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珮嘉Maggie跟台籍丈夫Steven之前開設的牛肉麵店,一向口碑不俗,之後兩夫婦退股,並在灣仔開設樓高兩層的台灣菜餐廳,地下主打外賣,供應一系列台式便當及台飲;樓上則是餐廳,供應地道風味台灣菜,另有少量台式生活雜貨售賣。 食物均由Steven主理,著重他兒時在台灣生活時,媽媽炮製的家常味,選擇貴精不貴多,包括麵類、飯類、小食、滷味、炸物及甜品。 店主Andrew曾到美國留學,畢業回港後,發覺香港不少麵包店為求節省成本,都會在麵包裡加添膨脹劑等化學物,令他毅然放棄了原本穩定的金融工作,先後到本地酒店、日本藍帶、法國麵包店學藝,回港再開自己的麵包店。 這間位於佐敦的口碑麵包店,於灣仔開設分店,麵包方面,店子照舊採用法國麵粉及牛油,麵糰以天然酸種發酵,口感實在。 灣仔食肆 熱賣的牛角包25層酥皮鬆化之餘,包內分別唧入香濃的芝麻及抹茶忌廉。 咖喱分兩種,包括椰香味濃,並以多種香料熬煮的新加坡咖喱;或番茄味較重、味道較清新的小印度番茄咖喱,客人可視乎個人喜好選擇。
豆酥鴨腿以黃豆製成的豆酥,配搭肉質鮮嫩的鴨腿,口感難忘。 那可以試試位於水渠街的紐約式意大利餐廳FINI’s,這家餐廳最出名的必定是18吋的超大塊薄餅,薄餅餡料豐富,外形更是超級打卡able! 最適合一大伙人享用,一人一大塊Pizza,絕對是超滿足! 新推出的「龍蝦芝士通心粉薄餅」打破大家對薄餅一貫的概念,在18吋的紐約式薄餅上鋪滿龍蝦和芝士通心粉, 讓食客一次享受兩種滋味。
灣仔食肆: 灣仔美食午餐選擇:灣仔米芝蓮級粵菜 招牌菜枸杞浸豬潤、酒香金錢蟹盒、龍蝦泥鯭肉丸粥
位於灣仔星街的希臘菜,Artemis & Apollo是不少網紅和美食博主的吹捧對象。 充滿北歐風情的裝潢雖吸引,但食物質素出眾,餐廳絕不只是打卡佈景。 地中海料理一直是營養學家的推薦之選,初接觸的食客可嘗試餐廳的鷹嘴豆泥、茄子蓉等。 餐廳調配的雞尾酒也值得一試,配上惹味小食,絕對是與朋友談心的好地方。
- 木十豆寸是區內數一數二的台灣菜,雖然位於一座唐樓的2樓,但不阻客流。
- 最煞食是門外一排路邊座位,日光充足,不過近期附近有建築工程,氣氛大打折扣,但仍不減粉絲們興致,周末一位難求。
- 翻開餐牌:沙律、前菜、魚乾、雞牛豬、海鮮、飯麵、湯……品種甚豐,且是地道的釜山風味。
- 在環保潮流下,今年《食通灣仔》加入「惜食.識食」概念,特別推介響應惜食這議題的食肆,並舉辦「識.惜食肆」選舉,其中11家更獲選為「識.惜食肆」。
- 主打越南西貢街頭風味的Le Garçon Saigon,最近換了新廚 John Nguyen,他一上場就即刻換了新的菜式,重點推廣西貢燒烤風味文化,從越南煎餅到牛舌越式法包,保證令你垂涎三尺。
- 這款湯底是由李太從太爺的食譜中繼承下來的,李太表示她的太爺是於民初時代做拉黃包車,透過勞力去賺取收入,也算是苦力的一種。
許多在優先項目區域在老化的市區的地方化的部分被共同安排及承擔了一種目標區域方法對都市更新。 灣仔食肆2025 灣仔是最初描述的九個目標區域之一,聚焦再開發和修復行動以對應的方式。 其他區域是馬頭角、旺角、大角咀、深水埗、油麻地、油塘、觀塘、西營盤及荃灣。 從20世紀初,灣仔成為主要的嶺南傳統民宅(唐樓)區域,但它也是英國的軍事設施所在地,如軍隊營房和海軍船塢。
灣仔食肆: 灣仔食Lunch好選擇!10間獨食、大伙兒或外賣都適合的午餐推介
招牌咕喱茶的湯底會加入當歸、黨參、18磅豬肉和豬骨煲足5小時,相較肉骨茶聞起來不會很重藥材味,但飲落卻會嚐到淡淡的藥材香以及豬骨的濃郁香氣。 這款湯底是由李太從太爺的食譜中繼承下來的,李太表示她的太爺是於民初時代做拉黃包車,透過勞力去賺取收入,也算是苦力的一種。 由於當拉黃包車需要大量體力,所以咕喱茶就是太爺為了可以補充體力而創立的配方,至於名字就是貪「咕喱」二字琅琅上口而取的。 自從通關後旅客逐漸增加,同時有不少香人選擇外遊及北上消費,內地旅客消費未能完全抵消外流的港人消費力。 市民鄺先生表示三天連假有留港消費,由於有多個家人生日便一次過慶祝。
