲納入正取的學校,例如子女的學術成績突出,就可以考慮收生準則較着重學生成績的學校。 • 家長選擇學校時需要慎重考慮,肯定獲得正取後會願意入讀該校,因為學生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獲得正取,申請就不會進入統一派位階段。 • 家長與子女於選擇學校前,應先了解不同學校的理念、風氣及環境等,更可以參加由學校於10至12月間舉行的資訊日或開放日。 學生就自行分配學位需向學校提交表格,申請表一經遞交是不可以更改或取消。 自行分配學位的表格一式兩份,印有教育局存根、學校存根、家長存根及選校次序 (第一選擇及第二選擇)。
家長需於自行分配申請日期結束前 (一般是每年的1月初)親自到學校提交申請表。 如果小朋友在面試表現非常突出,同時都被兩間學校取錄,教育局則會以選校次序作決定,學生會最於分配至交表時第一選擇的中學。 把握時間,做足準備:如果你的子女將要 2023 年升讀中一,你應該早於 2022 年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5 9 月之前便要準備,你需要決定心目中理想學校的優先次序,及部署申請策略。 最後,這頁:升中選校部署日誌,列出升中選校的重要日子、注意事項及要做的事情,希望幫助你及早部署入讀理想的中學。 「結龍」中學原則上會預留不少於15%的中一總學額,供其他小學的學生循自行分配學位或統一派位的途徑申請入讀。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了解學而思課程
教育局不希望中學披露他們過往收生的派位組別比例(如某中學不可披露他們上年度收取了 90% 第一組別和 10% 第二組別的小六學生),因此你很難準確知道各中學的 Banding(派位成績組別)。 不過,坊間流傳一些對各中學的收生組別的估計,我們把它放在這裡,方便家長參考。 請注意,這些都是坊間流傳的大約估計,不要盡信,及請作多方面的驗證。
統一派位分為兩個階段:甲部「不受學校網限制的學校選擇」,乙部「按學校網的學校選擇」,甲部選擇不多於三所中學,乙部選擇不多於三十所中學,電腦會先處理所有學生甲部的學校選擇。 如有學生未獲分配甲部所選擇的學校,電腦便會處理他們乙部的學校選擇。 全港派位組別:所有學生按成績由高至低排列,最前面的 33.3%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是組別一,中間的 33.3% 是組別二,最後的 33.3%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5 是組別三。 全港派位組別是用作分配不受學校網限制的學位,即「統一派位甲部」。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統一派位
家長需要參閱子女所屬學校網的《中學一覽表》,選擇最多30間中學,並按照選校意願順序填寫在表格內。 統一派位學額中,有10%的學位不受學校網限制,家長應參閱《不受學校網限制選校手冊》,選擇最多3間位於任何學校網( 包括子女所屬學校網)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的中學,並按照選校意願順序填寫在表格內。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參與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官立及資助中學,可預留不多於30%的中一學位作為自行分配學位,自行取錄學生;而參加派位的直資中學則可預留多於30%的中一學位作為自行分配學位使用。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5 參加統一派位的學生家長需要在甲部填選最多三間不受校網限制的中學,在乙部填選最多30間受校網限制的中學。 《中一派位選擇學校表格》的乙部是按小學的所屬校網而定,若家長有意進行跨網派位,便需於3月初之前透過子女就讀小學,向教育局申請跨網派位。 若申請獲批,學生將在獲批的新校網內參加乙部的「統一派位」,否則則會按就讀小學的所屬校網進行。
例如成績介乎第一及第二「派位組別」之間,可以選擇學位較多的 BAND 1 學校為第一志願,其他就全部選擇 BAND 2 中學,即使最後屬「第二派位組別」,仍然有機會獲派首三志願。 因此,派位組別愈後,獲派心儀學校的機會就愈低,所以家長對「Banding」都十分重視。 此階段最多佔中學的30%中一學額,家長可選擇最多兩間中學,並自行向學校提交申請表格,有關申請不受地區限制。 第一回合會派全港學位的 30%,第二回合派 7%,第三回合派 59%。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學生性別
