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9月10日被派往在地中海進行運輸船隊護航作戰任務中的第二特務艦隊,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 小澤治三郎儘管是聯合艦隊最後一任司令官,但他的職責範圍卻比其所有前任都更大,他不但要指揮聯合艦隊,同時還要指揮海上護衛總隊、各鎮守府、警備府等所有海軍作戰部隊,簡言之就是指揮所有日本海軍進行作戰。 小澤治三郎2025 儘管有過實踐經驗,並且在任海軍大學校長期間接受了“航空第一”思想。 但在機動部隊司令的人選上軍令部依舊選擇了南雲忠一,這可以說也是困繞日本史學界的重大迷題。
- 1940年3月的鱼雷攻击演习时,小泽治三郎成功统整协调陆基攻击机与舰载鱼雷机同时对目标发动攻击,演习结果让当时在长门号战舰上观战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留下深刻印象。
- 同年8月,转调海军水雷学校进修,为该校普通科学生。
- 此時斯普魯恩斯仍不清楚小澤艦隊位置,小澤則不但知道美軍在哪裡,也曉得美軍已經進入日機攻擊半徑,但本身則還未進入美機打擊範圍。
- 1930年12月晉升海軍大佐,擔任驅逐隊司令。
小澤回到日本後便全力訓練飛行員,但是當美軍第三艦隊於1944年10月12日起連續三天對台灣機場的攻擊,讓小澤訓練出來的飛行員又損失半數,最後只剩約110架飛機分配給四艘航艦。 小澤治三郎 結果也因小澤艦隊的減弱,使得第三艦隊在之後的捷一號作戰中成為誘離美軍TF 38的誘餌。 這樣,日軍航艦部隊所剩下的飛機比1943年底時還少 小澤治三郎 [3]。 為親任官(親補職),中將以上的艦隊司令長官經鎮守府長官向海軍大臣推薦,由日本天皇任命。 小澤治三郎 最初只是負責聯合艦隊所属各部隊的指揮,1944年(昭和19年)之後於作戰的場合有需要時可指揮鎮守府其他部隊,1945年(昭和20年)5月設海軍總隊(日语:海軍総隊)司令部之後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兼任海軍總隊司令長官,變成實際上擁有指揮海軍全部軍隊的權限。 1918年5月,轉任白鷹號魚雷艇艇長,1918年9月10日調職至第二特務艦隊司令部,派遣至地中海進行商船護衛任務,在同年11月1日抵達地中海並搭上檜號驅逐艦,但同年11月11日停戰命令即發佈,因此小澤並無實際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作戰。
小澤治三郎: 美國防部:一艘美國軍艦和多艘商船在紅海遭襲
1913年霞號驅逐艦除籍降編後,同年12月轉任比叡號戰艦。 1915年2月,調職至橫須賀海兵團任職,同年12月晉升海軍上尉,調職至河內號戰艦擔任分隊長。 1916年12月,海軍大學校乙種班學生入學進修。 同年與舊高鍋藩士之女「森石蕗」結婚,12月升任鷗號魚雷艇艇長。
加上美軍航空與潛艇部隊早已嚴密監視各重要航線。 靠着人員素質以及雷達之技術優勢下,美軍戰機與防空火力成功擊退所有日軍攻擊,日機損失191架而特遣艦隊本身幾無損傷,戰機損失29架。 小澤治三郎 在日軍發動攻擊時美軍潛艇部隊成功的擊沉了大鳳號以及翔鶴號,由於小澤的旗艦大鳳號因潛艦的攻擊而沉沒,旗艦的戰沉使小澤的指揮部門不得不轉移,這更加重了信息的不暢。 小澤與其幕僚於20日移乘瑞鶴號,並預備聯合關島上的第一航空艦隊(指揮官角田覺治中將)對美軍再次進攻。 但美軍先發現了日軍,並發動216架飛機進行攻擊。 美軍的攻擊擊沉了輕航艦飛鷹號,重創了艦隊航艦瑞鶴號,與輕航艦隼鷹號與千代田號,並擊落50架日機。
