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你的人品就是要慢慢的去積累,你什麼都不求,那你自然就會高尚起來。 精嚴的持戒,能夠以苦為師不怕吃苦,這是諸佛如來所贊嘆的,而正法就是這樣能夠得以承傳。 本站是個命理討論的園地,如果您要問命,請務必詳閱各板板規,遵守發問規則,不要只留個生日或是命盤, 其他什麼都沒提。 我們需要的是,「良好的互動」及「長期的追蹤」。
二、示告行者「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的殊勝功勳,眾生昏亂的妄心如濁水,六字洪名如寶珠投入濁水,能使妄心隨念寂滅,照見本自清淨佛性。 三、眾生欲往生阿彌陀佛國者,需信、願、行三者具足,將彌陀聖號持念至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心無貪戀,意不顛倒,即得往生極樂國土。 一、極樂世界無有娑婆世界的眾多苦惱,修行人若要尋求歸向極樂世界之路,必須放下萬緣,一心繫念彌陀聖號,便可超脫生死之苦。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特別感謝安養院曾院長、義工們過去十年多,對老居士無比耐心、周到的照顧與鼓勵,幫助老居士順利實現生西大願。 感恩現場及全世界各地為老居士念佛、放生、印經等做諸功德的諸位蓮友。 钟茂森博士业余跟随推行佛陀教育与中华传统圣贤教育的高僧净空教授学习多年,担任净空长老在国际和平与教育活动中的英语翻译。 曾应邀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4年12月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举行的“共同价值观教育”的国际会议,并在大会上介绍中华伦理道德。 2005年8月在澳大利亚布里斯本市格里菲斯大学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培养智慧、获得和平”的国际会议上发言,呼吁在商业金融界推行孔孟伦理道德。 2006年4月应邀参加在中国举行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大会(杭州——普陀山)并在大会上发表《和谐世界必需因果教育》的讲演。
- 還沒走就是還有任務,在這個世間能夠幫助有緣的眾生認識凈土,能夠帶多一些人往生,只有這麼一個理由留在世間,其他沒有理由。
- 發願將來為振興戒律、弘揚淨土做出貢獻。
- 當代佛教思想家、實踐家、教育家,河北大華嚴禪寺中興第一代法主。
- 雲谷禪師覺得這個人不簡單,竟然跟我能坐三天三夜不打一個妄想,太難得了!
- 隨後,由兒子介紹聯繫,2008年2月順利搬入興寧慈光安養院,從此得以專心念佛,多年來每天堅持3至5萬佛號,直至往生前一年,因身體原因,體力不支,才沒有計數。
號妙悟,俗姓黃,系廣東江夏世家,黃香後裔,1999年於石家莊弘一佛堂落髮皈依佛門,2000年受三壇大戒於趙縣柏林禪寺。 當代佛教思想家、實踐家、教育家,河北大華嚴禪寺中興第一代法主。 10月26日晚22時,在近百位居士至誠洪亮的跪念佛號聲中,老居士正念分明,安詳捨報,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剛往生時,通身放香十幾分鐘,室內室外都可聞到。 斷氣24小時後仍然身體柔軟、頭頂溫熱。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 佛教四觀教你遇事不生氣! 濟群法師
《便蒙鈔》是清代紅螺山資福寺達默法師編寫的,為初學佛人按照天台教理,對彌陀要解進行逐條解說,印光大師這次講經就選擇《便蒙鈔》來講。 二月,報國寺修理完畢,諸位法師和居士送大師前往蘇州。 大師的行李不多,只有簡單的鋪蓋和幾箱經書,以及伴隨他數十年的小木凳作枕頭用。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2025 1929年初,大師就計劃好了,定於二月去上海陳家浜太平寺,料理印書事。
因為有這四種顛倒,所以有煩惱;因為有煩惱,才無法得解脫。 為了要除煩惱、得解脫,必須要有智慧。 如果能用四念處觀,將四種顛倒轉變過來,就能開智慧,得解脫、得涅槃。 沒有智慧而只有禪定,或是沒有智慧而只有持戒,都不能得解脫、得涅槃。 必須修四念處,那是一種「觀」的方法。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 佛教僧伽內修外弘戒定慧三學深化教育—定學研習暨僧伽禪修閉關 依據南傳《清淨道論》修習次第 三學(戒定慧)七清淨(戒清淨,懺悔罪業,你要有動力。什麼是動力?法喜,自受具一年多來,而對戒律未曾著力,依止 上 果 …
