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湾区的大窝口@中原楼市片区,区内共950个私人住宅单位,涉及人口共48,394人。 另外,区内主要屋苑包括 缙庭山,上葵涌村,和宜合村,河背村,油麻磡村。 区内家庭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为HK$ 17,000,年龄中位数为 47.6岁。 油麻磡村与禾塘咀村相邻,油麻磡曾屋与禾塘咀邓屋是新界原居民村落,曾屋有廿多间村屋,邓屋有十多间村屋,分别位于现今美达中心和葵涌青山公路休憩处。 油麻磡曾屋于清乾隆年间开村,禾塘咀邓屋则于道光年间开村,源自八乡横台山邓氏。
- 尖沙咀和旺角是商贸金融中心,银行、保险、地产、股票、出入口生意和专业服务等均十分蓬勃。
- 西九文化区(简称西九)位于西九龙填海区南端,占地40公顷,其中23公顷将辟作休憩空间,供公众享用。
- 尖沙咀海滨长廊近新世界中心一段是为著名的星光大道,于2004年4月正式开放给市民和游客参观。
- 昇柏山位於大窝口油麻磡路63号(中原楼市片区:大窝口)。
旺角一如其名,由早到晚都是人车汇集地方,为九龙区的心脏地带。 油麻磡2025 街头小食如芝士蛋糕、沙冰及牛油粟米粒等,涉及旺角大街小巷。 此外,旺角的购物热点还有女人街(通菜街)、信和中心、先达广场、花园街、花墟、雀岛市场等,各具特色。 油尖旺区共有28幢历史建筑物获古物谘询委员会评级,其中四幢建筑物更列为法定古迹,受《古物及古迹条例》保护。 当中包括前九龙英童学校、前九广铁路总站钟楼、前水警总部,以及位于天文台道的香港天文台。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营运及兴建的葵涌油麻磡路过渡性房屋项目,今日(7日)举行动工仪式,房屋局局长何永贤出席主礼。
油麻磡: 油麻磡村 位置地图
民政事务总署紧急事故协调中心与其他部门及机构紧密合作,确保它们提供的紧急支援与善后服务配合得宜,并且为受影响的市民提供临时住宿地方。 1909年,香港政府在油麻地及芒角咀一带进行填海工程,兴建避风塘。 油麻磡 至1930年,“芒角”已被转音为“旺角”,取其兴旺之意,但其英文名字旺角仍沿用至今。
馆内约七成展品为互动展品,可让参观人士亲身发掘科学的奥秘。 馆内最为瞩目的展品为“能量穿梭机”,是世界上同类型展品中最巨型的一件,参观人士可观看多个圆球在两座22米高的能源机械塔之间滚动,展示能量与运动的转化。 游客亦可以驾驶模拟控制的飞机或汽车、与电脑斗智或测试自己的反应和感知能力。 科学馆是人类与科学交流的地方,馆内并设有导览厅、实验室、能源效益中心、电脑室和儿童天地,欢迎访客使用和参观。 香港文化中心位于尖沙咀海傍,其独特的陡坡外形至为突出。 香港文化中心配合香港艺术馆和香港太空馆,汇聚成文化艺术集中地。
油麻磡: 油尖旺区
雷生春现已改建为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雷生春堂。 大楼的地面是凉茶馆及展示区,一楼至三楼为中医药诊所。 地面展示区免费开放,您也可以预约免费导览服务,参观其他楼层。 公园在1970年6月24日正式启用,并于1989年重建。 公园占地13.47公顷,设有多个主题花园、鸟湖、百鸟苑、图腾柱、树木研习径及符合国际标准的室内温水泳池等等。 游人在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下午,亦可在公园长廊的艺趣坊买到精致的手工艺品。
早年油麻地人煙稀少,清代嘉慶二十四年刊行的《新安縣志》,並沒有關於油麻地的任何記載。 油麻地之名與油麻地天后廟及區內原有的海上產業有密切關係。 根據天后廟內1870年(同治九年)所立碑記,當時該地稱為「蔴地」。 後來到了1875年(光緒元年),不少經營補漁船的桐油及麻纜商店於區內設立,故改稱為「油蔴地」(油麻地)。 根據1873年的差餉收冊中,居住油麻地的人士除了經營船隻維修、麻纜、槳櫓、鐵匠及木材外,還有經營雜貨、理髮、米店、妓院、鴉片、長生店、儀仗花橋等等。
