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銀行發行版八達通」在推出初期並未有附加EMV晶片,後期才陸續加上,只有大新銀行發行的「大新八達通App卡」是在推出時已附有EMV晶片,以配合香港銀行卡晶片化計劃。 八達通身份認證 同年10月,八達通聯同電訊盈科流動通訊推出「八達通流動電話卡」,推出初期只適用於6款具備近場通訊功能的手提電話[12]。 八達通行政總裁張耀堂表示會測試在其他型號手提電話機推行新服務[13],及與其他網絡供應商討論合作的機會[14]。 地鐵最終決定採納更多先進的科技,於1993年宣佈將會採用非接觸式付款智能卡。
除了一般八達通的基本功能外,個人八達通亦可作為一張鎖匙卡,用於進入住宅及商業大廈等設施。 而超過50間中學亦使用個人八達通作為點名紀錄出席率,及學校圖書館借書的用途。 港鐵在車費優惠上,因為乘客使用八達通會比使用單程票更節省硬幣處理成本,同時為推廣使用八達通,當乘客使用八達通乘坐鐵路,大部分車程收取的車費比單程票便宜。 港鐵各種全月通[37]、友禮會[38]等均要求乘客持有八達通以享優惠。
八達通身份認證: 八達通身份認證: 港鐵特別用途八達通
中文的「八」可以代表「很多」,也因其與「發」諧音被視為幸運數字,也與「發達」諧音。 八達通的「八達」取自成語「四通八達」,代表一卡在手到處通行。 這個名稱是1996年的徵名比賽中,由地鐵公司主席蘇澤光選出來的冠軍作品。 而八達通的英文名稱Octopus(八爪魚之意),則呼應中文名稱的「八」字。 八爪魚的觸腕可以同時抓取很多東西和像八爪魚般觸手伸向四處的事物,代表八達通可以同時應用於不同種類的交易。
- 由於上車前不用花時間準備輔幣,使用八達通比使用現金方便得多,成為八達通迅速普及的主因之一。
- 即使卡內餘值金額不足,只要餘額尚為正數,並且差額不大於備用額,仍然可以在毋須增值的情況下交易。
- 推動建立粵港澳三地公共資源交易資訊互通與合作機制。
- 資料的傳送速度方面,八達通每秒鐘可傳送212 kbits的訊息;已被香港市場淘汰的電子貨幣系統Mondex及Visa Cash(接觸式智能卡),每秒鐘亦只能傳送9.6 kbits的訊息,所以亦難免被八達通取代。
- 2016年8月25日,金管局根據《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向八達通卡有限公司發出儲值支付工具(SVF)牌照[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推動廣東政務服務網、「粵系列」行動政務服務平台與香港「智方便」、澳門「一戶通」等政府服務平台對接互認。
若你遺失流動裝置或流動裝置出現故障,你可使用其他流動裝置登入你的八達通銀包賬戶,並繼續使用八達通Mastercard。 立法會議員陳勇指,除了不會影響香港的獨特地位,還可保留香港聯通國際的優勢。 八達通銀包亦可作P2P付款,八達通指,「八達通銀包 八達通身份認證2025 八達通身份認證2025 Plus」已可輕鬆收款和付款,更可一「嘟」過數至朋友的實體八達通。 八達通身份認證2025 你可以於「八達通清單」中為每張已登記的八達通更改通知設定。 曾有乘客持超過了餘值有效期的八達通乘坐巴士,收費器上顯示「假卡」,巴士司機暗中報警將該人拘捕。
八達通身份認證: 廣東發布「數字灣區」3年行動方案:推動粵港澳居民統一身份認證
依託大灣區技術、人才、製造、產業優勢,高水準建設鵬城實驗室,積極推進深圳國際量子研究院建設,建構通訊網路領域及量子科技領域高端創新平台。 八達通身份認證2025 八達通身份認證 推動未來網路試驗設施(深圳)建設,積極規劃太赫茲科學中心、工業互聯網創新基礎設施等更多重大數位基礎建設。 八達通身份認證2025 加速推動「粵基座」數位政府新型基礎設施智慧管理平台建設,賦能要素暢通流動。 該卡是深圳市深圳通有限公司和香港八達通卡有限公司聯合發行的非接觸式智能IC卡,卡上具有深圳通電子錢包和八達通電子錢包,分別使用人民幣和港幣充值,可在香港及內地327個城市暢行。 深港一卡通的發行解決了深港居民往來交通的實際問題,促進大灣區進一步融合。
