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馬路續走,不久會見到田夫仔營地的入口,不用理會,繼續跟馬路行,就會抵達深山之中的田夫仔村。 村中有野戰場,而通往田夫仔村的路口,還有個簡陋的路牌指入面有士多。 田夫仔是麥徑第9段及第10段的分界,之後就踏入第10段。 而荃錦坳,正是位於大帽山與大欖郊野公園蓮花山中間一個坳位高原,荃錦公路穿梭其中。 同時,亦是麥理浩徑第八段終點,和第九段的起點。 荃錦坳 要往荃錦坳郊遊,不妨可先到川龍這個地方,幫襯地道鄉村式茶居,飽餐一頓,試下大帽山腳涓涓清泉沖出來的山水茶,再加上品嚐一下鄉村風味點心,一日美好的時光由此開始。
- 如天氣不太熱,自問體力經驗足夠的話,其實最好一次過走完麥徑第九、十段,為什麼呢?
- 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41個位於香港郊野公園內的露營地點。
- 右轉往城門水塘﹝左方可下降至大埔碗窰﹞,沿塘畔經菠蘿壩直走城門道小巴站。
- 其時比賽雖然已經完結,但一眾勁裝結束的參賽者仍互相欣賞(對方的裝束)。
- 如果落巴士後需要補給或者去洗手間的話,就建議大家後橫過馬路,經大帽山道上行幾分鐘,轉入扶輪公園停車場,在大帽山茶水亭買飲品及小食,並在茶水亭旁的公廁清一清空體內廢物,之後再回到路口起步。
不久須左轉踏上甲龍林徑(沿古道可下走至雷公田)。 在引水道的馬路右走,經過燒烤場便見右首小橋。 跨過引水道,然後沿甲龍古道上走至剛才的甲龍林徑及甲龍古道的匯合處。 自九巴51P線及新界專綫小巴80S線先後於1990年代末停辦,此站只餘九巴51線使用;過去一段長時間,此站名為「郊野公園」(Country Park),至2019年4月上旬改為現稱。 另外,荃灣區及元朗區之間以麥理浩徑為界,此站位處該遠足徑以北,屬元朗區範圍,亦為元朗區最南的巴士站。 沿大棠山道的馬路走,約行半小時後,便會見到左方有郊野公園管理站,而右邊則有分岔路,通往涼亭及公廁。
荃錦坳: 香港巴士大典
大帽山是香港最高的山峰,又作大霧山,海拔957米。 史藉「新安縣志」中記載此山形如大帽子,故名。 縣志中雖沒有說明石塔是人為建築物還是天然磐石,然而大帽山山上確有許多奇岩群集,旅行界人士將其概分七組,稱為七重岩。
這批亞歷山丹尼士Enviro 200 Dart已全數加裝手動減速器。 而在2013年起,九巴亦開始為這批巴士加裝霧燈,以配合實際需要。 但由於路線獨市及班次疏落,曾建議加設巴士到站時間器於各分站,但九巴認為本線長期虧蝕未有回應。 直至九巴於2014年10月4日重組錦田八鄉路線後,因本路線星期一至五縮減班次至1小時一班,九巴才在上村總站列出預計抵站時間表[22]。
荃錦坳: 麥理浩徑第八段 (鉛礦坳 – 荃錦坳)
由於荃錦公路不少路段都十分陡峭,一向以來九巴最初派出亞比安Victor VT17L巴士行走本線前身26號路線。 1963年起,開始加入亞比安Victor VT23L巴士應付,直至改稱51初期,便改用攀斜能力較佳的1976年亞比安Viking EVK55CL單層巴士接力,而該款巴士一直用至最後退役為止,最後於1992年服役64K線。 荃錦營地位於麥理浩理第九段起點,於荃錦公路旁的巴士站下車,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營地入口,位置非常方便。 此外,荃錦營地環境清幽,合共提供37個營位,其中4個為雙營位。 荃錦營地單營位可以容納1至4人,而雙營位則可容納5至8人。 路線由荃錦坳起始,於大帽山郊野公園牌坊沿車道上走。
- 此站海拔490米,為全港海拔最高的巴士站;而南行站與上一站「石崗村」海拔高低落差達260米,兩站間距離3.3公里[註 1],是荃錦公路沿途各站最長站距,亦為全港海拔落差最大的相鄰專營巴士站。
- 落完小徑,接回大棠山道的馬路,沿行人路繼續落,大約行多15分鐘,就行到僑興路,那裏就有巴士站,可以坐接駁巴士K66往朗屏西鐵站。
- 但在三月木棉開花時期,軍營卻沒有禁止市民內進,遊人可以在側門公然地「闖入禁區」。