油麻磡: 油麻磡村評論
位于油麻地甘肃街及炮台街交界的玉器市场于1984年启用,是选购玉器纪念品的好地方。 市场由两个相连的场地组成,东面的场地约有三百多个档位,西面则约有100个档位。 这些档位售卖各类玉器,价钱由数元至数十万元不等,顾客包括本地人及游客。 洪圣殿位于大角咀福全街,原为界限街与大角咀道交界福全乡原址的庙宇。
油麻磡: 台灣鐵道 – 新營車站-南
尖沙咀海滨长廊近新世界中心一段是为著名的星光大道,于2004年4月正式开放给市民和游客参观。 星光大道地面装嵌了香港电影界幕前巨星和杰出幕后工作者的纪念牌匾和手印。 游客漫步星光大道,不但可以饱览东方之珠的优美维港景致,并可回顾香港电影发展的里程碑,亦可与武打巨星李小龙及本地动画代表麦兜的铜像合照。
油麻磡: 油尖旺区人口统计
其建设虽不及尖沙咀早,但若论商业繁荣的程度,油麻地则居首位。 由于当时九龙的租金较港岛为便宜,不少华籍工匠及商人迁来油麻地居住,加上当地原有的艇户及渔民,该区人口由1897年的8000多人急升至1907年的17000多人。 雀鸟档云集的康乐街,即著名的“雀仔街”,因市区重建而于1997年中清拆。 为保留这世界知名的香港特色景点,政府把园圃街附近一幅用地发展为主题花园,命名“园圃街雀鸟花园”。
油麻磡: 油尖旺区尖沙咀
渡輪油蔴地小輪於1924年成立,曾是香港最主要的渡輪公司,2000年開始放棄港內外線的渡輪專營權,由新渡輪營辦。 1920年,青山公路完工,葵涌一段青山公路穿过横龙仔各村。 1950年代,葵涌发展一日千里,油麻磡周边陆续建成不同工厂,以食品厂和酱油厂占多数,葵涌大坑南面部份亦改道成一条大坑渠。 其中新營高中站、美術園區站、新營火車站、民治市政中心站因應原地升級成YouBike2.0系統而停止營運並拆除點站。
油麻磡: 教育
道光十九年(1839年),英国水兵于尖沙咀借醉行凶,殴毙村民林维喜,事件引发了“官涌之战”及“九龙之战”,揭开鸦片战争的序幕。 林则徐为了加强防务,于1840年分别在尖沙咀及官涌山上兴建炮台,设有官署,兵房,神庙及火药库等建筑物,派驻75名士兵防守。 后来两座炮台均在鸦片战争中为英军所占,遭英军炸毁及拆卸。 该地段开设了约50间水族店和宠物店,售卖不同品种的观赏鱼和水族用品,以及猫、犬、蜥蜴、龟、蛙等宠物。 金鱼街已成为游人选购观赏鱼、水族用品及宠物的好去处。
油麻磡: 香港
今次是何永贤上任后首度以局长身份出席活动,她致辞时表示,未来5年公营房屋供应或紧张,过渡性房屋能于短时间内为基层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她又指马上会制定短中长期房屋策略,继续审视政策的提升及加快空间,其间又表示房屋问题非一个局可解决,希望各界合力解决问题。 1980年代地方行政計劃實行時設有油麻地區議會,其後1988年因應地方意見更名為油尖區議會,再於1994年與旺角區議會合併為現有的油尖旺區議會。 早年官涌一帶被視為油麻地一部分,唯佐敦站啟用後,佐敦的地名亦因而興起,故為方便比較以下範圍包括佐敦道以南至柯士甸道以北地區,涵蓋官涌及佐敦區域。 區內有不少歷史建築物,例如油麻地戲院、油麻地抽水站宿舍(俗稱「紅磚屋」)和油麻地警署,此外果欄、玉器市場和俗稱榕樹頭的油麻地休憩公園等地方都極具特色,還有舊式茶樓得如酒家(已結業)。
油麻磡: 教育運動
在寒流袭港期间,我们会开放临时避寒中心,为有需要避寒人士提供临时栖身之所;在酷热天气期间,我们则会开放临时避暑中心,为有需要避暑人士提供临时栖身之所,并按情况向入住人士提供毛毡和垫褥等用品。 民政事务专员于紧急情况时会按需要开放合适的临时庇护中心,为疏散的灾民和其他被迫撤离的人士提供临时栖身之所。 据《新安县志》记载,二百多年以前,当地有一条芒角村,属客家村落,坐北向南,背枕小山,溪流回绕,人口众多。 而芒角村的得名,则是据说在昔日豉油街和新填地街一带,有一突出海滨的小山丘,山丘上长满芒草,故被称为“芒角咀”,部分附近的渔民称之为“望角咀”,取其可远望海边石角之意。 在数百年前,尖沙咀又名“香步头”,是昔日贩运香料的码头。
