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會日前公布公屋最新輪候時間,今年第三季平均回升至5.6年,按季增加0.3年,是自2022年3月以來首次錄得反彈。 房委會預計,平均輪候時間在2024年上半年仍會上升,說明本港公屋資源依舊緊缺。 一方面,政府當然要想辦法提速提量,持續增加公屋供應;另方面,亦要緊鑼密鼓,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打擊濫用公屋,回收單位增加流轉,以確保資源用得其所,體現公屋政策的公平正義。 數據參差就是因為政府沒有真正認真研究,只是做少量家訪,做公關show,沒有真正落區做調研去看清楚究真實居住環境怎樣,向市民說清楚目前十萬劏房戶的居住問題以及公屋輪候冊24萬申請者的真實情況是怎樣。 何謂公屋富戶 公屋富戶政策2025 官僚和大家玩「婆乸數」遊戲一定會勝利,但是輸掉的是全香港人。
若戶籍內沒有成年子女,年長租戶則仍然可申請加入最多1名成年子女(及其家庭成員,如適用)。 富戶申報表中有一部分供住戶填寫個人總資產淨值,此部分只供選擇分開以個人身份申報的家庭成員填寫,一般公屋住房多以家庭申報,則僅須於上一部分剔選資產水平,無須填寫此部分。 換言之,扣分制加辣後,住戶若違反以上項目,則更有可能被終止租約。
公屋富戶政策: 要求所有成年住戶了解條款
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較上一季(即2022年9月底)輕微下跌0.1年,而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則維持不變。 平均輪候時間於2022年第四季錄得改善,主要是由於過往數季有為數不少的公屋單位可供編配。 公屋富戶政策2025 在消化了部分輪候年期較長的一般申請者的公屋需求後,於2022年第四季獲分配單位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相對較短,令整體的平均輪候時間輕微縮短。 房委會網站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在公屋居住滿10年的住戶、透過「批出新租約政策」獲批新租約的住戶和透過「公屋租約事務管理政策」獲批相關申請的住戶,須就富戶政策每2年進行一次申報。 如住戶選擇不作出申報,或不按要求填寫申報表,則須於遷出現居公屋單位。 房委會在 1996 年 4 月通過實施「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以入息及資產兩項準則,作為衡量公屋住戶繼續接受公屋資助的資格。 凡在「公屋住戶資助政策」下正繳交雙倍淨額租金另加差餉的住戶,若欲繼續於公屋居住,便須在下輪申報時 ( 距離上次申報兩年 ) 申報資產。
公屋富戶政策: 最新文章
發言人稱,要求公屋租戶簽署申報及聲明能讓租戶更明確地意識到入住公屋的要求和責任,有助進一步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 若 1 至 3 人的小家庭中,所有家庭成員均為 55 歲以上,每月入息限額不變,但其家庭資產淨值限額,可獲調高至相等於 4 人家庭限額,即 310 萬元。 房委會又建議在公屋加戶方面作出調整,要求每個租住單位只容許加入一個成年子女的戶籍。 即是說,年長住戶不可再將其他成年子女加入至戶籍,減低「公屋世襲」的問題。 消息人士又指,房委會擬修訂租戶違反規定的定義,例如現時住戶若「拒絕維修應由租戶負責保養的喉管或衞生設備」,則會在警告不果後被扣分;建議將扣分項目調整至在住戶拖延維修或未有維修相閞設備時都適用。 房屋局常任秘書長羅淑佩說,本月3日開始,已向首批約8萬8千名、住滿2年至8年的公屋住戶派發申報表,他們在填寫後需要在11月底前交回,否則或有機會被中止租約。
- 若相關人士有特殊情況(例如入息驟然下降),可循現行機制就房委會終止其租約一事向上訴委員會(房屋)提出上訴。
- 發言人指,對扣分制進行檢討是為了配合政府加重公眾地方潔淨及阻街罪行罰則的建議,並採取加強措施,為公屋住戶提供一個安全衞生的居住環境。
