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報稅 減稅方法之二,就是英國政府曾宣布,3月31日前,無論是英國公民或外國人,只要是首置人士,買入50萬英鎊以內物業,都可以享受零稅率! 明年4月1日或之後,優惠則會取消,非首置客將要繳交3%稅,而外國人(包括非稅務居民)更需繳付額外2%的印花稅。 結果,夫婦二人的稅款將會是 $24,840 港元,加上「100%稅款寬減(上限$10,000港元)」 他們「合併評稅」後的應繳稅款為 $14,800 港元,比「分開評稅」後的應繳稅款 $17,900為少。 如果父母均以他/她在該課税年度曾獨力或主力撫養同一子女而申索單親免税額,則該課税年度的單親免税額可能要按父母各自獨力或主力撫養該名子女的起居生活的期間來分攤。 如果大家都想自己計一計,亦都可以利用稅務局的稅款計算機,簡單計算自己及配偶應繳的稅款,衡量與伴侶應否採用合併評稅。 法例規定在納税人與配偶分居或離婚的那一個年度內,納税人不能享有「單親免税額」。
- 同樣道理,若業主的兄弟姊妹的名字,已由父母用於供養子女免稅額亦不能再用。
- 不可以,你只可申索就正妻的父母 / 祖父母 / 外祖父母的免税額。
- 首先,新婚夫妻在法律的規定上,是以「登記日」為主,如果新婚夫妻在去年登記結婚,今年年報稅可以合併申報或各自申報,但下一年度就一定要合併申報,否則會被罰錢。
- 別以為「樣樣稅貸產品都一樣,求其借一個就得」,其實不同銀行及財務機構的稅貸產品在利率及現金回贈均有差異,部份銀行更會提供限定稅貸優惠,只要在指定時間及指定渠道申請,可獲得額外稅貸獎賞。
- 在此情況下,二人須各自填妥一份個別人士報税表(BIR60),在報税表第4.4部選擇合併評税,並在第12部同時簽署。
- 如除你以外有其他人士在同一課税年度均有資格就同一兄弟姊妹申索該免税額,你們必須互相議定由誰人提出申索。
- 稅務局局長譚大鵬鼓勵納稅人透過「稅務易」電子服務平台提交報稅表,指電子平台不但方便、安全又環保,更可確保報稅表能準時送達稅務局。
第三,搞不清分居、離婚日定義,誤把另一半所得、扣除額列入,結果就變成「虛報配偶免稅額」而觸法;忘記將配偶、扶養人所得列入,變成「漏報所得」。 納税人及其配偶二人實際上是無須自行計算合併評税是否對他們有利。 稅局會自動作出比較,並在合併評税對他們有利時主動建議他們申請。 不過,由於選擇合併評税屬自願性質,稅局不能在沒有收到有效申請的情況下進行合併評税。
夫婦合併免稅額: 報稅2023︱年薪幾多要交稅?夫婦合併定分開報稅較著數?(附填報稅表教學)
假如有一名子/女,納稅人可以自行選擇由自己或配偶申報有關免稅額。 假如是合併報稅的話,由於入息、扣除及免稅額等都混合一起計算,子女跟夫或母報都沒有分別。 在以上納稅人B的情況為例,納稅人B的個人入息稅稅款比配偶為高,如把子/女報在他名下的話便可節省較多稅款。
- 條件是業主必須也住在同一單位,如果房租收入超過7,500鎊就要繳稅。
- 如你的父母在2022/23課税年度年滿55歲,你便可在有關報税表的11.4部,填上有關資料,包括他們的正確出生年份及月份。
- 一般來說,如果夫婦兩人都有薪俸入息,而其中一人的應評稅入息較他 / 她的免稅額和扣除額的總和為低,則夫婦共同選擇「合併評稅」通常會較為有利 。
- 因此,我們不能接受其他機構發出的證件作為受養人符合資格申領政府的傷殘津貼的證明,以取代註冊醫生根據政府的傷殘津貼計劃簽發的醫療報告。
如你及配偶均有應課薪俸税入息,你們須各自填寫報税表以申報入息,申索開支和扣除額。 評税主任將分別向你們發出評税通知書,而你所須繳交的税款與配偶的入息無關。 不過,大家都不用擔心錯誤選擇合併評稅,會出現不利的情況。 因為如果稅務局發現合併評稅對納稅人不利時,將暫停處理有關申請;按沒有作出合併評稅申請的情況對納稅人及其配偶進行評稅;以及在評稅通知書內評稅主任附註一欄通知他們選擇合併評稅對他們不利。 不可以,你只可申索就正妻的父母 / 祖父母 / 外祖父母的免税額。
夫婦合併免稅額: 合併評稅的情況
除非他們是在 1971 年 夫婦合併免稅額2025 10 月 7 日婚姻法修改前依中國傳統習俗成婚,這樣才符合申索供養父母免税額的條件。 一般來說,税務局不會要求市民提交受養父母日常開支的單據。 申報支付生活費以供養父母的納税人,可陳述給予父母生活費的詳情,如透過自動轉帳或定期提取現金給予父母生活費,可提交銀行月結單作證明文件。 假若納税人有保留一些開支的單據,例如受養父母居所的租金收據、水電費單及醫療費用單據,亦可在個案被抽查時提交税務局作查驗。 若納税人提供的資料與税務局所有的不符,税務局會作更深入查詢,並因應個別個案的情況,要求納税人提供其他資料及證明文件。
如欲申索「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受養人必須通常居住於香港。 因此,如受養人於該課税年度居於內地,你便沒有資格申索該項免税額。 如納税人、其分居或已離婚的配偶及其他人士就同一未婚子女均有資格申領子女免税額,税務局局長會請所有申索人自行協議他們之間應由誰享有該免税額或協議如何分攤該免税額。
夫婦合併免稅額: 我是已婚人士,應如何按自已的情況申索「已婚人士免稅額」,或選擇「合併評稅」、「個人入息課稅」,或提名配偶申請「居所貸款利息」之扣除項目?
