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境保護署去年底發表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20年的人均家居廢物棄置量每日高達0.91公斤,創下13年新高的紀錄。 於自願參與階段,物管人牌照(第1級)及(第2級)牌照持有人在每個「計劃」年度建議達到的(參考時數)分別為12及6小時。 「計劃」會以「曆年」(即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作為周年單位(「計劃」年度),所有級別的正式及臨時物管人牌照持有人均可參與。
物管業發牌制度過渡期已進入倒數階段,監管局主席黃江天指出由於物管公司及物管人數眾多,提醒仍未提交牌照申請的公司,如希望在過渡期前完成所有申請程序及發牌工作,須於今年5月前開展牌照申領程序。 監管局歸納出以下五大物管公司牌照申請常見問題和情況,希望在此提供回應和解決方法,以釋除尚未領牌物管公司的疑慮。 監管局將要求得獎者出示與報讀該培訓活動/課程相關開支的正本文件,以證明及批准換取學券之用。 如得獎者未能提供相關記錄或文件,監管局有權拒絕發放學券。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如有任何原因包括但不限於電腦或網絡技術等,而令計劃相關資料的傳送或接收有所遺失、錯誤或延遲,監管局不會負上任何法律責任。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聯絡及查詢
在過渡期完結後(即2023年8月1日開始),凡經營提供多於一個服務類別的訂明物管服務的物管公司必須持有物管公司牌照;而在物管公司就其提供物管服務擔任管理或監督角色的物管人亦必須申領牌照。 未領有牌照的物管公司或物管人將不得在物業管理行業中運作或執業。 由於「計劃」不可能完全涵蓋由不同團體舉辦的活動/課程,若牌照持有人提供其他未能預先批核或認可但符合「計劃」認可準則的專業發展活動/課程資料,監管局會採用誠信制度接納相關資料,但會作出抽查以核實牌照持有人有否實際參與相關活動/課程及其應取得的出席或參與時數。
- 監管局根據《物管條例》對持牌人進行的調查,一般在展開起計六個月內完成,並會在調查期間每三個月以書面通知投訴人調查進度。
-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監管局)今天晚上以「管理實務」系列為主題與廉政公署協辦持續專業發展講座,就誠信防貪及保安服務新發展與物業管理(物管)業界從業員作出交流,以提升物管服務的誠信專業水平,幫助其履行物管職責,並促進持續進修文化。
- 有鑑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近日發生變化,監管局在此呼籲物管公司應密切留意衛生署防護中心的專頁,以便即時獲取有關最新資訊及作出相應的安排。
- 不要輕易相信「無需經驗、學歷」,「人工高、福利好」的招聘廣告,應留意空缺工資與所需條件是否合乎現實和市場水平。
-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監管局)自成立以來,一直積極與不同的物業管理(物管)業界組織及專業團體聯繫溝通,以了解業界的最新動態及就申領物管牌照提供支援協助。
講者包括廉政公署首席防貪主任羅偉雄、首席調查主任余顯麗和樓宇管理事務統籌黃小欣,以及監管局成員、雄獅培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輝成;而監管局主席謝偉銓及廉政公署防止貪污處助理處長梁仲平亦分別為講座致開幕及歡迎辭。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監管局)今天公布自物業管理(物管)業發牌制度於2020年8月實施至今,已接獲近300間物管公司的牌照申請,其中超過100間已成功獲發牌照。 另外,監管局亦已發出超過8,000個物管人牌照,其中正式物管人牌照佔65%,而臨時物管人牌照佔35%。 事實顯示,社會各界不同持分者陸續開始認受物管業發牌制度,以持有監管局發出牌照的物管公司和物管從業員作為考慮聘用或專業認證的依據。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2025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2025 物管業發牌制度下的三年過渡期不經不覺已步入最後一個年頭,物管公司及物管從業員已積極嚮應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監管局)盡早領牌的呼籲。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物業編號: H200084227 (代理提供)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監管局)今日公布於物業管理業發牌制度下推出「持續專業發展計劃」(「計劃」)的詳細內容,讓物業管理(物管)人牌照持有人在發牌制度過渡期內(至2023年7月31日止)以自願形式參與。 監管局至今已發出8,500多個物管人牌照,並接獲超過310多間物管公司的牌照申請,當中有130多間物管公司已成功獲發牌。 物管業發牌制度下的三年過渡期尚餘不足一年時間便完結,我在此熱切呼籲,現時仍未申領牌照的物管從業員及物管公司,事不宜遲,應馬上開展申領程序,有序分流領牌,並預留充足時間以完成審批工作,以實際行動支持物管業界可持續發展。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假如與有關物管公司已簽訂有效期於2023年8月1日仍未屆滿的物管服務合約,而對有關公司屆時可能仍未持有牌照所引致的問題有疑問,業主組織宜尋求專業意見,並作出適當跟進安排。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監管局)向全港一萬多個業主組織(包括業主立案法團及業主委員會)發信,呼籲其鼓勵所屬物業的物業管理(物管)公司早日申領物管公司牌照。 監管局於2022年初推出「持續專業發展計劃」(「計劃」),鼓勵物管人牌照持有人在發牌制度過渡期內(至2023年7月31日)以自願形式參與監管局舉辦或認可的持續進修活動或課程,從而更新知識及提升專業技能。
