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位於昆明至曼谷國際大通道高速公路沿線,交通非常便捷,從昆明驅車前往普洱、西雙版納,去東南亞國家老撾、泰國,都會經過墨江。 過去一個交通不便的小縣城,因爲高速公路的開通,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河南縣級市的四大之最,級別最高地圖單列,人口最多的超地級市! 但中國的城市級別多達5級,除了最高的省級直轄市,甚至還有鎮級市。
龔小平(廣西藝術學院教授) 龔小平,女,現任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學科帶頭人,聲樂課(廣西高校精品課程)課程負責人,聲樂教學團隊(廣西高校優秀教學團隊)帶頭人,音樂學院副院長。 廣西藝術學院創辦於1938年,前身是滿謙子和徐悲鴻、吳伯超在桂林倡議建立的”廣西省會國民基礎學校藝術師資訓練班”,1958年新成立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獲準恢復重建兩所學校,廣西藝專名列其間,1960年廣西藝專更名為廣西藝術學院,由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 廣西藝術學院 21世紀中國美術學院提出了獨具特色的「一人雙環六學科」的學科構架,形成了以美術史論為心臟、以中國畫和書法為頭腦、以油畫和版畫為左膀右臂、以雕塑和新媒體為邁動的雙腿、以綜合藝術為聯通四肢的軀幹的工作室人形結構,將造型藝術創作的多元追求孕育而成共生互動的生命整體。 同時,又以這一人形結構為內核,以設計藝術學、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建築學、藝術學為外環的雙環結構,強調高點學科和人文關懷對於六個學科的核心的引領作用。 2007年,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學科再次被列為全國重點學科,藝術學一級學科獲准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廣西藝術學院: 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院2022屆畢業作品展(Web版)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線上”的所有資訊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線上”網站的市場經營。 廣西藝術學院 ”容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劉標説,集聚區內産品和服務供給豐富,文化和旅遊消費氛圍濃厚。
在徵稿方面儘可能地兼顧設計學科全局,涵蓋人文、建築、影視媒體、工業設計及藝術設計學、藝術設計專業等諸多方向。 《新設計》叢集著力於搭建一個開拓和傳播中國設計思想與智慧、梳理設計文脈及周遭設計現狀、暢通國際交流、服務中國產品規劃、推動新設計文化衍生的學術平台。 由於20世紀50年代學院建築系與實用美術系被調出,學院於1958年重新建立工藝美術系,並於1963年增設書法篆刻科,這是中國美術院校設立該專業的創始。 後工藝美術系各專業發展分化成立各設計系,分別於2003年和2007年4月成立設計藝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
廣西藝術學院: 科研教辅站点
研究生部秉承高校服務廣西經濟和文化建設發展的辦學原則,在“民間民族元素應用”和“項目進課堂”的教學特色下,基本形成了以重大工程項目、大中型企業合作項目為主的設計藝術應用研究格局。 近3年來,我部共有38人次在國家各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在中國室內設計大賽、上海美術大展等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達90餘人次。 科研基礎厚實、研究成果豐碩的音樂學學科研究,在我院有悠久的歷史。 音樂文化傳播學、民族音樂學、音樂史論三個方向的研究,存在着諸多共性或相似性,具有多學科綜合交叉的特徵,需要眾多學科參與配合。 因此,本專業對學生的科研及創新能力有着較高的要求,對學生的掌握堅實的理論基礎、培養科研創新能力是音樂學專業教育的重點。 教師們在教學工作之餘,積極投身科研創作之中開展一系列重大課題研究,出版和發表了一批有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在學術界產生了較大影響。
- 龐薰琹 畢業於巴黎敘利思繪畫研究所、巴黎格朗歇米歐爾研究所。
- 學校前身系始建於1958年的山東藝術專科學校,1978年12月,改建為山東藝術學院。
- 1958年,新成立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獲準恢復重建兩所學校,廣西藝專名列其間,陳煙橋、陳良等藝術家為藝專的重建作出了重要貢獻。
- 已發展成為在國內外卓有影響的綜合性高等藝術學府,擁有多學科、本碩博多層次教育體系的新型綜合性藝術院校。
- “我們以打造‘夜經濟’為抓手,以民族文化展示為載體,建設了這個商文旅融合夜經濟項目,讓市民和遊客在這裡感受城市文化與民族文化、本土文化和東南亞風情的交融。