- 房委會預計,平均輪候時間在2024年上半年仍會上升,說明本港公屋資源依舊緊缺。
- 如被扣盡分數,房屋署會按照房屋條例賦予權力,要求租戶遷出,但只要所有租住成員已經年滿60歲,該單位即豁免受屋邨管理扣分制約束,不會因為違反規定而被扣分或被要求遷出。
- 【公屋2023|富戶政策】社會對公屋單位需求殷切,政府計劃調整現有公屋政策,加快資源流轉。
- 房委會日前公布公屋最新輪候時間,今年第三季平均回升至5.6年,按季增加0.3年,是自2022年3月以來首次錄得反彈。
她又指,由2017年修訂富戶政策後,至今收回3200個單位,而政策下繳交倍半或雙倍租金租戶只有約3萬,為數不算多,因此委員會暫無計劃收緊富戶條件。 公屋富戶政策2025 以現行公屋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為計算,在「富戶政策」下,公屋住戶不能超出5倍入息限額,而家庭總資產淨值亦不能超出100倍入息限額,否則住戶及家庭成員須遷出公屋單位。 房委會5月的會議上,亦一致通過收緊公屋富戶及加戶政策,10月已經生效。 所有公屋住戶入住後須每兩年申報物業狀況;若查出屬富戶,暫准居住期限從一年縮減至4個月,以增加在暫准居住期間轉移資產的難度。
公屋富戶政策: 何謂公屋富戶: 何謂公屋富戶: 相關文章
當中約有800宗因濫用公屋而違反租約,包括丟空、非戶籍人士佔用、將單位作非住宅用途等。 回收的單位數目不算少,但或許只是冰山一角,實際濫用情況可能更嚴重。 正如房署指出,今年截至11月已成功追回約2000個,有信心收回單位較去年多,這固然值得點讚,同時也說明仍有不少漏網之魚,有待清查。
- 處理這個問題,就像是清理多年堆積下來的垃圾,一旦啟動清掃程序,必然塵土飛揚,蛇蟲鼠蟻都走晒出來。
- 而房屋署引入物業申報及查冊機制後,短短個多月已揭發了59宗公屋租戶在香港擁有物業的違規個案。
- 以一個四人公屋家庭為例,若以最新的 年度公屋入息限額為基礎計算,「富戶政策」下的相關入息限額為港幣135,250元。
- 如因作出虛假陳述、違反租約條款等而被終止租約的前公屋租戶及其在租約時年滿18歲的家庭成員,房協會將個案通報房委會。
政府現在終於作出積極回應,當然值得一讚,但亦反映了有關問題的嚴重性,凸顯了過往部分官員遇難避事的情況。 康和一型、新十字型及部份和諧一型大廈原本是為居屋計劃而設計,但有部份項目(尤其是居屋第二十三期乙)因政府決定停售居屋而改為公共屋邨出租。 根據政府最新定立之「屋邨管理扣分制」,如住客入住公屋後有多次高空擲物或私自養寵物等的記錄,會因應情況而扣分。
公屋富戶政策: 繳交額外租金的規定
如因作出虛假陳述、違反租約條款等而被終止租約的前公屋租戶及其在租約時年滿18歲的家庭成員,房協會將個案通報房委會。 有關人士有可能由終止租約翌日起5年内,被禁止再次申請公共房屋。 倘申請者家庭仍未清繳前出租單位的欠租,亦不可透過公屋申請獲編配單位。 以現行公屋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為基準,在富戶政策下,公屋住戶的入息不得超出入息限額之 5 公屋富戶政策2025 倍,而家庭總資產淨值不得超出入息限額之 100 倍,否則須遷出單位。 申報表內,所有單位住戶均填上月入金額,對於資產則作出簡單剔選申報(選擇「超逾」 / 「不超逾」),暫時無須提交證明文件。 現時若租戶入息或資產限額超出要求,房屋署會要求住戶遷出,同時批出「定期暫准居住證」,公屋富戶可以市值租金繼續租住最長12個月公屋,不過,房委會表示,富戶會在12個月暫住期間轉移資產,以便再次符合公屋資格。
公屋富戶政策: 濫用公屋行為的例子
按現行的「批出新租約政策」,在公屋戶主離世或遷出後,單位的租約可批予名列於戶籍內的戶主配偶(即無須通過任何入息或資產評審)。 若戶籍內並無戶主的在生配偶,現居單位內的其中一位認可家庭成員(不論是否「後加名」的成年子女),只要通過定於「富戶政策」水平的入息、資產和香港住宅物業擁有權的審查,便可獲批新租約。 另外,房協將會在明年4月1日起優化現行「富戶政策」,住戶須每兩年申報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若戶主或家庭成員購入香港住宅物業,則必須於1個月內向房協申報。 新修訂適用於所有已簽署附有「富戶政策」條款租約的住戶,包括新租戶、轉換戶主及調遷租戶等。
