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vin出版了多本個人理財書籍,《四桶金富足退休指南》已發行到第四版。 以本地龍頭銀行為例,員工月入50,000元,最多可借500萬元,只要物業低於500萬元,即可「零首期」上車,而且按揭息率也較低。 惟2000年後,樓價不斷攀升以至職員未能置業,令計劃失效,現未用的餘額將有78億元結存,局方會將該筆錢轉交金融機構作按揭貸款,以滾動方式維持資金。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稱,計劃暫時不設名額,所有職級員工也可申請,但若不能可持續推行,或會使用計分制去決定名額。 利嘉閣地產將軍澳(坑口區)分區經理蔡庭勇表示,新近促成將軍澳緻藍天1座高層LD室的二手成交。 原業主去年4月開價1,200萬元放盤,直至12月因應市況調整至970萬,即吸引買家睇樓,經議價後雙方最終以960萬沽出,累減240萬元,折合實用面積呎價12,137元。
- 另一組客人即時再睇樓洽購屋苑另一伙單位,最終於翌日入市B座高層07室,建築面積368平方呎,實用面積242平方呎,2房間隔,放盤時叫價約445萬元,議價後以422.8萬元易手,實用平均呎價17471元。
- 不過現階段而言,她認為息率明顯較現有水平為低,原則上可減輕員工的供樓負擔,令他們容易「上車」,亦屬一件好事。
- 早前一名公立醫院護士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利用了七年時間儲下100萬元首期,並於2019年,斥資近400萬元買入元朗瑧頤一個面積約238平呎的開放式單位,每月供樓支出逾12,000元。
- 對於醫管局計劃,未來兩年將增40個顧問護師及300個副顧問護師職位,他對有關計劃表示歡迎,認為既可挽留人才亦可增加公立醫院服務。
- 為挽留人才,醫管局亦通過兩項措施,加強員工專業培訓及自我增值,包括增加顧問醫生、顧問護師及副顧問護師職位,以及成立醫院管理局學院。
護士晉升方面,將於公立醫院增加副顧問護師職位及顧問護師職位,未來兩個年度副顧問護師職位將增設300個至442個,顧問護師職位則增加40個,至200個,助提升臨床服務質素。 醫生晉升職位方面,大會通過其後三年的升格職位數目大幅增加兩倍,將原來計劃升格至顧問醫生的100個職位,增加至300個。 醫管局已於2020/21及2021/22年度將100個副顧問醫生職位升格做顧問醫生。 使用香港腳藥品時,建議使用如Terbinafine等殺菌性抗黴菌成分、具有長效作用的藥品,此外,挑選時可選擇來自大廠牌的藥膏,像是藥局通路可買到的瑞士原裝進口「療黴舒乳膏」,使用起來更安心。 重點是一定要依照仿單上的正確使用指示使用,1天使用1次,需連續使用7天,不要自行中斷治療,才可有效殺死黴菌,90%患者在開始治療後的3個月內,無明顯復發或再度感染的現象。 ▲瑞士原裝進口療黴舒乳膏主成分Terbinafine是醫療級成分,7天香港腳藥膏療程,一天使用一次,能有效殺死黴菌、治療香港腳。
醫護買樓: 第二章 醫療機構 第四節 財團法人醫療機構
最後,林太因記得兒子說過一句「阿媽,我唔鍾意咁低層,總之就唔鍾意」,便硬著頭皮扑鎚買入一個價值約1,203萬元的三房單位,面積約700餘平方呎,呎價約1.7萬元。 林太透露,促使她今次買樓的原因之一為與丈夫性格不合,加上各種家庭問題,決定尋找自己的生活空間。 不過,與兒子商量後,林太發現兒子願意跟隨她一起搬走,並承諾大學畢業後一同供樓。 她便決定將原本用作供兒子到外國讀書的積蓄,改為購買新樓,與兒子展開新生活。 另一組客人即時再睇樓洽購屋苑另一伙單位,最終於翌日入市B座高層07室,建築面積368平方呎,實用面積242平方呎,2房間隔,放盤時叫價約445萬元,議價後以422.8萬元易手,實用平均呎價17471元。 新買家為年輕上車客,原業主於2010年以165萬元入市上址,持貨13年,是次沽出單位賬面獲利257.8萬元離場,單位期內升值約156%。