小澤治三郎: 日本東京11月核心通脹率降至2.3%,創一年多新低
因為日艦隊不打算繼續再戰,而且第58特遣艦隊花太多時間於搜救,追擊無法成功,海戰因此結束。 美軍到20日上午後,一面西進一面派機偵察,也仍一無所獲。 這是因為19日夜間小澤艦隊轉往西北,暫時避開跟第58特遣艦隊的接觸並進行加油,小澤意圖第二日早上再度派出其剩餘百餘架的艦載機,同時聯合已飛往馬里亞那加油添彈的艦載機一同襲擊美艦(但其實大部分飛往馬里亞那的艦載機已被擊落)。
此外,「在菲律賓海戰中,小澤總司令的戰略(好的戰略)是很好的,但是有一種理論認為,航空兵並沒有能力,但是我不同意。第一線部隊指揮官的主要責任是贏得戰鬥或獲得值得犧牲的相稱結果[4]。」他說。 小澤治三郎 雷伊泰灣之役後,第三艦隊與第一機動艦隊解散,小澤轉任軍令部次長,兼海軍大學校長。 1945年5月15日是晉升大將的日期,當時內閣海軍大臣米內光政屬意小澤擔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並兼任海軍總司令及海上護衛司令,統管當時海軍所有軍令事務。
小澤治三郎: 企業資本支出下滑幅度放緩 日本三季度GDP收縮幅度或小於預期
根據空軍參謀長田中正臣的說法,小澤將軍對飛機絕對缺乏知識,這不是機動艦隊指揮官而是艦長擁有的知識水平,以及訓練和績效的意義。 他不熟悉此事,沒有工作人員可以協助他就小澤將軍發表意見[1]。 此外,小澤將軍在這次行動中在旗艦上放了一支軍樂隊,他堅信無論他做什麼,這都是一場勝利的戰鬥[2]。 海戰失敗後,第二航空戦隊的航空參謀奧宮正武(Masatake 小澤治三郎2025 Okumiya)聽到了小澤司令部高級參謀長的話,「贏或輸是時間的運氣」,並說當時正是小澤司令部的氣氛[3]。
在論資排輩和畢業成績跟一輩子的日本海軍裡面,只有交出了第一航空艦隊的指揮權,後來改任南遣艦隊司令官。 小澤治三郎在任內經歷了“七七事變”和“八.一三事變”,輔佐永野修身指揮和排程聯合艦隊艦船向中國輸送陸軍部隊,並組建了中國方面艦隊,由長谷川清出任司令官,其老同學井上成美出任參謀長,中國方面艦隊在上海、青島、廈門、香港等地建立海軍基地,並對中國沿海實施封鎖,協助陸軍實施侵華作戰。 小澤治三郎,聯合艦隊的最後一任司令官,他不像山本五十六大將,或是南雲忠一中將那樣爲人們所熟知,作爲戰爭後期聯合艦隊指揮官,小澤指揮的一連串海戰,均遭到了慘敗。
小澤治三郎: 馬里亞那獵火雞大賽
1926年12月晋升海军中校,转任第一水雷戦队参谋。 小澤治三郎2025 小澤治三郎2025 在就讀宮崎中學(現宮崎大宮高校)時因暴力事件,而受到退學處份。 正當失意之時,其當時正於日俄戰爭中國東北戰場上服役的兄長小澤宇一郎從戰場上寄一封勸戒「過則勿憚改」的信給小澤治三郎。
小澤治三郎: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
