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區內薄扶林村,赤柱村及黃竹坑舊圍更是香港島少數由原居民建立的村落。 他們曾多次向政府要求享有與新界原居民同等的待遇,但遭到政府拒絕。 鴨脷洲中心成交 當中包括香港仔、鴨脷洲、鋼綫灣、黃竹坑、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赤柱、舂坎角、大潭及石澳等地。 南區位於香港島南部,幅員廣闊,是港島四區中面積最大的一區。 鴨脷洲中心成交 南區除了以風光明媚及水清沙幼的沙灘見稱外,亦因其薈萃中西文化的特點而深受中外遊客歡迎。
根據地方行政計劃,政府在全港 18 區都成立了區議會,並透過區議會諮詢民意、促進社區建設、監察地區層的公共服務,積極推廣政府措施。 在這個大前提下,南區民政事務處轄下的南區區議會秘書處,向南區區議會提供支援,協助區議員執行職務。 弦岸屬單幢式項目,提供105伙,實用面積205至317方呎,包括20伙開放式及77伙一房間隔,另設8伙特色戶,預計關鍵日期是2024年。 至於附近二手屋苑呎價由18,168元至30,859元。 根據1961年的香港人口普查,屬於現時南區範圍的漁民數目達28,000人,佔當時香港漁民總數四分之一以上[5]。 直至1960年代政府開發南區,先後興建漁光村、石排灣邨、華富邨等公共房屋,使不少漁民上岸定居;而部份較富裕的漁民則於鴨脷洲北岸鴨脷洲大街定居及開設店鋪[5]。
鴨脷洲中心成交: 港島 5731 屋苑
在1857年建成的夏圃船塢,是香港首個大型船塢,後來於1860年代被黃埔船塢收購發展成香港仔旱塢。 1950年代起香港工業急促發展,黃竹坑一帶便發展成工業區。 南區一帶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定居,現存的古蹟有大浪灣石刻。 明朝時期,南區一帶開始有較多人聚居,但居民主要是在黃竹坑,薄扶林及赤柱生活的農民。 當時由郭棐編撰的《粵大記》中,更載有多個位於現時南區的地名。 1975年9月29日,政府因考慮到赤柱、石澳、香港仔、黃竹坑等地的地理位置和居民生活習慣,將原來西區摩星嶺道以南及原來東區的赤柱及石澳合併,組成南區。
- 項目地盤面積約2,400方呎,原為兩幢5層高舊樓,地下為商舖,兩幢物業同樣落成於1965年,樓齡約58年。
- 發展商同步開放18樓A室的交樓標準示範單位,客飯廳呈長方形設計,鋪淺木色地板,落地玻璃趟門連接露台與工作平台,並增加室內採光和通風效果。
- 在這個大前提下,南區民政事務處轄下的南區區議會秘書處,向南區區議會提供支援,協助區議員執行職務。
- 明朝時期,南區一帶開始有較多人聚居,但居民主要是在黃竹坑,薄扶林及赤柱生活的農民。
- 現時市場以剛需盤主導,一手市場以1,000萬元以下為主,料項目開售首批單位可沽清。
該盤也是本港復常後、港島區首個開價新盤,近期同區新盤成交呎價約2.7萬元。 鴨脷洲中心成交 南區區議會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協助處理南區的事務,共有17名議員,現屆南區區議會由建制派主導,現任3名議員當中1名為民主派議員,2名為建制派議員。 鴨脷洲中心成交 另一方面,香港開埠初年起,南區一帶亦擔當著工業區的角色。
鴨脷洲中心成交: 民政事務專員
另外介乎奇力山及田灣山之間的部份地段亦有所調整,由原屬中區及西區,分別劃給南區及中西區。 1968年,政府推行民政主任計劃,將港九市區分為十區,當時的南區地域分別屬於西區及東區。 現時南區的赤柱及石澳選區(D17)原屬東區,而其餘部份則屬於西區。 單位全屋布置採用簡約淡雅色系作主調,設計概念受鴨脷洲傳統漁船美學的影響,從其歷史及環境吸取靈感,將傳統手藝與現代環境互相結合,打造出一個復古航海的設計空間。 客飯廳整體貫徹淺色主調,客廳天花板採用天然木紋拱形設計,空間內擺有一組灰白色沙發,前面放置兩款橢圓形小茶几,運用花瓶加以點綴。 大廳採用落地玻璃趟門,可吸納自然光綫,住戶亦可俯瞰鴨脷洲美景。
- 以120天現金付款計劃提供最高16%折扣優惠計,折實售價由531.9萬至875.4萬元,折實呎價介乎25,945元至27,790元。
- 直至1960年代政府開發南區,先後興建漁光村、石排灣邨、華富邨等公共房屋,使不少漁民上岸定居;而部份較富裕的漁民則於鴨脷洲北岸鴨脷洲大街定居及開設店鋪[5]。