【明報專訊】灣仔既是商業中心,又有不少住宅,食肆林立,因此在疫情期間,即使在家中和辦公室也不愁沒有好東西吃。 最近灣仔機利臣街增添一家新的法式小餐館,由輕食至主菜都有,價錢親民,更特設外賣,大家可以相宜價錢歎到正宗法式美食;而另一家逾40年歷史的老字號粵菜餐廳,在疫情期間亦推出多款撚手小菜外賣,想找灣仔外賣美食,必試jean may。 位於灣仔的人氣越南餐廳 XUÂN,午餐推出優惠HK$158套餐(上午11時半至下午3時半供應),可從4款精美頭盤選擇,包括 12小時紅燒牛脷沙律 配以柚子、青芒果、新鮮香草和特製柑橘醬,或以乾蝦米及惹味蒜蓉牛油調製的 芝麻雞翼 。 想搵間適合同女朋友/老婆拍拖嘅餐廳,在香港可以有很多選擇,但主打為情侶而設的浪漫饗宴,由餐單到服務都一一配合得天衣無縫的餐廳,就少之有少。 由踏進餐廳的那一刻起,浪漫感隨即提昇,每個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讓情侶共度溫馨甜蜜的二人世界。 Pici最近推出了期間限定的「尋覓芝味」活動,由即日起至4月16日於灣仔、將軍澳、堅尼地城及太古坊 Pici 進行。
灣仔食肆: 灣仔美食|外賣小店|17.奧巴馬最愛 Five Guys熱熔芝士漢堡包
至於在春園以西的日、月、星三街附近是香港首家發電廠的舊址。 至於灣仔道以東、今日活道一帶原為一小山丘摩理臣山,曾經是石礦場。 灣仔食肆2025 現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摩理臣山分校至今仍有一角石牆為紀念。 日佔時期灣仔有「小東京」之稱,是日本人主要的聚居地,從灣仔臨海至中環一帶也是日軍軍事要地,停泊有日軍戰艦[3]。 就像灣仔生記飯店(生記)的裝潢不是特別豪華,店號平凡,而且是樓上舖,但是如果問住在灣仔的街坊,都認識生記甚至光顧過。
最近,就有挑戰者,挾日本駐美國芝加哥總領事前首席家廚之名,以家鄉四國香川縣食材為基礎,炮製一道道和風意大利菜。 鐵板燒、risotto、手工意麵……和風為體,意風為用,旗幟鮮明,殺入船街。 當中必試的包括紅酒京醬燒鵝包、豆酥鴨腿,以及擔擔麵,每樣餸菜都是由升級名廚精心設計! 灣仔食肆 紅酒京醬燒鵝包以紅酒配傳統多汁的四川甜麵醬,燒鵝作包點的餡料。
灣仔食肆: 歷史
餐廳以八種不同的芝士融入 Pici 的新菜式當中,歌頌意大利芝士的多元和濃郁滋味。 菜單包括兩個前菜、兩個意粉及一個甜品,以上菜式可供單點或在 Pici 日常的嚐味菜單中加點。 重點推介菜式包括:焗流心芝士配煙燻火腿及迷迭香蜂蜜(HK$140)、新鮮水牛軟芝士配 薰衣草蜂蜜及意大利拖鞋麵包(HK$120)、焗松露拉絲藍紋芝士長卷麵(HK$190)、辣豬肉 煙燻水牛芝士意大利雲吞(HK$170) 灣仔食肆 。 該學校於1919年以書塾的形式成立,然後於1934年改稱為敦梅學校。 日本佔領香港的時候學校曾經停辦,戰後學校繼續為較富有家庭的小童提供中式教育。 而為回應附近區域的學位緊張,學校也為較貧困的學生提供學費減免。
灣仔食肆: 灣仔美食|地道美食|7.楓林小館灣仔重開 $78紅燒乳鴿
當年,由Murrell家族所創立,在維珍尼亞州的阿靈頓市開設了首家漢堡包外賣店。 Five Guys 主打堅持人手製作,從不冷藏急凍的鮮烤漢堡,以及採用純正花生油即叫即做的炸薯條。 大家只要讚好及追蹤灣仔碼頭的Facebook專頁,便可免費獲取新推出的「爆汁流沙包」、「麻辣小籠包」或「手工珍珠雞」、「鮮蝦燒賣」、「灌湯小籠包」或其餘3款點心。