小澤的第一機動艦隊包括慄田健男的擁有大和武藏長門金剛榛名等完全無傷的戰列艦的第二艦隊和自己親率的航空母艦第三艦隊。 小澤治三郎2025 小澤治三郎2025 但是小澤治三郎私自改變了指揮系統,從航母艦長和基地指揮官手裏接管了這18架飛機的指揮權,由司令官直接指揮,向長門號戰列艦開始了進攻。 小澤治三郎 盟軍也將注意力放在馬里亞那群島上,一旦佔領馬里亞那幾個大島的機場,大型遠程轟炸機B-29就可直攻日本精華的關東地區,尤其是東京,如此便可打擊日本工業及軍民士氣。 在當時,B-29僅能藉助中華民國西南地區的機場從中國本土飛過戰雲密布的大陸沿海,對日本九州地區空襲,生存能力不足,力量十分有限。 而且再往本州的話,由於B-29航程的限制,而未能進一步攻擊日本工業核心地區。
小澤治三郎: 美軍遲來的追擊
美機在戰鬥中只損失20架,但歸艦時因已入夜,在混亂中反而損失了80架飛機。 小澤治三郎2025 儘管輸的慘不忍睹的小澤希望利用夜戰撈回一點戰果,但在接到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撤退命令後還是含淚撤回日本本土。 總計兩天的戰鬥中,日軍三艘航母被擊沉(包含被潛艇擊沉的大鳳號與翔鶴號),損失378架戰機,戰鬥結束時,第一機動艦隊只剩下35架飛機。 這樣,日軍航艦部隊所剩下的飛機比1943年底時還少 。 由於缺乏航空力量支援,馬里亞納羣島在美軍優勢兵力的進攻下終於喪失,9月,中南太平洋戰區司令,在戰爭中伴隨機動部隊度過大部分時間的南雲忠一中將在塞班島玉碎,塞班島的失守標誌着所謂絕對防禦圈徹底被打破了。
小澤治三郎: 小澤治三郎
但需要指出小澤治三郎中將作戰的思路正確,原本採用的遠距離戰術理論上是有效的,但美國海軍早已並非以戰艦為主,更已經完成了一套新式航艦防禦體系,使得日軍反而損失慘重;同時日軍新手飛行員此時低下的素質也難以有效落實這一戰術。 19日凌晨4時20分,小澤再度派出43架偵察機對整個區域做掃視,清楚掌握美國艦隊動向。 此時斯普魯恩斯仍不清楚小澤艦隊位置,小澤則不但知道美軍在哪裡,也曉得美軍已經進入日機攻擊半徑,但本身則還未進入美機打擊範圍。 既然斯普魯恩斯未能掌握小澤艦隊位置,就先命令米契爾消滅在馬里亞那已知的敵機力量,與小澤決戰之前先解決這方面的敵人,美軍專注在島上對付日本駐軍的策略,意外使得日軍被分散而無法互相支援。 該日早晨第五艦隊已擊垮了馬里亞那的日本航空兵力,並開啟當日11小時激烈空戰的序幕,同時對關島與羅塔島的日軍飛機壓制,之後小澤艦隊的飛機即使成功穿越美軍艦隊前往馬里亞那,也會在降落時被美機重創。
小澤治三郎: 小澤治三郎司令部
以海軍少尉候補生資格登上加護級巡洋艦宗谷號進行訓練航行,當時宗谷號的艦長即世界頭號魚雷戰專家鈴木貫太郎大佐,候補生的指導軍官爲山本五十六大尉與古賀峯一中尉。 小澤大尉於1921年從海軍大學第19期結訓,升少佐,並接任驅逐艦竹號艦長。 1930年升大佐,先後出任海軍大學與陸軍大學教官,重巡洋艦摩耶號艦長,小澤在海軍中一直有不錯的人緣,這跟其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有相當的關係,因此小澤的職業生涯也算較爲順利。 1936年,小澤終於完成了海軍中的跳龍門,在戰列艦榛名號升任海軍少將。
小澤治三郎: 戰鬥序列
鑑於馬里亞納海戰失敗,日本對抗美軍的戰線不得不轉移到有日本生命線之稱的南洋運輸線,爲此聯合艦隊制定了所謂的捷字號抗登陸計劃。 保證菲律賓、臺灣、沖繩、日本本土及千島羣島的防禦,而此線以東的各島則依靠現有兵力防禦,本土不再給予增援,這也標誌着日本海軍正式放棄了有中太平洋珍珠港之稱的特魯克基地。 聯合艦隊方面認爲,整個決戰將首先在菲律賓展開(儘管尼米茲傾向進攻臺灣,但由於陸軍方面的麥克阿瑟提出了種種困難,最終的決戰還是在菲律賓展開。不過聯合艦隊方面也實施了臺灣航空戰)。 小澤治三郎 由於機動部隊已無法再戰,捷字號作戰主體重新變爲戰列艦,而機動部隊則作爲誘餌保證第一遊擊艦隊的突入通道。 20時45分,燃料即將耗盡的大批美機在夜色中回到艦隊上空。
