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從中國入口寵物亦要獲得動物健康證明書,以證明牠已注射犬病毒性出血性腸炎、犬瘟熱,犬病毒性肝炎或貓瘟及貓流行性感冒疫苗。 進口未領牌的格鬥狗隻到香港屬違法,可處罰款50,000元或入獄六個月。 以下品種的狗隻均歸類為格鬥犬:比特鬥牛、日本土佐犬、阿根廷杜告狗、巴西非拉狗或由上述任何品種雜交而成的狗隻( 《危險狗隻規例》 附表1 )。 如某狗隻被漁護署分類為格鬥狗隻,飼主可以根據 公屋養狗 公屋養狗2025 《危險狗隻規例》 第17(1)條 ,在14日內向狗隻及貓隻分類委員會申請重新分類。 根據 《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 第3(1)(e)條 ,任何人若促使或挑惹動物打鬥(或身處相關的處所中,容許上述活動發生)都是刑事罪行,即使動物沒有受過痛苦,相關人士亦要負上刑責。
- 大廈公契的約束力,凌駕於業主草擬的守則和協定之上。
- 當無慘以奪取禰豆子並且策劃出他的行動時,促使炭治郎一行人之後跟無慘做個了斷的大戰中即將要一觸即發。
- 第25(1)條 列明,狗主如未能採取所有合理措施避免狗隻咬人,等同干犯刑事罪行,可處罰款10,000元。
- 租戶對扣分提出的投訴/上訴,會先由有關的房屋事務經理處理。
- 而該入口寵物通常都需要在原居地住上至少六個月(或從出生日計起)才運送來港。
根據 《狂犬病條例》 第23條 ,任何大小的狗隻,若要在公眾地方(郊野公園和海中游泳時除外)出現,必須要繫上狗帶或以其他方式受控。 周女士說,竹園北邨有很多住戶養狗,單是她居住的樓層已有四戶,當中兩隻近期都被狗主送走,相信與管理處突然嚴厲執法有關。 周女士亦曾聽聞同邨的其他狗主稱,大廈管理員之前只會敲門檢查,但現時會刻意在樓層通道發出鎖匙聲,或用對講機在單位門外講話,以引起單位內的狗吠聲。 管理處突然嚴厲執法,相信與竹園北邨業主立案法團今年九月向土地審裁處申請禁制令,禁止住戶養狗有關。
公屋養狗: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假如漁護署認為入口雀鳥沒有感染禽流感的風險,署方會簽發特別入口許可證。 否則雀鳥在輸入香港之前,須先接受21天隔離和進行禽流感病毒測試,並且在抵港至少五天前,獲出口地的獸醫簽發健康證明書。 有關輸入雀鳥所需的特別許可證,可參考 漁護署網頁 。 從外地入口的服務犬(如導盲犬)來港時,如附同動物健康證明書,證明已接受犬病毒性出血性腸炎、犬瘟熱、犬病毒性肝炎及狂犬病防疫注射,通常都可獲豁免隔離檢疫,並獲發特別許可證。
- 對於愛狗之人,回家迎來一聲寵物的活潑吠叫,足以抵消一天疲勞;但對非養狗人士而言,或會構成滋擾及衞生問題, 尤其是居住環境比較受規限的公共屋邨。
- 大廈公契是大廈落成後,由大廈發展商與第一手買家簽訂的文件。
- 據大聯盟發言人稱,現正研究建議並將於稍後對外公布,期望房屋政策能平衡出狗主和非狗主的需要,締造人與動物共融的社區。
- 一般來說,要成功檢控某人殘酷對待動物,控方必須證明動物曾經受過不必要的痛苦,但毋須證明痛苦是持續發生、或已造成嚴重的後果,亦毋須證明犯案者有虐畜意圖。
- 在香港,數間商業公司能提供物流安排,協助把寵物運到海外。