記著,選校次序首五個志願最關鍵,如果你選用較進取的選校策略,而不幸地你的派位隨機編號又很落後,你的首五個志願全部落空,骨牌效應下,你可能會被分派到一個很後的志願。 甲部策略二:若你心儀的中學在校網內,甲部第一志願應填上網內的心儀中學,第二志願和第三志願要留空。 之後乙部的第一志願再填寫該校一次,以增加成功率和方便日後「叩門」時表示誠意。 甲部策略一:若你心儀校網外的一所中學,甲部第一志願應填寫該所中學,第二志願便填寫校網內的心儀中學,第三志願要留空。 錯估子女所屬派位組別,再加上使用冒險或太進取的選校策略,很可能會導致派了一所志願十分落後的學校。 如果你估計子女介乎第一和第二派位組別,或介乎第二和第三派位組別,你最好使用較為保守或穩陣的選校策略。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香港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而每間學校的程序都或有出入,家長應盡早向心儀學校查詢,以免錯過期限。 小結論:中學「統一派位乙部」是一場「博奕遊戲」,你不知道你的排隊次序,你也不知道其他人的選校次序。 但你知道每間學校提供給這部分的學位,你也可以計算到同一校網的第一、第二及第三組別學生的大約數量。 派位次序是待所有第一組別學生分配了學位後,才到第二組別學生,最後是把餘下的學位給第三組別學生分配。 中學「統一派位」每年五月初由學生填寫選校志願表,申請表分為甲部和乙部,甲部可填全港任何三所中學,乙部可填三十所校網內中學。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入學時間表
直接資助計劃(直資)小學、私立小學及英基學校協會屬下小學的小一學位並不在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之內。 本港的學校體系以公營學校為主,包括由政府直接營辦的官立學校、以及由政府全額資助但由所屬法團校董會或校董會管理的資助學校。 為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香港還有其他類型的學校,也就是可收取學費及按學生人數獲政府資助,並享有較大彈性的直接資助計劃(直資)學校,以及自負盈虧的私立學校。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升中派位懶人包2022】一文看清入學規定、收生程序時間表 自行分配學位+統一派位規則須知!
然而,為了避免這最壞情況發生,宜採取「先進取,後保險」的策略,首兩個選擇最心儀的、或競爭較激烈的 BAND 1 中學,第三至第五選擇則要較穩陣,宜選擇學位較多、競爭較小的 BAND 1 中學。 統一派位乙部是同一校網(而尚未獲分配學位)的學生,一起競爭網內每所學校的剩餘學額。 這些學額約佔每間學校總學額的 58%,但有些學校會因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甲部收不足學生,而剩餘更多學額。 請注意,乙部是整個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最後階段,由於可供派位學額多而要填選的學校又多,選校策略更加重要。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在乙部,電腦先處理校網第一組別學生的選校意願,依次審閱每一個選擇,直至分派完第一組別學生。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中學統一派位乙部
全港參加派位的中學可分為:官立中學、津貼中學、及直資中學,以下是他們的數目分佈:津貼:356,官立:29,直資:14。 學習和教學策略:學校的辦學宗旨為培育同學終身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校鼓勵同學透過在課堂與活動中的經驗,從做中學習,在每次經驗上適時反思,加以改進,讓自己不斷進步。 為輔助同學的學習發展,學校設學術委員會及課程發展委員會,以完善課程發展、推廣跨學科專題研習及照顧學習多樣性。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5 此外,學校的教學團隊均已完成師資培訓,相關科目由專科老師任教,為同學設計合適的課業及活動。 為迎合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學校特意在初中推行專題研討及STEM教育,讓同學及早運用自主學習的能力,並把所學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3必看攻略!(持續更新)
你可在甲部填選不多於三所中學,而在乙部填選三十所中學,甲部和乙部的選擇可以重疊,即在甲部填上的學校,在乙部也可填上,但在同一部分重複填選相同學校,不會增加獲派該所學校的機會。 在中學「統一派位」這個階段,全港每所參加派位的中學(包括官立、資助、及部分直資中學),扣除在「自行分配學位」時已派出的及預留給該校重讀生的學額後,會把剩餘的學額用作統一派位。 統一派位學額中,有10%的學位不受學校網限制,家長應參閱《不受學校網限制選校手冊》,選擇最多3間位於任何學校網( 包括子女所屬學校網) 的中學,並按照選校意願順序填寫在表格內。 學生如獲學校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納入正取名單,將會於2024年3月27日獲得學校通知,惟此通知並非正式派位結果,家長無需就此回應中學。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中學統一派位表格的填寫方法