- 與此同時,隨着大眾對樓宇物業環境衞生安全的要求提高,疫情亦突顯了科技應用的重要性。
- 普遍而言,室內空氣的污染程度更是室外的5倍,而通風不良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 在收到有關投訴後的十個工作天內,監管局會邀請投訴人親臨監管局辦事處作出一份詳細的陳述。
- 根據《物管條例》,監管局要求其成員披露其屬於監管局決定的類別或種類的利害關係。
- 故此,各行各業的未來發展方向都是致力將ESG理念融入管理及營運模式內,而香港物業管理(物管)業亦不例外,物管公司如何推動保護環境、履行社會責任及加強企業管治工作已成為創建物管業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及衡量物管業朝專業化優質化向前邁進的一個重要指標。
- 相關系統預計會於2022年内推出,在發牌制度過渡期內提供予牌照持有人試用。
雖然持牌人不會僅因違反守則的條文而招致法律責任,但在紀律聆訊中,守則可獲接納為證據,及關於持牌人違反或沒有違反守則的有關條文的證明,可作為有助於確立或否定受爭議的事宜的依據。 團體或院校如有意將其課程成為指明的學歷,無論該課程是否根據「職業資歷階梯」為「物業經理」(適用於物業管理人(第1級)牌照)或「物業主任」(適用於物業管理人(第2級)牌照)職位所需的能力單元而設計,均可向監管局提出申請。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2025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為方便牌照持有人規劃及管理個人的持續專業發展活動/課程紀錄,監管局正為「計劃」建立電子紀錄系統,讓牌照持有人可透過監管局網站及正開發的監管局流動應用程式,搜尋監管局認可的培訓活動/課程資料、報名參與監管局舉辦的活動/課程、記錄曾參與的活動及擷取有關紀錄等。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物業編號: 00282707 (代理提供)
一般而言,學位或同等學歷必須符合資歷架構第5級或以上並具有最少150個資歷學分,而副學士學位、文憑或同等學歷必須符合資歷架構第4級或以上並具有最少90個資歷學分。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物業管理公司可選擇聘用相同數目的持牌物業管理人(第1級)代替持牌物業管理人(第2級),以符合持牌物業管理人(第2級)的最低人手比例。 例如:例子D中的物業管理公司可選擇聘用共三名持牌物業管理人(第1級),以代替一名持牌物業管理人(第1級)及兩名持牌物業管理人(第2級)。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物業編號: H200227024 (代理提供)
最終,法院判決劉某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案涉公眾號“xxx業主之家”就《業委會工作簡報》一文侵害胡某某的肖像權向胡先生發佈道歉聲明,支付胡某某合理維權開支50元,網絡平台公司不承擔侵權責任。 2022年6月17日,這個公眾號發佈了一篇文章,文章提到“小區前期物業管理負責人胡某某在夜宵店吃飽喝足以後,在我們小區的消防通道隨地大小便”等內容。 文章末尾還附有一張組合圖片,組合圖片左上部分是一張紅底黑西裝人物證件照,配有文字“人渣”,該照片被紅筆塗抹遮住頭部和五官,證件照下方文字模糊、難以辨認。 此外,政府還應檢討《標準僱傭合約》,釐定外傭合適身體的準則,包括設立外傭體檢項目及體格標準、明確定義「適合擔任家庭傭工一職的體格檢驗」、指定認可外傭體格檢查的香港醫療機構名單等。 同時要釐清外傭合約終止或屆滿時僱主須承擔的旅費,在條款內加入明確解釋說明,確認合約完成或斷約後的外傭已返回原居地。 並且新增休息日、法定假日及有薪年假安排,比如詳細寫明休息日安排、休息日薪酬、法定假日安排、年假的發放等,完善有關規管。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投訴持牌人
劉某是該小區的業委會主任,她運營著一個微信公眾號,叫“xxx業主之家”。 今年上半年監管局,監管局共巡查一手樓盤銷售點379次,另巡查地產代理商鋪225次,同時,局方進一步抽查網上物業廣告669次,按年增19%,於上述及抽查中,局方共發現49宗違規個案,較去年上半年減少33%。 地監局主席廖玉玲及行政總裁韓婉萍,今日在發布會回顧上半年工作,廖玉玲指出,地監局上半年錄106宗投訴個案,較去年同期減少45%。 2007年7月1日,勞工及福利局成立,由經濟發展及勞工局中專責勞工事務和衛生福利及食物局中專責社會福利的部門合併而成。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與廉政公署合辦持續專業發展講座 提升業界誠信專業水平
