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許多手機品牌不斷提到,那個讓手機拍攝看起來似乎比起高階單眼還要「吸睛」的運算式攝影,最近無論是 Apple 或者是 Google,全都卯足了勁在這方面推出強大的軟體拍攝功能乃至於硬體方面的進一步配合。 隨著 Pixel 4 上市,Google 則是選擇再加強所謂的夜景模式,到可以輕鬆將手機搭上腳架即可拍攝星空的拍攝模式。 令人非常好奇這技術中間到底有些什麼樣的細節 — Google 最近也專門刊出一篇關於 Pixel 星空拍攝的關鍵技術 說明。 還有就是要確認月亮的狀況,最好可以避開有月亮的夜晚,或是趁月亮還未升起或月亮降落之後的時間拍攝,月光是蠻嚴重的光害,會讓銀河拍攝起來不夠明顯。 圖:除了主鏡頭,S22 Ultra 的前鏡頭也支援人像模式,而且同樣也提供兩個焦段,相機也很聰明地會自動偵測畫面上是否有其他合照的人物,會自動切換至廣角端讓使用者更好的取景。 拍攝星空(或低光源環境中的物體)時,需要引入大量光線才能捕捉到拍攝主體。
- CM1 竟然用上了 1吋的影像感應器,而且有手動對無功能,手動曝光模式中的最長曝光時間達 60秒,我一看其規格,已知非池中物,直至把 CM1 弄到手就忙於出去拍銀河,可惜五月天的夜空仍經常雲來雲往,好不容易等了幾個晚上才拍到一張雲中銀河的照片。
- 還有就是要確認月亮的狀況,最好可以避開有月亮的夜晚,或是趁月亮還未升起或月亮降落之後的時間拍攝,月光是蠻嚴重的光害,會讓銀河拍攝起來不夠明顯。
- 而且A52S還有專業拍照跟超延遲錄影,這兩個功能拿來拍拋紙花會很好用,專業拍照能調整快門數、ISO還有色溫,可以凝結時間或拿來拍星空,超延遲錄影在時間的快慢交替下很有電影的質感。
- Galaxy S23 提升了散熱效果,在執行高效能手遊、龐雜文件任務時更輕鬆。
- 單獨拍攝星空似乎沒什麼太大樂趣,主要還是拍銀河會好看,但這次由於並非是銀河出現季節,那只能嘗試車流的車軌。
- 這裡跟大家說,手機拍攝一定要善用人像功能,景深製造的朦朧感會讓照片更有層次,也讓拍攝主題更能被凸顯,像這種靠著牆的照片可以讓手機更貼近牆壁,保留多一點牆面,然後鏡頭跟人物平行,牆壁的延伸感加上模糊背景,照片裡面的人就像在跟你對視一樣喔。
」為曝光原則,畢竟,唯有將照片放大至 100% 甚至是 200% 才看得出星星拖曳的星軌,如果不放大看的話,在小畫面、解析度不高的螢幕上,其實也不容易發覺。 每個人拍攝的條件不盡相同,但拍攝完成後,基本上仍需透過簡單的 LR 調整,讓銀河更加突顯於黑夜星空當中。 感光度:如果你與我相同,同樣使用 F4.0 & 30 秒的曝光參數,不彷先使用 ISO 1600 當作參考,如果太亮,把感光度降低,如果還不夠亮的話再把感光度增加。
三星手機拍星空設定: 【手機拍攝】善用手機特點及APP 拍出媲美專業星空
認真看一下還可以看到隱隱約約的銀河,沒想到HUAWEI P10 Plus 也能拍出這樣的效果,這點真的是相當出乎意料之外,從這來看智慧型手機的拍攝能力也越來越強悍,其實只要善加利用手邊的工具與器材就算沒帶單眼出門也能記錄您當下的感動,這也是手機拍照最大的優勢之一。 我們來看二組不同規格相機、鏡頭,在相同情況下所拍攝的照片,這組為擁有 4200 萬像素的 Sony A7R3,使用 12mm 鏡頭拍攝,將照片放大至非常大,13 秒曝光時間還能維持星星的形狀,但使用到 15 秒曝光時間,就已經有輕微的星軌拖曳。 CM1 竟然用上了 1吋的影像感應器,而且有手動對無功能,手動曝光模式中的最長曝光時間達 60秒,我一看其規格,已知非池中物,直至把 CM1 弄到手就忙於出去拍銀河,可惜五月天的夜空仍經常雲來雲往,好不容易等了幾個晚上才拍到一張雲中銀河的照片。
