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ssampinus malabarica (L.)Merr.],以花、樹皮和根入藥。 春季採花,晒乾或陰乾;夏、秋剝取樹皮,春、秋采根,洗淨切片晒乾。 粵人以木棉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墊,唐代詩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 宋鄭熊《番禺雜記》載:「木棉樹高二三丈,切類桐木,二三月花既謝,芯為綿。彼人織之為毯,潔白如雪,溫暖無比。」木棉花還可以做藥,每逢春末採集,晒乾,經揀除雜質和清理潔淨後,用水煎服,可清熱去濕。 木棉介紹 喺廣州,因為呢樖嘢係因為秦朝嗰時,南越國王趙佗落嚟南海郡嗰陣,見到樖樹紅色好似個烽光噉,所以先至改咗噉嘅名。
木棉開木錦花,落晒葉先開紅花,有如烽火,份外顯眼,故此又嗌紅棉、紅棉樹。 近人起咗個花名英雄樹,以佢又高又紅,有如英雄。 適合全日照環境,生長勢強、生命力旺盛,於冬季落葉期裸根種植亦能良好生長。 修剪適期維洛葉期,但因花開於枝端,不宜大幅度縮短修剪,以免影響春季開花,尤忌截頂修剪破壞樹形。 銅鑼灣中央圖書館前的巴士站有一列的木棉花,不過這裡的木棉顔色較一般紅棉爲淺,應叫橙棉才對呢。 在三者當中,木棉的葉最大而且葉緣全緣;吉貝葉的大小僅次於木棉,並具小鋸齒;而絲木棉的葉最為細小,葉緣具鋸齒。
木棉介紹: 木棉
花冠五瓣,橙黃或橙紅色,通常在早春長出,比樹葉更早出現。 木棉花亦可入藥,把新鮮掉下來的木棉花曬乾,為涼茶五花茶的主要材料之一。 花後結橢圓形碩果,約莫在5月時,果實會裂開,內裡的卵圓形種子連同由果皮內壁細胞延伸而成的白色棉絮會隨風四散。 木棉介紹2025 木棉種子含20至25%油份,可榨油製成肥皂及機械油;而榨油後的棉餅可作為肥料或家畜飼料。
而蒴果都好大吓,好似個橢圓形噉,木質,一般係白色。 而蒴果入面都裝嗮棉花響度,一般到春末夏初嗰時,如估由得佢嘅果喺樹道唔摘佢,佢嘅果啲「棉」同籽一齊,好似蒲公英嘅飛絮噉飛嗮出嚟。 木棉介紹 而花一般都喺春末夏初時期[2]結果嘅。 在中国云南、广西等地, 新鲜木棉花是重要的时令蔬菜;云南东南部、广东、海南岛等地还会将木棉花晒干后泡茶、煲汤[4]。 木棉介紹2025 在吠陀时代之后, 印度人将木棉视作神树,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砍伐、食用、入药;木棉树林则视为圣境,更是不得随意进入[7]。
木棉介紹: 文化
原產南美洲,現在中國台灣、廣東、福建、湖北等南方城市廣泛栽培。 木棉花之所以做咗廣州市嘅市花,係因為木棉花係中國南方入面特有嘅花,而且喺1982年開始一直都係廣州市嘅市花,象徵坦誠同熱情。 木棉是越南北部鄉村的標誌性植物, 分布非常廣泛[11]。 根據中國東晉文人葛洪在《西京雜記》中的記載,南越王趙佗曾在公元前2世紀向漢朝上進獻木棉樹(烽火樹)[12]。
- 石崗軍營橫越錦田,佔地廣,今天目的地是雷公田一帶軍營,遊營内一條50米長的木棉夾道。
- 木棉花嘅花瓣重可以曬乾嚟浸茶、煲湯同入藥[4]。
- 木棉屬落葉喬木,高可達25m,原產南亞及東南亞。
- 廣州人對木棉有著特殊的情感,這是因木棉一直造福嶺南。
- 由於佢樖樹又高又大又粗,所以喺華南地區,有人當佢係英雄噉,話成係「英雄樹」或「英雄木」。
- 不過要留意,軍營屬軍事重地,一般人未經許可不可內進,不過開花季節,軍營一般都會酌情給市民賞花,但能否成功進入,都要看彩數。
