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區內三大客家姓族,包括陳氏、鄧氏及曾氏,亦於當時遷抵新安縣(包括今天的荃灣和葵青地區)定居至今。 由於歷史及地緣關係,葵涌的鄉村由荃灣鄉事委員會管理,而青衣島上的鄉村則直屬青衣鄉事委員會。 葵涌以南填海後,原本屬深水埗區的海域,部分變成葵青區的土地,並把昂船洲分開為屬葵青區的昂船洲北部和屬於深水埗區的昂船洲南部。 葵青區海域雖然位於新界,其大部分海域仍被香港政府定義為維多利亞港範圍,都會區,而葵青區的青衣島以南海域更與中西區海域相連。 元州邨(Un Chau Estate)係香港嘅一條公共屋邨,喺九龍深水埗長沙灣元州街,最初叫元洲街政府廉租屋邨,後來叫元洲街邨,1965年落成,1994年開始重建,1998年-2012年起好,改名做元州邨,而家畀晒領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中环中心(英语:The Center)是香港第五高楼,世界第64高楼,楼高346米,楼高80层[1],次于环球贸易广场、国际金融中心、中环广场和中银大厦,1998年落成,占地达十万平方呎,提供逾140万平方呎楼面面积。
現在,元州邨第2期與第5期之間的永隆街已拆去,納入邨內道路及屋邨範圍,並興建有蓋通道連接長沙灣站C1出口,另新設升降機連接長沙灣站A3出口及直達元州邨第5期,已於2012年4月26日投入服務,仍存在的工廠大廈間的永隆街及福榮街將會保留[10][11]。 元州邨酒樓2025 元州邨酒樓2025 中环中心范围包括皇后大道中、租庇利街、兴隆街、同文街、机利文街及俗称“花布街”的永安街。 元州邨酒樓2025 此区是香港开埠初期开发较早的中心商业区,至1980年代严重老化。
元州邨酒樓: 香港郵政局列表
葵青區有不少私人屋苑,葵青區最早期的私人屋苑是位於港鐵站上蓋的新葵興花園及新葵芳花園。 葵青區比較大型的屋苑有:華景山莊、盈翠半島、美景花園、青怡花園、翠怡花園。 接近九龍西北的葵涌九華徑,由於山勢險要,曾多次於暴雨時發生山泥傾瀉。
直至1994年,條邨開始重建,第一、二、三同埋第八座係第一期重建,喺1994年3月俾人拆咗,即第一、三期重建。 而淨低嗰第四到第七座,就係第二、四期重建,喺2000年2月俾人拆咗,第二期嘅居民大部分都安置到1999年新起嘅樓宇-元盛樓、元豐樓同埋元泰樓,條邨亦正式改名做元州邨。 已拆卸的长沙湾工厂大厦空地获纳入元州邨第5期,原址有两幢40层及33层的非标准设计大厦、1幢27层单向大厦、长者护理设施及小型花园,已于2012年中陆续入伙,所兴建的楼宇用以安置因苏屋邨清拆重建计划而受影响的居民。 元州邨酒樓 现在,元州邨第2期与第5期之间的永隆街已拆去,纳入邨内道路及屋邨范围,并兴建有盖通道连接长沙湾站C1出口,另新设升降机连接长沙湾站A3出口及直达元州邨第5期,已于2012年4月26日投入服务,仍存在的工厂大厦间的永隆街及福荣街将会保留[10][11]。
元州邨酒樓: 深水埗區
該區由於鄰近河谷,蚊蟲滋生特別活躍,因此登革熱和全港最高的誘蚊產卵指數曾在該區出現。 元州邨酒樓 葵青區北面以和宜合道、城門道、昌榮路、青山公路及德士古道北為界,南面以呈祥道及荔景山路為界,西面以德士古道為界,面積1,991公頃,人口約486,000人,區內逾75%的居民居於公共屋邨。 富潤樓為全港最後一座二型長者住屋大廈、最後一座由房委會興建的獨立長者住屋大廈及全港最後一座共用廚廁的公共屋邨樓宇。
- 此外盈暉臺第一座原址是荔園門前的巴士總站,因此仍屬於九龍區一部分。
- 須注意「設立年份」只供參考,部份曾經搬遷的郵政局所列出的設立年份為遷至現址之年份,其餘則為該局在舊址首次投入服務的年份。
- 下表提供各間郵政局的簡單資料,包括名稱、設立年份、圖片及位置。
- 早期租户包括土地发展公司、奥美广告集团、时富投资集团、韩国三星集团、现代集团、康和证券(香港)、金城证券、中亚证券、中国电信、万顺昌集团、iLink.net、叶嘉楝关朗仪律师事务所及冯元钺律师行。
- 此外,部份郵政局亦額外提供大量投寄服務及通函郵寄服務,亦有部份設置郵政信箱供市民租用;而亦有部份郵局屬於「集郵局」,向集郵愛好者提供諸如發售海外郵品等服務,於下表以 粉黃色背景顯示。
