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產品的設計兼顧了美觀、舒適性和機能性,並采用了Triflex專利材質布料和活性銀抗菌保護,可降低細菌感染和避免皮膚過敏等問題。 此外,設計上的三排釦設計也有助於向內調整,提高舒適度和塑身效果。 這款產品看起來很有潛力成為夏季時尚衣物的一員,並且也能滿足女性顧客將身材塑造至完美的需求。 走塑2025 走塑 大家樂由元旦起,不會主動向顧客提供膠飲管,包括特飲飲管。
- 會上也有委員指出,外賣即棄餐具才是「大老虎」,佔即棄餐具大多數。
- 為應對突如其來外賣需求,環境局可乘此機會加強宣傳外賣「走塑」,例如可以活動形式走入中環鬧市向上班族宣傳自備食物盒。
- 當局稱,樂見酒店已逐漸取消提供該類即棄洗漱梳妝用品,或轉用非塑膠的產品,例如木柄牙刷、玻璃樽裝水,甚至提供可重用容器予客人到酒店指定地方添水,減少使用即棄塑膠水樽。
- 「⻘⾐出⾏」是⼀個由創建香港與葵青區議會社區營造工作小組合辦、由葵⻘區議會資助的社區項⽬,⽬的是在⻘⾐島推廣單⾞作為⽇常通勤的交通⼯具。
- 而生物可降解材料若暴露於光線、氧氣、堆肥等特定環境,或添加劑的作用下,會慢慢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及生物質等。
- 可持續消費與生產要求人們具備「生命周期思想」,以至在生產和消費領域加強對資源的可持續管理,並提高資源效率。
- 另一方面,当今年轻人对自己的身材和外貌越来越重视,他们不仅想拥有健康的体重,也希望体型挺拔优美。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為加強從源頭減塑,特區政府去年曾就「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展開公眾諮詢,希望分階段淘汰市面上大部分即棄塑膠。 諮詢文件原建議首階段計劃將於2025年實施,但特區政府在昨日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建議加快減塑步伐,目標於明年初完成相關條例草案的草擬工作並提交立法會審議,首階段管制亦會因而提早至明年第四季實施。 若法案如期通過,屆時食肆將不再向堂食和外賣顧客提供發泡膠餐具,商場亦停止派發雨傘袋,市民亦將無法購買塑膠棉花棒。 首先,本會支持禁止銷售即棄發泡膠餐具予本地的最終消費者,包括餐飲處所。 因為發泡膠產品回收價值極低,又容易隨風隨水帶入自然生態,造成海洋污染。 另外,本會認為除了分階段禁止食肆向堂食或外賣顧客提供不同種類的即棄塑膠餐具,亦應把計劃擴展至大型公眾活動,例如美食展、年宵、花市等,當中售賣小吃的攤檔,所產生的大量即棄膠餐具實不容小覷。
走塑: 相關標籤:
根據環保署統計,2016年棄置於堆填區的即棄塑膠及發泡膠餐具達7萬噸,相等於2,817個20呎長貨櫃。 這些餐具表面沾滿油污,難以重用或回收,因此大部份在一頓飯的時間後,便會被丟棄。 根據綠色和平推算,6大連鎖快餐店在2017年狂派4億9千萬件即棄塑膠餐具,因此快餐業對於香港即棄塑膠污染責無旁貸。 他說,過去兩年多的疫情令市民的生活習慣包括飲食文化出現改變,引致即棄塑膠廢物大增。 有見及此,當局會盡快落實委員會的建議,他會在本月25日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作進一步回應。 舉辦一連四次社區走塑工作坊及定期「走塑大 Hunt」活動,擴展「全城走塑」計劃參與店鋪至超過 1,100 間,在全港各區形成走塑友善環境,鼓勵更多市民實踐源頭減廢。
香港政府尚未強制業界改用較環保的替代品,各食店的「走塑」步伐明顯不一。 事實上,塑膠製品價廉,食店如要以其他物料代替,需要克服成本限制。 走塑 又有些店主其實並不是擔心「走塑」而衍生的成本,而是運作上的不便或是一眾食客的反應。 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劉兆朗認為,雖然提供予外賣平台的食肆同樣受規管,但當局應將法例同時涵蓋外賣平台,並訂立清晰的即棄餐具減量目標。 綠色和平關注紙、竹等其他物料製成的餐具垃圾會倍增,應投放資源推動可重用餐具借還系統,及透過賞獎鼓勵自備餐具。