在學徒訓練計劃下所簽訂的學徒合約,是學徒與僱主之間的僱傭合約。 一般來說,賺取較高入息的一方申索子女免税額,會較為有利。 不過,如果其中一方是以標準税率評税,則由另一方申請申索子女免税額會較為有利。 夫婦合併免稅額2025 如果資金許可,不少借款人希望提早償還稅貸以減省利息支出,要注意大部份銀行或財除機構均會為提前還款收取額外費用,一般為貸款額的若干百分比。 另外,而根據息除本減情況下,一般而言前期還款額的佔比較低,利息佔比較高,而後期還款額佔比較高,利息佔比較低。
勾選7.1(a)即是想分開兩份個人入息稅報稅,勾選7.1(b)即是想合併報。 由於納稅人只能勾選一項,對部份人來說,選錯了方格的需繳稅款可能相差數千至數萬元之多。 夫婦合併免稅額2025 如閣下只有薪俸入息,在薪俸稅下已可享有免稅額和其他扣稅項目,因此毋須申請「個人入息課稅」。
夫婦合併免稅額: 稅務局鼓勵使用稅務易
如除你以外有其他人士在同一課税年度均有資格就同一兄弟姊妹申索該免税額,你們必須互相議定由誰人提出申索。 由於在2021/22年度,利得稅、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可獲寬減100%的稅款,每宗個案以10,000以為上限,因此以下計算會套用此情況。 如你的受養父親有資格根據香港政府傷殘津貼計劃領取津貼,則你便可就他申索傷殘受養人免税額。
夫婦合併免稅額: 子女免稅額申領資格
收到該表之後,有2個方式報稅︰填寫實體表格報稅及「稅務易」網上報稅。 夫婦合併免稅額2025 夫婦合併免稅額2025 值得留意的是,利用「稅務易」平台的報稅期限,可以自動延長1個月,即是由報稅表發出日期起2個月內報稅就可以。
夫婦合併免稅額: 申請稅貸流程
同時若業主買的物業是樓花,因為不符合居住的要求,有關物業的利息亦不能被扣減。 若夫婦兩人,其中一方收入低,或是沒有收入,則可以透過合併報稅慳稅,尤其是聯名買入物業,或是以另一方的名義申請按揭。 因為,每年度居所按揭利息扣減上限為10萬元, 夫婦聯名買入時按揭申請只能各佔一半,另一半未必能用盡相關扣減。
夫婦合併免稅額: 申報靠「問心」 最好保留單據
按該計劃,申索者必須經由衛生署署長或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或在極為特殊情況下由私家醫院的註冊醫生)證明其病患為嚴重殘疾及其嚴重殘疾情況將持續不少於六個月,才符合申領津貼的資格。 不同的證件簽發機構會採納不同的準則來界定傷殘,而這些準則與政府的傷殘津貼計劃所採納的未必相符。 經由社會福利署管理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或公共福利金計劃發放傷殘津貼的必要條件是要經由衛生署署長或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或特殊情況下由私家醫院的註冊醫生)證明申請人的情況符合有關計劃定義的殘疾情況。
夫婦合併免稅額: 稅務局會向誰徵收物業稅?