而且,簡祺章無故策劃以對帳形式購買沙田畫舫,削弱公司資金的營運周轉,幸及後遭簡衛華反對才終止計劃,但已元氣大傷,加上香港經濟持續低迷,敦煌的生意額也由1990年代初的每年12億至13億港元,減至亞洲金融風暴後的9億港元,無形使敦煌百上加斤。 元州邨酒樓2025 1977年,敦煌第一代掌舵人簡翼雲聯同茶葉、凍肉、海味供應商共三、四十人,在油麻地彌敦道 號新光商業大廈開辦第一間敦煌酒樓,可是當時酒樓業界並不看好、地點又不理想,由於敦煌以「酒店式服務、平民化收費」招徠顧客,加上服務好、品質佳。 之後竟成功殺出血路,改寫了香港人在舊式茶樓賞雀、吃東西的「飲茶文化」。 加上簡氏家族又人面廣,結果敦煌很快就闖出名堂,不少社團選擇在此聚餐。 而油麻地敦煌也成為旗艦店,員工都稱之為「祠堂」,以示其地位之特殊。
元州邨酒樓: 新界郵政局列表
由於香港日治時期葵青區曾被劃為九龍地域,而且現在規劃署把葵青區劃作都會區(市區),再者由九龍去葵涌有葵涌道這條重要的快速公路,不須像去西貢、將軍澳和沙田一定要上山路或過隧道,而通勤區內又以市區的士為主。 還有一點,荔景山區(由麗瑤邨至九華徑),過往未取消電話地區字頭時是屬於九龍區的「3」字區域,故此居民早已根深蒂固認為自己居住在九龍市區. 元州邨酒樓2025 葵青區(英語:Kwai Tsing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新界南部,涵蓋葵涌和青衣島範圍,屬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市區)範圍。
昔日青衣島有居住船上的漁民(稱為艇戶、蜑家人或水上人)聚居於「青衣塘」(現時的青怡花園)及「門仔塘」(現時的青衣城)。 元州邨设有一个双层商场、一个单层商场及停车场,于1999年12月落成,面积约7,100平方米,由领展负责管理。 此外,九龙灵粮小学及宝血会嘉灵学校,分别于1993年及1999年,分别迁往马鞍山利安邨和同区邻近校舍。
元州邨酒樓: 荃灣區
根據香港《破產條例》規定,一間公司清盤後的還款次序依次為有抵押債權人、法庭訟費、行政費及破產管理署收費、對僱員的欠薪、政府及業主,最後才是無抵押債權人;供應商可取回欠款的機會微乎其微。 元州邨酒樓 1986年,簡煥章在弟弟簡祺章及兒子簡衛華協助下,透過招標買入沙田城門河畔,敦煌畫舫(現時稱為「水中天」)現址82,000餘方呎地皮,地價1200萬港元,簡煥章一心建立敦煌的新旗艦店,要把昔日沙田畫舫的景象重現。 1984年,敦煌在北角英皇道436號新都城大廈開設另一間分店,該店無論在酒樓面積、員工人數及顧客方面均是各店之最。
元州邨酒樓: 區議會議席分佈
敦煌的成功,成為了當時中式酒樓集團的榜樣,亦令不少酒樓東主仿效,造就了新光、聯邦、好彩、漢寶等大眾化中式酒樓集團,亦應運而生。 造成概念爭議可歸下列情況:港英政府對那一帶原居民採取放任政策,沒有取消他們的地權,一直維持九華徑村民跟其他新界原居民一樣權利,在蝴蝶谷以西以公路為兩區的分界線。 元州邨酒樓2025 荔枝角填海前,荔枝角灣海岸以北數十米已經是深水埗區和當時的荃灣區分界線,而該區在當時是荔園門口的河谷和三角洲,因此要在這地區絕對地分辨九龍和新界實在有困難。
元州邨酒樓: 公共設施
北區共設4間郵政局,區內郵件(烏蛟騰及九擔租除外)由設於粉嶺安樂村樂業路25號安滙中心地下1-16號舖的北區派遞局負責派遞。 郵件派遞方面,將軍澳新市鎮、銀綫灣及清水灣半島(地理上而言,非單指同名住宅)一帶由附設於將軍澳郵政局的將軍澳派遞局負責,其餘地域則由西貢郵政局附設的西貢派遞局處理。 該區的郵件分由東區派遞局(位於東區法院大樓1樓,主要負責太古城以西地域)、柴灣派遞局(設於柴灣安業街1號新華豐中心11及22樓,負責太古城至柴灣及赤柱、大潭及石澳)及鄰區的灣仔派遞局(見#灣仔區段落)三間派遞局負責派遞。 下表提供各間郵政局的簡單資料,包括名稱、設立年份、圖片及位置。 元州邨酒樓 須注意「設立年份」只供參考,部份曾經搬遷的郵政局所列出的設立年份為遷至現址之年份,其餘則為該局在舊址首次投入服務的年份。
元州邨酒樓: 區議會
眾多工業、商貿大廈座落葵涌;而青衣西南則有大量重工業設施。 葵青區也是香港重要的交通樞紐,是新界西北及大嶼山進入市區的首站;區內的葵涌道、青葵公路及青嶼幹線等道路皆爲重要的主幹道。 其中青嶼幹線自1997年通車起,就成爲香港國際機場和大嶼山進出市區的的最主要路線。