廣西藝術學院合唱團 廣西藝術學院合唱團成立於1995年,現有團員80餘人,由學院部分青年教師和在校學生組成,團長、指揮華山教授。 廣西藝術學院 廣西藝術學院,簡稱“廣藝”,坐落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 1960年,廣西藝專更名為廣西藝術學院,由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岳平被任命為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滿謙子為副院長。 龐薰琹 畢業於巴黎敘利思繪畫研究所、巴黎格朗歇米歐爾研究所。 僅有的兩位華人法蘭西學院藝術院終身院士之一。
廣西藝術學院: 科研教辅部门
劉建剛(大學教授) 廣西藝術學院2025 男,廣西大學藝術學院聲樂副教授,音樂系主任、藝術培訓部主任,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音樂系,文學學士,研究生學歷,曾師從我區著名聲樂教育家、廣西藝術學院前院長甘宗容… 葉萍(廣西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葉萍,女,漢族,生於1972年,江蘇連雲港人,副教授,設計系課程責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廣西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 設計學院招生規模從1960年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已累計招生兩千多人,在招生不斷擴大的同時,設計學院根據社會人才需求的不斷髮展變化,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增設新興專業,全面培養複合型人才。
廣西藝術學院: 浙江美術學院時期(1958年-1993年)
但是中國美術學院僅僅被更名,兩校並未合併且之間無任何隸屬關係,均為獨立法人。 至於西畫的教師,杭州藝專時期已風格多樣,林風眠的中西融合、吳大羽被譽為色彩大師、方干民在探索現代派藝術中大膽創造、李超士則是嫻熟的現實主義派,他們都是法國留學的。 更多的西畫組教授來自四面八方,留學法、日、德、比的皆有,流派更是多樣,各有特色。 2019年1月11日,中國美術學院良渚校區建設工程正式開工,新校區占地約483畝,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
廣西藝術學院: 校區歷史
完善教研室、工作室、二級管理實體建設, 倡導“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求同存異、立異創新”的藝術教育精神。 制定了強化基本技能、確立創新意識、提高理論知識“三位一體”的培養方案。 廣西藝術學院 每個專業研究方向均建立相對獨立的課程體系、課程設置、實踐環節、以及培養模式。 以紮實基礎知識,個性良性發展,適應能力強,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強的複合型人才為培養目標。 堅持工作室特色優勢,強調“學術為先、質量為本”的治學態度,以實踐性教學為重點,以多媒體教學為輔助手段,確立本院特色優勢。
廣西藝術學院: 中國六大藝術學院
為適應辦學發展需要,將原來的“二系二部”重新定位為“五系二部”的教學建制,即美術系、音樂系、音樂師範系、美術師範系、工藝美術系、成教部和中專部。 同年9月,學校由廣西民族學院遷入南寧市南湖北岸的廣西教師進修學院校址辦學。 校名“廣西藝術學院”的字型,經領導研究決定,採用魯迅先生的字型。
廣西藝術學院: 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專業設置
2016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三方簽署《關於共建中國美術學院的意見》,中國美術學院成為三方共建院校。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進入國家機構、新聞媒體、出版、廣告公司、企事業單位等部門。 從事廣告策劃、管理、創意、設計和製作等工作。 2002年,學校又先後成立了桂林中國畫學院、舞蹈系和藝術文化系,並將原有系部合並調整為現有的二級學院及附屬中等藝術學校。 1938年,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先生,與時任廣西教育廳音樂督學的滿謙子先生,在桂林創辦了廣西省會國民基礎學校藝術師資訓練班。 謝天成 世界收藏家聯合會藝術總監;美國中美文化藝術交流促進理事;美國紐奧良美術學院名譽教授;美國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學會副會長兼藝術總監;2013年6月兼任廣西大學藝術學院客座…
廣西藝術學院: 教學成果
錄音藝術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而本專業依託於廣西地區豐富的民族民間、民俗音樂素材,同時得益於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豐富的音樂資源,擁有大量寶貴的實踐條件。 錄音藝術專業將充分利用現有有利條件,緊隨國內外先進科學技術的發展,結合自身優勢,為社會培養多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 廣西這塊土地上既有源遠流長的歷史積澱,又現生機盎然的傳承新姿,其內容之豐富,形式之多樣,體裁之新穎,風格之獨特,色彩之絢麗,韻味之奇特,無不令人歎為觀止。 豐富的民族文化滋養着我們,豐富的民族寶藏需要挖掘。 為繼承和發展廣西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每年都組織音樂學專業的學生到區內外少數民族地區進行田野採風活動,大力推行民族音樂文化學習傳承,收集民族民間和民俗音樂素材,並融入科研創作中,這對於該院學科建設,尤其特色學科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廣西藝術學院: 廣西藝術學院校徽
