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於引入外勞會有文化差異的問題,擔心外勞對路面情況不熟悉,導致道路安全問題,而且引入外勞會進一步影響本地司機生計,小巴司機未來最終會變為全由外勞人士任職。 至今所發行的銀色債券均為3年期,認購量及交易單位為港幣10,000元及其倍數,不設二級市場,到期前需要套現的話只能要求政府按照票面價值連應付利息回購[2]。 市民可透過20間指定的配售銀行及部分證券行申請[1][2]。 如持有人不幸在債券到期前過身,可作為一般財產依法轉讓給繼承人,即使他們未年滿65歲[2]。 政府為加強對公共交通的管理,歷年均鼓勵紅色小巴轉為綠色小巴經營。
MoneyHero Global Limited及/或其分支機構不能,亦不會對任何資訊、特定投資項目之回報與可持續性,或資料來源的潛在價值,作出評估、驗證或保證其適當性、準確性或完整性。 MoneyHero.com.hk可能透過本網站所提及的品牌或服務收取報酬。 另一方便之選係入手高息藍籌及大型股份,港股中不乏穩健又高息的股份,大部份股份的股息率比銀債的息率更高。 當然,股票市場價格有升有跌,除考慮息率外,亦要考慮企業股價前景。
銀色暮光巴哈: 銀色債券2022申請日期
今期銀色債券接受於2021年或之前年滿65歲,即1956年12月31日或之前出生及持有香港身份證的香港居民認購。 換言之,若申請人在1956年12月31日出生,即使現時未足65歲亦可申請今期銀色債券。 銀色債券不設第二市場,如銀債持有人希望於債券到期前套現,政府將會以原價,加上期間累計之利息贖回有關債券。 此外,持有人不可以將銀債轉移至其他人,若持有人在銀債未到期前不幸身故,有關銀債將按現行法例以遺產方式處理,繼承人即使未滿65歲亦可接收有關債券。 有配售銀行表示認購反應不錯,平均每位長者認購九萬元[6],但亦有長者嫌棄債券息率太低,稱其吸引力遠遜於香港的某些藍籌股[7]。 與iBond一樣,銀債年期為3年,每半年派息一次,一手入場費為10,000元。
- 目前年輕一輩的司機,往往被逐漸龐大的Uber和GOGOVAN客流量吸引,因為上班時間彈性,傳統全職司機已非唯一的工作模式。
- 有配售銀行表示認購反應不錯,平均每位長者認購九萬元[6],但亦有長者嫌棄債券息率太低,稱其吸引力遠遜於香港的某些藍籌股[7]。
- 另外,引入外勞方面,雖然業界指可令本地司機及外勞比例增至六比四。
- 早期小巴用車多為英國品牌,如金馬(英语:Commer)、柯士甸(Austin)、摩利士(Morris)和福特等,也有來自日本大發牌(Daihatsu)與五十鈴(Isuzu)。
由於銀債功能係專為長者提供穩定賺息投資選擇而設,所以銀債與iBond有兩大不同之處。 當中,最基本係豁免認購費、託管費、代收利息費、提早贖回債券費、到期贖回債券費等。 可是甚少小巴乘客會扣上安全帶,而向乘客顯示的速度計更有不少被紅色小巴司機改裝過,以減少超速時所發出的「嗶嗶…」聲響,及令顯示屏所顯示的車速較實際行車速度為低。
銀色暮光巴哈: 路線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想嘗試直接買債券賺息,穩陣之選可以揀Apple美元債(2027年6月20日到期),票面息率3.0厘,穆迪給予信貸評級Aa1,同樣每半年派息一次,發行價99.77美元,市價約110美元,入場費2,000美元有交易。 銀色暮光巴哈2025 另外又可考慮沃爾瑪的美元債(2024年4月22日到期),息率3.3厘,穆迪給予信貸評級Aa2,每半年派息一次,發行價99.61美元,市價約107美元,入場費同樣為2,000美元。 2000年代,捷輝汽車曾經引入2輛梅斯特斯平治Sprinter和1輛IVECO Daily小巴作試驗,為本港唯一曾使用此兩款車型的公共小巴營辦商,但該兩款車已分別於2005年12月退回代理及於2008年1月售出。
