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公屋一人單位面積過小,經常批評政府規劃不妥,把一些不規則形狀、面積細小的地盤批給房委會興建公屋,導致難以採用標準大廈設計。 (楊永杰Fb圖片) 公屋輪候 特區政府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昨日聯同副局長戴尚誠,就「簡約公屋」選址啟德世運道的爭議,與立法會議員楊永杰及3名啟德選區的區議員張景勛、何華漢及梁婉婷會面。 何永賢在會上重申第二個核心商業區(CBD2)的發展定位沒有改變,世運道選址在5年使用期屆滿後就交還發展局作長遠商業發展用途,而她會持續聆聽社區意見,強調啟德建「簡約公屋」計劃不會改變。 楊永杰形容會面坦誠,氣氛良好,感受到局方釋出善意,期望政府日後多聆聽持份者意見。 在昨日舉行的問卷調查發布會上,有劏房戶現身分享他們的困難及訴求。 「簡約公屋」對於正輪候傳統公屋的劏房戶而言,可說是及時雨,他們不少均指現時生活困難,極度渴望能夠改善居住環境。
公屋加BB名據房署的網頁資料,正輪候公屋的申請人想在申請期間加入家庭成員,要填寫「更改已登記公屋申請的資料(增加家庭成員) 」表格。 如未能符合優先配屋計劃,房委會每年亦會發信予輪候中的申請人參與「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計劃申請人可自選單位,可供揀選的單位大部分是受歡迎程度較低的公屋單位,如凶宅、單位有過蟲患、鉛水等問題、處於偏遠地區等等。 消息指,政府已物色6幅地興建「簡約公屋」,包括未有發展計劃的政府和私人土地,建築署會負責設計和建造,並由非政府機構營運。 設計以傳統公屋為基礎,面積介乎10至31平方米,包括4至5人大單位,設獨立洗手間、淋浴間和煮食空間,配備冷氣機和熱水爐;租金則初步訂為同區新落成傳統公屋租金的九成。
公屋輪候: 優先配屋計劃 /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及「改善空間調遷計劃」合併計劃:房屋署每年會推出一次這個合併計劃,以自選單位形式編配單位予合資格的公屋租戶申請 者。 第三個部分,在輪候冊上的公屋申請個案數字取決於多項因素,當中包括新登記的申請數目、獲安置入住公屋單位的申請數目以及取消申請數目等。 過去六年(即二○一六/一七至二○二一/二二年度)在輪候冊上的公屋申請數目載列於附件。
- 對於有指業主或會因應津貼金額加租,王天予指,政府不能控制業主上調租金金額,但希望可以配合租管推行。
- 若名列申請表的家庭成員已懷孕滿16星期或以上,該名胎兒可作一名家庭成員計算。
- 按房委會現行的配額及計分制度,非長者1人申請者於18歲申請時底分為0分,每輪候1個月可獲1分,滿45歲則可獲一次性加60分。
- 網民揶揄樓主說得好像遇到電騙一樣,解釋當局始終要先確定他的孩子會擁有香港居留權,建議他不信可親身到樂富房委會中心查詢。
- 工聯會日前進行網上問卷調查,訪問347名正輪候公屋的受訪者,尤其是劏房戶,了解他們申請「簡約公屋」的意向。
在上述期間的一般公屋申請數目維持於 宗,至於非長者一人申請,則由二○一六/一七年度的 宗下跌至二○二一/二二年度的97 公屋輪候 700宗。 非長者一人申請數字下跌是由於在上述期間獲安置入住公屋及被取消的申請宗數多於新登記的申請宗數。 支持「簡約公屋」,就是支持社會最弱勢的一群去脫困,幫助他們脫離一個艱難的環境,令他們重拾信心,令社會充滿希望。
公屋輪候: 簡約公屋重點
當局續指,2022年《施政報告》中提出落實「公屋提前上樓計劃」。 房委會會透過規劃、設計及施工措施,例如盡量安排部分土地提前交付作建築工程,讓公營房屋項目能盡早分階段落成,從而加快公屋申請者上樓。 現階段已確定12,000個單位可於2023/24至2027/28年度提早落成。 申請人只可從「擴展市區」、「新界」、「離島」選擇其中一個,作為未來編配公屋的地區。 其實在公屋申請中,有不少計劃能加快上樓,合資格的市民若懂得申請,有望能更快上樓。
- 現階段已確定12,000個單位可於2023/24至2027/28年度提早落成。
- 房屋署解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房屋編配工作,如駿洋邨及暉明邨被用作隔離檢疫中心,令公屋住戶無法如期入伙。
- 就2026/27至2031/32年預計提供的單位數量,房委會的建築開支預計將增加一倍以上。
- 他強調,溝通是持續過程,希望社會各界在提出意見和關注的同時,也本着「親望親好、鄰望鄰好」、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精神,讓計劃盡快開展。
而她亦隨即大推簡約公屋,形容簡約公屋「不是一般的工程撥款」,而是可以改善每個家庭生命軌迹的工程。 如入息審查不合格,公屋申請將被凍結半年,半年期滿後,申請人可在隨後一年半內提出上訴,以恢復申請,有望在二次輪候時獲編配單位。 根據房委會於今年一月公佈的預算和預測,2021/22至2025/26年度的公營房屋項目總建築開支估計約為1,280億元。 就2026/27至2031/32年預計提供的單位數量,房委會的建築開支預計將增加一倍以上。 公屋輪候|政府公布未來10年的公屋規劃,預計10年提供約33萬個公屋單位,料今年度在葵青、大埔、屯門區完工11,300個單位,即睇各區預測建屋量名單。
公屋輪候: 申請資格
對比今年6月底的數字,當時共有242,600萬宗申請,而最新的申請宗數下降8,000宗,減幅主要在一般公屋申請,較上季的144,200宗減少8,700宗,而非長者一人申請則較上季的98,400萬宗增加700宗。 調查發現,全港入伙年期達四十年或以上的45個公共屋邨中,共有高達874個空置單位。 空置單位數目最多的區域為觀塘區,空置單位達317個,佔全港36.3% 公屋輪候2025 , 第二為葵青區,有154個空置單位,佔17.6% ,離島區則成為唯一卻沒有空置舊屋邨單位的地區。 現時政府派發的公屋單位,編配來源多數是陸續入伙的新公共屋邨。