元州邨酒樓: 九龍郵政局列表
集團除以「敦煌酒樓」及「敦煌海鮮酒家」名稱經營外,更以「萬壽宮菜館」及「珊瑚軒京川菜館」經營。 元州邨酒樓2025 此外,敦煌更經營酒店業務,經營油麻地萬年青酒店及廣州麗都大酒店。 在全盛時期,敦煌共開設至少20間分店(有些人更說超過30間),員工人數達3300人,每年營業額達15億港元。 元州邨酒樓2025 在1989年,敦煌酒樓員工薪金相當高,低級的3000至4000港元,高級職員的每月薪金可以超過10,000港元。 例如主管每年均獲免費往歐洲旅遊,普通職員也可每兩年免費到東南亞或中國大陸旅遊,至亞洲金融風暴後才取消。
元州邨酒樓: 敦煌酒樓集團
等屋邨。 元州邨酒樓 最早落成的屋邨是大窩口邨,全部樓宇均為第二型,共設20座;現時葵涌大窩口邨所有舊式樓宇均已重建。 然後於1966年落成石籬(一)邨,現存的10座及11座則改為中轉房屋。
元州邨酒樓: 公共衛生
新型政府廉租屋的单位拥有独立的厨厕设备,比同期的徙置区先进。 元州邨酒樓 元州邨酒樓2025 葵青區是一個比較多公共屋邨的一個區,現有27個公共屋邨,只僅次於觀塘區。 另外很多時被視為荃灣區的大窩口邨、醉酒灣、荃灣帝盛酒店及荃灣華人墳場實為葵青區範圍(港鐵大窩口站在青山公路以北,及前大窩口工廠大廈(已拆卸並重建為尚翠苑)在德士古道以西,則屬於荃灣區)。 而很多時被視為葵青區的梨木樹邨、油麻磡村和國瑞路一帶反而屬於荃灣區。 富昌邨設有一個雙層商場,初時稱為富昌商場,於2001年9月落成,面積約6,150平方米。 (部份店鋪已在2018年6-7月搬遷,配合改建為街市及酒樓。)而商場的電動樓梯曾是走光黑點,後經附近的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的投訴,指該校女生在扶手電梯上被偷看裙下春光,商場最後在透明扶手電梯兩旁加上磨沙貼紙。
元州邨酒樓: 葵青區
它位于中西区的皇后大道中,港铁中环站、上环站交界处,是土地发展公司重建项目,由长江实业发展,建筑师为刘荣广伍振民建筑师事务所。 目前最大业主为世茂房地产主席许荣茂及金利丰主席朱李月华,写字楼租户包括星展银行(DBS)、领航投资(Vanguard)、晨星公司(Morningstar)等。 元州邨酒樓 工業區集中於葵涌的葵涌道、大連排道、和宜合道及青山公路一帶。 由於這一帶交通發達,隨着香港工業式微北移,附近不少工業大廈被重建或改裝爲商貿大廈及辦公室,例如位處大連排道工業區、鄰接葵興站的九龍貿易中心。 此外,禾塘咀街、葵喜街、葵福路一帶也有不少工業大廈及貨倉。
有见及此,1988年土地发展公司决定重建此区,改善环境,收地到建成历时12年。 此外,香港郵政亦以兩輛小巴改裝成流動郵政局,以編定的班次路線服務若干較偏遠地區,或未設固定郵政局的市民提供基本郵政服務;而該署亦在各區設置派遞局,負責郵件之派遞工作。 葵青區議會負責就該區的社區設施、衞生環境、運輸及交通、房屋政策及居住環境改善等事宜,向政府反映意見。 第六屆葵青區議會有31名民選議員及1位當然議員,現任葵青區議會主席為盧婉婷小姐,副主席為陳志榮先生。
到了2001年,敦煌開始欠下「貨客數」(即海鮮、鮑參翅肚等供應商的貨款),並有供應商入稟法庭追數。 據了解,敦煌酒樓對供應商的賒貨期達十多個月,2002年初,更開始有供應商鑑於賒貨額太多,敦煌無法向已入稟法庭的貨客還款,要求敦煌以現金交易,這對敦煌的經營構成沉重壓力,令敦煌要削減分店數目。 雖然面對如此困境,但集團對員工依然很好,從未試過拖欠薪金,因而勞資雙方上下一心,十分團結。 直至結業前數天,負責人表示要六折支付薪金時,員工基於多年的感情,對資方此舉也沒有怨言。
此外,九龍靈糧小學及寶血會嘉靈學校,分別於1993年及1999年,分別遷往馬鞍山利安邨和同區鄰近校舍。 1997年双方另立修订协议,长实向土发公司支付19.47亿元保证利润,以买断中环中心的权益。 1999年项目完成后,双方仍就保证利润的馀额争持不下。 元州邨酒樓 中环中心的1楼商场有“皇后大道邮政局”(该邮局于2017年10月21日关闭)、新城电台中环直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