- 醫管局擬推3招挽留人才,焦點是明年下半年推出低息置業貸款,協助服務逾3年的員工付首期,可借最多4年薪金,上限600萬元,年息1%,還款期最長20年。
- 有關計劃為優化現行的置業貸款利息津貼計劃,醫管局表示,會利用「置業利息津貼計劃」中一直滾存的政府撥款,作計劃啟動基金,並不需要政府額外撥款。
- 過往的「置業利息津貼計劃」仍有78億元滾存,會把這筆資金轉出金融機構等「滾動」,以確保可持續運作,即是長期有得借。
- 不過,他提醒,透過按揭保險申請住宅按揭,最長還款期為30年,而醫管局的貸款計劃只有20年,每月供款額較高。
- 星之谷按揭行政總裁莊錦輝表示,醫管局提供低息貸款協助醫護上車買樓,此計劃比市場上實際利率1.5%低,於高成數按揭的情況下,亦可讓醫護節省按揭保險費用,計劃可算是頗具吸引力。
- 香港腳源自於黴菌感染,在症狀不是很嚴重情況下,可使用抗黴菌外用藥膏。
- 沙田河畔區1月暫錄約23宗成交,其中河畔花園佔3宗,屋苑最新C座高層08室,建築面積368平方呎,實用面積242平方呎,2房間隔。
不過,透過按揭保險申請住宅按揭,最長還款期為30年,而醫管局的貸款計劃僅20年,每月供款額自然較高。 不過,他提醒,透過按揭保險申請住宅按揭,最長還款期為30年,而醫管局的貸款計劃只有20年,每月供款額較高。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形容公院醫護流失令人憂慮,冀藉此增加人手,日後或擴至護士、其他職系及中醫。 有立法會議員料當局冀引入資深醫生作「參謀角色」,負責人手調配規劃等。
醫護買樓: 挽留人才|醫護工作滿三年 可借四年人工買樓
於醫管局的計劃下,最直接的利益,就是醫護人員可省卻現時六折按保保費的21萬元。 不過,透過按揭保險申請住宅按揭,最長還款期為30年,而醫管局的貸款計劃只有20年,每月供款額自然較高。 同時,新方案屬於信用貸款,不需要擔保,員工可以將物業再用作申請貸款。
元朗區1月錄約83宗二手買賣成交,其中世宙5座中層A室,實用面積422平方呎,兩房間隔,開價600萬元,微減2萬元,以598萬元沽出,實用呎價14171元,較市價低約4%。 醫護買樓的同時更可藉參加「醫護置業慈善獎賞」,醫護人員或其直系親屬經利嘉閣置業,不但獲得1,000元禮券到社企購物消費,利嘉閣亦承諾每宗合資格的成交捐出2,000元給予受惠社福機構,幫助更多有需要人士。 以660萬元樓價為例,可借盡上限600萬元,年期為20年,按息為1%,月供要27,593元,最低入息要求60,599元。 不過,要留意,由於年期只有20年,不可攤長至30年,令每月供款被加大。 另外,他最大價值的資產是100萬元的香港股票,Alvin沒有和他詳細分析其股票組合,但他亦明白要注意資金周轉的風險。 由於這筆資金隨時是他用來買樓的首期,價值變化直接影響置業預算,必需要把握時間來理財。
醫護買樓: 第四章 醫療廣告
醫院管理局針對內部人手流失問題,於2021年12月中公布,將推出低息貸款計劃協助員工置業,旋即令市場憧憬醫護人員將成為樓市一股新勢力。 醫護買樓 當中個別鄰近醫院的住宅地區,如沙田及港島東區等屋苑,由於位置方便往返醫院工作,區內物業市場向來受醫護人員追捧,計劃推出有機會刺激這些地區的交投量。 他表示,醫管局已落實明年初成立醫管局學院,期望能培育專才及挽留人才,計畫將部分課程與資歷架構掛鈎,藉此進一步提升培訓課程的專業認受性,有助員工事業發展和晉升,以及吸引更多人才加入醫管局,預計最快於明年初成立。 范鴻齡昨於記者會中表示,計畫的利率設有一厘息,並會設有最多三厘的利息津貼,超出有關利息水平就要員工自行承擔,計畫貸款期為二十年。
醫護買樓: 地產
但基本上已經通過這項方案,將會諮詢員工,以及與金融機構協商,料2022年下半年正式實行。 計劃暫時不設名額,所有職級員工也可申請,但若不能可持續推行,或會使用計分制去決定名額,考慮因素包括是否首次置業、員工年資、員工職位、員工對醫管局的重要性等。 若有員工借錢後離職會如何處理,醫管局指暫未有定案,但一定會研究如何防止濫用。
醫護買樓: 醫護可低息借錢買樓又托市?究竟著唔著數?