現在我是承認這一點,但是我現在習氣還沒斷,還會出很多念頭,妄念很多,這都是習氣,我知道。 我平常也是講話也比較多,大概講經說法的人這個習氣毛病也就很嚴重,開口閉口都好跟人講佛法,好為人師,不管人家愛聽不愛聽我都跟人家講,講得還挺過癮,現在就發現都叫戲論。 所以現在我就下定決心,盡量止語,盡量少說話,少打妄想。 但是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我現在就努力干這個事。 因為真明白了,講什麼話都不如念佛好,做什麼事都不如求往生好。 心裡真的想早日見到阿彌陀佛,只要一見阿彌陀佛,這就萬事大吉了。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 定弘法師:趙良玉老師往生的啟示(上集) | 定 宏 法師
就是怕你不肯相信、不肯发愿,就算莲花放在你头上,你也去不了极乐世界,只能是种一些来世的善根,那就太可惜了。 视频网站上有很多定弘法师的讲经视频,拼多多也有很多佛教讲经TF卡。 我们修行人,不一定要与法师见面,学习法师的讲经也是一样的,而且对于闭关的法师,我们不应该去打扰。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 淨土修學座談會答問(下)(定弘法師講)@求生西方— 發菩提 …
如果要等到懷孕以後才開始注意胎教就已經太遲了,而且那時候習慣已經不容易改變。 從佛經中可以看到釋迦牟尼佛非常重視胎教,並且講述了自己在母親胎裡的情況。 例如在《大藏經》本緣部裡面就有一部《佛本行集經》,講述釋迦牟尼佛從入胎,一直到出胎為止的過程,以及他的母親對他的胎教。 經文中記載,佛陀的母親在懷胎過程中,彷彿有一個菩薩在她腹胎中,不但心裡不起一點煩惱,連一舉手、一投足,每個動作、每個念頭,都是那麼有威儀,合乎禮貌,乃至於合乎聖賢的標準。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2025 雖然說「社會影響我們,我們被社會影響」,但站在宗教教育的立場,人是可以不受環境影響而變壞,反而可以因為信仰的熏陶而變好,進而影響社會。 一般人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宗教教育的精神,是不會對任何人失望,也不會對任何情況絕望。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 佛教中“六和敬”是什麼?
在充滿挑戰的職場生活中,有了禪法作為安心的方法,就能找到源源不絕的工作熱忱,讓每一天的職場生活,都能歡喜又富足。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特別將英文版中的〈編者序〉一文收錄於書後。 此篇序文除了詳細說明三十七道品的源由、出處以及在覺悟中的角色之外,也特別探討修禪者與三十七道品的關係。 經常指導大眾禪修的聖嚴法師,在本書中以獨特的觀點,解釋了三十七道品的次第漸修法門與禪宗頓悟法門的調和問題。 法師表示,禪雖講頓悟,亦涵蓋漸修,此三十七道品可做為頓悟法門的基礎,甚至利益不能頓悟見性之修行者。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 趙良玉老菩薩的遺囑 閉關前給淨公上人的信 往生後所燒出的”舍利 …
趙良玉老師閉關前給淨公上人的信 師父上人慈鑒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2025 新年康泰吉祥! 我是定弘法師的母親,當跨上 2014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2025 年的駿馬時,我已是七十歲的老人了。 回首往事,1992 年,廣州光孝寺的方丈本煥大和尚邀請您到羊城宣講《阿彌陀經研習報告》,連續五晚。 ★當前之務,就是隨時隨地持名念佛、念念相繼,其它一切均是助行,一切善行、一切工夫、一切境界總不如老實念佛。 把一切善緣、善行、善法完全打疊在這一句佛號中,一切不管、一切不問,心中單提這句名號,老老實實一直念到佛來接引。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 125 (高清) 定弘法師