小澤治三郎: 日本方面
1942年4月,爲配合第一航空艦隊在印度洋的作戰,第一南遣艦隊,含輕航艦龍驤號,與5艘重巡洋艦(小澤旗艦鳥海號也在其中),進入孟加拉灣,以摧毀商船爲作戰目的。 小澤治三郎(日語:/ Ozawa Jisaburō,1886年10月2日—1966年9月9日),宮崎縣人,大日本帝國海軍中將,日本海軍第一機動艦隊司令,並統帥艦隊參與菲律賓海海戰,他也是最後一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 1918年5月,轉任白鷹號魚雷艇艇長,1918年9月10日調職至第二特務艦隊(日语:第二特務艦隊)司令部,派遣至地中海進行商船護衛任務,在同年11月1日抵達地中海並搭上檜號驅逐艦,但同年11月11日停戰命令即發佈,因此小澤並無實際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作戰。 為後第二特務艦隊繼續擔任協約國運輸艦的護航軍艦,直到1919年7月任務結束艦隊解編回國。 小澤治三郎2025 同年8月,轉調海軍水雷學校進修,為該校普通科學生。 1912年12月晋升海军中尉,調職至霞號驅逐艦任職。
1912年12月晋升海军中尉,调职至霞号驱逐舰任职。 1913年霞号驱逐舰除籍降编后,同年12月转任比叡号战舰。 1915年2月,调职至横须贺海兵团任职,同年12月晋升海军上尉,调职至河内号战舰担任分队长。 1916年12月,海军大学校乙种班学生入学进修。
小澤治三郎: 日本海軍最優秀的航空戰專家,首創以航母爲中心的特混攻擊艦隊
1942年4月,為配合第一航空艦隊在印度洋的作戰,第一南遣艦隊,含龍驤號航空母艦和5艘重巡洋艦(小澤旗艦鳥海號也在其中),進入孟加拉灣,以摧毀商船為作戰目的。 三天之內就擊沉23艘商船,共計13萬7千噸,另有8艘船重創,一時之間東印度洋沿岸的商業航行全面停擺。 總計兩天的戰鬥中,日軍三艘航艦被擊沉(包含被潛艇擊沉的大鳳號與翔鶴號),損失378架戰機,戰鬥結束時,第一機動艦隊只剩下35架飛機。 1943年第一航空戰隊的艦載機調往拉包爾,以補充基地航空部隊作戰,在布干維爾島空戰中,艦載機飛行員損失慘重喪失元氣。 此時的日本已是窮途末路,沖繩島戰役之後,聯合艦隊再無作為,只剩下若干航空部隊和潛艇部隊還有一定的戰鬥力,而日本海上護衛總隊承受著盟軍從空中和海上的猛烈攻擊,已經無法組織有效地抵抗,因此日本海軍率先知道這場戰爭沒法再打下去了,而陸軍“本土決戰”的狂妄叫囂,也只是空喊口號而已。 1940年11月,小澤治三郎晉升海軍中將並出任第三戰隊司令官,1941年9月6日又出任海軍大學校校長,但其屁股在校長位置上還沒有坐熱,就於1941年10月18日調任南譴艦隊司令官,其旗艦是重巡洋艦“鳥海”號。
小澤治三郎: 企業資本支出下滑幅度放緩 日本三季度GDP收縮幅度或小於預期