因應提升保安及更新技術,八達通在2015年起推出更換第一代租用版八達通(即卡號最後數字無括號,於1997年至2003年間發行)。 八達通身份認證2025 2019年7月11日,八達通宣佈蘋果公司的Apple Pay將支援八達通功能,並已於2020年6月2日正式推出。 [17]2019年12月31日,正式為iPhone用戶以O! 香港地鐵在1980年通車後不久就啟用香港地下鐵路多程車票,是一張循環再用的磁性塑膠卡片作為車票,這類車票可以分為單程車票及儲值車票。
八達通身份認證: 應用技術
各領導部門要深入進行「數位灣區」建設中涉及本領域的三地規則、政策情況調查,制定重點對接任務清單。 充分發揮橫琴、前海、南沙、河套作為粵港澳全面合作平台試辦示範效應,探討借鏡國際先進規則與標準,推動三地數位化規制規則有效接合。 加強「數位灣區」標準化交流合作,根據三地實際需要,研製、實施相關「灣區標準」,保障大灣區數據流動暢順。 八達通身份認證 不過,由於八達通屬接受存款機構,在香港需要受金管局按照《銀行業條例》監管,金管局於是就事件要求八達通提供受法律約束的報告。 當時傳媒質疑八達通為何不全面徹查事件,但八達通堅稱扣錯錢問題是與系統更新有關,毋須調查12月5日前的交易。
- 在升級流程中,你需要於八達通App拍攝你的香港身份證,自拍以作身份認證及提供你的住址。
- 當時傳媒質疑八達通為何不全面徹查事件,但八達通堅稱扣錯錢問題是與系統更新有關,毋須調查12月5日前的交易。
- 建置大灣區知識資源共享中心,打造智慧教育平台、開放課程資源服務平台及文字資源服務平台。
- 部份設有八達通閱讀器的商店都可為八達通增值,包括7-11便利店、OK便利店、百佳超級市場、惠康超級市場、麥當勞、美心MX、大家樂、大快活等快餐店。
- 這容許卡主在儲值金額不足的情況下,仍能乘搭香港大部份交通工具或購買商品。
- 下表所示的乃常設的八達通卡產品,除註明「銷售版」外,其餘皆為「租用版」八達通卡,而「銷售版」八達通卡包括成人迷你八達通卡、長者迷你八達通卡和小童八達通手帶。
探索市場主體訴求回應平台與香港、澳門特區政府服務平台聯動,推動市場主體訴求提交、分辦、解決及監督全流程閉環管理,提升訴求解決時效與品質。 依托「粵省心」12,345便民服務專線平台,優化智慧客服、智慧派單、智慧質檢等,為企業提供精準化、全天候訴求解決管道及服務。 2024年,粵港澳三地通過數字化合作,在推動要素資源流通、數字產業集聚發展、新型基礎設施連通、社會數字化治理等方面,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社會參與的多元共建模式,數字化成為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推動力。
八達通身份認證: 八達通|常見問題
你亦可以使用新的成年香港身份證升級至我們的「八達通銀包Pro (已認證) 」,以獲得更高的交易和儲值限額。 如你沒有持有香港身份證,便不能申請八達通銀包Plus和Pro (已認證)。 但你仍可以提供你的手機號碼及電郵地址以登記八達通銀包Lite。 八達通|八達通宣布,八達通App 內的「八達通銀包 Plus」現接受年屆13歲人士申請,務求為年輕客戶帶來更便利及全面的流動支付體驗,同時擴大八達通銀包在Z世代生活中的應用,讓客戶享受無縫付款體驗。