單獨拍攝星空似乎沒什麼太大樂趣,主要還是拍銀河會好看,但這次由於並非是銀河出現季節,那只能嘗試車流的車軌。 另外,天氣也很重要,晴朗通透的夜空或者略有薄雲是非常適合星空攝影的天氣,所以,出門拍攝星空,提前看好天氣非常有必要。 將優化您所拍攝的影片,無論是騎自行車時疾速下坡,或在仲夏夜散步時,捕捉柯基搖頭擺臀的可愛模樣,都能獲得平穩流暢的影片畫質。 若是和 iPhone 13 Pro 對比,兩者表現都是旗艦級水準沒錯,人像輪廓確實都可以清楚勾勒出來,Galaxy S22 Ultra 對於髮絲的處理還不錯,有盡量保持根根分明的感覺,而 iPhone 13 Pro 連斗篷的帽子也有判別出來是屬於主題人物的,沒有跟散景一起模糊。
三星手機拍星空設定: Galaxy S23 系列的「天文攝影」功能如何啟動?
至於為什麼是 4 分鐘的曝光時間,推薦各位也可以看看 Google 所貼的 2 分鐘長曝的星軌軌跡照(就是前面的模糊示意圖)。 個人覺得這狀況跟許多手機相機的電子防手震狀況類似 — 需要補償越多,照片需要裁切的範圍也將會更多。 所以會有時間限制是極為正常的,畢竟無論要將照片進行補插點或者是裁切都有極限存在(重點是星體也是會移動消失在畫面中的啊 XD)。 做為夜景拍攝的延伸,需要更長曝光的天體攝影模式,更需應付長時間曝光所容易產生的雜訊熱點問題。 而長達 4 分鐘的曝光,首先則是會遇到因為天體運行而導致星軌的模糊現象 — 其實曝得夠久的話星軌也很好看,但四分鐘的長度,照片看起來就像是不專業的人所拍出的搖晃照,並不會給人驚艷的感覺。
- 建議大家先看一下第一組 30s 曝光這張圖片,天空中的星星因為地球自轉的緣故持續的在移動,所以當快門拉長到 30 秒的時候,天空中的星星就會出現移動的軌跡;除非你是想要拍出星軌的照片,不過拍星軌至少也要有 30 分鐘以上的曝光,或是裝上赤道儀來拍攝。
- 圖:今年三款 Galaxy S22 系列均採用 Dynamic AMOLED 2X 面板,畫質、對比度與色域呈現都是業界頂尖水準,同時也都支援最高 120Hz 的自適應螢幕更新率,且 S22+ 與 S22 Ultra 的顯示峰值亮度更提升至 1,750 nits 的超高標準。
- 從前兩組日間實拍可以看到,百倍變焦的拍攝效果畫質足以辨識出拍攝的景物是什麼,不過細節表現還有進步空間,例如從第二組拍攝照片中就可以看到百倍變焦拍得出路牌的指示文字,但無法拍出車牌號碼。
- 浩瀚星空总是令人心驰神往,然而,手机拍摄星空,可以说是手机摄影难度最高的一种。
- 事實證明,三星沒有偽造月球照片,只是可能後製處理過,故推翻造假說法。
- 以Galaxy S22與S22+拍攝有如使用單反數碼相機一般,用戶可以透過設置ISO和快門速度讓照片更亮或更暗,並且可以手動對焦拍攝主體,讓相片完全符合所需的要求。