- 然後系統會列出可供預約的營地位置,點選「預約」後填妥個人資料,即可提交表格。
- 在分岔道左走﹝右方可往青年旅舍﹞,不久便見前方山坡一道小徑上引。
離開田夫仔村,行多兩公里的馬路,經過一條引水道,再行多兩步,便抵達一個馬路路口,轉左行。 不久,又再來到一個分岔路口,左方往大欖涌水塘,而右方則往大棠,我們沿右邊的馬路行,約10分鐘就去到吉慶橋。 荃錦坳 今次路線頗長,早上出發,一時三刻行不完的,建議大家自備午餐。 如果落巴士後需要補給或者去洗手間的話,就建議大家後橫過馬路,經大帽山道上行幾分鐘,轉入扶輪公園停車場,在大帽山茶水亭買飲品及小食,並在茶水亭旁的公廁清一清空體內廢物,之後再回到路口起步。
荃錦坳: 荃錦公路兩車相撞 貨車傾側車斗壓Tesla 兩司機受傷
在分岔道左走﹝右方可往青年旅舍﹞,不久便見前方山坡一道小徑上引。 沿徑直登大帽山山頂的雷達站,在鐵絲網旁緩緩右走,接上一條小路下走。 左走沿麥理浩徑的車道,再接山徑抵達鉛礦坳的涼亭。
大帽山山高霧多,寒冬時有結霜,常吸引大批市民駕車登峰冒寒觀賞。 此高峰的山徑亦四通八達,遊人可循不同路線領略香港山之王者的雄姿。 行了不久,發覺沿路都是向上,心裡可能懷疑資料的準確性,其實麥理浩徑第九段的初段,是沿著山脊而行,上山下山在所難免。
荃錦坳: 使用車輛
51線於1996年加入2輛1994年丹尼士飛鏢單層空調巴士行走,該批巴士更換尾牙,提升引擎馬力至180匹,改裝為全電動散熱水箱風扇及加裝手動減速器。 到了1998年10月19日,51線全線改派丹尼士飛鏢單層空調巴士行走,而原有的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9.7米雙層巴士則被調離51線。 由於行走51線的雙層巴士都需要經特別改裝,一旦車輛需要維修便不能用其他車輛代替,變成無法維持正常班次,這情況下九巴亦會很如實貼出車輛不足導致班次不準的通告。
荃錦坳: 郊野公園營地
吃飽後,可在附近閒蕩一下,如有大帽山附近出產的農作物如西洋菜,屬必買的自用優質本地蔬菜。 隨後出發,沿荃錦公路向上上山行一段,到達圳下,眼前見到的是扶輪公園自然教育徑牌樓,即向上走。 此自然教育徑風光明媚,個別位置可鳥瞰荃灣及青衣一帶景色,居高臨下,豁然開朗。 沿途亦有解說牌,可了解一下附近一帶生態資訊。 此教育徑全長約一公里,不太長,但一半以上是梯級,所以如拖小朋友行,可能要25分鐘至半小時之時間才能抵達荃錦坳。 另外還有8輛亞歷山丹尼士Enviro 200 Dart作後備之用(若有巴士故障或維修時才使用)。
荃錦坳: 方向
大帽山(又稱大霧山)位於荃灣與元朗交界,高海拔957米,為全香港最高的山峰 。 大帽山高居臨下,是香港欣賞雲海及日出的勝地;由於大帽山高山氣候關係,大帽山的高地的植物多數都是以草及較矮小的灌木為主,於秋冬期間,大帽山一帶芒草盛放,是香港僅次於大東山的欣賞芒草知名勝地。 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41個位於香港郊野公園內的露營地點。 為提升營地使用的管理及服務,公眾現可透過此先導計劃,預約使用荃錦營地的營位。 我們會在先導計劃完結後檢討流程,以提升大家的露營體驗。
荃錦坳: 營地佈局圖
現時若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由九龍前往石崗,就只有51號巴士。 眾所周知,這巴士的班次極為疏落,只服務「有緣人」。 於是這日便從川龍出發,上走至荃錦坳,再沿甲龍古道下走雷公田前往石崗。 甲龍古道很長較狹小,縱然沒有大山大景,在微涼乾爽的春日,甚是寧靜舒適。 三月份路上的山指甲、宮粉羊蹄甲、白花羊蹄甲及木棉等春花盛放;石崗軍營內的木棉大道上花開花落都可賞,實是一條精彩的賞花路線。 區內近雷公田有一座石崗軍營,曾為駐港英軍部隊駐守地,回歸後由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駐守。
荃錦坳: 最高瀏覽