條例亦將電子數據記錄儀(俗稱黑盒)列為紅色公共小巴的其中一項基本裝備。 為了加強小型巴士行車安全,運輸署於2012年修改法例,強制新入職的公共小型巴士司機必須修讀職前課程,學員通過筆試及駕駛考試後方才獲得頒發公共小型巴士駕駛執照。 銀色暮光巴哈 2013年運輸署招標承辦小型巴士司機職前訓練學校,接獲6份標書,新規定已於2015年6月1日生效。 鑑於現時香港整個社會都面對人口老化問題,老年人口未來會再倍增,銀髮司機只會有增無減,而政府和業界就此亦提出不同意見。
銀色暮光巴哈: 紅色公共小巴
另一方面,綠色專線小巴團體希望放寬政府小巴座位上限,根據小巴團體委託香港大學民意計劃所作調查顯示,六成半人認為放寬有助縮短候車時間,以及紓緩擠塞[24]。 但政府仍然拒絕有關建議,運輸署官員質疑業界會否遵守凍結費用承諾,但資深大律師湯家驊指,署長有權力否決違反承諾的加價[26]。 雖然2018年之前東涌區和大嶼山未曾有小巴服務,亦未有任何小巴進入東涌試車,但運輸處已在2017年7月落實在港珠澳大橋落成後會有一條循環模式運作的901線行駛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至東涌北一帶大型屋苑(以迎東邨作循環點),代表全港18區皆設有小巴站和小巴服務提供。 該路線已由冠忠集團子公司冠亮發展有限公司所投得,在2018年4月6日該路線所使用的小巴抵達九龍灣驗車中心進行檢驗[19]。 而在同年5月11日更首次有專線小巴到東涌區內和機場島進行試車[20]。 值得一提是該路線所使用的17座位小巴是由19座位小巴改裝,拆除兩個座位及加裝行李架而成。
銀色暮光巴哈: 銀色債券2021及過往發行認購情況
1972年,政府在山頂試行私營豪華小巴制度,由營辦商的車隊行駛固定的路線及收取預先批准的車資,車身塗有綠色邊帶,成為綠色小巴。 同年5月1日首條私營豪華小巴1號線(往來山頂至中環)投入服務,結果試驗成功,遂於1974年正式實施專線小巴制度,至1975年,香港島已經有6條綠色專線小巴路線。 由於綠色專線小巴越來越受歡迎的關係,政府於1977年10月26日首次招標數十條綠色專線小巴路線,供給公共小巴商或有興趣的商人競爭投標,首批九龍及新界綠色專線小巴路線分別在1979年4月及11月投入服務。 隨着時代發展,市民對公共交通需求不斷提升,政府亦批出九龍市區及新市鎮的專線小巴路線以供競投。 現時小巴司機中有逾四成年屆60歲以上,於2018年更有1,338名司機屬80歲或以上,在五年間上升近七成,司機平均年齡達65歲。 銀髮司機的出現,反映行內老化問題嚴重,按本報了解,出現缺少新血入行的現象,主因歸咎於對司機苛刻的待遇。
銀色暮光巴哈: 回報:風險較低 認購反應踴躍
環保署與運輸署合作於2000年間推行「另類燃料小巴測試計劃」,旨在研究另類燃料小巴的可靠程度,從而逐步推行小巴另類燃料化,減低整體碳排放。 參與是次計劃的小巴生產商共有四間,共派出15輛另類燃料小巴作為測試,其中以豐田的石油氣版本Coaster最多,達8輛;退出香港市場多年的日產亦派出一輛石油氣版本的Civilian;同時亦有福特的兩輛石油氣Transit小巴,以及四輛環力Zen電動小巴。 經過一連串測試,最終只有豐田Coaster試驗成功,石油氣成為現時主要的小巴燃料,截至2006年6月,超過一半的公共小巴為石油氣小巴。 其實,石油氣小巴佔有率超過一半的原因除了得到政府資助之外,還有就是從2002年起,豐田Coaster的柴油版小巴只有長陣,普通短陣只能提供石油氣版,對於著重車輛靈活性的業內人士有所局限。 但是經過各方用戶的反映,豐田於2008年終再度推出短陣柴油版Coaster小巴供用家選擇。
