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主的子女則要經入息及資產審查,若超出審查上限,一年後便要交回單位,若合乎標準,第二代便可申請繼承單位。 不過,現時制度所採取的入息及資產審查的限額水平,比照富戶政策,即入息限額為申請公屋入息限額的3倍及資產限額為申請公屋入息限額84倍,換言之,與申請公屋相比,繼承公屋的入息及資產限額均寬鬆得多。 以三人家庭為例,每月入息不超過6.3萬元及資產177萬元,公屋二代已可通過繼承公屋的審查。 而入息及總資產不超出上限條件,只須符合其中一項,即是可以每月入息高於上限但資產不超標,又或只要入息不超出上限,擁有大筆資產甚至有樓在手,也可合資格繼承公屋。 根據現行規定,公屋住戶入住首10年期間無須作任何資產申報,住滿10年後才須每兩年申報一次。 有消息人士指,為避免出現濫用情況,更善用公屋資源,房屋署建議改為住戶入住後須每兩年申報一次,包括是否持有其他本地物業、居住狀況、是否持續居住於該公屋單位,以及有否違反租約條款等。
房委會指,新安排可免製造機會讓部分人借加戶作為入住公屋的捷徑,對於需照顧年長父母的人,仍可按現有機制申請暫住。 另外,以往公屋租戶如因作出虛假陳述違反租約條款、觸犯「屋邨管理扣分制」等而被終止租約,禁止申請公屋期限,將由現時2年增至5年;類似原因被取消申請的公屋申請者亦被禁止5年內申請公屋。 公屋世襲制2025 【明報專訊】為確保公屋資源能有效分配到有需要的家庭,房委會於1999年2月4日正式終止公屋世襲的政策,若公屋戶主或其配偶逝世,其他成員須接受入息及資產審查,如未能通過審查,最遲須在一年後遷出單位,其間亦須繳付市值租金。
公屋世襲制: 香港文匯網
另外, 擴大兩項有關環境衞生或嚴重違反租約的不當行為適用範圍。 其實濫用公屋資源問題由來已久,當局無論如何努力都難以堵塞漏洞,正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當局可藉今次政策修改,再加強審查力度和嚴厲執法,如議員們曾建議房屋署可與土地註冊處及其他機構合作,用大數據查核公屋戶及家庭成員有否透過不同隱瞞手法而持有物業資產。 公屋世襲制 另外,現行要求租戶自行申報仍是較被動的做法,當局可研透過要求申報者宣誓,如發現作虛假陳述或提供虛假文件者,除了即時取消其公屋申請及入住資格外,亦可作出刑事檢控,以加強阻嚇力,務求令有限的公屋資源能夠妥善運用。 公屋世襲制2025 另外,當局擴大兩項有關環境衞生,與嚴重違反租約的不當行為的適用範圍。
而在2020年尾,政府更明確表示無意提升建屋設計水平,顯示公營房屋的設計不再從用家角度出發。 戶主可申請其家人或親屬在公屋單位內作有條件暫住,以便戶主獲得照顧;或讓戶主能照顧極需依靠戶主的近親。 項目的承建商亦在地盤應用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當中會顯示工程進度、工地安全監察資訊等數據,讓房委會及承建商工程團隊能隨時監察施工進度和安全。 房委會表示,將會繼續大力運用創新建築技術、智慧工地、建築機械人等建築科技,全力提量、提速、提效、提質,以增加公營房屋的供應。 公屋世襲制 批准的改動工程」;及(2)「非法擺賣熟食」修訂為「非法販賣商品或服務;未經房委會批准而提供、推廣、招攬或宣傳具有商業性質的商品或服務」。 公屋世襲制 香港的寮屋、英國的佔屋運動、台灣Bbrother的廢墟行動為佔屋或佔地的例子。
公屋世襲制: 資料庫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柯創盛認為,富戶政策需要與時並進,相信收緊申報年期不會有大影響,又期望在執行時,盡量做到便民利民,令政策更切合社會需求,讓公眾資源用得其所。 房委會亦擬收緊公屋「世襲制」的子女「加名」安排,建議只容許每間公屋只有一名成年子女加入戶籍,即長者戶主不可為第二名或以上成年子女「加名」,但已在戶籍內的子女不受影響,以減少「世襲」問題,日後住戶要分戶將更為困難。 公屋世襲制2025 公屋世襲制2025 申訴專員公署曾主動調查公屋機制,今年初發表報告亦指,租戶即使擁有私人業權仍可居於公屋單位,當局宜進行全面檢討。
- 現時租戶戶籍如已有一名單身成年子女,可再申請多一名單身成年子女加入。
- 房委會首個於工地施行「組裝合成」MiC組件「即到即裝」項目,安達臣道石礦場R2-7號公營房屋地盤,預計明年第四季完工。
- 房委會5月的會議上,亦一致通過收緊公屋富戶及加戶政策,10月已經生效。
- 戶主的子女則要經入息及資產審查,若超出標準,一年後便要交回單位,若合乎標準,第二代便可申請繼承單位。
- 另外,以往公屋租戶如因作出虛假陳述違反租約條款、觸犯「屋邨管理扣分制」等而被終止租約,禁止申請公屋期限,將由現時2年增至5年;類似原因被取消申請的公屋申請者亦被禁止5年內申請公屋。