舉例來說,附近有沒有醒目的建築物、吸睛的造型奇石或是聳立的大樹? 蘋果在去年推出的iPhone 14 Pro首度加入動態島功能,引起不少好評,如何善用動態島已成為各家App廠商的目標,近日Google地圖推出全新改版,其中導航、地圖等資訊可在動態島上顯示,成為一大亮點。 蘋果將在今年推出iPhone 15,其中最大的改變是因應歐盟新規定,將充電孔規格從Lightning改為USB-C,不過近日外媒表示,蘋果尚未放棄MFi (Made For i-Product)商機,未來USB-C傳輸線仍須經過蘋果認證,才能在iPhone 15使用。 記憶體和儲存空間規格提供四種版本選擇,分別是 8GB RAM + 256GB ROM 以及 12GB RAM + 256GB / 512GB / 1TB,至於採用的儲存空間是 UFS 哪個規格同樣目前也尚未公佈,要等到之後實測才能確認。
三星手機拍星空設定: 三星藏起來的秘密武器?S10「夜間」模式實拍搶先看
若是以人像模式拍攝的照片,在後製中還可以調整棚拍燈效,在演算更快的 AI 輔助之下,燈效的效果更自然,質感看起來也變得更好了些。 這篇我們將分享 Galaxy S22 Ultra 在靜態照片拍攝上的演進,並提供 三星手機拍星空設定2025 iPhone 13 Pro 的同場景拍攝照片供讀者對比。 後製還能調整散景的程度或對焦位置,連散景效果都能改變,像是旋轉或是保留主體顏色,同一張照片也能傳達不同的情緒。 這裡跟大家說,手機拍攝一定要善用人像功能,景深製造的朦朧感會讓照片更有層次,也讓拍攝主題更能被凸顯,像這種靠著牆的照片可以讓手機更貼近牆壁,保留多一點牆面,然後鏡頭跟人物平行,牆壁的延伸感加上模糊背景,照片裡面的人就像在跟你對視一樣喔。 可以查到任何一天與幾點幾分,太陽、月亮、銀河的運行位置,為拍攝日出、日落、月亮、銀河省去不少功夫,支援GPS定位、查詢不同位置與VR功能…等。 此外全系列前、背面玻璃均採用再生回收玻璃製成,被蓋的PET保護膜亦為回收塑膠材質,並延續S22系列包裝盒同樣以100%再生紙作為包材,減少環境衝擊。
三星手機拍星空設定: 拍出銀河#withGalaxy
由於地球每小時自轉15度,所以曝光時間不同,就會影響星軌的長度。 在學習 銀河怎麼拍 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照片細節的部分,如果想要拍攝銀河,同時放大看細節,裡頭的星星也能呈現顆粒、結實的模樣,那麼我們要特別著重曝光時間的選擇。 打開內建「相機」App ,啟用夜間模式來拍攝,由於上腳架後就可以將曝光時間手動調整至30秒(如果不會設定建議先「瞭解夜拍操作教學(點我了解)」)。 星空拍攝屬於低光拍攝,拍攝系統需要用較長時間去曝光,在手持情況下容易拍出手動模糊不清的照片。 把腳架安放好一個好位置,既拍到星空,又可以適量把附近景物置入畫中構圖。
三星手機拍星空設定: 手機品牌 > ASUS >
這次便為各位愛好攝影的讀者,介紹五招手機拍攝星空要注意的事項。 下面依序提供同一場景 4 分鐘、7 分鐘與 10 分鐘三種曝光長度的實拍,實際上看起來差異不大,但有可能是附近有光源影響,可能晚一點半夜再測試看看了! (圖片點擊可放大,但非原圖,同比例裁切為 1440 px 三星手機拍星空設定 寬度,細節應該可以看得蠻清楚的)。 開啟 Expert RAW 後,左側第二個按鈕點擊可開啟「天文攝影」,裡頭可設定持續時間(4分鐘、7分鐘、10分鐘),並能開啟「星象指南」。 使用者可以即時預覽套用的效果,如果仍對拍攝成果不滿意,使用者還可以在「媒體瀏覽器」程式中,套用新的效果進行後製。 使用超廣角鏡頭拍攝時我們也發現,Galaxy S22 Ultra 超廣角鏡頭拍起來的顏色偏暖調,而 iPhone 13 Pro 偏冷調。