移民潮之下,醫院管理局(醫管局)針對內部人手流失問題,將推出低息貸款計劃協助員工置業,令市場憧憬,醫護人員將成為樓市一股新勢力。 醫管局在去年底正式推出「員工置業貸款計劃」,加上香港樓市回穩,利嘉閣地產表示,預計醫護及相關人員入市的個案,會在2023年顯著上升;利嘉閣前線在1月份接獲有關「醫護置業慈善獎賞」的查詢,對比12月份上升三成。 利嘉閣最新宣布於「真盤源APP」及「真盤源網頁」中,增設嶄新的「醫院聯網」搵樓功能,並於2月6日上線投入服務。 據了解,只要於醫院管理局工作滿3年,便可申請有關計劃,貸款額暫定是3至4年的年薪,上限為500至600萬元,借貸利息低至1%,貸款年期不超過20年。 入職醫管局3年以上合資格享有房屋福利的員工可以申請員工低息置業貸款計劃,貸款額上限是48個月基本月薪或HK$600萬,以較低者為準。 貸款期不超過20年,利息約為1%,利率會跟隨市場變動,資助上限定為3%,透過計劃購買的物業必須為自住。
醫護買樓: 樓市成交個案(4)緻藍天三房套累減至960萬沽
中原地產沙田新城市分行分區營業經理杜文俊表示,受利好消息帶動,樓市氣氛慢慢回升,不少買家希望於新年前偷步入市。 醫護買樓2025 沙田河畔區1月暫錄約23宗成交,其中河畔花園佔3宗,屋苑最新C座高層08室,建築面積368平方呎,實用面積242平方呎,2房間隔。 中原地產元朗副區域營業經理王勤學表示,通關復常效應下,市場信心明顯提升,入市氣氛轉旺。
醫護買樓: 香港腳症狀這3種最常見!4大類型一次看 醫曝治療不復發訣竅
一借可能借數百萬,我們第一樣很實際的想,我一年還不是還不到,不過計劃有疑點,若我不是留在醫管局做,倘若我5年、10年後離職時,按道理要一次過還這筆錢,其實(留任)意欲不高。 王勤學表示,買家為上車客,有見近期成交加快,樓價有回升趨勢,怕遲買會貴,見上址價錢相宜,考慮不久便拍板承接。 原業主則於2020年7月以680萬元買入單位,持貨兩年多轉售,需付10% 即約59.8萬元額外印花稅,扣除該筆稅款,帳面蝕約141.8萬元離場。 當然,在每名員工薪酬財力,以至置業需求都不一樣的情況下,如果立心置業,應該請教一下專業代理及按揭專家。 又或者沙田好運中心,兩房單位叫價618萬元,實用面積有326呎,每呎叫價18,957元,屬兩房間隔,位置高層。
醫護買樓: 醫護做滿三年 最高可借600萬買樓
蔡逸姍醫師指出,香港腳在臨床治療中,相當常見民眾使用偏方治療,例如泡醋,但這弱酸類物質接觸太久,除了黴菌滋生也會影響到整體皮膚,有可能讓整個腳部皮膚爛掉。 •香港腳類型-水泡型 醫護買樓2025 此類香港腳症狀,患者會在腳掌、腳縫出現有小水泡群生,水泡本身會有點混濁、白霧狀,重點是奇癢無比,非常容易抓破,變得糜爛或滲出液體。 但是此類患者比較不會自覺是感染香港腳,可能以為是穿鞋子磨到,或者是汗皰疹,因為皮膚容易犯癢,經常和濕疹搞混。 蔡逸姍醫師表示,香港腳症狀常見包含紅疹、脫皮、起水泡等,一般腳部的皮膚表面應該要光滑,若因黴菌感染引起足部皮膚疾病,便有可能會出現這些症狀。 利嘉閣地產由即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推出「慈善置業獎賞計劃」,所有醫護人員及其直系親屬經利嘉閣地產購買一手或二手的住宅物業,並於「真盤源」登記,即可領取高達$1000的社企消費禮券。
