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行屬區內傳統商廈,現有租戶除作一般寫字樓用途外,亦有租戶從事零售及服務行業。 無綫新聞的尖沙咀新聞中心設在此大樓內,而著名的學海書樓也設在此大廈的14樓1405室,其他租戶還包括西松建設香港分公司、學聯旅遊、柬埔寨駐港總領事館、麥宜全會計師行、麥宜全律師行、飛輪財策(香港)有限公司等。 梳士巴利道本來是與原九廣鐵路英段路軌並排的,九龍火車總站位於半島酒店外。 然而於2004年,九廣東鐵(現港鐵東鐵綫)由紅磡站沿梳士巴利道地底重新到達尖沙咀東部,並設尖東站,但位處地底且向北移,與漆咸道南交界,2009年九龍南綫通車後改由西鐵綫使用,變成中途站。 梳士巴利道(英語:Salisbury Road,舊譯疏利士巴利道),位於香港九龍半島南端尖沙咀海旁,是香港著名道路之一。 道路西端位於尖沙咀天星碼頭一帶連接名店林立的廣東道,然後沿着尖沙咀海濱花園,東面連接康莊道紅磡站及紅磡繞道。
昔日梳士巴利道只連接廣東道及漢口道,1902年起延長至漆咸道。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1906年,政府於海旁填海以便九廣鐵路築建尖沙咀車站時,亦一併擴闊道路。 1906年起,隨着九廣鐵路尖沙咀火車站段於海旁填海時,道路曾一併擴闊。 1970年代,隨着紅磡灣填海,開闢尖沙咀東地區,梳士巴利道便沿尖東海旁伸展至康莊道新的九龍車站(1997年改名為紅磡車站,2007年兩鐵合併改名為紅磡站)。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尖沙咀露天廣場計劃
再者座落梳士巴利道、廣東道與九龍公園徑的前水警總部文物酒店暨商場(1881 Heritage)已落成啟用,露天廣場計劃可帶來的額外旅遊和經濟效益相對有限。 當有關路線遷移至麼地道後,當局隨即在香港文化中心外興建一個面積約686平方米的迴轉處,以便專營巴士、的士及旅遊巴士在日後露天廣場對開停站[18]。 由此可見,尖沙咀碼頭總站搬遷計劃一直備受爭議;旅遊事務署表明,要做到「無反對聲音」才會將計劃推展[27]。
- 而項目在2017年正式公佈名稱時並沒有中文官方名稱,但在2019年1月首次在星光大道內向遊客展示的新世界發展官方街道圖及指示牌寫上項目的中文名稱「維港文化匯」以及該項目內各建築物的中文名稱。
- 紅磡繞道和公主道連接路在1999年10月通車後,駕車人士可由北九龍和東九龍取道梳士巴利道前往尖沙咀。
- 值得一提的是,港鐵尖東站J出口原本命為「Victoria Dockside」,但及後發展商向港鐵提供項目中文名稱,所以港鐵在2019年6月將J出口更名為「維港文化匯」(英文名稱不變)。
- 擔任香港瑰麗 PlaceMaker的 May Chow是得獎女廚師兼創意企業家,當年她在美國修讀酒店管理時,發現自己對烹飪的熱愛,並立志為廚師。
- 鑑於項目所遇到的技術問題,以及公眾對維持現有巴士服務安排的強烈訴求,在權衡各項考慮後,政府於2012年8月8日宣布擱置尖沙咀露天廣場計劃[31][32][33]。
- 項目的第一期K11 ATELIER已於2018年4月底正式開幕,銳意將該區發展成國際級創意藝術設計新地標。
其中地庫及其地面出口,部分樓面曾由信德集團擁有,並命名為星光廣場,並由旗下的信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7]。 2005年9月,九龍倉集團旗下海港企業以2.8億購入寶光實業持有的2樓至4樓約5.1萬方呎部分樓面作出租用途。 當年2樓部份由星光電腦城租用,3樓佔地1.9萬方呎樓面由商務印書館租用。 [8]商務印書館及星光電腦城於2007年5月結業後,2樓及3樓商場於2008年8月更名為星光城(Star City),租予不同商戶,並與海港城海運大廈連通,由海港城負責管理,星光城原址到2015年改為誠品生活單一租用。 「尖沙咀露天廣場公開設計比賽」結果於2011年8月25日公布,由建築師楊雲傑團隊勝出,優勝作品題為「時刻廣場」,以尖沙咀海旁為本港重要公共交通樞紐的背景為主題。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星光行