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27項。 廣西藝術學院2025 1993年,邵偉堯、周楷、尤開民、謝森、龍家桓共同完成的《美術教學責任班制》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辦公廳批准廣西藝術學院與英國格林多大學合作舉辦動畫專業本科教育項目終止辦學。
廣西藝術學院: 中國藝術院校列表
雲南藝術學院始建于1959年,是我國西南地區一所特色鮮明、藝術門類齊全的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位于雲南省昆明市呈貢縣新城吳家營鄉雨花片區西南,昆玉高速公路東側,南側緊鄰撈魚河和關山,佔地800畝,規劃辦學規模約為12800人。 截至2014年9月,有本專科學生10210人,研究生在校生人數579人;有正式教職工694人,博士21人,碩士321人,其中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職稱的教師佔專任教師的42%。 學院最初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著名教育學家、科學家蔡元培於1928年3月26日在杭州市西子湖畔創辦的「國立藝術院」,是第一所實施本科和研究生學歷教育的美術教育機構,直屬於中華民國大學院,是中國高等美術教育的發源地。
廣西藝術學院: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場景設計)
據2016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自治區級特色專業5個、國家精品課程1個、自治區級精品課程15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 2011年,學校申報對應調整的“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審議,全部通過並獲批。 廣西藝術學院前身是中國著名音樂家滿謙子先生和現代傑出畫家、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先生以及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吳伯超先生於1938年在桂林倡議建立的”廣西省會國民基礎學校藝術師資訓練班”。 廣西藝術學院 吳冠中 畢業於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
廣西藝術學院: 中國-東盟傳媒藝術研究中心(China-ASEAN Communications and Media Arts Research Center)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 原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現名“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始建於1999年,是一所集美術、音樂和藝術設計為一體的…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一所高等藝術學府。 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開封師範學校藝術科,河南現代藝術教育即肇始於此。
林風眠為首任院長兼教授,並聘任潘天壽、方幹民、吳大羽等人擔任教授。 1930年,更名為「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 學院參照外國美術學院的模式,結合中國的具體情況,初設立中國畫、西畫、雕塑、圖案四個系及研究部和預科,後又於1932年增設音樂專業,次年再次增加建築專業。 學院現有國家級教學實踐基地一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自治區級優質特色專業3個,自治區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校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 全體師生秉承優良的傳統和先進的辦學理念,積極開拓進取、奮發向上,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立足廣西、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且優勢凸顯、特色鮮明、專業相對齊全的影視與傳媒人才培養和科研基地。 本專業主要培養學生具有較高政治理論水平、具備廣播電視播音學、新聞傳播學、語言文學以及藝術、美學等多學科知識與能力,能在廣播電台、電視台及他單位從事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工作的複合型應用語言高級專門人才。