灣仔食肆: 灣仔美食|打卡餐廳|10. Pier 1929 碼頭海景餐廳 花花隧道+無限任食英式鬆餅下午茶
八道菜嚐味餐單中,頭盤是「本地水耕蔬菜(紅菜頭、粟米)配八珍甜醋、核桃及自家製芝士 」,使用最為香港人熟悉和喜愛的八珍甜醋,巧妙融合成意想不到的口味。 灣仔人氣Cafe店,位於星街一帶,位置不好找,但懂咖啡的人,都識找上門。 最煞食是門外一排路邊座位,日光充足,不過近期附近有建築工程,氣氛大打折扣,但仍不減粉絲們興致,周末一位難求。 灣仔「民初家傳食譜」由夫妻檔店主經營,當中最特別的是用上其家族的流傳百年的太爺民初年代的食譜製作,主打坊間罕見的菜式,如咕喱排骨茶、乞兒雞、思鄉雞、滷水腩肉等。
灣仔食肆: 灣仔美食2023|會展附近食乜好!26間餐廳推薦 食盡灣仔|區區搵食
現時位於灣仔道與軒尼詩道之間,在集成中心旁邊小公園的楷梯有一金線,即為填海前的海岸線。 灣仔之名本是「小海灣」的意思,不過隨着城市的發展以及持續的移山填海,昔日的「小海灣」早已不復見。 今日皇后大道東,大王東街和大王西街「洪聖廟」附近一帶,就是原來名爲「灣仔」的小海灣所在地。 惟經過多年的填海,海岸線早已北移數百米,現時皇后大道東一帶已被商業大廈及住宅大廈包圍。
灣仔食肆: 中環街市
以音樂元素結合美食的 TMK Rap & Rolls,正式在灣仔星街小區面世! 相信除了會成為城中最新潮的用餐熱點之外,更會席捲出一股 Hip Hop 風潮,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的感官盛宴。 河內最受推祟的 香烤鱈魚扒撈檬拼盤 (+HK$28)也是不可錯過的選擇。 順化辣牛肉湯檬粉 向前皇家首都順化招牌菜致敬,富國鮮魚湯檬粉將客人帶到田園詩般的富國島,也就是越南魚露的發源地。 這間意大利Tuscan扒房走親民家庭路線,主張意大利人那種eat together, stay together的風格,每份菜式都大大碟,絕對不適合一個人自私食! 而這裏的熟成牛扒絕對是主打,首推1KG重的T骨扒BISTECCA ALLA FIORENTINA(HK$1518),同時可以食到西冷和牛柳兩個肉味最濃又最嫩的部位,牛扒切得厚厚,肉汁豐富又齒頰留香。
灣仔食肆: 灣仔「綠屋」活化為動漫基地
1963年港英政府對香港島北岸及九龍半島重新分區,灣仔之地被確立爲「灣仔區」。 到了1982年香港建立區議會制度,原「灣仔區」與「銅鑼灣區」和「跑馬地區」合併成大「灣仔區」,並沿用至今。 過往許多香港政府部門選址於灣仔,唯近年逐漸搬遷到其他區域,如港島東區和九龍東辦公,令灣仔失去了部分原本的經濟中心及政治中心的功能。
灣仔食肆: 灣仔著名食街
另外編輯們一致推介的鴿肉配鵝肝燉飯,只限晚市供應,燉飯散發油香而不膩,鴿肉充滿彈性和肉香,配合酒香四溢的鵝肝,絕對能夠吃清光一粒不剩。 灣仔這間主打豬雜粉麵的小店,奇就奇在招牌寫住「元朗合隆」,難道是元朗開出來的分店? 非也,其實是老闆強哥為紀念爸爸50年代在元朗開辦的合隆冰室。
主菜方面,分海鮮、肉類和米飯主食,選擇不算很多,連甜品合共30款左右,明顯貴精不貴多。 灣仔食肆2025 灣仔食肆2025 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Madrid squid bocadillo,去過馬德里旅行的都知道當地流行炸魷魚包,外形有點似我們的熱狗,在法包中塞入炸魷魚,好吃是好吃,但魷魚和法包都相對帶嚼勁,咬起來很費力。 主廚Ronald將傳統味道改良了,改以烤香的brioche牛油麵包代替,吃起來麵包香軟,魷圈彈牙又不油膩,加上爽口的生洋葱及特製的墨汁蒜蓉蛋黃醬,香口又美味。
