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特赦或求酌情處理,不僅對其他守法市民不公,更褻瀆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 無論本職系工會提出任何反對理據或合理建議,包括開設高級地政督察職位,署方均沒有接納。 今年初更決意在2018年5月7日強推先導計劃,此舉完全破壞管職雙方互信,更不公不允地以不對等的薪酬,減省資源投入,犧牲前線員工的合理權益,達到管方強推先導計劃之目的。
- 如對查詢/投訴的處理或調查結果另有意見,查詢人/投訴人可致函有關辦事處的主管。
- 一般來說,除了綠化地帶及休憩用地之外,均即使土地用途屬「農業」用途,也會獲批建丁屋。
- 「原址換地」是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下的產物,發展商如在指定土地範團內,持有滿 4 萬呎的相連農地儲備,而土地業權須為統一,便可向地政處申請修訂契約,透過「原址換地」,更改所持農地用途,轉為住宅用地。
- 署方稱,如有證據證實已登記的寮屋涉及擴建,並是於2016年6月22日地政總署公布收緊寮屋管制行動酌情安排後進行,署方不會給予糾正機會,會即時取消寮屋登記編號及清拆整間位於政府土地上的違規構築物。
- 矽谷銀行日前宣布,由於投資組合出現巨額虧損,將發行22.5億美元股票以增強資本狀況,消息導致矽谷銀行周四股價暴跌超過六成,美國銀行股亦創下近三年來最大跌幅。
- 地政總署發言人今日(十二月十九日)表示,自二○一六年六月二十二日公布各項加強寮屋管制措施,各分區寮屋管制辦事處(寮管處)及地政處過去數月已陸續落實執行。
(五)香港政府於一九八二年在全香港地區進行寮屋登記,目的是凍結當時的寮屋數目,獲登記的寮屋仍屬非法構築物,只是「暫准存在」。 在一般的情況下,已獲登記的寮屋會因該寮屋所在地被納入發展清拆計劃或環境改善計劃,或因安全因素的情況下被清拆,因此政府並不鼓勵寮屋居民以永久性物料重建或修葺寮屋。 至於在修葺和重建上或是物料要求上,政府亦將放寬有關的規定,例如如寮屋登記時採用的物料是木材,在未來除了木材外,寮屋佔用人亦可選用同類別的其他物料作取代,而地政總署將會於稍後公布相關合資格物料的列表。 寮屋問題在港存在多年,現時全港有約38萬間寮屋,今日(3日)立法會會議上,漁農界議員何俊賢提出了「全面落實寮屋及農用構築物過渡政策」議案,要求政府全面落實寮屋過渡政策,在結構安全的前提下,減少清拆寮屋。 惟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指,政府並非要大幅在短期內清拆寮屋,強調當局只會在地方有發展、寮屋有嚴重違規等情況下才會清拆寮屋或取消登記編號;他又透露,下月將推出兩項關於修葺或重建寮屋的改善安排。 回顧寮屋的發展歷史,早於1940年代中期至1970年代後期,由於大量內地移民來港,數以十萬計的市民在未發展和未批租的政府土地或私人農地上,搭建了大量寮屋構築物,包括各式簡陋的鐵皮屋、木屋、石屋等作居住用途。
寮屋管制組: 業主會對方案「無眼睇」
現時本職系面對沉重的工作量,士氣本已十分低落,署方作為良好管理者理應設法提升團隊士氣,強推寮屋管制先導計劃實對本已低落的士氣一再打擊。 此舉不單無視市民福祉,員工們無不感到被出賣,所積累的怒氣怨氣更有可能波及其他職系。 寮屋管制組 寮屋管制組2025 寮屋管制組2025 在這情況下執行工作,不但會影響服務質素,亦令管職矛盾推至百熱化。
- (iv)為加強調查及搜集資料方面的工作,地政總署過去數月利用無人機及大幅面數碼航空相機分階段對各寮屋區進行拍攝工作,這輯圖片有助各分區寮管處日後核實違規擴建是否屬新的擴建,以助執行前述第(ii)項措施。
- 有報道指出,有元朗石湖圍新村地主涉嫌將寮屋非法改建成「豪宅」,在網上連寮屋及農地一併發售。
- 曾處理區內寮屋問題的新民黨沙田區區議員黃宇翰認為,擴建事件反映地署明顯沒派人巡查,否則不會出現長年被霸佔而不為人知的情況,批評寮屋管制組只管建築物,不管佔用者身份,縱容寮屋被非法買賣或霸佔的情況發生。
- 地政總署一直在各寮屋區告示牌上張貼通告,提醒市民有關限制。
- 在清拆日,清拆組在寮屋管制辦事處協助下會將所有受影響的構築物清拆及將土地清理交給相關部門以進行擬發展的項目。
投資者擔心,隨著央行積極採取行動抑制高通脹,利率上升帶來的財務影響,可能導致其他銀行面臨類似損失。 美國財長耶倫表示,財政部非常仔細地關注矽谷銀行和其他機構的近期發展,她認為當銀行面臨財務損失時,是令人擔憂的問題。 寮屋管制組 原因不只是原有的房屋在戰時大多受到破壞,更重要的是其後中國大陸爆發國共內戰,使大量難民湧入香港。
寮屋管制組: 香港島
另外於西貢清水灣的碧水新村,則主要是上世紀60年代批予受颱風影響的居民登記居住的寮屋。 根據房屋署1980年代初的統計,全港有57萬木屋居民,大約14萬個家庭。 按當時措施,居港10年並符合入住公屋資格,而木屋被清拆或因天災而損毀的居民,可立即遷入空置的公共屋邨,如公屋單位不足,則可遷入臨時房屋。