筆者認為,監管局應參考現行地產代理監管局、物業管理監管局以及旅遊業監管局等做法,主管處理和審批外傭來港申請、外傭仲介公司牌照申請等,同時還應包括處理仲裁、規管外傭宿舍、舉辦培訓課程、執行巡查、向政策局提供意見、舉辦教育宣傳活動等職能,一條龍處理外傭事務。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2025 監管局宜常設政策委員會,成員應包括政府代表、外傭仲介公司代表、外傭團體代表及僱主團體代表。 在「計劃」下,監管局除了舉辦持續專業發展活動/課程外,亦會認可接納由其他法定機構、政府部門或專業團體(包括監管局「認可專業團體」)所舉辦而符合「計劃」準則的培訓活動/課程。 受教育局監管的教育機構所舉辦的活動/課程和經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資歷認證的活動/課程會自動獲「計劃」認可而無須預先審批。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專業發展
香港政府亦於去年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以「零碳排放‧綠色宜居‧持續發展」為願景,制定「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四大減碳策略和措施,銳意令香港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聯合國在2005年推出全球契約 ,首次提出ESG概念,作為一套評估一間現代企業營運的客觀指標。 所謂ESG,是3個英文字的縮寫, 亦代表3個大方向,分別是環境保護 (E – 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S – Social) 和公司管治 (G – Governance),可以說是一套企業實踐社會責任的實際行動方䅁。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發出物管公司牌照突破100
K 如持牌物管公司將全部或部份的物管服務分判給分判商或服務提供者,則該持牌物管公司須對有關分判商或服務提供者作出合適的監督,不論有關分判商或服務提供者是否持有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該物業管理公司是新成立,而尚未簽訂任何管理合約。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物業管理公司已將所有物業管理服務外判予另一間持牌物業管理公司(次承判商),因此該物業被視為屬於次承判商的組合(更多外判例子,請按此)。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2025 在此等情況下,物業管理公司無須聘用任何持牌物業管理人,但為了持有物業管理公司牌照,仍必須符合上述準則一。 於自願參與階段,「計劃」建議物管人(正式及臨時)(第1級)及(第2級)牌照持有人在每個年度出席或參與符合「計劃」準則的活動/課程時數(參考時數)分別為12及6小時。 如牌照持有人能達至「計劃」建議的參考時數要求,可獲監管局頒發證書以作嘉許。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物管公司牌照申請常見問題
記者從胡先生一方的辯護詞中看到,同時被列為該案被告的還有網絡平台公司。 胡先生認為,網絡平台對內容不加以審核,上述文章的圖片和內容在胡先生所在工作單位和親戚朋友中大量傳播,給他工作和生活造成大量困擾,且造成精神傷害。 2022 年 11 月 11 日,胡先生向網絡平台公司進行投訴並要求依法處理以便維護自身權益,但公司對其請求不予理會,並對投訴不予支持。 目前該篇公眾號文章仍在傳播,對原告造成的損害仍在進一步擴大,因此,胡先生一併將公司也起訴。 現時大約有35萬外傭在港工作,為不少香港家庭充當了重要支援角色,惟近年有關外傭相關問題經常在社會上熱議,特別是疫下外傭「跳工」問題十分嚴重。 本港已踏入老齡化社會,照顧人口持續增加,加上政府一直致力釋放婦女勞動力,家庭對外傭需求始終有增無減。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物管公司可透過申領專線 預約提交牌照申請
監管局上星期已向9個「認可專業團體」1 就「計劃」的內容及「認可專業團體」就其持續進修活動向監管局申請認可的程序及安排作出介紹。 與此同時,隨着大眾對樓宇物業環境衞生安全的要求提高,疫情亦突顯了科技應用的重要性。 物管業以先進科技來協助處理各項防疫抗疫工作無疑已成為日常生活的新常態,智能體溫檢查裝置、無接觸按鈕電梯、消毒清潔機械人、空氣質素感應、電梯扶手紫外綫消毒殺菌等已是處處可見,彼彼皆是。 科技應用已廣泛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之中並帶來各種明顯的效益,公眾對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愈趨關注。 附圖1:物業管理業監管局主席謝偉銓(中)向持續專業發展講座的協辦機構代表廉政公署防止貪污處助理處長梁仲平(右)及講者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成員黃輝成(左)致送感謝狀。 是次實體講座假廉政公署總部大樓舉行,有超過150名物管業界人士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