走塑: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同時IKEA亦鼓勵顧客減少使用即棄塑膠外賣餐具,自攜食物盒於餐廳購買外賣的顧客,IKEA會提供每單$1折扣優惠。 2021亦是當局多項減塑政策諮詢出台的一年,其中綠色和平長期推動的管制即棄膠餐具倡議終聞樓梯響,我們聯同多個環保團體提出「2025年前全面管制即棄塑膠餐具」,亦得到超過5,000人響應表達訴求。 而7月完成的全港首個郊野溪流微塑膠調查,則確認微塑膠入侵香港溪流,印證走塑刻不容緩的必要。 至於政府方面,《施政報告》首次提及減少使用塑膠包裝物料,會與零售業界合作,推廣及鼓勵走塑。 過往,不少人認為是貨物供應商主動使用即棄塑膠包裹,但我們的調查揭露,逾八成(84%)被即棄塑膠包裹的超市貨品當中,超過一半(52%)是超市自行加上。
我們實踐環保是隨心的,過得到良心就可以,有時還是要尊重客人的選擇。 公眾街市的平均佔用率為 88%,有些街市,佔用率低至 40%(附件2)。 79 個街市至少有 600 平方尺的閒置攤檔,這也是回收便利點招標書建議的鋪位尺寸。 其次,環保署已在 18 區開設了 11 個回收環保站和 22 個回收便利點,每間回收便利點的每月平均營運成本為 $419,831 港元,而大部分支出來至租金。 相比之下,街市每平方尺租 $0.5 至 $31 不等,「綠在天后」月租 $130,000,尺價 $130,距離銅鑼灣街市只有 273 米,該街市尺價約 $4.5。 马冠生表示,在塑形方面,建议首先要保证膳食营养均衡,合理安排餐次,控制总能量摄入,在此基础上保障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走塑: 綠色和平做過咩走塑工作、行動?
重用代替即棄,是綠色和平團隊去年的重心方向,尤其經過2021年動員5,300位市民於公眾諮詢期間發表意見,當局終於追趕全球走塑步伐,提出最快2023年第四季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包括堂食塑膠餐具及發泡膠產品等。 在管制之後、回收之上,自備容器尚未普及時,綠色和平由香港人年均消耗4億個的外賣咖啡杯做起,與初創企業合作研發手機 走塑 App #ch00ze,建立一套屬於香港的重用借還系統。 當局同時擬在明年第4季禁止銷售及派發雨傘袋、膠牙籤、熒光棒,以及酒店洗漱梳妝用品等。
发布会上,马冠生与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营养素养分会副秘书长吴佳,Swisse斯维诗科学交流总监刘威就大众关心的塑形与运动问题进行了解答。 《白皮书》介绍了中国年轻人塑形与运动的现状,公布了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国民营养素养提升计划”发起的“运动塑形行为”线上调查结果。 《白皮书》对塑形与运动的十大误区进行重点澄清,同时从饮食,运动等方面给出了科学专业又具实操性的建议。 本次《白皮书》发布会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营养素养分会承办,Swisse斯维诗支持。
走塑: 走塑店鋪1,100間達標!管制即棄餐具起步
首先,公眾街市是市民放下回收物的方便地點,因為街市是市民日常購物的地點。 身兼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管制是全球的趨勢,特區政府需盡快多管齊下跟上世界各地的減廢步伐。 她促請政府積極推動研發本地生產替代品,加快推出高效新替代產品。
走塑: 【走塑】調查:港人每周棄4640萬件膠餐具 支持「絕膠」卻欠行動