簡單來說,統一派位的準則是:申請者的派位組別、申請者的選校意願、系統給予申請者的隨機編號,當然,學校「統一派位」的學額愈多,獲分配的機會也愈大。 教育局會將學生的選校次序和學校的《自行分配學位正取 /備取學生名單》作配對。 同時獲得兩間申請學校取錄的學童,將會自動獲派首選(「選校次序1」)學校。 教育局將會在2022年5月上旬,向學生派發《中一派位選擇學校表格》、所屬學校網的《中學一覽表》,以及《不受學校網限制選校手冊》。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將於2023年1月3日至17日接受交表申請,家長可向最多兩間中學遞交申請表,不受校網限制。 家長須按學校要求以郵寄或親身遞交等方式申請,亦可透過「中一派位電子平台」遞交申請,如家長已向中學遞交紙本申請表,毋須再透過電子平台重複申請,此舉不會增加獲派該校的機會。 2023學年中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將於下月展開,家長可不受地區限制為子女報讀最多兩所心儀中學。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官立及資助中學只可預留少於30%學位自行收生,TOPick整理了新界區34間熱門英中的收生準則,助家長了解各所中學的自行收生學額、各項收生要求所佔百分比等。 全港18區中,離島區原來並無英中,但該區近年從其他地區借調到英中學額。
為進行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全港按地方行政區劃分為 18 個學校網,學生所屬校網為其就讀小學所在地區。 簡單來說,升中派位有三個回合,第一回合叫「自行收生階段」,第二回合叫「統一派位甲部」,第三回合叫「統一派位乙部」。 第一回合會派全港學位的 30%,第二回合派 7%,第三回合派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59%。 在第一回合得到學位的學生,不會進入第二、三回合,如此類推,因此競爭人數會隨着回合而遞減,當然,剩下可以派的學位也相應遞減。 除了區內受歡迎學校,如傳統英中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不少學校都面臨收生壓力。 在升中統一派位階段,學生能否成功獲派心儀中學,除了講求運氣,亦關乎填表策略,運氣雖然無法預計,但家長可從填表策略下功夫。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自行:自行分配學位
在處理每個志願時,若某學校的剩餘學位求過於供,就按照學生的隨機編號來決定先後次序。 電腦先審閱第一個學校選擇,再依程序審閱未獲派學生的第二個選擇,最後是審閱未獲派位學生的第三個選擇。 完成處理全港第一派位組別學生所有選擇後,電腦會以相同的程序,處理全港第二派位組別,最後才處理全港第三派位組別。 教育局會根據三次小學呈報的學生成績名次(俗稱呈分試,通常是五年級下學期及六年級上、下學期),加上用每所小學過往畢業生中一入學前測驗的成績作為調整,給予全港的小六學生一個分數。 用這個分數將全部學生由高至低排列,然後平均分為三個組別,就得出全港第一、第二、及第三派位組別了,即所謂的 BAND 1、BAND 2 和 BAND 3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學生。 中學自行分配學位無「世襲」或「計分」規定(部分學校有「聯繫」分),學校可按各自的辦學理念和特色設定收生準則及比重,自行錄取適合的學生。
2019 數據:2019 年度共有 52,917 名學生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按獲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階段獲派首三個志願學校的學生人數合計,整體滿意率為 87%;若以獲得自行分配學位及在統一派位階段獲派首志願學校的學生人數計算,滿意率為 74%。 雖然選擇有這麼多,只要申請人能對於本身所屬的派位組別有了清楚的概念,便可以合理地把範圍縮窄。 小一面試多數都係會問及中英數嘅學科問題,如果申請信提及過小朋友有獨特才能,例如唱歌、跳舞等,都有機會要小朋友即時表演。 在「統一派位」中,第一派位組別(「BAND 1」)的學童會先獲分派學位,組別中又以隨機編號最小的先獲分配。 換言之,在「第一派位組別」中,隨機編號最小的該為申請學童,他的第一志願學校會被最先分配。
自行、 統甲、 統乙、 叩門。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學校可自行決定取錄名單+增設面試
此外,幾乎所有學校都會安排學生面試,因此學生需要做好面試的準備。 獲得有關學校納入自行分配學位正取學生名單的家長將會在2022年5月4日收到通知。 家長要注意,有關的通知安排不包括備取及落選學生,亦非正式的派位結果,因此毋須就通知回應有關中學。 教育局把全港所有小六學生按學業成績分成三個組別:組別一至組別三。 我們根據坊間流傳的統計資料,估計各中學大概會取錄那個派位組別的小六學生。 中學收生情況年年不同,網站對於錯誤的組別估計,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學校類別