八達通身份認證: 八達通身份認證11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你必須是八達通銀包 Plus 或 Pro (已認證)持有人,才合符資格申請八達通銀聯卡。 在2006年12月10日起,位於澳門水坑尾街和金沙娛樂場的肯德基快餐店接受以八達通付款,收費以一港元兌一澳門幣計算,但及至現在,因水坑尾街的肯德基結業,現時,全澳門所有肯德基不再接受使用八達通。 不過,由於八達通於1997年8月開售後便旋即搶購一空,結果使到本來已停售的通用儲值票重新推出,並利用個人八達通卡來用作臨時成人八達通卡。 但該等臨時成人八達通卡背面的顏色是白色,沒有印任何圖案,至1998年末,因八達通的供應重新充裕起來,故各公司於1999年1月1日起,停止接受以通用儲值票繳費。 八達通系統於1997年啟用,啟用後三個月已發行近300萬張。 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香港地鐵及九廣鐵路規定所有儲值票須更換成八達通,否則儲值票就會變成廢票,使經常乘搭兩鐵合共約每天3百萬人次乘客轉用八達通。
八達通身份認證: 八達通換卡計劃
依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社會參與」原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由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創投和金融機構等組成的「數位灣區」建設矩陣。 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參與建立粵港澳三地「數位灣區」共同工作機制,形成政企高效協同、資源整合共享的工作推進體系。 針對「數位灣區」建設的堵點痛點,透過「揭榜掛帥」、應用場景徵集推介、典型案例發布推廣、「數位灣區」指數發布等措施,充分吸收轉化粵港澳三地先進數位化創新成果,提升整體建設效能。 探索依托社會資本設立「數位灣區」建設發展基金,服務「數位灣區」重大計畫開發建設,吸引更多元的市場主體參與,推動大灣區數位化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深度融合與增值賦能。 加強粵港澳三地數位技術聯合創新攻關,探索建構統一的「數位空間」底層技術體系,建立數位資產確權、交易、隱私保護等配套管理制度與產業標準規範。
八達通身份認證: 港鐵特別用途八達通
於2007年6月15日開始發售,共有兩個種類:成人迷你八達通卡和長者迷你八達通卡。 同時,八達通公司亦推出為小童而設藍色的小童八達通手帶[50]。 長遠來說,考慮到租用八達通讀卡器的月費,一次性購入其他讀卡系統較便宜。 因此,一些學校或住宅決定不使用八達通,而是自行設立自己的感應式讀卡系統。 辦理餘額退款後卡片歸還持卡人,但其八達通功能即被注銷且無法重新啟動[40][41]。
八達通身份認證: 個人客戶
推動智慧金融,推動參與銀行以安全可靠方式分享和交換相關數位化跨境貿易訊息,推動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科技在風險防範和金融監管等領域應用。 八達通 Mastercard 是一張白金預付卡,你只需年滿 12 歲以上,即可憑手機號碼及電郵地址申請一張八達通 Mastercard 來進行網上消費或付款。 「綁定八達通卡」服務只適用於八達通銀包Plus或 Pro 八達通身份認證 (已認證)用戶,以及你名下的個人八達通卡,附有自動增值服務的八達通卡及銀行聯營八達通卡。 至於所有書面登記的市民,及於7月18日至8月14日完成的電子登記的市民,將於9月1日及11月1日取得第一期$2,000及第二期$3,000消費券,兩期消費券均於明年1月31日到期。 市民在7月4日至17日完成電子登記,可於8月1日及10月1日取得第一期$2,000及第二期$3,000消費券,兩期消費券均於12月31日到期。
八達通身份認證: (四)加速建置數位產業集聚發展新高地,帶動灣區數位「產業通」。