- 她為了減低狗吠聲,特別改裝家中大門,加上隔音棉,又會刻意調高收音機音量掩蓋吠聲,甚至訓練到Coco不會亂吠,減低被發現的機會。
- 餵飼流浪動物並不犯法,但餵飼後留下一地食物殘渣,就可被視為亂拋垃圾。
當他們收到住戶飼養寵物的申請時,有責任避免無理地拒絕對方。 公屋養狗除涉及公契法律問題(公屋租戶的租約條款規定,未經業主書面同意,不得在該樓宇任何部份豢養禽畜或牲口),主要考慮到狗隻對其他住戶造成滋擾,以及屋苑內的衛生問題。 在「房屋管理扣分制」下,住戶在公屋養狗可被扣5分,住戶在兩年內被扣滿16分或以上會被終止租約。 業主委員會在樓宇落成後草擬的住客守則或類近協定,與大廈公契不盡相同。 若公契沒有列明大廈禁止飼養寵物,即使業主委員會要立約禁制,亦不足以迫令大廈全面執行。
公屋養狗: 業主與租客
在可行情況下,漁護署會聯絡飼主領走動物,屆時,署方會向飼主收取相等於扣押與餵飼動物所需成本的動物羈留所費用( 第168章《動物羈留所條例》 第2條 公屋養狗 )。 被羈留的動物,若於96小時內無人認領,會被視為流浪動物或被飼主遺棄( 《狂犬病條例》 第22(5)條 )。 根據 《動物羈留所條例》 第4(2)條 ,被遺棄而無人認領的動物或會被人道毀滅。 根據 《狂犬病條例》 第22(1)條 ,遺棄動物是嚴重罪行,最高可被罰款10,000元或監禁六個月。
大廈公契的約束力,凌駕於業主草擬的守則和協定之上。 不過,若私人屋苑住戶因飼養寵物而其他住客構成嚴重滋擾,即使大廈公契批准飼養寵物,該寵物主人亦要就滋擾負上責任。 公屋養狗2025 在此情況下,業主立案法團可向有關住客採取法律行動。 現時公共屋邨只容許住戶飼養不會引起環境衞生問題的家庭小寵物。 於現行的屋邨管理扣分制下,若住戶違反有關規定將會被扣分。
公屋養狗: B. 危險狗隻的管制
如飼主真的未能帶同寵物離港,或是將會永久移居海外,他便需要更仔細地與在港的親友商討,為寵物安排新居。 公屋養狗 由於寵物已習慣居於私人家中,建立了安全感,選擇將寵物送往過份擠逼的動物庇護所,通常不是對寵物的最佳選擇。 公屋養狗 若把寵物交到網上認識的陌生人手中,最終有機會導致寵物被遺棄或被囚禁在貓狗繁殖場。 公屋養狗2025 一般來說,要成功檢控某人殘酷對待動物,控方必須證明動物曾經受過不必要的痛苦,但毋須證明痛苦是持續發生、或已造成嚴重的後果,亦毋須證明犯案者有虐畜意圖。 大聯盟支持放寬公屋養狗制度,理據是現時制度劃一禁止公屋住戶養狗,對負責任的良好狗主並不公平。
任何人如發現危險狗隻,而讓狗隻沒有受到合適控制,可以向裁判官投訴。 公屋養狗 根據 《貓狗條例》 第5(1)條 ,裁判官可下令將相關狗隻人道毀滅或接受更有效控制。 根據 《貓狗條例》 第5(3)條 ,被頒令的狗主若沒有遵從命令,可被罰款每日500元。 漁護署簽發牌照時,會要求申領牌照的動物售賣商符合一系列有關動物健康和福利的條件,例如動物的基本圍封、畜舍提供的設施和戶外範圍,都要符合署方標準(詳情請 按此 )。
公屋養狗: 放寬公屋養狗 有醫生紙可申養「伴侶犬」