三星手機拍星空設定: 拍攝光源不足的景物效果絕讚
推薦大家使用一些星空攝影軟件,比如starwalk,可以看到銀河的方位,幫助我們輕鬆拍攝。 還有一個專業風光攝影軟件:planit,可以精準的算出銀河升起的時間、月亮、太陽的起落時間,銀心高度角等等,對星空攝影來說非常方便。 智能手機的內置鏡頭一般是用數碼變焦技術,在拍攝星空時你會覺得你肉眼所見星空,會比從手機畫面看到的看上去更大,不期然會使用了「數碼變焦」拉大了畫面,這樣你用手機拍出來的畫面在像素大小和畫質都會下降,得不償失。 所以,不要強求放大你的拍攝畫面,用手機原有的可見拍攝範圍拍出最佳畫質便可。
三星手機拍星空設定: 三星 Galaxy S22 Ultra 百倍變焦、夜拍、人像模式實戰!跟 iPhone 13 Pro 比一比
當然若是在夜景與星空的環境下,夜拍模式預計能有更好的效果,不過本次測試缺少這類型的畫面。 再加上夜拍模式後,從最明顯的亮度比較上,較能看出獲得更多進光量,誠品較為明亮。 更新之後,在相機「全景」與「食物」模式之間,就能找到「夜間」拍攝選項,沒有提供額外設定,只會出現「請穩定拿握手機」的提醒。 ▲ 以測試使用的 Sony 手機為例,拍星空就該進入 M 手動模式與 MF 手動對焦,並且透過手動曝光和不同 ISO 組合去嘗試,拍完之後看成品,然後再針對成品去微調曝光時間和 ISO,直到拍出自己想要的星星樣貌。 Galaxy S21 Ultra 新增了「超明亮夜拍」功能,在一般模式下就可以拍出一般手機夜景模式的亮度,在夜間模式下甚至提供自訂曝光時間功能,最長曝光時間則是依照拍攝環境而定,可以自訂 7 至 20 秒快門曝光。
三星手機拍星空設定: 「細節增強」完補黑夜暗位細節
現在去店家消費都要掃實聯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1922實練制沒辦法放大畫面掃條碼,有時候排隊離得太遠就沒辦法掃到,這時候就要開啟三星相機設定裡的QR掃描,用手機原生相機去拉近跟QR碼的距離,就能快速又輕鬆的掃描到。 :通常現場光線昏暗,無法正常使用自動對焦,請改為手動對焦,對焦無限遠,若鏡頭沒有對焦刻度,通常是轉到底再回轉一點點,因不同鏡頭而異。 許多初學攝影的人,對於拍攝銀河多少有些疑問,或不知該如何下手,本篇將教你一些銀河拍攝技巧、查詢銀河時間、相機參數、注意事項與如何尋找銀河,讓你輕鬆就拍到銀河。 請至相機的設定選單,啟動「儲存RAW複本」,確保在專業模式下拍攝的照片,皆儲存為RAW檔案格式。 相較於JPG或PNG格式,以RAW檔案格式儲存的照片,在編輯處理上能有更多的選擇。 在漆黑夜空的襯托下,星光閃爍令人陶醉,但要用相機捕捉眼前的美景,實際上難如登天。
三星手機拍星空設定: 使用 Facebook 留言