推動粵港澳三地互設政務服務「跨國通辦」專窗,上線「跨國通辦」服務地圖,拓展個人與法人數位空間,推行全程網辦、一體機自助辦、視訊辦、代收代辦等多通路政務服務模式。 八達通身份認證2025 優化「粵省心」12,345便民專線服務,高品質解決居民訴求。 八達通身份認證 深化「灣區社保通」,在橫琴、前海、南沙、河套探索推進粵港澳社保服務深度融合。
八達通身份認證: 八達通
一方面,推動三地居民統一身份認證、電子簽名互認,實現企業和居民高頻事項“跨境通辦”。 協調國家有關部門推動“回鄉證”等港澳居民高頻事項全流程電子化辦理。 此程式能夠讀取八達通餘額、八達通最近的交易紀錄及其他資料,及提供網上付款服務及八達通銀包服務。 2023年,啓動「數字灣區」建設,粵港澳三地建立「數字灣區」聯合工作機制,並在智慧城市共建、政務服務「跨境通辦」、泛公共服務與資訊聚合、數字化招商引資、數字化人才培養、數字化均衡發展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 如閣下遺失的八達通在iPhone或Apple Watch附有套用卡面,該卡面將會於成功報失後自動退回「我的卡面」,閣下可將卡面套用於其他八達通在iPhone或Apple Watch。
但今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港車北上”,讓年滿18周歲的香港車主也可以申請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車輛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可多次入出廣東。 你必須於7日內前往任何一個八達通服務站拍卡完成八達通App的八達通卡登記程序,否則此八達通App的八達通卡登記要求將被取消,而你須重新於八達通App輸入八達通號碼再次登記。 如你忘記八達通App的賬戶密碼,請按登入畫面上的「忘記了」及輸入你的登記流動電話號碼。 你將會進入「確認電郵」的頁面,按「下一步」即會收到一封確認重置密碼請求的電郵。 按一下電郵中的連結,你將會收到手機短訊發送的驗證碼。 同一張八達通卡只能同時登記於一個八達通App的賬戶。
八達通身份認證: 個人八達通
如你嘗試將已登記的八達通卡登記於另一個賬戶,該八達通卡的交易資料於另一個登記賬戶將從你登記當日起計算。 現在更可以將八達通 Mastercard 加入Apple Pay 或 Google Pay™,讓你無論零售或網店,都照樣輕鬆付款。 八達通銀包客戶可以喺八達通App內即時開卡,即開即用。
八達通身份認證: 八達通Mastercard
1981年3月29日,改用彈性較大的香港地下鐵路儲值車票。 八達通身份認證 1984年10月15日,通用範圍擴展至另一鐵路營辦商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唯一重鐵綫九鐵英段(大致為現東鐵綫),同時易名為通用儲值票。 1989年,通用儲值票通用範圍擴展至九巴、城巴部份接駁地鐵的巴士路線,及快餐店或自助證件相機付款等非交通支付。 八達通的中文名稱,字面的意思是「憑卡可以四通八達」。
八達通身份認證: 內地電商的付款合作關係
現時可供申請的八達通銀包設有三種,即「Lite」、「Plus」及「Pro (已認證)」,你可按個人需要選擇合適的種類。 申請八達通銀包Lite必須年滿十二歲或以上,只需下載八達通App,以手機號碼及電郵地址登記八達通銀包,便可即時使用。 本公司,作為付款服務供應商,概不作出干預,及對由商戶提供的產品/服務之性能或質量負責。 建議顧客在確認訂單或向商戶付款前,先查閱有關商戶的退貨和退款政策。 你可以於八達通網站下載「持卡人賬項爭議表格」,填妥及簽署表格後,連同相關的證明文件,例如交易收據或聯絡資料郵寄或電郵至本公司,以便跟進(請參閱「爭議退款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