油麻磡: 油麻磡村 Yau Ma Hom Resite Village
現時超過20萬人蝸居在籠屋板房劏房等惡劣環境,加上疫情下,失業、開工不足情況嚴重,劏房租戶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急需援手。 而荃灣及葵青分別為新界區內劏房數目最多的首兩個地區,分別有6600間及3700間,同時區內貧窮率高,對社會房屋有極殷切需求。 本人已查阅贵公司的 油麻磡2025 私隐政策 和 收集个人资料声明 ,并同意贵公司使用本人于此所填写的个人资料作直接促销。
油麻磡: 交通系統
日治時經改制,1920年設臺南州時,成立新營郡,鹽水街與白河街反而由位在新營庄的新營郡役所管轄,而新營庄在1933年時升格為新營街。 戰後改制為新營鎮,於1981年12月25日改制為新營市。 2010年12月25日隨台南縣市合併而改制為新營區。
油麻磡: 油麻磡村附近配套設施
剧场则可容纳300至500名观众,是推广实验话剧和舞蹈的好埸地。 馆内亦设有展览馆、排练室及会议室等,开放给市民租用。 文化中心广场也是举行各类户外展览、节日活动、比赛和表演的理想地方。 油麻磡2025 文化中心提供导赏服务,以便访客参观中心的各项设施。
油麻磡: 香港樓宇目錄
这条著名的街道是九龙半岛最早建筑的道路,在1860年开始修筑,初名“罗便臣道”,后由1904年上任的总督弥敦下令扩建,并于1909年改名为“弥敦道”。 油麻磡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在街道两旁均是商业和住宅楼宇,高厦林立。 佐敦至尖沙咀一段弥敦道是繁忙的购物区,入夜后,大道两旁商铺及酒店的霓虹招牌五光十色,闪烁生辉,游人络绎不绝。 华丽的音乐厅呈椭圆形,可容纳约2000名观众,适合各类型的音乐演出。 大剧院有1730个座位,适合举办歌舞剧、中国戏曲、歌剧、舞蹈等节目。 国际级大型音乐剧《歌声魅影》与《孤星泪》均曾在此上演。
油麻磡: 油麻磡村 近期成交
钟楼于1990年列为法定古迹,亦是尖东海滨长廊的起点。 路线2从横头磡东道到油麻地碧街大概路程4.49公里,全程约需19分钟,途经12个站点,途中不换乘,直接到达,换乘车辆线路有九巴3c路。 路线3从横头磡东道到油麻地碧街大概路程4.76公里,全程约需20分钟,途经15个站点,途中不换乘,直接到达,换乘车辆线路有九巴7路。
油麻磡: 临时庇护中心(当八号或以上热带气旋警告、山泥倾泻警告或红/黑色暴雨警告信号生效或遇到其他紧急情况时,民政事务专员会按需要开放合适的临时庇护中心 )
1906年,香港发生了一场严重的风灾,损失极为巨大。 于是政府在1909年通过的”建筑避风塘条例”,决定在油麻地兴建避风塘。 于是官涌山(今官涌街,街市及球场一带)被夷平,所得土石用作填平旺角至油麻地一带的浅滩及建筑防波堤。
旺角登打士街与亚皆老街之间一段百余米长的花园街俗称“波鞋街”,这里汇聚了数十家运动用品店,除提供大量时款运动鞋和体育用品外,更有限量版和特别版波鞋发售,每天游人络绎不绝。 天际100香港观景台坐落于香港最高的环球贸易广场100楼内,是香港最高的室内观景台,访客可以360度鸟瞰整个维多利亚港的美景。 天际100香港观景台设有大型的多媒体互动展览,生动地介绍香港独特的历史及文化,让访客深入了解香港。
西九将提供香港文化艺术界长远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以及促进文化和创意产业的有机发展。 油麻磡2025 西九将发展成具备世界级文化艺术设施、卓越人才、地标式建筑及优质节目的综合文化艺术区,并成为提高生活质素的推动力,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门廊。 香港科学馆于1991年4月正式启用,楼高四层,共有16个展区。 馆内展品约500件,涉及的科学范畴十分广泛,包括电脑、机械人、运输、通讯、生命科学、食品科学、气象学、地理和家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