醫護買樓: 樓市成交個案(3)沙田河畔花園2房 2組客爭一盤搶貴2萬
蔡逸姍醫師提醒,藥膏塗抹應該要到持續到疹子、水泡症狀都不見,有些患者擦一兩天就不使用,或者使用藥膏時間不夠久,都會影響治療效果。 •香港腳類型-趾間型 此類香港腳症狀,患者會在腳縫間、腳掌會出現脫皮、脫屑症狀,如果屬於濕性香港腳,趾縫皮膚可能會出現濕軟、塊狀剝落,有時還會出現紅斑、滲出液體等情形。 此類香港腳可以說是最為常見的類型,因為腳縫屬於溫暖潮濕、黴菌相當喜歡的地方,又因其脫皮症狀,可能和汗皰疹等相似,進而忽略可能感染了香港腳。 蔡逸姍醫師表示,她曾經治療一名20多歲的女性上班族,在梅雨季期間,因為通勤的路上下大雨,穿的皮鞋、襪子全濕,但又不好意思在辦公室脫掉鞋子、襪子。 這樣的狀態就維持了一整天,幾天之後腳縫間開始有點脫皮,感到有點奇怪而就醫,最後被醫師診斷出感染了香港腳。
醫護買樓: 醫護置業慈善獎賞:買樓送1000元禮券
因為腳部皮膚遭黴菌感染而過度角化,出現很多腳皮,但沒有太明顯搔癢等症狀,所以患者常不自覺感染了香港腳,這類香港腳容易和足部長繭混淆。 醫護買樓2025 醫師提醒,如果是厚繭,通常是腳底承受壓力的位置;而香港腳則是容易在足部溫暖潮濕、有縫隙的部位滋生黴菌。 局方初步構思,入職三年以上合資格享有房屋福利的員工,可申請此貸款計劃,還款利率較市場低,不需擔保,但設審查機制,局方會繼續諮詢政府部門、金融監管機構及法律意見,並參考員工反應,再確定細節,明年下半年落實。 有關計劃為優化現行的置業貸款利息津貼計劃,醫管局表示,會利用「置業利息津貼計劃」中一直滾存的政府撥款,作計劃啟動基金,並不需要政府額外撥款。 香港腳源自於黴菌感染,在症狀不是很嚴重情況下,可使用抗黴菌外用藥膏。
局方昨日(16日)公布,醫管局醫護流失率惡化,截至今年11月,醫生流失率由4.9%增至6.2%,護士流失率則由6.7%升至7.7%。 翻查資料,醫管局在上世紀90年代已推出「置業利息津貼計劃」,員工可根據按揭成數申請利息津貼,每年有超過4,000名員工受惠。 但因樓價愈高、政府收緊按揭成數,計劃近年來難以幫助員工,故有需要修訂。
醫護買樓: 第四章 醫療業務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醫護買樓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以沙田威爾斯醫院為例,附近有少屋苑可供選擇,樓價不少在600萬元或以下,根據地產網站資料,沙田第一城一個447呎單位,以680萬元放售,呎價15,213元,屬3房間隔。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表示,放射診斷科、麻醉科醫生流失較明顯,冬季流感高峰期及新冠疫情都令公院壓力大,而海外註冊醫生需長時間才可來港,局方希望透過挽留措施「買時間」,減少流失。 林昶恆(Alvin)在金融服務機構累積了近30年工作經驗,現時是一名獨立專業理財教練(Money Coach),為不同機構提供正向理財教育,講座演說和培訓課程,亦提供個人理財人生咨詢,每年獲邀出席各類活動超過200場。
醫護買樓: 醫療元宇宙!台大微軟聯手創「創傷3D全息影像資料庫」 3大應用曝光