1942年1月,南遣舰队改编为第一南遣舰队,仍由小泽任司令官。 除继续掩护马来半岛上的日军外,还协助日本陆军入侵苏门答腊岛与爪哇岛。 1942年4月,为配合第一航空舰队在印度洋的作战,第一南遣舰队,含龙骧号航空母舰和5艘重巡洋舰(小泽旗舰鸟海号也在其中),进入孟加拉湾,以摧毁商船为作战目的。 三天之内就击沉23艘商船,共计13万7千吨,另有8艘船重创,一时之间东印度洋沿岸的商业航行全面停摆。 原本以炮术作为学科专长的小泽治三郎自称他对航空战术的启发是受到山冈三子夫、樋端久利雄、木田达彦等参谋的协助。 小澤治三郎 1940年3月的鱼雷攻击演习时,小泽治三郎成功统整协调陆基攻击机与舰载鱼雷机同时对目标发动攻击,演习结果让当时在长门号战舰上观战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留下深刻印象。
小澤治三郎: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
但即便如此,在質與量都不如人的情況下,小澤還是能勉力而行。 在他所參與的海戰中,儘管其所犯的錯誤遠比美軍來的少,但因為部下或武器水準完全不足,無力對抗美軍而導致其戰術最終毫無作用; 因此,即使對手美方也對小澤的戰術能力與統率能力有著很高的評價,也無法掩蓋他無力回天的事實。 萊特灣海戰之後,第一機動艦隊被解散,小澤治三郎被調離作戰一線,出任海軍軍令部次長兼海軍大學校校長,協助總長及川古志郎指揮日本海軍作戰,豐田副武於1945年5月20日出任軍令部總長之後,小澤治三郎於5月29日又回到海軍作戰第一線,出任海軍總隊司令官兼聯合艦隊司令官、海上護衛總隊司令官等職。 另一方面在美軍看來,小澤在這次行動中採取的突圍策略沒有成功,導致了巨大的犧牲,被盟軍嘲笑為”馬里亞那射火雞大賽”(The Great Marianas Turkey 小澤治三郎 Shoot)。
小澤治三郎: 日本海軍最優秀的航空戰專家,首創以航母爲中心的特混攻擊艦隊
1942年11月,小澤接替南雲忠一出任第三艦隊司令,接掌了日本的航艦部隊。 小澤治三郎過去的親信參謀實際上未有航空母艦作戰經驗,在接任後,小澤重用的參謀是大前敏一(日语:大前敏一)、有馬高泰(日语:有馬高泰),而較冷落艦隊參謀長古村啟藏(日语:古村啓蔵)。 日本海軍參謀田中正臣(日语:田中正臣)的理解,小澤是一位鉅細靡遺且可以制定出接近滿分作戰的實戰導向將領,但問題是他對飛機的知識非常缺乏,導至他對於指揮航艦部隊的能力有所不足。 小澤治三郎過去的親信參謀實際上未有航空母艦作戰經驗,在接任後,小澤重用的參謀是大前敏一、有馬高泰,而較冷落艦隊參謀長古村啟藏。 日本海軍參謀田中正臣的理解,小澤是一位鉅細靡遺且可以制定出接近滿分作戰的實戰導向將領,但問題是他對飛機的知識非常缺乏,導至他對於指揮航艦部隊的能力有所不足。
南京淪陷之後,日軍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引起國際輿論譁然,日軍相關人員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處罰,小澤治三郎也與永野修身共進退,轉任第八艦隊司令官,一年以後又出任海軍魚雷學校校長。 日本海軍精英飛行員早在中途島海戰、聖克魯斯群島戰役、拉包爾空戰中大量損失。 小澤治三郎 新手飛行員又因人力和物力的差距導致訓練不足,其引以為傲的海軍航空隊早已名存實亡。 雖然第58特遣艦隊的艦載機取得對日本艦載機的壓倒性勝利,可是始終未能發現小澤艦隊並給予打擊,當第58特遣艦隊不斷承受小澤艦隊攻擊而未能反擊之際,美軍的潛艦部隊挺身而出,扮演身為水下殺手的關鍵狼群。 1944年3月,第二舰队并入,重组成为第一机动舰队,由第三舰队司令部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