面試一般設 1 – 2輪,考核學生的兩文三語能力、邏輯能力、時事觸覺等,近年亦有涉及STEM的考核,面試形式多元化,考核內容非常廣泛。 乙部受子女所屬的校網限制,家長可以填寫最多30間校網內的中學,並按意願排先後次序。 切勿在首五個選擇,全部填選 BAND 1 中學,否則如果是屬於 BAND 2 學生,你的首數個志願很大機會全部落空,白白錯失了幾次跟第二派位組別學生競爭的機會。 BAND 2 學生的選校策略:首個選擇可以進取,選擇心儀的 BAND 2 中學,第二至第五選擇要較穩健,選擇學位較多、非最受歡迎的 BAND 2 中學。 中學「統一派位」是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第二階段,這裡將詳細說明申請時要注意的一些重點。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申請時間表及升中派位日期
在乙一填寫了最心儀學校後,乙二應該選取「中游」學校,可以減少跌入最不受歡迎學校的風險。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欲知悉各中學校網內,個別學校的學額數量,可參閱《不受學校網限制選校手冊》與《中學一覽表》。 前者列出全港學生,所有校網均適用的學額,供統一派位填表之甲部使用,後者則列出所屬校網的學額,供填表乙部之用。 若各中學校網之學位分佈不平均,或人口遷徙等原因,導致個別地區出現學位不足,教育局便會從鄰近地區調撥學位。 當中考慮的因素包括各區學位之供求狀況、學校位置和校網之間的交通配套等,而學校所採用的教學語言則不在考慮之列。 一旦填妥《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便需要在指定日期到有關中學遞交表格。
他解釋,部份地區如元朗、沙田、北區及大埔等學額需求增加,該區有學校需要增加中一班應付,若「加班」為英文中學,變相提高全港英中學額。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5 教育局表示,截止2月底,預計今年約54,900個學生參加升中派位,較去年同期增加1,400人,升幅為2.6%。 根據《香港01》統計,新學年全港18區共有10,132個英中統一派位學額,比去年增加578個。 BAND 3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學生的選校策略:對成績不太突出的學生,在選校時,不妨多選些新開辦的津貼中學,或選擇一些較遠而校譽也不錯的中學。 若選取第一志願的學校,其學位是比較少的話,則第二、三、四、五的志願必須選擇學位較多而成績也不錯的學校。
如果未能在第一階段的「自行分配學位」中獲學校取錄,就須進入第二階段的「統一派位」。 此階段中家長需要填寫《中一派位選擇學校表格》,再按派位組別、選校意願、以及電腦隨機分配的編號來分配學位。 最新數據:2023 年度共有 50,508 名學生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按獲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階段獲派首三個志願學校的學生人數合計,整體滿意率為 91%;若以獲得自行分配學位及在統一派位階段獲派首志願學校的學生人數計算,滿意率為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80%。 2022 數據:2022 年度共有 49,448 名學生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按獲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階段獲派首三個志願學校的學生人數合計,整體滿意率為 94%;若以獲得自行分配學位及在統一派位階段獲派首志願學校的學生人數計算,滿意率為 83%。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資助中學
• 如符合資格的學生多於保留學位,電腦會按校網派位組別及隨機編號分配學位,直至用完所有保留學位。 直屬中學• 於統一派位階段,直屬中學須為直屬小學保留餘額85%的學位。 • 學生如屬第一或第二派位組別,並以直屬中學為統一派位乙部的第一選擇,即有資格獲派保留學位。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香港中學
創校近一個世紀的九龍華仁書院,以自由、開明校風著稱,秉持耶穌會教學理念,在學業成績以外,更重視給予學生成長空間及關懷,培育他們成為具才幹、有承擔、富愛心、明辨是非、與仁同行的領袖。 基督教團體有 147 間,天主教團體有 88 間,佛教團體有 23 間,道教團體有 6 間,嗇色園辦有 5 間,回教團體有 1 間中學。 除了知道個別學校收生的派位組別外,選擇學校時,也要考慮其他因素,例如:與家居距離、兄妹親友同校關係、學校周圍環境、校舍設備、師資及校風、辦學團體背景、及辦學態度等。 AfterSchool 是一個針對DSE而設的網上補習平台,課程涵蓋多個 DSE 科目,讓同學足不出戶就可以享有優質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