- 此外,由樂風集團夥拍新加坡房地產基金收購的鴨脷洲好景街26至28號及平瀾街2號舊樓項目,今年3月進行強拍,最終以底價1.57億元投得,成功統一業權,將興建一幢約20多層高住宅,提供約70伙,主打一房及兩房。
- 在薄扶林水塘興建以前,山上的水都會在瀑布灣的瀑布流入海裡,而瀑布灣則鄰近廣州與外國的海路貿易航線,所以不少中外航海人士到該處取淡水補給。
- 是次首批包括低層至中高層單位,所有開放式戶折實價均屬「5字頭」。
- 該盤也是本港復常後、港島區首個開價新盤,近期同區新盤成交呎價約2.7萬元。
香港開埠時,赤柱為當時香港島最繁盛的地區,英國人曾計劃以赤柱為發展基地。 然而由於赤柱土地狹較少,加上當時該處爆發疫症,因此英國人決定轉往香港島北岸發展,赤柱得以繼續成為华人聚居地之一。 已屆現樓的逸南,今年錄得4宗成交,全為開放式及一房戶,單位實用面積介乎183至264方呎,成交價由492.46萬至736.49萬元,呎價介乎26,910元至27,897元。 首張價單入場單位為5樓C室,實用面積205方呎,開放式間隔,折實售價531.9萬元,呎價25,946元。 最平一房單位為6樓E室,實用面積274方呎,折實售價710.9萬元,呎價25,946元。
鴨脷洲中心成交: 單位數目
項目設有住客會所「Club ARUNA」,預計入伙日期為2024年9月30日。 入場單位為5樓C室,實用面積205方呎,折實531.9萬元,折實呎價25,946元。 南區的鴨脷洲@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2,86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50,433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利東邨,漁安苑,悅海華庭,鴨脷洲中心。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2,900,年齡中位數為 48.5歲。 鴨脷洲中心成交 南區(英語:Souther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
鴨脷洲中心成交: 民政事務專員
由利東站乘搭3個站,即可到達金鐘站,需時約10分鐘;與海洋公園站亦只有兩站之隔,車程只需約6分鐘。 項目附近有鴨脷洲公園、風之塔公園以及海濱長廊,是假日的消閒好去處。 弦岸所在的鴨脷洲與對岸的香港仔,仍保留了昔日的漁港風情,在兩岸的海濱長廊可欣賞到避風塘景色。
鴨脷洲中心成交: 單位數目
南區為香港島四區中,面積範圍覆蓋最廣的一區,總面積達4,000公頃。 根據2021年香港人口普查的數字,南區人口為263,278人[1]。 南區是基層、中產、富豪互存的地區,半數人口居於公屋以及居屋之中[2] [3],南區由十七個區議會分區組成,人口主要分佈在鴨脷洲、薄扶林、香港仔和黃竹坑。 而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大潭及赤柱人口則較少,是香港高尚住宅區。 地方行政計劃自 1982 年起實施,主要目的是更有效地協調政府在地區層面提供服務和設施的工作,確保政府能適時回應地區的需要和問題,以及鼓勵市民參與地區事務。
鴨脷洲中心成交: 港島 5731 屋苑
除了地區行政外,南區民政事務處在推廣南區的康樂文娛活動方面,亦不遺餘力。 南區民政事務處在區內各社團及組織一直通力合作下,主辦或協辦多項活動,藉此改善南區的民生。 發展商同步開放18樓A室的交樓標準示範單位,客飯廳呈長方形設計,鋪淺木色地板,落地玻璃趟門連接露台與工作平台,並增加室內採光和通風效果。
鴨脷洲中心成交: 港島 5731 屋苑
莊士中國(00298)發展的鴨脷洲弦岸,昨公布首張價單提供50伙,折實平均呎價約26,862元,較兩年前同區開價新盤首批高約6%。 另外,兩盤周六推售新一批單位,新鴻基地產(00016)屯門NOVO LAND第2A期次輪推售223伙,華懋集團的何文田站瑜一‧天海同日賣66伙。 入場費531.9萬 莊士中國地產部助理總經理陳慶光稱,弦岸首批貼市價推出,提供13伙開放式戶及37伙一房,實用面積205至317方呎。
鴨脷洲中心成交: 民政事務專員