公屋富戶政策: 公屋富戶政策|5類住戶可獲豁免
房屋署對申請公屋設有入息及資產限額,三人家庭申請的入息上限為港幣二萬二千三百九十元 (房屋署,2016),比二零一六年第三季的三人家庭收入中位數港幣二萬八千元 (政府統計處,2016年)低百分之二十。 房協將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打擊濫用公屋,有關措施將於今年12月1日起生效,而優化「富戶政策」措施則於2024年4月1日起實施。 公屋富戶政策 房協已於十月在轄下所有出租屋邨張貼通告,以及發信通知已簽署附有「富戶政策」條款租約的租戶。
公屋富戶政策: 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
何謂公屋富戶 公屋富戶政策2025 倘當局改由房屋署增聘人手及外判商負責管理,恐怕預算亦難大減。 如戶籍內有家庭成員離世、患上危疾,或因工作、交通及其他意外受傷,引致喪失工作能力,因而收取一筆過非法定賠償(如危疾保險賠償)或其他財政援助,或因退休而收取一筆過退休金,兩項款額均可在家庭總資產淨值中扣除。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房委會早前公佈,截至2023年3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公屋富戶政策: 公屋富戶政策|住宅物業的類別
在新措施下,所有已簽署附有「富戶政策」條款租約的租戶,由租約生效開始須每兩年申報戶主及所有家庭成員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 若期間租戶家庭狀況有變,不論其居住年期,須每兩年申報住宅物業、資產及入息。 何謂公屋富戶 公屋輪候冊的申請宗數屢創新高,現時公屋輪候時間已經超過原先的「三年上樓」承諾,要解決公屋供應滿足不了需求的情況,總離不開減少需求和增加供應這兩個原則,即降低不合資格的需求和增加公屋。 從這個思路出發,房屋委員會就有責任去確保公屋數量可以應付需求,和對濫用公屋資源嚴厲對付,畢竟公屋是寶貴的社會資源,確保公共資源用得其所也是房委會的職責。
公屋富戶政策: 富戶暫住期縮至4個月
其實政府從無解決過核心問題,就是整個置業階梯嚴重斷裂,亦無人保證這些問題在可見將來會有所改善。 現時私樓樓價遠遠超過一般市民可負擔水平,租金也節節上升;居屋變成「大抽獎」,中籤的人少之又少;綠置居數量不多、杯水車薪,還要在既有公屋之中騰出。 公屋富戶政策2025 是次綠置居及租置計劃單位,5月28日至6月10日接受合資格綠表人士申請,如果幸運中籤,究竟選購綠置居還是租置公屋好呢? 樓主的情況引起網民熱烈討論,有人直指已沒有辦法,「冇計了你交了入息資產,只怪自己當初唔轉移資產先交」,亦有人認為「有能力就唔好再諗拎着數」,建議樓主兩兄妹租住私樓或買樓置業。 以上對「加戶政策」所作的修訂,不會影響現行的「批出新租約政策」。
公屋富戶政策: 入息超額怎麼辦
為優化現有機制,當局將要求公屋租戶由入住公屋開始,每兩年向房屋署申報戶主及所有成員有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 【公屋2023|富戶政策】社會對公屋單位需求殷切,政府計劃調整現有公屋政策,加快資源流轉。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於昨天(5月24日)開會,通過一系列新措施,以加強打擊濫用公屋,以及優化「富戶政策」和「加戶政策」,確保善用公屋資源。 另一方面,現時因入息及資產淨值水平超出限額而被要求遷出公屋單位的「富戶」,若他們有暫時住屋需要,可申請「定期暫准居住證」居住於該單位,為期不得超逾12個月。 公屋富戶政策 房委會建議將富戶暫住期縮減至4個月,亦不會在收回單位後再重新評估,避免富戶轉移資產後繼續居住在公屋單位。 以一個四人公屋家庭為例,若以最新的 年度公屋入息限額為基礎計算,「富戶政策」下的相關入息限額為港幣135,250元。
公屋富戶政策: 公屋富戶政策入息及總資產限額將收緊(10.5最新消息)