另外,公屋扣分制亦會「加辣」,消息指將建議亂拋垃圾、任由寵物隨處便溺,以及胡亂棄置裝修廢料、損毀或盜竊房委會財物等,「加辣」至扣7分和15分,換言之,若住戶破壞單位設施,重犯第2次便會被「叮走」。 現時公屋扣分制中,違例扣分項目主要分為扣5分、7分和15分,如公屋或中轉屋住戶在兩年內被扣分累計達16分,其租約或暫准證將被終止。 針對過去有租戶拖延維修復原單位,扣分制中的「拒絕維修」,將修改為「沒有維修」,即使住戶未有拒絕維修,亦可能遭到扣分。 至於公屋「世襲」問題,房委會建議只容許每間公屋只有一名成年子女,即長者戶主不可以為第二名成年子女「加名」,減少「世襲」問題。 房委會又獲授權透過政府部門或公私營機構查閱公屋住戶資料,包括銀行按揭、土地釐印契約等相關資料,以加強審查。
公屋世襲制: 香港電台
有學者認為,石硤尾大火是香港公共房屋發展的分水嶺事件[34];也有學者認為,香港政府對公共房屋的投入,實為1950年代以來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就中央對香港房屋政策作出的警告,時任特首曾蔭權在2012年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正式宣布重推居者有其屋計劃,並於2014年起按年推出單位發售。 梁振英在2012年接任行政長官後,雖然將房屋問題視為「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其任內公屋短缺情況仍然繼續惡化。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表示,今次修改措施並非想騰空或踢走居民,亦難以估計實際可騰出的單位數量;她並稱房委會人員富有經驗,連同新科技協助,相信可應付增加的申報量。 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委員、立法會議員梁文廣相信稱,修訂後可有效處理濫用公屋、丟空單位或隱瞞本地物業的問題。 他又指,現時有逾80萬名公屋租戶,當中有超過50萬人已須每兩年申報。 當局指現有人手足以處理有關工作,並會研究電子化方式供租戶申報。 (香港文匯報記者 公屋世襲制2025 吳健怡)據悉,房委會擬收緊公屋富戶政策,「最辣」一招是房委會獲授權向其他政府部門、公營及私營機構索取公屋住戶的銀行按揭、土地釐印契約等相關資料,公屋住戶置業便無所遁形,但外界關注到私隱問題。
公屋世襲制: 公屋一代傳一代 世襲非必然
在香港樓市於2000年代後期再度大升之前,「八萬五」政策是董建華被批評多的政策之一,當時不少人認為「八萬五建屋計劃」是樓價下滑的元兇,希望政府修訂這項政策,遏止樓價下跌。 這項政策的推出,再加上亞洲金融風暴,使香港樓價一落千丈,普遍私人物業在5年多的時間內貶值70%,很多中產階級成為負資產,受影響更深的是手持多個物業炒賣的香港人及地產商,香港7月1日大量市民上街遊行反對八萬五計劃[來源請求]。 公屋世襲制2025 二次大戰結束後,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大量中國大陸難民湧入香港,在各地搭建寮屋棲身。 其後香港出現一些為低收入居民而設的出租房屋,多由志願團體提供,如1948年成立之香港房屋協會及1950年成立之香港模範屋宇會,香港政府只提供土地。
公屋世襲制: 房委會「加辣」|富戶審查擬改兩年一次 只准1名成年子女「世襲」 扣分制更嚴厲
不過,如果雙方因離婚而未能就公屋的租住權達成協議,我們會按現行離婚政策處理。 根據公屋租約規定,每個公屋單位只供戶主和名列在租約上的家庭成員居住。 如因出生、死亡或其他情由引致家庭狀況有所改變時,戶主必須立即通知所屬屋邨辦事處/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以便我們按現行政策處理其個案。 他又指,現時有逾80萬名公屋租戶,當中有超過50萬人已須每2年申報。 房委會發言人今日(11日)表示,房委會早前通過的「屋邨管理扣分制」加強措施,將於2023年12月8日實施。
公屋世襲制: 資助出售房屋
佔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曾在數個國家形成社會運動以彰顯土地使用或都市計劃的社會不公[2][5],而不少國家以刑法將佔屋視為侵權的行為起訴佔用者。 公屋世襲制2025 [3][4]台灣立報、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OURs)、香港信報曾報導或介紹佔屋行為做為一種實踐無住屋運動的手段[6][7][8]。 自從2013年房委會推出構件式設計後,雖然屋邨環保及綠化表現較傳統設計有所改善,但設計重心卻改以行政部門的方便為本(即「互換性」),導致人均面積反而倒退至Y型大廈的水平,而交樓水平亦無改善,即使是居屋亦然。
公屋世襲制: 房委會擬收緊公屋政策 資產兩年一申報