香港腳在台灣是常見疾病,皮膚科醫師蔡逸姍指出,因為整體氣候炎熱潮溼,加上不少人日常生活中,會長時間穿較不透氣的鞋子,環境與習慣兩大因素,使香港腳成為皮膚科門診中夏天常見的治療項目。 從事醫護行業的林太,因為家庭原因,年過五十才決定置業,斥逾千萬元購入日出康城一伙三房單位,盼與兒子重新展開新生活。 醫護買樓2025 不過,臨近退休前才加入供樓行列,一供便供二十五年,負擔沉重,她已準備好延遲退休至少五年至十年,冀盡快還清「樓債」。 醫護買樓2025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稱,假設普通醫護人員月薪約20,000至30,000元,貸款金額為月薪36個月,已可借貸超過90萬元,對醫護人員吸引力頗大。
使用香港腳外用藥膏時必須要有耐心,依照藥品說明書指示的頻率與方法正確塗抹。 有些藥膏成分屬於長效作用如Terbinafine,整個治療香港腳療程需要7天,才可以有效殺死黴菌。 那名女生得知後簡直晴天霹靂,直嚷「怎麼可能!」,一直以為香港腳是老兵才會感染的皮膚病。 但實際上,在香港腳的臨床治療上,也曾經有年紀很小,僅2歲還在學走路的幼兒感染香港腳,原因是被家人傳染黴菌。 香港腳又稱為足癬,主要由皮癬菌引起,好發在溫暖潮濕處,常穿不透氣鞋子的族群便會容易發生黴菌感染,常見例如學生族群、上班族等,男女性都可能會罹患,年齡層也相當的廣。 本文詳列不同類型香港腳的典型症狀、容易混淆的足部疾病,還有香港腳治療方式等,幫助有相關困擾的民眾建立正確的治療香港腳觀念、早日脫離香港腳的困擾。
過往的「置業利息津貼計劃」仍有78億元滾存,會把這筆資金轉出金融機構等「滾動」,以確保可持續運作,即是長期有得借。 醫護買樓2025 醫護買樓2025 是次推出的醫管局員工低息置業貸款計劃只限醫護申請,但政府過往曾推出可供所有居於公屋市民申請的「置業資助貸款計劃」,於2003年1月推出,但房屋委員會在完成對計劃的檢討工作後,已於2004年7月14日通過即時終止置業資助貸款計劃。 醫師表示,香港腳症狀會以單一或多種類型複合存在,可能出現腳趾間的脫皮、糜爛等症狀,水泡則可能出現在腳底、足心甚至足弓處,其中最嚴重可能會同時出現細菌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等症狀。
患部可能紅腫熱痛,必須先使用抗生素治療,控制細菌感染,才接著做黴菌控制治療。 香港全年樓價下跌,樓市淡靜,而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就表示年初起優化人手,裁減400人、減少門店。 不過預計來年樓市會先跌後升,有機會回升5至8%,故希望藉慈善置業優惠計劃增加置業交易。 醫管局並會改善醫護晉升階梯,增加臨床服務質素,包括增設300個副顧問醫生職位、300個副顧問護師職位、40個顧問護師職位等;並整合多間學院成立醫管局學院,加強員工培訓,預計2023年落成。 星之谷按揭行政總裁莊錦輝表示,醫管局提供低息貸款協助醫護上車買樓,此計劃比市場上實際利率1.5%低,於高成數按揭的情況下,亦可讓醫護節省按揭保險費用,計劃可算是頗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