位於灣仔船街的Barbar,是一間可算是回頭率極高的小酒館! 必試他們的招牐Tapas:蕃茄多士(HK$33)、火腿可樂餅(HK$18)、辣香腸片(HK$38起)、尖椒(HK$56)和西班牙蛋餅(HK$85)。 例如人氣菜式Suckling Pig,大廚細心地把慢煮乳豬去骨,配上芹菜泥和特製肉汁,皮脆肉嫩,絕對是聚餐的不二之選。 於灣仔星街的新派中餐廳 Madame Ching以著名海盜鄭一嫂命名,菜單受到她曾遊歷的地域和其冒險精神所啟發。 餐廳滲透著一股懷舊氣息,木製的餐枱和餐椅加上木窗簾,彷如回到八十年代。
這項目以交通基建為主,如中環灣仔繞道、東區走廊連接路、港鐵北港島線及沙田至中環鐵路線的第四條過海隧道段提供土地。 在供應土地以容納上述設施之餘,亦同時提供機會在海濱區興建露天廣場、園景作為美化、船隻碇泊區及休憩文娛設施,從而提升香港市民的生活質素。 在2013年3月,發展商信和表示重建項目命名為囍滙(THE AVENUE),將發展包括4幢住宅,整個項目料於2015年落成。 基座設商場部分,命名為利東街(商場)(Lee Tung Avenue)。 項目將以中西合璧、新舊交融為發展方向,對灣仔的傳統建築特色予以保留,建築上採用灣仔特色的窗花及舊香港戰前階磚等。
另外盧押道一帶亦有不少酒吧,主要吸引外國人光顧,尤其每當有外國軍艦訪港,上址一帶更吸引各國娼妓留連街上,有如電影《蘇絲黃的世界》裏情節一樣。 而區內之新杜老誌夜總會(已結業,現已重新開張並更名杜老誌會),曾為本地富豪銷金窩。 由香港導演彭浩翔執導的電影《大丈夫》,就是受新杜老誌於2003年結業的啟發而拍成。
主要為Whisky Bar,以至於店內裝潢亦以木酒桶為靈感,有趣而別出心裁。 品酒之餘,餐廳也有各款主菜和多國小菜,由台式鹽酥雞至德國腸拼盤應有盡有。 這間連續5年獲得米芝蓮推介的外賣小店由一位韓國媽媽主理,開店背後竟是店主為了不喜歡吃蔬菜的女兒,學習烹飪,後來以女兒的名字開店,一直來客不斷。 小店主要賣紫菜包飯、雞蛋卷、炒年糕、炸雞等經典韓式料理,菜單一律非常大份,所以細食的女生可能要和朋友分享。 Five Guys 是前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最愛,成立了30 年,分店遍布全球 1,500 個地方,更有 1,500 個特許經營單位正在發展。 自 1986 年開始,Five Guys 便成了美國華盛頓城區最受歡迎的漢堡包店。
灣仔食肆: 灣仔人氣名廚牛角包
當中的平原三黃雞配羊肚菌及黑皮雞樅菌及本地白米飯,在香港新界環保農場養殖的平原三黃雞一直深受不少名廚的愛戴,只因其肉質鮮香,主廚特意使用椰奶浸泡過夜,加上皮下豐富的脂肪令肉質入口柔嫩,並無添加抗生素及生長激素。 主菜有是日海鮮配本地白菜、薯蓉及陽江豆豉香醋,完美體現國際美食與本地元素的交織融合。 廚師團隊每日從當地漁民採購最新鮮的漁獲,因應當日新鮮魚種及肉質選擇最適合的烹飪方式,包括香烤、蒸焗及油炸。
灣仔食肆: 灣仔美食|打卡餐廳|12.日光咖啡店 自訂咖啡濃淡口味
今天是年初三,很多市民會到車公廟祈福轉運,而我與女友則保持浪漫的心,在不能進行燭光晚餐的情況下,仍然到灣仔特色餐廳Pier 1929,一間既擁有浪漫氛圍,又讓我們味覺與視覺同獲多彩繽紛體驗的下午茶最佳地點,享受悠閒自在的二人時光。 滋味主菜更包括炭燒黑毛豬扒飯 (+HK$28)或源於法國殖民統治的 招牌法式三文治 ,夾有曼加利豬腩肉、法式豬肉醬及扎肉,並會配以誘人的番薯條。 主菜選擇當然不少得 XUÂN 的招牌菜, 招牌安格斯牛湯河(+HK$28)包括12小時慢煮安格斯肉眼、紅燒牛脷、幼嫩牛尾、熬製24小時牛肉湯頭及中國油炸鬼。 若您希望吃得清淡一點,也可選擇 手撕雞湯河 ,手撕本土三黃雞雞肉、雞油薑黃及熬製24小時的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