木棉树是中国大陆广州市[18]、攀枝花市、崇左市的市花[4]。 由于它的树身高大粗壮,在华南有把它与英雄相比,又名英雄树。 木棉树树干直立有明显瘤刺;侧枝轮生作水平方向开展;掌状复叶,叶柄很长。
木棉介紹: 木棉科
木棉樹樹幹直立有明顯瘤刺;側枝輪生作水平方向開展;掌狀複葉,葉柄很長。 木棉、吉貝和絲木棉皆屬於木棉科,它們是香港市區常見樹種,但如果缺少深入觀察,便會很容易將三者混淆。 木棉介紹2025 要清楚分辨三者,可從樹幹、葉片、花朵及果實入手。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紫妍 廣州報道)香港老齡化程度日深,在港養老成本高企,在大灣區一體化發展背景下,跨境養老漸成趨勢。
木棉外观多变化: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四季展现不同的风情。 木棉介紹2025 木棉花較大,色橙紅,極為美麗,可供欣賞。 古代廣州木棉樹種植甚廣,其中以南海神廟前的十餘株最為古老。 每年舊曆二月,木棉花盛開,每天來觀者達數千人,場面熱鬧,清屈大均以《南海神廟古木棉花歌》頌之。 現在南海神廟仍有兩棵古木棉,久經風霜,挺拔依然。
木棉介紹: 木棉樹
木棉在印度传统医学中作为药材使用[8]。 異木棉,又叫美人樹,是木棉科異木棉屬。 多年生半常綠或落葉喬木,高8~15米,樹幹綠色,挺拔,枝條輪生,與木棉樹相似,但側枝呈斜水平狀向上開展,樹皮密生瘤狀刺。
木棉介紹: 木棉夾道-石崗軍營
在吠陀時代之後, 印度人將木棉視作神樹,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砍伐、食用、入藥;木棉樹林則視為聖境,更是不得隨意進入[7]。 印度女性還把有木棉生長的地方作為祈禱和求子的場所[9]。 另一方面,印度部分部落則認為木棉是厄運的象徵, 被視為「地獄之樹」[10]。 樹形高大壯碩,春季開花紅艷似火,適合做為行道樹與園景樹使用。 唯近年因為落花車輛碾壓造成溼滑,以及夏季果實內棉絮飛散影響觀瞻與人體健康,亦有反對使用木棉作為行道樹的聲浪。 中美洲的印第安人和泰诺人除了用木棉木材制作独木舟外,也作为蜜源食用和药用,而且也将木棉用于祭祀[6]。
木棉介紹: 木棉花的花語
「古貝」同「吉貝」就分別係梵文「Karpassa」同南洋土語「Ceiba」嘅音譯。 之所以唔揀「吉貝」嘅名係因為爪哇島嗰邊有樖嗌爪哇木棉「Ceiba Pentandra」嘅樹,加上個樣差唔多噉,搞到好多人都搞錯嗮。 廣韻仙韻有寫,「棉。木棉,樹名。吳録云,其實如酒杯,中有綿如蠶綿,可作布。又名曰緤,羅浮山記曰,正月花如芙蓉,結子方生,葉子内綿至蠶成即熟。廣州記云,枝似桐枝葉,如胡桃葉而稍大也。」以前會用佢嘅綿造布。 在中國雲南、廣西等地, 新鮮木棉花是重要的時令蔬菜;雲南東南部、廣東、海南島等地還會將木棉花曬乾後泡茶、煲湯[4]。
木棉介紹: 生長環境
由於華南不產棉花,所以歷年當地居民都會在棉絮飄時搜集棉絮,用以代替棉花來作棉襖的填充料或織成吉布。 花朵大型,花冠五瓣,倒卵形狀,兩面都有星狀毛,橙黄或橙红色,亦有黄色(罕见)。 花后结椭圆形蒴果,約在5月時,果實會裂開,内裡的卵圆形种子連同由果皮內壁細胞延伸而成的白色棉絮會隨風四散。 木棉又名紅棉、英雄樹、攀枝花、斑芝棉、斑芝樹、攀枝,屬木棉科,落葉大喬木,原產印度。 木棉是一種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生長的落葉大喬木,高10-25米。