然而,整個尖沙咀碼頭及毗鄰地方的發展概念經已大幅改變,但舉行設計比賽時不可能預先估計到這個重大轉變,全數參賽者沒有把尖沙咀碼頭活化作為整體設計主要部分,勝出作品不能被採納作為露天廣場最終設計[30]。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2025 政府緊接於九月就改善方案再次諮詢公眾,共收到逾七千份意見書,反對者仍佔大多數。 道路西端位於尖沙咀天星碼頭一帶連接名店林立的廣東道,然後沿著尖沙咀海濱花園,東面連接康莊道紅磡站及紅磡繞道。
Victoria Dockside(維港文化匯)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號,毗鄰梳士巴利花園、香港藝術館、星光大道和香港太空館,是位於尖沙咀核心地段的綜合型發展項目,總樓面面積達300萬平方呎,於2019年全面啟用。 項目的第一期K11 ATELIER已於2018年4月底正式開幕,銳意將該區發展成國際級創意藝術設計新地標。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2025 另一邊廂,工務部門就翻新和擴建尖沙咀碼頭的構思進行初步技術評估時,卻發現碼頭地基不能承受大規模翻新和擴建工程,難以按天星小輪要求大幅擴充樓面面積,以提供更多商鋪、餐廳及公眾享用海濱的額外休憩地方。 有見及此,政府曾研究重新使用原來設計方案,惟該方案無法採用擴大迴轉處的新設計以容納現時使用碼頭巴士總站全部15條巴士路線。 若要回應區議會有關維持現有巴士服務安排的訴求,擬建廣場面積無可避免要減少達40%,由原來計劃約8,500平方米縮減至約5,000平方米,廣場將難以作具規模發展。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英文名稱
全長約1.6公里的尖沙咀海濱長廊,佔地約5公頃,涵蓋梳士巴利道以南空地,由尖沙咀天星碼頭、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太空館和香港藝術館起,沿尖東海濱長廊一直伸展至紅磡繞道。 梳士巴利道本來是與原九廣鐵路英段路軌並排的,九龍火車總站位于半島酒店外。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2025 梳士巴利道原是九龍半島南部海岸線一部分,最早一段於1887年建成,以英國首相梳士巴利侯爵命名[1]。 值得留意的是,當時的中文漢字譯名按英文字母串法,稱作疏利士巴利道。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2025 所以香港政府於1970年代將該路的中文名稱改作現今名稱。 尖沙咀碼頭總站位處梳士巴利道西面盡頭,是香港最早期的巴士總站之一,而梳士巴利道是往返碼頭的必經之路;廣東道南行往尖沙咀的車輛必須左轉往梳士巴利道東行,不可右轉往尖沙咀碼頭。
- 而星光行5樓於1970年8月開設惠文蠟像院,以吸引遊客前來香港觀光。
- 6X線往尖沙咀方向於翌年3月18日起繞經麼地道而不再取道隧道,而6Y線亦已於2020年4月停辦。
- 全長約440米的星光大道,鋪築工程於2003年6月展開,2004年4月27日開幕[35],翌日正式開放予市民和全球旅客參觀[36],由新世界旗下「星光大道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維修及保養工作。
- 政府緊接於九月就改善方案再次諮詢公眾,共收到逾七千份意見書,反對者仍佔大多數。
為了加快推行計劃,旅遊事務署及建築署於2009年5月13日聯合主辦「尖沙咀露天廣場公開設計比賽」,為期五星期,擬把優勝作品用作露天廣場設計藍本[22][23]。 當局就興建迴轉處工程於6月刊憲[24],諮詢期間卻收到超過五千份反對意見[25][26]。 政府翌年修改迴轉處設計後,修訂方案於十月刊憲,可是反對意見較首輪諮詢更多,逾一萬三千份。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香港瑰丽酒店
聳立在壯麗的維港,香港瑰麗酒店是九龍海濱的嶄新核心建築;Victoria Dockside 藝術設計區的一顆璀璨明珠。 穿過大宅式入口及圓石路後,城市的喧囂隨即消失,青蔥的景觀花園和恬靜的前院映入眼簾,坐擁絕美維多利亞港景緻。 我們期待您的來臨,並將為您提供無與倫比的舒適和熱情好客的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港鐵尖東站J出口原本命為「Victoria Dockside」,但及後發展商向港鐵提供項目中文名稱,所以港鐵在2019年6月將J出口更名為「維港文化匯」(英文名稱不變)。 不過該發展商及項目的官方網站和社交媒體,以及媒體的報道,從來沒有提及過項目的中文名稱。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香港瑰麗酒店