公屋輪候: 公屋輪候|政府料10年建33萬個單位
政府亦會推出「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指數,以反映申請者綜合輪候傳統公屋和「簡約公屋」的時間。 一些想加快獲配公屋的家庭,可以自願參加特快公屋編排計劃,房委會會從中抽籤,讓中籤的申請人提早獲配公屋,但是必須要注意,計劃所提供能提早上樓的單位,必然存在一定的負面因素和瑕疵,例如凶宅。 如果選擇參加計劃後,成功獲分配公屋,住戶於 3 年內不可搬遷,期間亦不能以綠表申請居屋。 雖然政府承諾公屋的輪候時間約為 3 年,但是實際上的輪候時間亦需要超過 5 年,才能成功上樓。
公屋輪候: 香港房屋委员会及房屋署
在房委會的政策下,若申請家庭的成員中有長者,可在輪候及配屋方面均獲得若干程度的優先,而市民一般可按一般家庭或非長者1人的資格申請。 公屋輪候 【公屋輪候】政府公布未來10年的公屋規劃及預測建屋量,預計10年提供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滿足未來的住屋需求。 預計今年度在葵青、大埔、屯門區完工11,300個單位,即睇各區預測建屋量名單。 立法會議員梁文廣指,施政報告的房屋政策制定明確指標,為未來房屋發展及土地供應帶來希望,反映政府在處理土地房屋問題的決心和信心。 他認為,「簡約公屋」可填補現有過渡性房屋的不足,但認為政府長遠仍應將3年編配到傳統公屋作為終極目標。
公屋輪候: 香港文匯網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日(24日)於社交網站撰文,指早前探望了多名居住不適切居所的基層市民,均表示希望可盡快上公屋或到簡約公屋居住,以改善家庭經濟及居住環境。 何更乘機推廣其簡約公屋,認為簡約公屋與一般工程撥款不同,暗示不應用工程造價去判斷簡約公屋的價值。 公屋輪候2025 港男指太太只有內地身份證,但預計會來港生育,在懷孕16周時申請把寶寶加入做家庭成員,日前竟收到房屋署通知,稱寶寶不能加入輪候,他質疑「是這樣的嗎?」。
公屋輪候: 公屋輪候時間再增至6.1年
申請資格需要為一般公屋申請住戶,即二人或以上的申請住戶,或「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的申請者,即非長者單身公屋申請者不能申請津貼。 合資格人士需要已輪候公屋超過三年,仍未獲首次公屋編配,以公屋申請者的「相應登記日期」作準,並沒有領取綜援。 申請者需要居於香港,但非居於公營房屋,包括房委會或房協的出租單位租戶或認可住客,或居於中轉房屋的人士。 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不時會檢視現行政策,以確保珍貴的公屋資源只會提供予真正有需要的人。 舉例來說,房委會每年均會按目前社會經濟的最新狀況去檢視及調整公屋的入息和資產限額。 另外,由二○一五/一六年度起,房委會會對「配額及計分制」下已經輪候五年、而在未來兩年內尚未到達接受詳細資格審查階段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進行定期查核。
公屋輪候: 申請公屋入息超額!港媽計劃生多個「重賽」
任何人於申請公共房屋時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即 公屋輪候 公屋輪候2025 屬違法,一經定罪,可判最高罰款為港幣50,000元及監禁6個月。 有關試行計劃的申領資格,將以《現金津貼試行計劃申領須知》內容為準。 在2022年第一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6 0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20宗。 房委會發言人表示,因政府在疫情下徵用公屋單位作社區隔離設施,以致有關公屋單位編配未能反映在本年的數字內,疫情嚴峻亦影響了公屋編配進度。 政府指,根據現有機制,房委會會每年進行逐年延展的五年財政預算和預測,檢視其財政狀況和未來資金的需要。
公屋輪候: 網民羨慕:家維邨超正!
吳先生表示,他們已經等公屋近7年,一家三口一直住在這蝸居,希望盡快上樓,改善現時環境情況。 他以「葉公好龍」形容部分人因選址、造價等細枝末節而反對「簡約公屋」計劃,並表示工聯會基於民心所向支持「簡約公屋」,改善市民居住環境,強調愈快解決愈好。 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表示,公屋輪候時間進一步增至6年,意味建屋量滯後,落成進度追不上排隊人數的增長,相信近期獲「上樓」的住戶,部分已輪候逾6年,更可能達7至8年,直言情況並不理想。 房委會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最新公屋輪候時間,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年,較早前的5.9年再增0.1年,意味輪候情況進一步惡化。 至於長者一人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則由之前的3.8年,再增0.2年至4年。
公屋輪候: 未來公屋落成地區分布(2022、2023、2024、2025)
立法會議員陳穎欣表示,劏房環境不利於小朋友成長,「簡約公屋」是基層市民的另一選擇,其推出存在社會價值,亦有利於5年內取代劣質劏房這一訴求的實現,強調社會價值大於造價,這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被問及「簡約公屋」選址啟德引來爭議,鄧家彪認為核心商業區亦需要眾多人口支持,市民需用正面角度看待,不應盲目反對。 答:公屋申請由遞交表格開始,直到最後的配房程序,整個申請流程共有7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