在受訪者選擇使用即棄塑膠物品的因素方面,50.5%受訪者同意避免使用即棄塑膠物品會對自己帶來不便,23.2%認為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帶來改變而放棄走塑。 半島酒店母公司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今年6月宣布,旗下全球所有業務,包括香港半島酒店、山頂凌霄閣等,由11月1日起停止供應膠飲管,只會在顧客詢問時,提供可持續紙品質素標準的紙飲管。 全線香港麥當勞及 McCafé 已經由12月24日開始每日推行「麥麥走飲管」,直接收起所有飲管,也不會主動派發飲管。 大凍港式奶茶、大咖啡、大凍新鮮檸檬茶、新地樂、大大啖飲品系列特飲、奶昔,以及甜品站的冰雪、冰雪加新地,McCafé的冰雪Frappé,就會提供管形匙羹,如顧客不需要,可以向店員提出。 去信香港太古可口可樂,促請跟隨甚至加倍履行國際總部「2030 走塑2025 年最少 25% 飲品改以可重用容器銷售」的減塑承諾;聯同本地裸買店、回收廠、環保網店成員舉行網上講座,推廣綠色生活及減廢文化。
走塑: 食肆餐具「走塑」 倡提早至明年底實施
環境局去年就堂食禁用即棄塑膠餐具展開公眾諮詢,委員會認為,同時禁售這類餐具有助提升飲食業「走塑」文化。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早前就管制即棄塑膠進行公眾參與,今日向政府提交報告和建議,包括禁售即棄塑膠餐具、提高塑膠購物袋收費等。 綠領行動認為,不少餐廳食肆以為主動提供外賣即棄塑膠是顧客服務,但結果反映並非如此,市民十分支持「絕膠食肆」或為自備餐具提供優惠,不會因餐廳食肆放棄派發即棄塑膠而不再光顧。 走塑 綠領行動於今年3月至4月,派員到全港8個地區,包括荃灣,葵芳,青衣,美孚,長沙灣,深水埗樂富及黃大仙進行問卷調查,於街頭訪問了861位市民。
走塑: 餐具禁膠|環境局提前走塑 擬明年第四季禁發泡膠餐具、膠遮袋等
一連三個月在荃灣路德圍舉行「唔該借借──重用餐具社區實驗」,邀請小店參與餐具借還服務,具體展示香港設立重用餐具配套的可行性。 走塑 與香港大學合辦亞洲首個跨地域超市業界科學峰會,邀請多間本地超市、法國連鎖無塑超市及英國顧問公司代表,以及綠色和平科學家和政府代表出席,交流超市減塑經驗和實際營運模式等,為問題供解決方案。 A: 成本低的話可作考慮,或將替代品的成本轉移到食物,加少少價。
走塑: 管制膠餐具違例罰則?有冇豁免情況?
胡偉文則表示,目前市面上尚未有非塑膠物料能承受如湯水等熱食,現階段難全面實施走塑。 而現時市面上亦有不少以「美食廣場」形式營運的食肆,以外賣方式於附近地點進行堂食,環境諮詢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署方承諾會詳細研究,場所若提供座位或會被界定為堂食,於可行情況下「可減盡減」。 在 2019 年的施政報告中,政府宣布以「一地多用」模式發展多用途公共設施大樓,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如果能看到同樣的政策適用於食環署的公眾街市和環保署的回收便利點,雙劍合璧為環保和市民締造雙贏方案,那就更理想。
走塑: 我們不要塑膠密密送
滑板場不但可以作為社區的聚腳點,吸引更多元化的活動在公共空間中出現,更可以減少其他公共空間與行人路的空間衝突,並善用社區中未充分利用的空間。 走塑2025 溫哥華自2005年建設了第一個「滑板廣場」(Skate Plaza)後,每五年就會對滑板社群進行調查,了解他們的需求。 我們認為海濱事務委員會亦可參考溫哥華的做法,確保有足夠的空間、資源去將滑板納入香港的海濱設計,同時減少他們在公共空間對其他使用者的滋擾,建立與滑板共存的公共空間。 即棄塑膠物品的使用情況日益受到政府關注,先後進行了諮詢與發表報告及建議,現實中成效如何呢?
走塑: 免費報名參加「海洋公園 x 社職——戶外不留痕」海灘清潔活動(圓滿結束!)
免「廢」暢飲全力支持這個合併計劃,並希望藉着是次合併的機會,建議把環保回收帶入食環街市,建立「綠在食環街市」,讓市民有更多方便的地方回收。 無論你是專業滑板手抑或是初階的愛好者,我們都希望你可以填寫這份調查。 這份調查並非由政府提出,但我們希望更了解不斷增長中的滑板社群的需要,共同推動海濱成為滑板友善的公共空間。 在塑膠餐具管制方面,文件指出,首階段擬提早於明年第四季實施,措施包括全面禁止零售及使用發泡膠餐具和其他體積細小的即棄膠餐具,包括攪拌棒、飲管、刀叉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