銀色暮光巴哈: 銀色債券2022 8.23開始認購 + 銀行優惠/買賣方法/派息日期(附2021結果)
Uber和GOGOVAN使用流動應用程式方便司機與乘客進行配對,大大增加雙方的便利性,更為乘客提供更多交通工具的選擇。 再者,現時傳統交通工具司機不友善、車廂衛生情況欠佳、拒載等問題常見,亦大大打擊小巴司機供應。 目前年輕一輩的司機,往往被逐漸龐大的Uber和GOGOVAN客流量吸引,因為上班時間彈性,傳統全職司機已非唯一的工作模式。 在衡量過相對自由和合理的薪酬後,年輕司機情願擔任GOGOVAN、Uber司機,亦不願意入行「揸小巴」。 現時任職Uber司機的陳先生指,曾了解過小巴司機的入職條件及代遇,發現不但考牌程序繁複,而且收入微薄。 陳先生亦明言因此才投身到新型的交通工具,選擇靠自己的努力,「走多幾轉」賺多一點,總好過做小巴司機,工時長但收入低微。
銀色暮光巴哈: 小巴司機老化 缺少新血入行
一般而言,公共小巴須要有車輛登記及客運營業證,方可以載客及領取酬金;紅色小巴的車輛登記人和客運營業證持有人,往往是同一人,但是由於綠色小巴營辦商可以租用他人的小巴經營,所以同一輛綠色小巴,可以有不同的車輛登記人和客運營運證持有人。 1950年代至1960年代,香港曾經流行一種最多可載9人的客貨車,俗稱白牌車,又因為可載9人而被稱為「九人車」,並且成為公共小巴的前身。 由於在市區載客行駛容易被發現及檢控,當時的白牌車主要在新界行駛。 白牌車的收費比巴士略高,但比的士便宜得多,因為不需經常停車上落客,行車時間比巴士短,但由於是非法經營而良莠不齊,白牌車偶爾因超速或非法改裝而發生傷亡意外,部份匪徒亦曾利用白牌車作為行劫的交通工具,警方因而曾經大力掃蕩。 2017年4月7日,政府就《2017年道路交通(修訂)條例草案》刊登憲報,將小巴的座位上限由16個增至19個;2017年6月28日,立法會下午三讀通過草案,於同年7月7日起生效。 有關上限並非強制,如果需要容納19個座位,小巴長度至少要達到7米。
銀色暮光巴哈: 銀色債券2022|銀債五大認購技巧+認購優惠一覽
繼財政司司長陳茂波7月31日在網誌中透露銀債2022部分資料後,政府於8月9日正式公布公布發行第七批銀色債券﹙銀債﹚的詳情,發行額將大幅加碼到最多450億元,遠高於年初在財政預算案提出的350億元下限;保證息率亦上調到4厘,高於去年的3.5厘。 早期小巴用車多為英國品牌,如金馬(英语:Commer)、柯士甸(Austin)、摩利士(Morris)和福特等,也有來自日本大發牌(Daihatsu)與五十鈴(Isuzu)。 專線小巴的設立主要是為某個社區(例如偏遠地區的鄉村)提供與大型運輸系統接駁服務(如港鐵、巴士),惟時至今日運輸署以「引入競爭」為名已多次違反是項原則,行走新田公路的新界區專線小巴44線即為最佳例子。 據中銀香港早前表示,該行過去4年的銀色債券申請人平均認購10至15手,最後成功分配6至8手。 隨着今次發行金額可上調至最多150億元,外界估計今期銀色債券每人平均可獲派的手數亦會增加。
銀色暮光巴哈: 營辦商