弦岸前身為平瀾街6至8號、及鴨脷洲大街26至32號舊樓,地盤面積4,320方呎,由莊士中國於2019年斥資約4.55億元收購,以可建總樓面約4萬方呎計,每方呎樓面地價逾1.1萬元。 鴨脷洲中心成交2025 弦岸位於平瀾街8號,主打細單位,部分單位望到避風塘一帶海景。 最大賣點是位置方便,步行至港鐵利東站只需約1分鐘;另有小巴及街渡往來香港仔,街渡上船位置於悅海華庭對出的碼頭,相當便利。
鴨脷洲中心成交: 單位數目
開放式廚房配備原木色廚櫃,並配有嵌入式電磁爐、洗衣乾衣機及蒸焗爐等,設備一應俱全。 此外,由樂風集團夥拍新加坡房地產基金收購的鴨脷洲好景街26至28號及平瀾街2號舊樓項目,今年3月進行強拍,最終以底價1.57億元投得,成功統一業權,將興建一幢約20多層高住宅,提供約70伙,主打一房及兩房。 項目地盤面積約2,400方呎,原為兩幢5層高舊樓,地下為商舖,兩幢物業同樣落成於1965年,樓齡約58年。 自港島南綫通車及「躍動港島南」啟動後,鴨脷洲大街周邊舊樓群,成為財團的收購目標。
鴨脷洲中心成交: 港島 5731 屋苑
價單定價由633.1萬至1,042.1萬元,呎價介乎30,883元至33,083元。 以120天現金付款計劃提供最高16%折扣優惠計,折實售價由531.9萬至875.4萬元,折實呎價介乎25,945元至27,790元。 莊士中國(298)鴨脷洲新盤弦岸開價,首批50伙,涵蓋開放式及1房,折扣最高達16%,入場單位為5樓C室,實用面積205方呎,折實531.9萬元,折實呎價25,946元。 首批折實均價26,862元,較2年前同區同類新盤逸南首批折實均價高約6%。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鴨脷洲中心成交: 民政事務專員
該集團銷售總監封海倫指出,將招標發售的單位包括5伙全新特色戶,包括第1A座1樓D室連平台單位及4伙向南頂層四房戶。 該集團銷售總經理陳慕蘭指,將以價單形式發售的單位涵蓋一房至三房間隔,折實價798.91萬至2,989.19萬元,折實呎價21,948至31,137元。 為配合該盤銷售部署,項目聯同美聯物業向買家送出置業優惠。 尚‧珒溋5800萬成交 此外,龍湖集團(00960)啟德尚‧珒溋昨招標售出低座D座的3樓A室,實用面積1,853方呎,成交價5,800萬元,呎價約31,301元。
價單設3種付款方法,即供最高享16%折扣,折實售價531.9萬至875.4萬元,折實呎價25,945至27,790元。 他相信,市場已消化加息的影響,料今年樓價有約5至10%升幅。 莊士地產代理營銷策劃經理陳家寶稱,樓盤今日起對公眾開放示範單位及收票。 首批入場戶為5樓C室,實用面積205方呎,開放式間隔,折實呎價約25,946元。 是次首批包括低層至中高層單位,所有開放式戶折實價均屬「5字頭」。 另亦提供備用第一按揭貸款予買家,貸款額最高為成交價80%。
鴨脷洲中心成交: 港島 5731 屋苑
恒基地產(00012)的旺角利奧坊‧凱岸,昨招標沽出1座3樓F室連平台一房戶,實用面積233方呎,成交價610萬元,呎價約26,180元。 鴨脷洲中心成交2025 鴨脷洲中心成交2025 南區位於香港島南部,面向太平洋,是港島四區中覆蓋範圍最廣的一區,面積約 4000 公頃,幾佔港島一半。 南區主要的地點,由東至西,包括大浪灣、石澳、大潭、赤柱、舂磡角、淺水灣、黃竹坑、香港仔、鴨脷洲和薄扶林。 區內人口約 28 萬,部分居於私人發展的住宅區和村落,其他則集中於公共屋邨,例如石排灣邨及華富邨等。 弦岸提供105伙,單位實用面積205至317方呎,包括54伙開放式、72伙一房及18伙兩房,另設12伙連平台或天台特色單位,售價平民化,相當適合後生仔女,或買來收租,預計落成後每方呎租金可達50元至60元。
鴨脷洲中心成交: 單位數目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按2020人口統計報告顯示,南區的家庭住戶收入中位數為$31,500達全港第五位[1]。 雖然南區有不少豪宅地區,按2016人口普查結果顯示[7],當中D16海灣分區包括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是香港豪宅區,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達137,710港元[8],為全港最高之一。 但是大部份人口則居於香港仔、黃竹坑和鴨脷洲一帶,亦住了不少基層,有九個公屋,因此整個南區排名低於中西區和灣仔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