木棉介紹: 印度次大陆
2011年这棵树被列为越南遗产树[15]。 在養老照護尤為關鍵的健康醫療方面,王洪波介紹,「木棉人家」臨近多家三甲醫院,其中,其已簽約的廣東祈福醫院是番禺區首個港澳藥械通指定醫療機構。 並且,中國太平已於8月與大灣區醫療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入住長者可享受由香港醫療網絡醫生及廣東省內經香港認證培訓的金牌醫生提供「港式門診」服務,包括跨境轉診、返港疫苗、粵港藥械互通等。 據介紹,「木棉人家」是中國太平在內地建設的第四家持續照料退休社區(CRCC),也是其首個落戶大灣區、聚焦港澳長者的養老社區,設三種房型共250餘間,可容納四五百位長者居住。 並且,針對灣區長者的需求,木棉人家還將提供港澳式飲食、搭配懂粵語的服務工作人員、提供繁體文字標識、可收看部分港澳電視頻道等特色服務。
木棉介紹: 使用價值
在越南,木棉花開象徵著春天到來,此時又正值水稻插秧時節,因此木棉在當地被稱為「稻田之花」[13]。 木棉介紹2025 相傳1284年時,越南皇室瓊珍公主在海防市親手種植了一棵木棉, 為人遮蔭並祈求豐收[14]。 2011年這棵樹被列為越南遺產樹[15]。 中美洲的印第安人和泰諾人除了用木棉木材製作獨木舟外,也作為蜜源食用和藥用,而且也將木棉用於祭祀[6]。 木棉介紹2025 在越南,木棉花开象征着春天到来,此时又正值水稻插秧时节,因此木棉在当地被称为“稻田之花”[13]。 相传1284年时,越南皇室琼珍公主在海防市亲手种植了一棵木棉, 为人遮荫并祈求丰收[14]。
木棉介紹: 种植技术
木棉外觀多變化:春天時,一樹橙紅;夏天綠葉成蔭;秋天枝葉蕭瑟;冬天禿枝寒樹,四季展現不同的景象。 木棉花桔紅色,3~4月開花,先開花後長葉,樹形具陽剛之美。 木棉的花大而美,樹姿巍峨,可植為園庭觀賞樹,行道樹。 在中美洲和澳大利亚北部, 木棉常被用于造船尤其是独木舟,以及作为雕刻的原材料[5]。 在亚洲地区(如印度、孟加拉国、中国等地),木棉果絮用于纺织、花食用、木材用于乐器与棺椁, 还具有特殊的宗教和文化寓意,也因此亚洲地区的木棉古树较多[4]。 木棉介紹 樹榦直立有明顯瘤刺;側枝輪生作水平方向開展;掌狀複葉,葉柄很長;花朵大型,橙黃或橙紅色;果實為蒴果,成熟後會自動裂開,裡頭充滿了棉絮,棉毛可做枕頭、棉被等填充材料。
木棉介紹: 香港文匯網
記者了解到,中國太平保險集團(簡稱「中國太平」)在大灣區的首個自有養老社區、坐落於廣州市番禺區的「木棉人家」,將在年內迎來首批6戶十餘位長者入住,其中就包括一位香港客戶。 中國太平•木棉人家負責人王洪波介紹,自「木棉人家」對港澳客戶開放宣傳以來,已有430餘位港澳長者及其家人來穗實地參觀考察。 木棉介紹2025 木棉是越南北部乡村的标志性植物, 分布非常广泛[11]。 根据中国东晋文人葛洪在《西京杂记》中的记载,南越王赵佗曾在公元前2世纪向汉朝上进献木棉树(烽火树)[12]。 木棉科,錦葵目(Malvales)的一科。 該科約有20屬,180種,廣布於熱帶(特別是美洲)地區。
木棉介紹: 木棉樹飛絮污染治理
灣區養老為香港老人提供安享晚年的新選擇,粵港兩地政府及機構都大力推動這一趨勢。 除養老社區外,中國太平還在今年先後推出「港人灣區養老太平方案」、「醫康養保險新產品」等相關舉措,在香港市場引起較大反響。 【來源】 為木棉科木棉屬植物木棉Bombax malabarica L.