香港有兩間專綫小巴營辦商響應政府「無障礙運輸」政策,於2017年引入Optare Solo SR。 當中進智公交的一輛正在瑪麗醫院路線54M上試行,成為全港首輛低地台以及後置引擎的公共小型巴士。 由於銀色債券不設二手市場進行買賣,以及不會在任何證券交易所上市,若債券持有人需要在債券到期前套現,政府將會以原價及相應的累計利息贖回,舉例投資者認購了一手1萬元的銀色債券,決定提早贖回債券,將可取回1萬元及期間相應的累計利息。 時至今日,豐田Coaster已成為大部分小巴的車款,但亦有少量三菱Rosa小巴行駛。 香港小巴主要使用Coaster的原因,就是因為維修成本較低,購買零件容易,保養良好情況下壽命可接近20年,耐用程度遠較其他小巴甚至專利巴士優勝。 銀色債券 (Silver 銀色暮光巴哈 Bond) 是香港政府針對銀髮族推出及發行的債券,過往只限年滿65歲或以上香港居民購買,2021年發行的銀色債券將認購年齡降低至60歲或以上。
銀色暮光巴哈: 認購銀債相關主要費用
現時環球吹起加息通脹之風,香港難免受波及,所以銀債焦點落在定息之上(2022年發行的銀債保證定息將上調到4厘)。 銀債半年派息一次,加上不設二手市場及贖回機制鎖定債價,相對長者鍾情的高息股如內銀及內房股,風險及派息密度都勝一籌。 於2012年4月13日起,紅色公共小巴的車速限制在每小時最高80公里及強制性須要安裝認可的車速限制器的條例生效,相關的《2012年道路交通(修訂)條例》亦於當日刊憲。 違反與車速限制器相關的規定,例如使用沒有安裝認可車速限制器的紅色公共小巴,或者使用已經安裝認可車速限制器,但是車速限制器未能夠保持於良好及有效用的狀態的紅色公共小巴,均屬違法。 另外,如果在沒有合法權限或合理辯解下,干擾車速限制器的正常操作,罰則相同。
銀色暮光巴哈: 銀色債券
2015年起,馬亞木引入長陣豪華版Coaster,設外趟式車門以至原廠設計的高靠背座椅,其後該車該亦被其他小巴公司引入。 不論以個人或聯名戶口申請,均以一個香港身份證號碼識別,重複申請不會被接納。
小巴行業缺少新血,青黃不接的景象反映行業在面對新的競爭者時對內對外都處於下風。 因小巴經營模式問題[註 1],衝紅燈和超速的情形頗為常見,尤以紅色小巴為甚,這種駕駛行為甚至被市民譏諷為「亡命小巴」。 例如2004年10月22日(重陽節),2架紅色小巴於香港北角英皇道因互相搶客而超速撞車,釀成2死17傷意外,結果2名司機於2005年年尾被判罪名成立而入獄。 銀色暮光巴哈2025 另外於2006年5月18日凌晨,新界北交通總部特遣隊派出2名警員假扮乘客於銅鑼灣登上一輛紅色小巴,並暗中攜攝影機將「飛車」過程拍下,發現該小巴途中至少5次衝紅燈、切雙白線,另一隊警員在青山公路時速限制50公里路段,以雷射測速槍偵察到小巴車速逾100公里。 警方最後在元朗將小巴截停,以危險駕駛罪名將司機拘捕[27]。 紅色公共小巴因路線不受政府規管,所以路線較有彈性,往往可以使用更暢通的路線以更快抵達目的地(例如由新界往旺角/佐敦道的路線會取道介乎界限街和柏樹街之間的大南街),對於乘客和經營者而言,「靈活」是紅色公共小巴的優點。
銀色暮光巴哈: 類近選擇 投資美債
綠色公共小巴(又稱為專線小巴),因受運輸署規管,有指定工時,但每月薪金只維持8,000至12,000元左右水平。 而且小巴司機假期較少,初初入職時更要做滿三個月,方可有一天有薪假期,每年最多只有7日。 車上設有閉路電視、錄影裝置及定位系統,令到車輛位置及行蹤都受到監視,司機亦不敢鬆懈。
銀色暮光巴哈: 類近選擇 投資美債