事實上年年中,中國的 Nubia (ZTE副品版) 早已推出以攝星功能作為賣點的手機,今年就連韓,日大牌也推出了有長時間曝光功能、可以手動對焦甚至是可以拍攝 RAW 檔案的 Android 手機,我會視今年為手機攝星時代的正式降臨。 Galaxy S23 Ultra新增支援Expert Raw功能,只需要開啟相機內建的「星象指南」功能便可掌握星象,並能設定長時間曝光捕捉清晰動人的夜空之美,將璀璨星空盡收眼底。 個人認為,Google 透過多張曝光來進行除雜訊的功能,就像是將星空當作錨點來進行影像的定位。
三星手機拍星空設定: § 銀河拍攝時間的圖表說明 §
高倍變焦在夜間表現上也還不錯,3x 光學變焦和 10x 光學變焦的畫質都滿好的,不過百倍變焦對手機來說就比較有難度了,保留的細節比日拍少不少,不過只要不是太暗的環境還是可以辨識得出拍攝內容。 和上一代 Galaxy S20 Ultra 相比,Galaxy S21 Ultra 針對望遠拍攝功能大幅的加強,這次配置了兩顆望遠鏡頭,透過兩顆 1000 萬畫素的 3x 光學變焦鏡頭和 三星手機拍星空設定 10x 光學變焦鏡頭,讓使用者在望遠拍攝時照片細節可以更為清晰。 為節省曝光時間,可先將ISO值調至最高、光圈最大、手動對焦(MF)、B快門曝光,預先試拍幾張以取得最佳構圖,並可視拍攝地形準備補光器材(如頭燈、車燈、手電筒…等),對前景作適當補光。 由於星空拍攝環境較暗,因此對於快門速度的要求比較高,為了保證曝光相對準確和星體的亮度,最好選擇相對大的光圈拍攝星空;快門速度以30秒以內為適宜,大於30秒的快門速度會導致星空拍攝變成星軌拍攝。
雖然銀河總是會在夜空出現(畢竟我們身處銀河之中),我們一般所稱的「銀河」其實是銀河核心,只有二月到十一月能看到。 由於它在天空中的走向在此期間也會有所變化,要拍攝到它在夜空中的理想位置也需要一點規劃。 針對攝影愛好者推出的 Expert RAW 模式也有不少升級,應用 S23 Ultra 的高畫素主鏡頭,現在 Expert RAW 也可以拍攝 5000 萬畫素的 RAW 照片。 別看照片中這樣的星空,用肉眼看的話,星星數量其實還比照片中更少,所以手機可透過高 ISO 的呈現將夜空的星團呈現出來,真的是蠻厲害的。 因為在這麼暗的環境下,即使手機對比或是相位對焦再強,還是無法在昏暗的環境下正確對焦,這時候就要靠手機的 MF(手動對焦)模式來自訂對焦點,而基本上應該除了 iPhone 以外的手機,不少的安卓智慧機應該都有專業模式啦。 而且為了解決望遠拍攝手震導致不容易取景的狀況,這次加入 AI 防手震,在 30x 以上的變焦條件下,當使用者對準某個景物,畫面就會跳出「AI 防手震」的圖示,來幫助手機鎖定畫面,這時候取景框就不會一直晃來晃去,使用者也可以更好容易拍到想要的畫面。
三星手機拍星空設定: 三星 Galaxy S23 系列「星空攝影+韓式拍貼機+薰衣草紫色」10大夢幻亮點整理
由於銀河是暗到無法在螢幕上對焦的,所以直接將對焦點拉至無限遠即可,無限遠的圖示是山,小花圖示是最短拍攝點,除非有近物搭前景要拍攝,但是既然要拍銀河了,還是對焦在無限遠的銀河身上吧。 圖:今年 Galaxy S22 Ultra 的顯示器技術同樣是站在業界最高峰,且 1-120Hz 自動調校的刷新率,更能兼顧使用體驗與消費者重視的電力續航。 圖:透過 AI 人工智慧演算法的加持,今年 S22 Ultra 的相機拍攝能力可說是有感升級,尤其是超長焦段的可用性更高了,畫質也能符合大部份用戶的需求。 圖:S22 Ultra 的 S Pen 也同樣支援藍牙連線的遠端遙控功能,可透過 S Pen 上的按鈕與不同手勢動作來操控功能。 圖:內建的 Samsung Notes 也是最新版本,可以幫助使用者快速建立筆記或是繪畫,細膩的感壓與筆勢動作都能忠實呈現在畫面上,就如同在紙本上書寫一樣自然。