矗立尖沙咀東海傍的新世界中心,購物商場匯聚國際知名品牌,吸引不少遊客前來購物,是80年代帶動尖東興旺的地標建築物,改寫尖沙咀面貌。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2025 麗晶酒店更曾入選全球十大最佳酒店[9],但新世界於2001年以23.4億元低價出售予洲際酒店集團,並易名為「香港洲際酒店」。 6X線往尖沙咀方向於翌年3月18日起繞經麼地道而不再取道隧道,而6Y線亦已於2020年4月停辦。 現時所有往返尖沙咀碼頭的巴士路線均途經梳士巴利道,另大部份往返尖沙咀東的專營巴士路線亦途經梳士巴利道,其中彌敦道至漆咸道南之間的路段最為繁忙。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巴士總站
以 @RosewoodHongKong 及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RWJourneys 分享您的瑰麗之旅。 耸立在壮丽的维港,香港瑰丽酒店是九龙海滨的崭新核心建筑;Victoria Dockside 艺术设计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穿过大宅式入口及圆石路后,城市的喧嚣随即消失,青葱的景观花园和恬静的前院映入眼帘,坐拥绝美维多利亚港景致。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我们期待您的来临,并将为您提供无与伦比的舒适和热情好客的服务。 市政局曾經於1975年租用星光行為新成立的香港博物館(今香港歷史博物館)為館址,直至1983年遷出。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中心位置
1906年起,隨著九廣鐵路尖沙咀火車站段於海旁填海時,道路曾一併擴闊。 1970年代,隨著紅磡灣填海,開闢尖沙咀東地區,梳士巴利道便沿尖東海旁伸展至康莊道新的九龍車站(1997年改名為紅磡車站,2007年兩鐵合併改名為紅磡站)。 1970年代,紅磡灣填海完工,開闢了尖沙咀東商業區,梳士巴利道沿尖東海旁伸展至康莊道紅磡火車站外,與康莊道之間有兩個接駁點,北行交界處在梳士巴利道東行與科學館道之間,南行交界處則在海底隧道收費廣場南行站的東北面,西行方向有行車天橋接駁。 2000年梁安琪或有關人仕向麗新集團購入星光行共8萬方呎樓面,涉資1.6億元,呎價2,000元。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2025 大廈基於種類眾多,包括地舖[4]、地庫及低層商場以至五樓以上的寫字樓,交投及租務頻繁[5][6],業權幾經易手多次,現時業權分散由不同業主持有。 擔任香港瑰麗 PlaceMaker的 May Chow是得獎女廚師兼創意企業家,當年她在美國修讀酒店管理時,發現自己對烹飪的熱愛,並立志為廚師。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大廈業權
K11 ATELIER在2017年第四季開始交付使用,並於同年11月29日正式啟用。 大堂由日本室內設計公司Simplicity設計,裝修運用天然木材紋理,並設有咖啡室Ideaology。 星光行(英語:Star House),是香港一座商業大廈,位於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3號。 大廈樓高19層,由商人霍英東、何鴻燊、何添、關啟明、鍾明輝等4個財團各出资25%,投資3000万港元興建。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巴士分站
現已成為名廚的 May也是 Little Bao (小包包) 的創辦人,每星期為數以百計的食客炮製美食,更與香港瑰麗酒店首度攜手研創特色月餅,由傳統演化出令人難忘的現代經典風味。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