何謂公屋富戶 政府自1950、60年代興建徙置區、廉租屋邨,直到今天的公共屋邨(簡稱公屋)逾80萬個單位,住了超過210萬港人;但公屋輪候冊的數字依舊每年不斷遞增。 覓地增建公屋不容易,怎樣善用公屋資源亦成為了焦點;在1980年代推出的公屋富戶政策,正是朝着這個方向落墨。 討論區過往已有不少有關「公屋富戶」的帖文,網民紛紛表示這個現象並不罕見。 他們解釋,這些住戶普遍早期申請公屋,後來生活得到改善後,部分會將自住的公屋單位買下來,部分或會以子女的名義置業,自己則繼續居住於公屋單位中。 公屋「富戶政策」以入息及資產兩項準則,衡量住戶是否符合資格續住公屋。 公屋富戶政策 2017 年 10 公屋富戶政策 月,富戶政策收緊交還公屋條件,由單軌制改成雙軌制,即使住戶在港未持有物業,只要入息或資產其中一項超逾限額,便須補繳租金,甚至遷出單位。
公屋富戶政策: 加強屋邨管理扣分制 下周一實施
未納入「富戶政策」申報週期的租戶,須填報「居住情況及擁有香港住宅物業詳情申報表」。 已納入「富戶政策」申報週期而須申報入息、資產及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租戶,只須填報「居住情況申報表」。 新增措施亦規定戶主及所有家庭成員在購入香港住宅物業後(包括簽訂任何協議),必須於一個月內向房協申報。
公屋富戶政策: 富戶政策下,年長者家庭的入息及資產淨限額會否不同?
措施包括增加亂拋垃圾、噪音滋擾、把出租單位作非法用途等的扣分分數,如公屋租戶或中轉房屋持證人,在兩年內被扣滿16分,其租約會被終止。 公屋富戶政策今年5月起「加辣」,房屋署10月起向合共8.8萬戶派表,要求住戶申報居住和擁有香港物業的狀況,首批申報上月底截止。 公屋富戶政策 房屋署回覆查詢時指,至今已收回8.5萬份申報表,佔總數約98%。 當局早前表示,首階段將審查8.8萬個租戶,換言之,約有3,000戶無交申報表。 公屋富戶政策 發言人表示,縮短「定期暫准居住證」至最長4個月,可以減低富戶利用暫居期調撥資產以逃避交還公屋單位的可能性。
公屋富戶政策: 公屋富戶政策|申報步驟
房屋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昨日通過修訂公共租住房屋富戶政策的細節,並對公屋家庭申請者加入凍結時段的安排。 房委會指,上述頭3項新政策將在2023年10月1日實施,而第4項、即扣分制的「加辣」措施則擬於今年第四季實施。 公屋富戶政策 公屋富戶政策2025 新的申報要求(即申報已持續居於單位,並已遵守與居住情況相關的租約條款;及有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將由2023年10月1日開始分批開始實施。 一如既往,在公屋居住滿10年的住戶仍須每隔兩年,在4月或10月按現行政策向房屋署作出申報。
此外,透過「批出新租約政策」獲批新租約的住戶和透過「公屋租約事務管理政策」獲批相關申請的住戶,不論其居住年期,亦須每兩年按「富戶政策」作出申報。 房委會指,「屋邨管理扣分制」的加強措施,將增加涉及環境衞生、公眾安全及嚴重違反租約的9項不當行為的扣分分數,以及擴大兩項有關環境衞生及/或嚴重違反租約的不當行為的適用範圍。 發言人指,對扣分制進行檢討是為了配合政府加重公眾地方潔淨及阻街罪行罰則的建議,並採取加強措施,為公屋住戶提供一個安全衞生的居住環境。 按「富戶政策」下計算入息的安排,非固定入息會按該入息所屬的服務時段按月平均計算。 另一方面,如住戶家庭入息連續三個月下降/因永久性原因導致即時下降(如有成員去世、遷出等)至低於相關入息限額,住戶可申請交回合適水平租金以至批出租約(適用於已申領暫准居住證的住戶)。 委員會主席黃碧如認為,今年10月開始推行新措施適當,申報亦會盡量簡單明確,以減少對居民滋擾,及避免誤導情況。
公屋富戶政策: 租金都只交幾千
例如以往亂拋垃圾4次才會被「叮走」,現時只要犯了3次,即會失去公屋居住資格。 如住戶作出虛假陳述,欺瞞房署,有關住戶將不能在5年內再申請公屋。 以往公屋租戶在入住10年後才需要2年進行一次「富戶政策」申報,現改為公屋租戶入住滿2年後,每2年申報一次。 處理這個問題,就像是清理多年堆積下來的垃圾,一旦啟動清掃程序,必然塵土飛揚,蛇蟲鼠蟻都走晒出來。 政府應仿效當年處理四大探長時期的警隊貪污問題,給予一定的緩衝期和豁免期。