廣西藝術學院: 專業介紹
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符合國家廣告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檔案精神,能夠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對廣告人才的需要。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時報金犢獎代表 張厚煒(圖/時報金犢獎執委會)2021金犢獎三十周年,今年教育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與中國商務廣告協會作為大賽雙指導單位,並攜手眾多優質品牌,向華人創意青年一同發起本年度的創意賽事,鼓勵同學積極參賽,希望同學們用創意肯定自己的不凡。 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符合國家廣告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文件精神,能夠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對廣告人才的需要。 蒙漢良 蒙漢良,字一艮,號笑成佛,祖籍廣西潯州郡。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西大學教授,肇慶學院客座教授,中文百科學術委員會委員,全國首屆現代… 黃文佑 黃文佑是福建一名油畫家,現為中國美協會員、廣西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廣西藝術學院: 戲劇表演專業
設計學院高度重視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近百部管理條規和辦法,包括了辦學思想、教育理念、師生獎懲、教職員工量化考核、教學科研、設備財產使用管理等多個方面,有效全面地促進了辦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學規模的發展。 同時重視基礎課程教學和基礎理論研究,基礎課程內容由原來相對簡單的素描、色彩發展為現在設計素描、設計色彩,構成課程也在不斷融入現代設計理念;基礎課程安排也由原來不分專業統一的課程發展到現在由各專業根據自身定位制訂有所內容有所側重的課程。 陳設品藝術設計系是一個年輕的系部,其前身為設計系裝飾藝術設計專業方向,2005年更名為公共藝術設計專業方向,2000年成立公共藝術系後增開陳設品藝術設計專業方向,後根據市場人才需求及教學方向調整獨立成系。
廣西藝術學院: 辦學條件
廣西大學藝術學院坐落於環境優美的廣西大學東校園,學院依水環湖,秀色宜人。 廣西藝術學院 藝術學院專業門類齊全、硬體設施完善、師資力量雄厚。 現有音樂學、美術學、舞蹈學、藝術設計四個本科專業。
廣西藝術學院: 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設有音樂學院、美術學院、戲劇學院、音樂教育學院、設計學院、藝術管理學院、傳媒學院、舞蹈學院、戲曲學院及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學院、國際藝術交流學院、國際創意設計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等教學單位,現有大學部專業19個、專科專業14個。 “中國–東盟傳媒藝術研究中心”是經自治區教育廳和廣西藝術學院批準,依托廣西藝術學院一級學科新聞傳播學及戲劇影視學,在廣西藝術學院影視與傳媒學院建立的中國東盟-傳媒藝術問題的研究與協調機構。 中心立足廣西和東盟地區獨特的文化背景和特色,依托廣西與東盟國家地緣、親緣上的優勢,致力研究中國-東盟歷史上的傳媒藝術形態、傳媒藝術結構、傳媒藝術生活、傳媒變遷等與傳媒藝術相關的問題。 同時結合體現廣西地域特色、反映廣西時代風採、彰顯廣西民族氣派的傳播元素及傳播方法的整理和收集,強調傳播研究的藝術性,進行藝術性、視覺性信息傳播規律研究,在藝術傳播方面打造廣西的核心地位,以推動廣西民族文化的創新和發展。 中心在從事科學研究的同時,還在促進廣西與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人才培養、政策咨詢、資料信息收集與提供、科研體製改革等方面發揮示範和協調作用。 “中國——東盟傳媒藝術研究中心”是經自治區教育廳和廣西藝術學院批准,依託廣西藝術學院一級學科新聞傳播學及戲劇影視學,在廣西藝術學院影視與傳媒學院建立的中國東盟—傳媒藝術問題的研究與協調機構。
因政治因素,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於1950年被下令更名為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 廣西藝術學院2025 中國美術學院校史中記載,國立藝專僅僅被迫更名,仍屬華東文化部領導,兩校並無任何隸屬關係。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1月上海淪陷,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西遷經浙江諸暨、江西貴溪、湖南長沙至湖南沅陵,後南遷的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併入,學校更名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改委員制,以林風眠為主任委員。 1940年國立藝專音樂組併入重慶青木關的國立音專,即後來參與組建的中央音樂學院。