除了「丁屋及村屋」之外,另一類新界農地上常見的建築物就是「牌照屋」。 顧名思義,所謂「牌照屋」就是獲政府正式批出文件的一個處所,容許持牌人按文件上的條款佔用該處所。 認可鄉村名冊 (資料來源:地政總署)申請人在填妥「興建新界小型屋宇綜合申請表格」,並在村代表聲明下,就可向地政署分區辦事處理。
寮屋管制組: 4 香港迪士尼樂園特選企業及機構優惠
經核實後,受影響人士如有住屋需要,清拆組會將有關個案轉介香港房屋委員會或香港房屋協會,以便審核他們的安置資格。 寮屋管制組2025 寮屋管制組 寮屋管制組2025 倘若未符合安置資格的受影響人士在清拆行動當日仍無處棲身,在接獲地政總署的轉介後,房屋署會考慮開放臨時收容中心讓他們作短暫居留,為期約三個月。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一般沿用屋宇署清拆違例天台構築物的安置準則,處理受其重建項目影響而須清拆的違例天台構築物住戶入住房委會租住公屋單位的安置申請,詳情請參閱房委會網頁的公營房屋政策甲部第二章。
寮屋管制組: 寮屋
當年的寮屋區十分擠逼,衞生環境惡劣,電線橫飛,且不時發生火警,威脅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寮屋管制組2025 直至1953年石硤尾大火,大量木屋被燒毀,超過五萬人一夜之間無家可歸,政府遂決定興建多層徙置大廈以安置受火災影響的居民,日後更擴大至提供居所予中低收入家庭,寮屋數量就此開始減少。 隨着寮屋管制及清拆職務由2006年4月1日起從房屋署移交地政總署後,房屋署的職責只局限於協助安置受政府為騰出土地作發展或其他用途等清拆行動影響的合資格人士,以及受天災和其他緊急事故影響的災民。
寮屋管制組: 牌照屋
新界非法寮屋多如雨後春筍,近年更進入「無王管」狀態,不少人歸咎於新界地權繁複、部門執法存在困難。 不過,測量師關樂平指出,地政總署轄下俗稱「寮仔部」的寮屋管制組有權即時清拆非法搭建寮屋,批評當局一直未有做好把關及執法工作,令情況一發不可收拾。 寮屋管制組2025 地政總署發言人承認,嘉和里村內現時涉嫌違規僭建2層寮屋的個案共有6宗,其中4宗涉及違反官地牌照條款,正由屯門地政處跟進,另外2宗個案則由寮屋管制及清拆辦事處處理。 發言人又指,當局接獲投訴後已即時展開調查,並發信警告佔用人及要求糾正違規事項。
寮屋管制組: 重建臨時住用房屋
黃又指登記者實際上只擁有該寮屋的佔用權,日後若獲分配公屋或居屋,須交出該地,再由地署清拆寮屋。 惟負責安排市民上樓的房署與地署以私隱為由,不會交換寮屋登記及上樓人士的資料,導致部分人可同時持有寮屋及享用房屋福利。 地政總署指出,涉事構築物座落元朗石湖圍新村的私人農地上,一共有6個寮屋登記編號。 另外,署方過去數月於該區發現有兩個短期租約及兩個政府土地牌照的範圍出現違規構築物,署方已向相關承租人或持牌人發出警告信,要求在限期內糾正違規情況。
寮屋管制組: 處理丁屋申請
自住業主可以善用「居所貸款利息扣稅」,一共20個年度可以扣減,每年上限十萬元,究竟怎樣申報才可以用盡免稅額呢?
寮屋管制組: 寮屋不能轉讓及重建
王指出,由於房署後期強調處理核心業務,加上大型清拆行動較以前減少,政府基於上述多個因素,遂於○二年開始逐步將房署轄下的寮仔部撥歸地政總署負責,由該署執行寮屋政策。 俗稱「寮仔部」的寮屋管制組,以前是專責處理本港木屋區,一直由房屋署管轄,直至○二年四月起,分批轉交由地政總署管理,首批約二百名市區寮仔部員工「過檔」至地政總署,薪酬福利不變,至○六年四月一日,地政總署全面接收整個寮屋管制組,目前任職員工達四百多人。 本港的寮屋問題表面看似已經解決,但隨着近年愈來愈多人遷至寮屋區,目前的人員數目根本不足以解決寮屋問題。 「原址換地」是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下的產物,發展商如在指定土地範團內,持有滿 寮屋管制組 4 萬呎的相連農地儲備,而土地業權須為統一,便可向地政處申請修訂契約,透過「原址換地」,更改所持農地用途,轉為住宅用地。
寮屋管制組: 清拆安置
至於「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當局表示會盡量透過「一地多用」模式落實,按現時研究進度,料最快2021/22年凍結登記,如過程順利,會爭取於2025年開展工程。 )在香港一般是指非法佔用政府土地,或位於私人農地上的違契構築物或臨時居所,其建築通常相當簡陋,大多以鐵皮及木板等搭建而成,所以又俗稱鐵皮屋、木屋;香港的非原居民村落只是寮屋區(squatter area:佔屋)。 署方又指,寮管處職員未來會繼續聯絡土地業權人,要求進入事涉寮屋作深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