2003年至2016年間,按「可暫准原則」容許飼養的狗隻數目,由1.3萬大幅下跌至1,600隻,即每年大約有900隻狗「離開」了公屋。 2003年,房屋署推出「屋邨清潔扣分制」(2006年易名為「屋邨管理扣分制」),主要針對影響屋邨環境衞生的行為。 扣分制涵蓋28項不當行為,其中一項說明未經業主同意,租戶不准在公屋養狗,違者即時被扣5分。 公屋養狗 若住戶於兩年內被扣除的分數累積達16分,其租約將被終止。 與此同時,房署亦實施「可暫准原則」,批准部分住戶繼續飼養在2003年8月1日前擁有的小型狗隻(體重少於20公斤)直至終老。 一般來說,要根據 第3(1)(a)條 成功作出檢控,必須證明動物曾經受過不必要的痛苦。
公屋養狗: D. 寵物寄養設施
周女士亦向同邨的狗主詢問,發現並非每戶都收到律師信,質疑管理處執法不一。 但竹園北邨的業主立案法團及管理公司於截稿前均未有回應。 海外國家對進口寵物有個別要求,不少國家會要求飼主提前安排及為動物注射疫苗。 在香港,數間商業公司能提供物流安排,協助把寵物運到海外。
公屋養狗: A. 動物售賣商牌照
實施一連串強化措施對付違規養狗 公屋養狗2025 註 7。 得到漁農自然護理署的同意把居 於公共屋邨狗主申領牌照的資料轉交給我們,加上透過資訊科技提升了 的狗隻記錄系統,我們更容易識別懷疑違規養狗的個案,從而加強管制 行動。 鑑於我們致力打擊這項不當行為,扣分個案由 2016 年的 552 宗增
公屋養狗: 寵物相關法例
不過,要證明罪行,控方毋須證明痛苦是持續發生、或已造成嚴重的後果,亦毋須證明干犯者有虐畜意圖。 只要證明一般合理人士意識到該行為可能會為動物帶來不必要的痛苦,會因此調整自己的行為,便足以入罪。 若動物飼主沒有合理地履行照顧寵物的責任,任由他人殘酷對待其寵物而不保護牠,飼主亦屬違法。 公屋養狗2025 根據 公屋養狗 第139I章《公眾衛生(動物)(寄養所)規例》 第2條 ,所有寵物寄養所(包括寵物酒店)均須領有漁護署簽發的牌照。 無牌經營會被罰款2,000元( 《公眾衛生(動物)(寄養所)規例》 第4條 )。
公屋養狗: 相關文章
從事旅遊業的周女士與丈夫、家姑及大伯約20年前,於黃大仙竹園北邨購入公屋單位。 她為了減低狗吠聲,特別改裝家中大門,加上隔音棉,又會刻意調高收音機音量掩蓋吠聲,甚至訓練到Coco不會亂吠,減低被發現的機會。 公屋養狗 按法例規定,凡飼養五個月大或以上的狗隻,狗主必須申領牌照。 你可於為狗隻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或植入微型晶片時一併辦理有關申請。
公屋養狗: 相關內容
餵飼流浪動物並不犯法,但餵飼後留下一地食物殘渣,就可被視為亂拋垃圾。 為保護野生動物,根據 第170B章《1999年禁止餵飼野生動物公告》 ,在郊野公園餵飼野生動物則屬違法。 即使在某些情況下,狗主沒有疏忽照顧自己的狗隻,但若他早已預見狗隻具有攻擊性,而最終狗隻咬傷人,狗主亦要承擔責任。
公屋養狗: B. 私人樓宇與寵物
另外,養狗要領牌且每年續牌,帶狗隻出街要繫狗帶,若狗隻攻擊他人要承擔後果,可被判上訓練課程,又或有機會不獲續牌;面對有其他住客投訴狗隻吠聲滋擾,則星政府多番勸喻狗主做好責任。 今時今日,不少香港人寧養寵物,不養孩子,但若住在公屋,養寵物就只能選擇貓、龜或雀仔等,租約註明不得養狗。 公屋養狗 要確保自己購買的寵物健康良好,最謹慎的做法還是避免從動物售賣商購買,而是從愛護動物協會(SPCA)或其他具信譽的非官方組織領養。