廣西藝術學院: 科研機構
廣西藝術學院設計學院院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 ,1960年學院開設工藝美術專業設計班, 1995年正式恢復工藝美術系建制,1998年更名為設計系,2003年正式更名為設計學院,發展已有60餘年光輝歷程。 設計學院已從籌建初期僅有的一個專業學科發展已形成具有藝術設計、動畫和藝術設計學碩士研究生、專業碩士研究生授予點的藝術設計綜合學科院(系),其中本科層次的藝術設計已確定為自治區重點學科。 現有教職員工6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講師25人。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是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學科的傳統重點專業。 近年來經學校和教育廳評估通過,《作曲》課程獲得2006年廣西高等學校本科精品課程(課程負責人:梁甫基);《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課題負責人:王曉寧)獲得廣西藝術學院院級精品專業;《視唱練耳》(課程負責人:白翎)、《音樂創作》(課程負責人:梁甫基)獲得廣西藝術學院首批院級本科精品課程。 廣西藝術學院,簡稱廣藝,曾用名廣西藝術專科學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國6所省(區)屬綜合性藝術院校之一,中國華南地區唯一一所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綜合性高等藝術學府。
廣西藝術學院: 學術機構
現任廣西藝術學院院長,民盟廣西壯區委會副主委,廣西文聯… 劉璐(廣西藝術學院聲樂教師) 劉璐,女,出生於陝西西安,現就職廣西藝術學院聲樂教師。 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曾在第九屆中國藝術節,歌劇《壯錦》獲中國文華優秀獎。 廣西藝術學院影視與傳媒學院 影視與傳媒學院是培養高級複合型影視及傳媒藝術人才的新型學院,擁有一支經驗豐富、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及較為完善的教學… 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院 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院,位於中國南部邊疆,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東協11國每年舉辦國際貿易會議所在地),美麗的南湖邊。
廣西藝術學院: 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時期(1938年-1950年)
這裡既有像潘天壽這樣傳統工力深厚的國畫大師,也有像方干民、吳大羽等深通西方現代繪畫藝理的著名畫家,他們彼此砥礪、互為補充,創造了杭州國立藝專優良的學術傳統。 考生必須持戶籍所在地(市、區)招生辦簽發的藝術類高考報名《確認卡》或《報考証》(各省名稱不同)原件、身份証原件及我院《專業准考証》參加專業考試。 “博愛”與“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征,提倡寬厚之德,發揚包容萬物,兼收並蓄,淳厚中和的“厚德載物”的博大精神。 廣義而言,可理解為對祖國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即愛國守法,樂于奉獻,亦可理解為對事業、學校的熱愛,刻苦學習,努力工作,愛崗敬業;于學院而言,可理解為全體師生員工團結協作,和諧共處。 (4)在藝術團服務滿一年並考核合格者可獲由藝術學院頒發的藝術團團員證書,表現優秀者可被評為藝術團優秀團員。
設計學院各專業畢業生的專業知識、綜合能力和素質結構符合培養目標的要求,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方面的實際水平較高,創新和實踐能力強,在加強綜合能力、實踐能力、提高畢業生總體素質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深受社會用人單位的好評和歡迎。 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是我國辦學歷史較悠久的高等音樂教育機構之一,最早可追溯至1938年由著名畫家、藝術教育家徐悲鴻先生,音樂教育家滿謙子先生與作曲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吳伯超先生等在桂林創辦的廣西藝術師資訓練班音樂組。 廣西藝術學院 設計學教師團隊在追蹤全球最新設計潮流的同時,主打民族藝術設計的口號。 其所獲成果主要服務於地方社會經濟文化建設,其中有《壯族設計藝術史及其文化研究》等民族設計藝術的理論研究成果近50項,有為地方社會經濟建設服務的藝術設計成果300餘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