續沿馬路走,開始上斜,斜度有點高,但不算長,及至一個分岔口,轉右有閘的地方是直升機坪,我們就繼續直行。 路旁有張野餐桌,桌後樹林較稀疏,可以瞧見一點錦田的景色。 荃錦坳2025 九龍巴士51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循環巴士路線,來往荃灣(如心廣場)及上村,提供荃錦公路(石崗、大帽山、川龍、朗逸峰、光板田村)來往港鐵荃灣站及荃灣市中心的服務,更是荃錦公路(川龍至石崗雷公田一段)除的士以外的唯一一種公共交通服務。 此站海拔490米,為全港海拔最高的巴士站;而南行站與上一站「石崗村」海拔高低落差達260米,兩站間距離3.3公里[註 1],是荃錦公路沿途各站最長站距,亦為全港海拔落差最大的相鄰專營巴士站。
荃錦坳: 石崗
右轉往城門水塘﹝左方可下降至大埔碗窰﹞,沿塘畔經菠蘿壩直走城門道小巴站。 這條路線由荃錦坳行到大棠,全長近15公里,如果慢慢行郊遊的話,幾花時間的。 路況上,基本上全部馬路,沒有艱辛的上落山,適合新手嘗試,而且沿途行麥徑為主,路牌指示十分清晰,前半段跟住指示去田夫仔,後半段跟路牌去大棠,就不會迷路。 洗手間旁有小徑,可以行樓級落去,離開燒烤場,不用出馬路繞過大圈。 荃錦坳2025 荃錦坳 落完小徑,接回大棠山道的馬路,沿行人路繼續落,大約行多15分鐘,就行到僑興路,那裏就有巴士站,可以坐接駁巴士K66往朗屏西鐵站。 沿馬路上斜,約5分鐘後會見到馬路右方有山路路口,路牌指是元荃古道,不用理會,繼續行多一會兒馬路,便會到著名的楓香林。
荃錦坳: 路線資料
由於地勢高,在春夏兩季,這裡都被雲霧濃罩,甚麼也看不見;在秋冬兩季,卻天朗氣清,可看到荃灣、河背水塘及錦田的景色。 如天氣不太熱,自問體力經驗足夠的話,其實最好一次過走完麥徑第九、十段,為什麼呢? 原因是第九、十段的交匯點在田夫仔營地,既沒有交通工具,甚至要走出去也得大花時間。 荃錦坳 荃錦坳 兩段路加在一起,路途雖長達22公里,但大部份時間都是向下走或平走,無需消耗太多體力,甚至可以作緩步跑。 所以,如兩段一起走,由荃錦坳直到屯門,最為上算。
鄰近大帽山的荃錦營地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內,營友於荃錦公路旁的巴士站下車,再步行五分鐘便可到達營地入口。 此營地環境清幽,林木茂盛,附近有多條遠足徑和觀景地點,是輕鬆體驗大自然的好去處,十分適合一家大小使用。 沿馬路續走,之後會來到一個馬路的分岔口,跟田夫仔的路牌直行便可,另一條路是落河背的。 行多兩分鐘,來到下個馬路分岔口,指示十分清楚,我們選左邊落斜的馬路走。 提多一次,這條路是越野單車熱點,大家請小心。 大約落15分鐘,又經過一個馬路路口,請轉右往田夫仔方向,左邊的是前往清快塘、深井。
荃錦坳: 9-19 Kap Lung Forest Trail – Lui Kung Tin – Kap Lung Ancient Trail (甲龍林徑 – 雷公田 – 甲龍古道)
荃錦坳是個郊遊好地方,大片草坪可供野餐,亦有涼亭等休憩設施可供歇息。 距離燒烤場向山上走一小段不遠處是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可讓大家了解一下大帽山郊野公園一帶自然環境及村民文化風俗,不時更有主題節目,家長們可留意哪類節目適合自己再參與。 而荃錦坳所在地亦有一條名為遠足研習徑的繞圈小徑,沿途的傳意牌可供行山入門朋友學習一下遠足郊遊的技巧及須知,是不錯的大小朋友一齊參與的學習活動。 麥理浩徑全長100公里,由西貢到屯門,橫跨8個郊野公園。
荃錦坳: 使用車輛
馬路旁有片小草地,景觀十分開揚,可以望到荃灣、葵涌、昂船洲大橋以至對岸港島的景色,是不可不駐足的打卡位。 離開打卡位,是一段向上的斜路,之後緩緩落斜,來到一個十字路口,右邊小路往河背,左邊小路往白石橋,我們繼續跟住馬路直行便可。 從荃灣西港鐵站或荃灣港鐵站乘搭51號九巴,約20分鐘的車程,便抵達大帽山郊野公園站。 如果已經做好補給的朋友,就可以起步,沿馬路旁的行人路往荃灣方向行一會兒,便會見到右方有馬路路口,沿馬路落去行就可以;路口有很多指示牌,例如麥徑的石躉、大欖郊野公園的地圖、郊區火警訊號等。