專線小巴901線於2018年10月24日正式投入服務,甫開辦即提供24小時服務,該路線並不會在凌晨時段收取較高車費,創全港小巴業界先河。 所有綠色小巴都有固定路線(或循環線)、服務時間、班次和收費,大部份路線設有固定車站,並須接受政府監管,按規定理論上不得隨意更改。 然而,部份專線小巴路線,亦有「名存實亡」(也稱「有線無車」)的現象;這多出現於乘客稀少(例如已取消的新界405A 長宏↔青衣碼頭)或有替代服務(例如新界607S 元朗大馬路↔天水圍(通宵線),由79S分段取代;新界1M 西貢↔彩虹站,以1A名義營運)的路線。 另外,紅色公共小巴(即紅Van),是以每天支付租車的指定金額,從而以多勞多得的方式賺取收入。 若不幸感到身體不適,除了虧蝕醫藥費,更要支付租車費,很可能失去當天的收入。 此外,司機更需承擔高風險,若不小心刮花車身、損壞零件,按金隨即被沒收,需要另外再支付一筆新按金。
營辦商可因應實際營運情況和乘客需求,自行決定是否增加旗下公共小巴的座位,以及確實增加的座位數目及實施時間。 銀髮司機的出現很大原因基於自僱,缺少僱主供款強積金,令到退休儲備不足以晚年生活,變相延長工作年期以維持生活。 然而,高齡司機身體機能衰退,導致開車時因過勞或病發造成嚴重的交通意外,有報導指出,由2012年至2017年間,共有19宗車禍,造成38人傷亡,而肇事司機均為年長人士。 單在2017年就佔了三分一,即6宗個案,而其中兩宗的司機同是82歲,另外兩宗則分別為73和74歲。 例如早前發生的嚴重交通意外,一輛403號專線小巴於城門隧道公路往沙田方向行駛期間,靠慢線撞石壆翻側,67歲小巴司機死亡,造成16人受傷。 而紅色公共小巴更長期被戲稱為「奪命紅van」,過快的車速更成為公眾形象,司機老化問題背後的風險,實在不容忽視。
銀色暮光巴哈: 銀色債券2022 8.23開始認購 + 銀行優惠/買賣方法/派息日期(附2021結果)
雖然紅色小巴可以自行決定行車路線及收費,但服務區域及路線範圍都受到運輸署署長的規定[11],可停車上落客的道路範圍亦受到限制。 此外,除得到運輸署署長的批准外,不得駛入如東涌、將軍澳等新發展區[11]。 小巴因為載客較少,故較適合作為班次要求密的短途接駁線,或為人口疏落的偏遠地區服務,這亦是政府對綠色專線小巴的定位。 綠色小巴設有固定的路線,即使司機可根據載客情況及交通狀況略為調整行車路線,但仍然需要滿足乘客在指定車站上落的要求。 經營上也遠遠沒有紅色公共小巴那麼靈活,綠色小巴由於受到政府較多監管,調整收費或削減班次都需要先經運輸署批准,故此經營的路線不受歡迎,也不能以改變營運方式挽救,只能繼續經營至合約期結束,部分綠色專線小巴營辦商為節省開支,疏於更換旗下殘舊的小巴。 而紅色公共小巴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固定路線、班次和收費,因此車費的波幅可以是很大的,某些路線為求搶客,可以收取極低車費來打「割喉戰」,但當要提高車費時,水平又可以達至「天價」程度。
港英政府在同年12月成功平息暴動後,決定將白牌車規範化,同意白牌車登記為合法載客車輛[11],作為輔助專營巴士服務之用。 銀色暮光巴哈 1969年,小巴由9座位增加至14座位,「十四座」因而漸漸成為公共小巴的別稱。 銀色暮光巴哈2025 政府在1970年推出白牌車合法化政策,由政府發牌,白牌車取得營業登記證後可在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合法載客,登記白牌車的車身款式及顏色需依照規定,車身塗有紅色邊帶,成為一般所稱的紅色小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