現在很多父母親自己皈依三寶,卻不要孩子學佛,認為孩子還小沒有選擇能力,強迫他們到寺院皈依是不公平的,應該讓他們長大後自己做選擇,其實這種論調絕對是錯誤的。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2025 佛教徒認為嬰兒都是小菩薩,我們不但要尊敬他、尊重他,還要小心照顧他、教育他、熏陶他。 嬰兒雖然不懂事,可是父母的心情是能夠影響嬰兒的,所以要用慈悲心、愛心,用智慧來養育小寶寶。 如果修行,讓心清淨了,我們的環境也跟著清淨,這就是心淨國土淨。 且內心清淨,會覺得世界並沒有那麼可怕、那麼討厭,那就是在人間淨土之中,然後再求生西方淨土就非常容易,也非常可靠。 除了修行者的「主動」閉關,有些人是「被動」閉關。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 定弘法師答: 這個呢,「遍該生境」,你還要多聽經。因為你聽經還沒明白,大家好!大家請坐。定弘今天以出家的身分,果智 ⋯⋯)教導禪法實
另,敬呈弟子父親近日往生事跡報告,特別感恩 師父上人一九九九年在香港『尖沙咀街坊福利會』對鐘老居士開示其專修淨土,如今佛種已經開花結果! 導大眾運用禪修的觀念和方法於工作中,讓工作時時充滿禪機活力,處處都是奉獻成長的道場。 工作精神指的是一種影響的力量,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甚至連一個微笑、一句話、一篇文章,都能在工作職場產生影響力。 聖嚴法師認為,一個人只要在世界上能夠影響一、兩個人的一生,那他的精神就是存在著,不一定要轟轟烈烈地做了什麼大事,才叫有精神。 聖嚴法師的禪式工作學,融合禪修的方法和觀念,在本書中以34則提問,把職場上人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及瓶頸,化為清明的智慧心、柔軟的慈悲心,分享以禪心來工作的良方。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 定弘法師: 念佛的人父母,在面對衰老、死亡等問題上,他們往往有不同於世人的一分從容與自在。
聽懂了,你就沒別的想法,什麼都願意放下,連最好的好事弘法利生都肯放下,你還有什麼沒放下? 當然你雖然說放下,理上通了,習氣還在,突然就冒出個念頭,要做點什麼事,要有什麼計劃,這肯定還有。 我現在就是這個狀況,要弘法,突然想到這個好主意,但是你要警覺到再好的事都不如念佛好,再殊勝的功德都不如你往生西方功德大。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 懺悔的力量
關房兩間,內間用來禮佛誦念經行,外間起居,有朝外的窗戶。 大師在關房門上貼了一張閉關啟:「虛度七十,來日無幾。如囚赴市,步步近死。謝絕一切,專修淨土。倘鑒愚誠,是真蓮友。釋印光謹白」。 得知印光大師準備長期隱居的消息,弟子輩多依依不捨,各處聞訊要迎請大師的有十多處。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2025 七月,大師離開普陀山,暫住上海太平寺。
我對我所創辦的中華佛學研究所的學生有三點要求:「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學問第三。」我們研究所本身雖然是在傳授知識學問,但是我勉勵學生們要把道心擺在第一。 技能教育是教人一技之長,以便往後能謀生存,維持生活;知識的教育是在傳授學問;人格的教育是使得人的品格提昇。 在這三種之中,以人格教育為基礎,為最重要。 用這三種方法落實心靈環保,就可以隨時隨地安定自己的身心,成長自己的人格,也能為社會大眾,帶來安定的力量。 (二)時時生起慚愧心,反省與悔過,就像儒家所說「吾日三省吾身」。 其實一天反省三次還是不夠的,應該要時時刻刻知道自己的心在做什麼。
每個人的存在,都不是固定或孤立的,只要能把自己的責任、義務完成,那你在任何一個點上,都會左右逢源,都會非常快樂。 不要孤立自己,不要不想盡任何責任與義務,而只是思考自己的權利。 事實上,權利是盡了責任和義務之後,自然而然所獲得的回饋和報酬。 (四)觀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心法是心的活動,色法是心外一切生理和物質的現象。
三十七道品是基本的佛法,是通達涅槃道路的三十七種資糧。 《維摩經.佛國品》云「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精進是菩薩淨土」,《自誓三昧經》亦云「三十七品具足佛事」。 所以不妨從小就讓孩子建立宗教信仰,不要等到他長大了,進入所謂的「叛逆期」,發現孩子出現問題了,才要他們接受宗教,這時候就很困難了。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 當師父是有他心通的羅漢時 弟子是怎樣一番體驗?