房委會今日(11日)公布加強版公屋「屋邨管理扣分制」下周一(18日)起實施,有九個項目提高扣分分數,當中四項由扣7分倍增至15分,包括胡亂傾倒或棄置裝修廢料;損壞雨水/污水管,引致滲水往下層單位;損毀或盜竊房屋委員會財物;及把出租單位作非法用途。 因公營房屋和新市鎮都是政府為中產階級及基層市民而設,對於私人樓宇投資者缺乏吸引力,人口分布和房屋需求仍較集中在市區,令「十年建屋計劃」未能完全達到預期的效果。 故政府在1987年重新檢討城市的發展策略,提出「長遠房屋政策」,增加資助購買居屋的機會(例如將部份在建,甚至已完工但未編配的Y型公屋大廈改作居屋),擴展重建舊區計劃和充分利用私人樓宇資源。 公屋世襲制2025 這時候沙田新市鎮、荃灣新市鎮和屯門新市鎮亦完成,隨即發展第二期新市鎮,即馬鞍山新市鎮、將軍澳新市鎮和天水圍新市鎮。
公屋世襲制: 房委會通過收緊公屋富戶政策 僅允一名成年子女「世襲」
公屋租戶及成員購入香港住宅物業,即簽訂臨時協議後一個月內,亦須向房委會申報。 租戶亦要授權房委會可向政府及公/私營機構查核租戶資料,如被核實虛報料可遭刑事檢控。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香港公屋單位供不應求,惟濫用公屋資源的情況屢見不鮮。 申請公屋排長龍,公屋資源必須用得其所,但現時容許公屋戶主去世或遷出後,子女可申請繼承單位,一代傳一代,有樓者也可獲批,審查標準被批寬鬆,公屋「世襲」,是時候非改不可? 房委會前日召開周年特別會議,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提出為了加快公屋流轉,要研究收緊部分措施,如公屋戶主離世後,公屋可轉名予子女的制度,有如世襲,他指現行做法寬鬆,需研究更嚴格的轉名標準。 現時制度下,戶主去世或有特別理由如回鄉養老等,遷出單位後,其配偶可無條件獲批該單位的新租約,即俗稱「轉名」。
公屋世襲制: 房委會出招打擊濫用公屋 收緊富戶政策 僅允1成年子女「世襲」
香港的公營房屋計劃早於1920年代構思,但是因為全球經濟衰退而未有落實;1930年代,肺癆肆虐香港,使到政府重新研究房屋發展的方向,還發表了附有公營房屋設計藍圖的房屋發展建議報告,豈料報告發表後不久,日本侵略中國,其後更南下佔領香港,計劃再度告吹。 公屋世襲制 同時,房委會建議調整現行公屋扣分制,亂拋垃圾、任由寵物隨處便溺等,會由扣5分增至扣7分;原本扣7分的胡亂棄置裝修廢料、損毀房委會財物、將單位用作非法用途等,更會大幅增加至扣15分。 若住戶作出虛假陳述以欺瞞房署,現時未有禁止有關住戶再次申請公屋,房委會則建議限制有關住戶5年內不得再申請;而因濫用公屋被收回的住戶,亦由2年內不得再申請,延長至5年。
公屋世襲制: 房委會擬收緊公屋富戶政策 限一子女「世襲」兼扣分制「加辣」
此外,據悉房委會亦擬收緊子女加戶等安排,將影響公屋「世襲」情況,房委會擬建議只容許每間公屋只有1名成年子女,即長者戶主不可以為第2名成年子女「加名」,減少「世襲」問題。 針對房委會建議收緊公屋「世襲制」,只容許戶主加入一名成年子女進入公屋戶籍。 公屋世襲制2025 香港立法會議員梁文廣指出,此措施相對公平,亦建議若是戶主和其中一名成年子女都是需要被照顧,房委會應予以酌情處理,額外讓多一名子女「加名」。 公屋世襲制 此外,「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房委會雖然將原本住滿10年才要定期申報資產的要求,收緊至每兩年申報一次,但是無法阻礙有公屋戶在該兩年「真空期」,將物業買入賣出圖利,下次資產審查時名下已無私人物業。
公屋世襲制: 香港公共房屋
荷蘭2010年10月1日將佔屋立法禁止,然而先前由佔屋運動佔下的空間或建物不少已合法化成社會或社區中心。 因2019年中爆發「反送中」運動,原政府為平息民憤,擬於同年施政報告中宣布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但最後僅宣布改善現存相關屋邨出售安排。 「非法擺賣熟食」修訂為「非法販賣商品或服務;未經房委會批准而提供、推廣、招攬或宣傳具有商業性質的商品或服務」。 公屋世襲制 房屋署高級建築師羅匡仲表示,地盤採用經優化的 MiC1.5,組件結構經新設計,結構牆承載度比第一代高,有助提升建屋量。
公屋世襲制: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公屋扣分制今次亦會「加辣」,例如出租單位作非法用途由扣7分增至扣15分,亂拋垃圾亦建議由扣5分,增至扣7分。 公屋世襲制2025 公屋世襲制2025 而在梁振英接任特首後,旋即將房協轄下的置安心房屋計劃改為等同居屋的資助出售房屋計劃,即重推住宅發售計劃。 一般來說,我們不會主動就戶主夫婦離婚後,要求任何一方遷出公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