問 11.住戶在填報受僱收入時,是否只須填報申報月份(4月份/10月份)的入息? 答 11.就受僱收入,住戶需填報的時期與過去的「富戶政策」相同。 按上述安排,如住戶不再於本港擁有私人住宅物業,他們可提交證明文件,向所屬屋邨辦事處申請批出租約,繼續居於現居公屋單位。 何謂公屋富戶 然而,在決定是否批出租約時,住戶亦需申報其入息及資產水平,以評估是否符合相關水平。
根據現行政策,公屋住戶的收入需不超過入息限額的五倍,而家庭總資產淨值則不能超出入息限額的一百倍,否則將不得不退出單位。 公屋富戶政策2025 申報表上,住戶都要填寫上月收入的金額,而對於資產方面則是簡單選擇「超逾」或「不超逾」而不需要提交有關證明文件。 香港房屋委員會(下稱「房委會」)自1987年4月1日起實施的「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和在1996年4月通過實施的「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一般統稱為「富戶政策」。 面對持續上升的公屋需求,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下稱「小組委員會」)認為在努力增加公屋供應的同時,有必要同步檢視如何更好地運用公屋資源,確保公屋資源能更聚焦地分配給較有迫切住屋需要的人士。 除了濫用問題,筆者亦關注現行的公屋政策,或應說是過分偏重出租公屋的整體房屋政策,對社會向上流動及香港長遠發展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此外,房委會亦要求租戶若購買本地物業,須於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1個月內作出申報。 在購入香港住宅物業後(簽訂任何協議(包括臨時協議)一個月內),戶主及所有成員亦必須主動向房委會申報。 「富戶政策」下獲豁免申報的租戶 ,無須申報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只需申報居住情況。 房委會早前通過的「屋邨管理扣分制」加強措施,將於下周一(18日)實施。
經過各方努力,公屋輪候時間已有所回落,政府早前宣布覓得的公營房屋用土地,已較10年長策推算多出約10萬個單位,數字令人欣喜。 對濫用公屋資源的人不能姑息,強制申報、加強抽查、加重罰則,是打擊公屋丟空或違規使用的有效手段。 有效發現和遏止濫用,讓公屋資源更公平地分配到有需要的市民手上,乃是應有之義,政府任重道遠,不能辜負公眾期待。 以上的廣告均給予大眾一個誤導的訊息,就是「無需要的公屋住戶佔用社會資源──使真正有需要的家庭未能受助──導致萬千家庭失去美好和諧的關係」。
房協將逾180日非經常於單位內居住的期限,縮短為3個月,如租戶違反有關規定,房協將考慮發出「遷出通知書」及收回單位。 已居住逾 10 年的公屋住戶,須就富戶政策每 公屋富戶政策2025 2 年進行一次申報,房委會會適時郵寄表格至住戶,住戶亦可於網上下載申報表。 公屋富戶政策2025 根據家庭人數,房屋署制定了各自的入息限額,如家庭成員總入息限額達指定金額,住戶則須繳交1.5倍租或2倍租。 已居住2年之公屋住戶,須就每2年進行一次「富戶政策」申報,房委會會按時郵寄表格至住戶地址,公屋住戶亦可於網上下載申報表。 但若入息為永久性下降,例如家中成員不幸過世,住戶可立即申請減租至1.5倍或原有租金。 另外,當局擴大兩項有關環境衞生,與嚴重違反租約的不當行為的適用範圍。
公屋富戶政策: 富戶政策入息資產限額( 2021 年 4 月 1 日生效 )
公屋制度存在已久的弊端不少,審計報告指部分公屋單位空置數年以上,也有夫婦在子女長大陸續遷出後,兩人卻佔用可供7人家庭的兩個單位。 公屋富戶政策2025 審計署昨日亦指,公屋計分制傾向鼓勵年輕人盡早申請,催化近年公屋申請數目不斷增加。 為了及早「儲分」,一班年輕人甚至有大專學歷在輪候冊人龍「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