三星手機拍星空設定: 鏡頭升級,提升夜拍與錄影表現
圖:在啟動 1 億像素拍攝功能後,右上角會出現一個「細節小幫手」的按鈕,點一下可啟動,這時按鈕會變成黃色。 圖:在 3x 焦段人物更為凸顯,而且人物與背景分離的計算真的非常準確,在夜間低光的情況下,人物整體曝光也相當正確。 圖:Galaxy S22 Ultra 的主相機架構與去年的 S21 Ultra 大致相同,下面三顆鏡頭由左至右為 1200 萬超廣角、1.08 億廣角與 1000 萬 10x 望遠,上面兩個左方為雷射對焦模組,右方為 三星手機拍星空設定 1000 萬 3x 望遠。
IPhone 11 Pro 拍攝(開啟夜間模式)長曝30秒 |ISO 、f1.8 (拍攝瘋先生)後續2022年跨年夜再度使用 iPhone 13 Pro 進行拍攝星空,完美紀錄下星空面貌。 部份智能手機,未能在內置的拍照系統隨意調校拍攝快門速度,這時候便應使用其他手機軟件APP來做到這些設定。 其中的「顯色」效果,是將背景刷成黑白色調,使彩色的拍攝主體更為突出。
除了讓夜空看起來像夜空外,包括雲朵、天空漸層表現乃至於銀河都更將為明顯,更接近許多人心目中的理想星體照片。 隨著 Google 將天體模式推送至 Pixel 4 以及先前的 Pixel 三星手機拍星空設定2025 3 三星手機拍星空設定2025 與 Pixel 3A 機型,也激起了許多 Google 手機愛用者的一陣「追星」潮(在此之前大家會沒事跑去拍星星嗎?好奇)。 看到一張張震撼人心長達數分鐘的長曝星空照片,真的讓人急欲知道到底 Google 又對運算式攝影施了什麼法術,居然連這種伸手不見五指,以往遇到這類題材只能乖乖收起手機的拍攝現場,都可以慢條斯理地架起小小的手機就能拍出大大震撼的星空照片(而且連銀河都拍到)。 手機拍攝出來的銀河很明顯畫質不好,與高階單眼拍攝出來的純淨度完全不能比擬,不過輕便是它的優點,基本上帶個手機用的小腳架就可以上山拍攝,只是上傳FB IG等社群或是分享給親朋好友已足矣,對於追求畫質的玩家還是辛苦一點揹著較重的相機及大光圈鏡頭吧。 需要比平常更久一點的開啟時間—換言之,快門速度慢才能夠接收到足夠拍攝所需的光量。 但是也要小心別讓快門開得太久,不然就會捕捉到星星本身的微幅移動,產生所謂的「星軌」。
三星手機拍星空設定: 拍攝 星空.夜曝 的七大注意事項
上圖 01 的銀河照片,我們放大照片看細節,將照片放大後檢視裡頭的星星,星星依舊呈現出顆粒、結實的樣子,而這張照片是使用 13 秒曝光完成。 至於快門速度是為了拍攝出星星的運動軌跡,如果想要繁星點點的攝影效果,選擇短時間的快門就能達到預期效果,反之亦然。 深空拍攝對於天文知識和裝置要求也更加嚴格和專業,因此我們一般所說的星空拍攝只包括前兩者。 來到光源不算太明亮的海傍,以Galaxy S22系列採用「夜間拍攝模式」拍攝,照片都不會太暗,整體畫面確實明亮清晰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