花朵大型,花冠五瓣,倒卵形狀,兩面都有星狀毛,橙黃或橙紅色,亦有黃色(罕見)。 木棉介紹 木棉花可入藥,把新鮮掉下來的木棉花曬乾,為涼茶五花茶的主要材料之一。 花後結橢圓形蒴果,約在5月時,果實會裂開,內裡的卵圓形種子連同由果皮內壁細胞延伸而成的白色棉絮會隨風四散。 棉絮可用以代替棉花來作棉襖的填充料或織成吉布。 種子含20%至25%油份,可榨油製成肥皂及機械油;而榨油後的棉餅可作為肥料或家畜飼料。
木棉在印度傳統醫學中作為藥材使用[8]。 木棉樹,別稱攀枝花、莫連、紅茉莉、莫連花、紅棉、斑芒樹,拉丁學名:Bombax malabaricum,是一種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生長的落葉大喬木,高10~20公尺。 原產地不明,廣泛分布於熱帶地區,台灣在1645年引入普遍栽植。 木棉花可入藥,把新鮮掉下來的木棉花曬乾,曬乾了的木棉花有藥用價值,解毒清熱驅寒去濕,用乾木棉煮粥或煲湯。 木棉(學名:Bombax ceiba),又名攀枝花、紅棉樹、英雄樹、吉貝、烽火、斑枝及瓊枝,是一種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生長的落葉大喬木,高10-20米。 唔少城市攞咗木棉花做市花,好似廣東省廣州市、潮州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同埋臺灣高雄市噉。
木棉花現為廣東省廣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台灣省高雄市的市花。 木棉介紹 目前花園酒店、中國南方航空、廣州電視台使用的標誌有木棉花的圖案,而廣東電視台過往也曾使用木棉花標誌。 在印度,木棉常會在田邊密植用作籬笆[7]。 成年木棉樹用作棺槨材料或火葬的柴堆,也用來製作樂器、火柴等[4]。 果實纖維作為枕頭和被子的填充物[7]。 花和樹皮用來染色,花還可以製作成咖喱食用[4]。
其中,木棉嘅根、莖入面嘅嘢有收斂同鎮痛功效,佢啲汁可以醫痢疾;而根皮、莖皮同刺磨成粉之後就可以整成藥膏,用嚟醫粉刺。 木棉花嘅花瓣重可以曬乾嚟浸茶、煲湯同入藥[4]。 而木棉嘅樹皮,喺廣東嗰边都成日當成海桐皮[5]嚟入藥。 在印度重大宗教節日胡里節,有焚燒木棉的傳統,這甚至曾經一度影響到了印度北部部分地區野生木棉的數量[7]。 根據中國东晋文人葛洪在《西京杂记》中的記載,南越王趙佗曾在公元前2世紀向漢朝上进献木棉樹(烽火树)[12]。 木棉介紹 在印度重大宗教节日胡里节,有焚烧木棉的传统,这甚至曾经一度影响到了印度北部部分地区野生木棉的数量[7]。
木棉介紹: 印度次大陸
木棉屬落葉喬木,高可達25m,原產南亞及東南亞。 主幹直立挺拔,幼樹樹幹通常有圓錐狀粗刺;側枝平展,層層如傘架。 互生掌狀複葉,橢圓形小葉5~7片,長10~15cm,寬3.5~5.5cm。 肉質花開於枝端葉腋,深淺不同的紅、橘、橘黃色等,直徑約10cm,花瓣肉質。 蒴果橢圓形,長10~15cm,果熟後開裂,內有白色棉絮與種子。
木棉外觀多變化:春天時,一樹橙紅;夏天綠葉成蔭;秋天枝葉蕭瑟;冬天禿枝寒樹,四季展現不同的風情。 花桔紅色,每年~3月樹葉落光後進入花期,然後長葉,樹形具陽剛之美。 在中美洲和澳大利亞北部, 木棉常被用於造船尤其是獨木舟,以及作為雕刻的原材料[5]。 在亞洲地區(如印度、孟加拉國、中國等地),木棉果絮用於紡織、花食用、木材用於樂器與棺槨, 還具有特殊的宗教和文化寓意,也因此亞洲地區的木棉古樹較多[4]。 木棉介紹2025 花朵大型,花冠五瓣,倒卵形状,两面都有星状毛,橙黄或橙红色,亦有黄色(罕见)。
木棉介紹: 木棉花
由於佢樖樹又高又大又粗,所以喺華南地區,有人當佢係英雄噉,話成係「英雄樹」或「英雄木」。 木棉介紹 木棉介紹 另外,臺北市中正區嘅區花同埋金門縣嘅縣花都係佢。 木棉果實內的棉絮因為纖維短,難以紡成紗用來織布,昔日僅作為救生圈、枕頭、布偶等物品的填充料使用。 碩大的紅色花朵能提供綠繡眼、白頭翁等野鳥取食花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