而税務局也會接受該份醫療評核報告作為符合免税額的證明。 税務局不會以受養人有資格領取傷殘津貼但沒有申領或選擇了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為理由而拒絕傷殘受養人免税額的申索。 任何已婚人士,不論是否香港居民,都可選擇用合併評税方式計算薪俸税。 最重要的是兩人在選擇合併評税的年度均曾賺取須繳納香港薪俸税的入息。
夫婦合併免稅額: 報稅2023︱年薪幾多先要交稅?
一般來說,假如兩夫妻均有入息,分開評稅便可以好好利用兩人各自的個人入息稅或薪俸稅的稅階,達至慳稅的效果。 由於今年財爺已提出個人入息稅及薪俸稅二萬元稅務寛免,每人月入若不超3萬元,更可以接近完全寛免。 相反,如果選擇個人入息稅合併報稅,在合併後只剩一條稅階,稅務寛免亦只剩下一次二萬元,所繳的稅款便會較高。 假如選擇合併評税,已婚人士及其配偶的入息會被歸納一起計算。 如合併評税不能減省税款,評税主任會為他們分別發出評税通知書。 如已婚人士或其配偶其中一方的入息少於他/她應得的免税額,採用合併評税對他們應該有利。
夫婦合併免稅額: 夫婦合併慳稅方法
按照母親和兒子的協議,將該房屋登記到兒子名下,至於存款部分,則由母親和兒子均分。 將房屋所有權繼承登記完畢以後,客戶很快的檢附國稅局的免稅額證明,擬去銀行辦理提款時,卻發現銀行有一筆近9萬元的活期存款漏報了。 根據國稅局規定,只要遺產存款金額在20萬以下者,可免檢附稅捐稽徵機關核發之遺產稅繳清證明書或免稅證明書,先行提領。 夫婦合併免稅額2025 夫婦合併免稅額2025 經網上報稅「稅務易」可自動獲延期一個月,即就一般人士而言自動延至8月2日,就經營獨資業務人士而言則自動延至10月3日。
勞工處展翅計劃是讓參加的年青人為將來投身社會工作做好準備,提供的是短期單元培訓課程和工作實習訓練,不屬於類似大學或學院的全日制教育課程或訓練。 由於你的兒子已年滿 18 歲,而並非接受全日制教育,你不能申領他的子女免税額。 由於你的配偶未領有香港身分證,你可先提供他 / 她的身分證明文件副本。 如配偶日後獲發香港身分證,你應於1個月內以書面方式通知税務局有關的身分證號碼。 為儲存紀錄,税務局在有需要時會要求你提供結婚證明文件副本。 要留意的是,擁有超過一名子女的夫婦不可各自申報一名子女的免稅額,必須由其中一人申請所有子女的免稅額。
如果你於該課稅年度,入息高於13.2萬元(即月薪平均達1.1萬元),稅局將在指定日期向你發出報稅表,你需要在1個月內交回報稅表。 夫婦合併免稅額 納稅人亦可以使用由税務局製作的簡單税款計算機,計算應繳的薪俸税或個人入息課税税款。 在薪俸税下,已婚人士及其配偶是作為獨立的個別人士分開評税。
但如果閣下有租金收入(要繳交物業稅)或經營業務利潤,則需考慮申請「個人入息課稅」是否有利。 舉例,如閣下為賺取租金收入而借款買樓,應考慮申請「個人入息課稅」以申索扣除為出租物業繳付的銀行貸款利息。 此外,申報供養同住父母的納税人,須提供父母和他在有關年度住在同一地址的證明,例如銀行月結單。 税務局會核對納税人提供的資料是否與税務局的電腦紀錄相符。 此外,税務局亦會向其他政府部門,包括入境處、社會福利署、房屋署等索取有關資料,以核實納税人提供的資料是否正確。 此項免税額是在你就該傷殘人士可享有的已婚人士免税額、子女免税額、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扣除或供養兄弟姊妹免税額等之外,可另行享有的免税額。
如果在2021/22年度,夫婦二人的月薪分別是45,000及35,000元,同樣是由陳先生申請子女免稅額,分開評稅及合併評稅又有甚麼分別呢? 若採用分開評稅的話,陳先生在扣除基本免稅額、子女免稅額及稅款寬減後,須繳交17,900元稅款;而陳太太在扣除基本免稅額及稅款寬減後,則須交17,900元。 採用合併評稅的話,兩人扣除強積金供款後的入息合共92.4萬元,在扣除已緍人士免稅額、子女免稅額及稅款寬減之後,應繳稅款達63,800元。 在覆核申索時,税務局可能會要求申索人提交證據以證明受養人 符合申索政府傷殘津貼的資格。 如果受養人有向社會福利署申領 傷殘津貼的話,納税人可提供申領津貼的檔案編號以資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