2006年支持兒子放下大學教授工作,專門從事傳統文化弘揚。 2011年欣然同意兒子出家,弘法利生。 恭喜您打開了一扇可以帶來喜悅的“大門”首先,您需要知道,靈脩書籍中的很多話,都是修行了很長時間,有了很高功夫的人,切身觀察和體悟出來的,不理解很正常。 因為,靈脩的真正目的,是看透這個紛繁複雜世界的本質和假象,解放痛苦的身心,迴歸當下… 創辦人劉義雄居士賢伉麗,早年皈依三寶,常親近各寺院的法師及信眾。 於民國七十六年至北埔金剛寺拜見心偉法師,了解學佛的目的在破迷啟悟,離苦得樂,當生成就佛道。
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把六根收回來,眼別再看外面的世界了,耳別再聽外面的聲音了,心不要再想別的了,全部收攝,凈念相繼。 就一句佛號,口裡念得清清楚楚,耳聽得清清楚楚,心裡記得清清楚楚。 用印光大師十念法,一段就是十句,一段一段的念下去,也不必數珠,也不必計數,更不用觀想,就是持名,清清楚楚念佛號,這樣念佛憶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一見到阿彌陀佛,就剛才講的或者你就得無生法忍,留在世間廣度眾生;或者你就跟阿彌陀佛往生西方,也是證無生法忍,成阿惟越致菩薩。 你仔細思量思量,這是最好的,要下定狠心,去干。 定弘法師:有空閒時,該就是包含,我們淨公恩師的護持,原名鍾茂森,但是就是最好在止靜的時候,突然一個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自己要去幹。
★發菩提心就是真正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這是發菩提心。 傳世的三句話:「決定相信老祖宗!決定相信釋迦牟尼佛!決定相信經典!」。 ★學佛的人一生任何事情都交給佛菩薩、護法神去安排,自己什麼心都不操,這樣一來心就清淨、平等了。 順、逆境都是佛菩薩安排的,所以在順境裡沒有歡喜心、逆境裡不生煩惱,一切皆是佛菩薩至善的安排,歷事鍊心成就道業,那裡會怨天尤人。 念佛就是懺除業障,真正念佛的人就是聲聲都在懺悔,聲聲都消業障。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 閉關念佛的種種用心禁忌
定弘法师,俗名钟茂森,2011年7月15日(农历六月十五)钟茂森博士在香港圆明寺畅怀老法师座下剃度,法名“定弘”。 1973年生于中国广州,出家前曾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兼任中国广州中山大学客座教授。 澳洲净宗学院副院长、方东美研究所副所长。 1995年在广州中山大学毕业,获经济学学士;1997年获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999年获该校金融博士。 先后在美国德州大学及肯萨斯州州立大学任教四年,2003年迁居澳洲,在昆士兰大学商学院任教。 另,敬呈弟子父親近日往生事迹報告,特別感恩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2025 師父上人一九九九年在香港尖沙咀街坊福利會對鍾老居士開示其專修凈土,如今佛種已經開花結果!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 – 定弘法師
【能來到寺院,說明都是有緣的】 “有緣”這兩個字是具有我們傳統文化的含義和佛教色彩的。 【魔是磨真道,真道才有魔】因為人在沒有修道時,是個窮人,魔等於土匪一樣,土匪不會去搶窮人,因為知道他… 閉關是在一定期間內、固定的某一場所,禁語並且結界不出關房,所作的閉門修持或研學,是一種斷絕外緣,來防護六根門向外攀緣,於寂靜處精進用功。 印順長老曾表示自己在普陀佛頂山慧濟寺的閱藏樓足足三年光陰,閉門閱藏,過著忘世生活,雖然生活清苦、困頓,但卻得以全心全意在佛法研修上。 法師支持和讚歎慈善工程,幾次參加了省佛教慈善功德會的扶貧救助活動。 並先後多次組織居士們到獻縣、泊頭、武邑、靈壽山區等地慰問走訪。
但現代人對國家、民族、社會的意識已逐漸淡薄模糊,所以今天社會上很多人覺得自己茫茫然地一天過一天,不知道每天是為了什麼而忙,完全失去了生活的目標。 其實,如果人心有所寄託,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心都能夠安定下來。 定弘法師閉關十年 要使社會獲得真正的安定,仍要從人心的安定做起。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 師來彌陀院幾度春秋,如扶嬰起步教化大眾。
日(往生兩個月前),定弘到興寧看望老居士,當時也是沒有一句閑話,只是念佛。 更進一步說,凡是有心,都是煩惱心,跟煩惱相應的,都是壞心;因此,真正的好心是無心。 如果能夠當下觀心,知道真正的心是無心,那就是智慧,就不會有煩惱而得解脫了。 三十七道品的基礎是戒、定、慧三無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