謹慎的買家應先查清幼犬/幼貓的父母健康和福利狀況、牠們配種時的環境和繁殖場內其他動物的情況。 現時沒有法律保障買家在購買動物後可以退還動物,買家要特別留意來歷不明的動物,如果購買,就等於買下沒有質素保證的貨品。 在買賣交易中,動物也是貨品,而售賣的貨品雖然應該切合其用途,但並不等於能確保質素。
公屋養狗: B. 私人樓宇與寵物
任何人如發現危險狗隻,可以向裁判官投訴,裁判官會考慮是否需要頒下命令,安排狗隻人道毀滅或接受更有效的控制。 在扣分制下,在出租單位內飼養未經批准的寵物或任由狗隻隨處便溺,每項都會被扣5分。 對於房署今次的回應,「動物友善房屋政策大聯盟」發言人李淑芬不表驚訝。 公屋養狗2025 「我個人並不認為是一個進步。」她解釋,多年來一直有公屋戶以「精神需要」為由成功申請養狗的例子,而是次房署一如以往,並無公開審批豁免的準則。 她提醒房署的豁免只可視作已養狗住戶的最後一道防線,但並非「免死金牌」。 她重申,要爭取為動物友善房屋政策進行全面檢討,平衡「棄養」、「領養」、「流浪動物」等各方考慮,為「動物友善政策」爭取最妥善的方案。
公屋養狗: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根據規例 第13條 ,兜售動物或雀鳥、或售賣未斷奶的動物,都可處第一級罰款(現時為2,000元)。 Jacy解釋,15(a)屬屋苑附例,在業主大會上通過半數支持可獲通過。 法團希望於現行條例上,增加「對狗主的監管」代替全面禁止養狗,如限制狗隻出入屋苑時間、狗主必須向管理處登記並於狗帶上掛有識別牌子等六條規則。 如狗主未能履行的話,管理公司發出第三封警告信後,有權要求狗主搬離住所。 各個委員認為當時草擬的規則能保障其他住戶及管理狗主,於去年3月的業主大會表決。 為保持公共屋邨居住環境雅潔及寧靜,我們自 2009 年以來已
不過,狗隻有時會有輕咬或抓東西的習慣,這並不等於牠有襲擊傾向,所以當牠玩耍或興奮時咬東西或抓東西,並不會被視為具有攻擊性。 60多歲的阿Ming已退休,一個人住在公屋單位,養了一隻芝娃娃叫Jacky,5月初,Ming在升降機中看到房署新張貼的告示,指房署會派特遣隊巡查,並以扣分警告住戶。 公屋養狗 問題應該放喺私人樓多啲,公屋,租嘅,理應follow業主嘅規矩,當然,規矩太嚴苛係一個可爭議嘅題目。
公屋養狗: 業主與租客
如投訴人/上訴人不滿房屋事務經理的決定,其個案便會交由有關的高級房屋事務經理處理。 倘若作出投訴/上訴仍未能解決有關問題,該個案將會進一步提交予區域物業管理總經理處理。 註一:除扣分制的相關措施外,《噪音管制條例》亦規管任何時間發出的噪音。 違反有關條例的租戶,若在單位內製造噪音,一經定罪便會被扣分。 不過,這只是從方便管理角度出發,當公屋容許飼養貓、養龜等寵物,爭取「公屋養狗權」人士心裏頭的不甘心,也可以理解。 事實上,公屋不准養狗的規定,歷來已久,違規個案一直存在。
公屋養狗: D. 寵物寄養設施
在郊野公園或在大海中游泳的狗,則毋須一定要繫上狗帶( 《危險狗隻規例》 第9(2)條 )。 若飼養的大型犬隻未能有效受控或繫上合適的狗帶,狗主將觸犯法例,可被罰款25,000元或監禁3個月( 《危險狗隻規例》 第9(3)條 )。 政府多年來宣傳及說法實太「入腦」,公屋養狗成了原罪,為何狗狗存在就會影響公共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