其後也多見白揪、山棯、地稔及毛稔等郊野常見植物。 亦也有人由荃錦坳行走麥徑第九段,然後經元荃古道的一段路、清快塘村到深井吃燒鵝去也。 本站的麥徑第十段內文會告知,如何離開麥徑直往深井。 九巴報站機顯示此站時,因報站機空間不足以顯示整個站名,而該站是非完整顯示不可的,故顯示時必須分成兩行,即先顯示「大帽山」、再顯示「郊野公園」。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由於荃錦公路禁止10米以上的車輛行走,而Enviro200 Dart的6氣缸版本最短為10.4米,故九巴需為該批巴士申請禁區許可證[21]。 1989年12月5日起51線全線改以這些全新巴士行走。 工程包括增大水箱散熱面積,更換尾牙,換上Cummins L10-B282引擎及Voith D864G波箱(來自M81-M88及部分原在將軍澳區服役的部份同配備的11米版本都城嘉慕威曼都城雙層巴士)。 第一輛登上大帽山的都城巴士M21更於1990年代再更換為與M81-M88同樣配備,為眾多服役51線的都城巴士中時間最長的巴士。 荃錦坳2025 靠右(左方為麥理浩徑,可往田夫仔)行走自然教育徑,遇分岔路棄教育徑往甲龍古道方向前進。
相反,星期一至五客量偏低,非繁忙時間每班車的乘客寥寥可數,甚至全程沒有乘客。 荃錦營地設有營地服務處,入營前需要完成入營手續,取得「露營卡」後才可使用營地附設的爐具。 每日入營時間為下午2時至6時,離營時間為離營日上午11時前。 麥理浩徑第九段的起點在荃錦坳的郊野公園管理站。 在閘口後的林務車路起步,先會見到一些低矮的海芋。 隨徑上走不久,便見一些沒有背靠的木製座椅可供休息。
1979年10月26日當日,第25任港督麥理浩爵士正正在荃錦坳主持開幕禮。 當他來到香港履新後,也認同香港的山海美及值得保育,在他十年任期內,其中一項重要德政就是一口氣把香港的山體、集水區、幽谷的樹林劃為郊野公園,覆蓋百份之四十的香港土地。 在他主持麥理浩徑開幕時一句雋語:「高爾夫球是屬高尚人家的玩意,並不普及而且屬少數人。而郊野公園廣闊覆員之森林,優美的自然風光卻屬於大部份普羅市民的」。 今日,郊野公園欣欣向榮,都是當年決策、立法、劃定、和參與管理的一眾幕後功臣,多謝他們對郊野公園之重要貢獻。 本線主要客源為來往大帽山的旅客及遠足人士,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客量較高,部份時間可以令一輛單層巴士滿載,有時需要加開特別班次疏導乘客。
本營地需預約登記使用,入營時需前往營地辦事處辦理簡單的入營手續,方可在指定營位露營。 每個營位附有一個平台及一張具燒烤爐及可供煮食爐具使用的枱連櫈。 為提供更好的露營體驗,營地亦設有洗手間、水源及中央垃圾收集設施。 沿大欖郊野公園的林道馬路走,走下斜路,會見到右邊有座石躉,乃1979年港督麥理浩到此為麥徑揭幕而立,很有歷史價值;至於馬路的另一邊則是漁護署的荃錦管理站。 經過黃黑色的鐵閘,左方的路口通往荃錦營地,路口有幾個你不會想進去的流動廁所。
荃錦坳: 荃錦公路兩車相撞 貨車傾側車斗壓Tesla 兩司機受傷
雖然本線錄得巨額虧損,但由於川龍至雷公田之間,即大帽山郊野公園範圍內的一段荃錦公路並無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服務,而其他交通營辦商(如專線小巴)不肯接辦本線,令本線成為九巴所稱之「社會服務型」路線。 踏入1980年代後期,亞比安Viking EVK55CL巴士因車齡已高而面臨被淘汰,而當年九巴車隊中除了亞比安巴士外,便再沒有任何單層巴士車款可供使用,於是九巴便開始進行雙層巴士行走荃錦公路的可能性研究。 由川龍出發,循扶輪公園自然教育徑上走至大帽山停車場。 橫過馬路,走過漁農自己護理署的管理站後,靠右(左方為麥理浩徑往田夫仔)行走自然教育徑,遇分岔路棄教育徑往甲龍古道方向前進。 荃錦坳 及後右轉至荃錦公路,再左走下降,前往左前方的石崗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