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海港城商場收入持平,至年底的出租率微升至94%;寫字樓收入增長3%,至年底的出租率微升至88%。 當中,商場收入及營業盈利分別跌19%及3%,由於市場租金調整;寫字樓收入及營業盈利則分別升4%及7%。 另外,集團去年酒店收入按年升11%至9.3億元,相關營業虧損收窄35%至2.3億元。 如表二所示,男性及女性僱員、所有職業組別,以及大部分年齡組別、教育程度和行業主類的僱員的每月工資中位數普遍錄得升幅。 以不同住戶數目計算家庭入息中位數,1人家庭$10000、2人家庭$20000、3人家庭$33,000、4人家庭$43,500、5人家庭$56,600、6人或以上家庭為$60,300,以3人家庭每人平均月入最高。
尤其低收入家庭更是跑輸通脹,實質收入負增長,貧富懸殊問題正不斷惡化。 就業收入中位數2025 現時的「最低工資」機制也沒有客觀標準和指數參考,實際上在製造「在職貧窮」;第三是職業安全問題。 尤其容易忽視的是外送員等一些工種在「假自僱」之下欠缺僱員保障,工作期間傷亡容易定性為「交通意外」。 若按性別分析,撇除外傭後,男性的最新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20,700元,較上季的21,000元略跌300元;女性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與上季相同,維持在18,000元。
就業收入中位數: 薪酬趨勢|9大行業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比較水
數據顯示,各年齡組別的全職僱員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在期內均明顯上升。 據統計處出版今年第二季《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今年第二季就業人數為325.2萬,較上季329.5萬減少逾4萬。 撇除外傭,最新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27,100元,較今年第一季的28,300元減少1,200元,但與去年同期的27,000元相比,則略升100元。 就業收入中位數2025 根據政府統計處發表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截至今年6月底止第二季,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15,300元;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26,000元。
- 薪酬趨勢|政府統計處近日公布2022年第二季《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數據顯示,全港最多人月入介乎2萬至2.4萬元;此外,報告亦發現,若以年齡層劃分,35至44歲的人收入最多,失業率亦較低。
- 而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之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最低,當中男士之收入中位數為17,000元,女則為13,000元。
- 汪濤估計,內地首季經濟按年增長3%,按季有望反彈6%或以上。
- 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合計工時出現上升,料與疫情持續穩定及社交距離措施的放寬有關。
- 資深HR顧問Clarie就向各位打公仔教路跳草裙舞的六大技巧,分享:「跳草裙舞要講時機、說話技巧和你的工作實力!」除了利用天時地利人和之外,更重要是掌握自己的市場身價,了解平均薪酬水平,幫自己加薪鋪路。
- 惟值得注意的是,男女月入中位數雖然略有收窄,惟仍有一定差距。
至於按家庭住戶計算的每月入息中位數,今年3月至5月統計數字為27,000元,數字除了較2月至4月的28,000元回落1,000元,亦由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起「3連跌」至如今水平。 就業收入中位數 非技術工人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在眾多行業中最低,當中男性收入中位數為13,700元,女性則只有11,200元,但數字仍較上一季回升近1,000元。 就業收入中位數 人才招聘顧問華德士及Walters People近日發表《薪酬調查2021》報告顯示,香港在去年疫情下面臨的一些不確定性和動盪,將於2021年持續影響市場,各行各業正加速邁向數碼化。 報告顯示香港就業市場氛圍會更加保守,但大中華區市場對創科行業人才的需求龐大。 香港本年第一季勞動人口為387.39萬,較去年第4季389.3萬減少約兩萬人,跌幅約0.5%。
就業收入中位數: 工作時數中位數|個別行業工時稍增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發表的最新勞動人口統計數字(即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的臨時數字),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2022年10月至十12月的3.5%,下跌至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的3.4%。 就業不足率亦由2022年10月至12月的1.5%下跌至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的1.4%。 根據政府統計處發表的最新勞動人口統計數字(即2022年4月至6月的臨時數字),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2022年3月至5月的5.1%下跌至2022年4月至6月的4.7%。 就業不足率亦由2022年3月至5月的3.5%下跌至2022年4月至6月的3.0%。 在工作時數方面,大部份行業7天工作時數無顯著變化,惟零售業合計工時由今年3月至5月的43小時,稍增至今年4月至6月的45小時;此外,住宿及膳食服務的增幅較明顯,由上次統計的42小時,升至最新48小時。 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合計工時出現上升,料與疫情持續穩定及社交距離措施的放寬有關。
同時,收入中位數隨著組別的年齡上升,直至在35至44歲組別達到最高後,45至54歲、55至59歲、60歲或以上組別的收入中位數逐級下降。 就業收入中位數2025 在2022年第三季,9.7%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少於5,000元,比率較第二季的10.7%稍微下降0.9個百分點;另一方面,第三季有12.6%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為50,000元及以上,較第二季的12.3%,上升4個百分點。 就業收入中位數 就業收入中位數2025 數據顯示,近70%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計劃尋找新工作,而僱主則多偏向聘請擁有小眾技能、軟技能及策略思維的人才。
就業收入中位數: 薪酬趨勢|逾11萬人月入多過10萬元|38萬人搵唔夠1萬元|各年齡層收入比較
最新2020年第一季(即1月至3月)數據顯示全港就業人數共有3,386,300人,其月入中位數為20,000元。 據政府統計處日前發表的最新勞動人口統計數字(即2022年4月至6月的臨時數字),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2022年3月至5月份的5.1%,下跌至2022年4月至6月的4.7%。 就業不足率亦由20222月至5月的3.5%,下跌2022年4月至6月的3.0%。 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去年11月初警告,11月底政府第一輪保護就業政策結束後的9個星期內,會增加100萬人失業,很多經理級和專業工作消失,中產階級受創甚深。
就業收入中位數: 薪酬趨勢|總就業人數略有減少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港人2022年第3季就業收入中位數維持2萬元。 薪酬趨勢|政府統計處公布2022年第三季數據,報告顯示,全港逾11萬人月入多過10萬元;7.5萬人收入不足1萬。 當中,最高就業工時中位數行業為「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及「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每週平均工時同為45小時。 就業收入中位數 報告也顯示,撇除外傭,去年第四季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維持在20,000元,如按男女分析,男性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21,700元,較女性的18,000元為多,且兩者差距也由去年第三季的3,000元,增至3,700元。
就業收入中位數: 薪酬趨勢|香港收入中位數2022|近1成人月入少於5,000元
若按主要工作所屬行業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以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最高薪。 當中男士之收入中位數為28,000元,女士之收入則為20,500元。 而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之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最低,當中男士之收入中位數為17,000元,女則為13,000元。 就業收入中位數2025 若按主要工作所屬行業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以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最高薪,當中男的收入中位數為26,000元,女則為20,400元。
就業收入中位數: 就業人士收入中位數
由前經濟分析及方便營商處(現已易名為政府經濟顧問辦公室)聯同政府統計處於二○一六年五月發表的《2015年收入流動性研究》結果顯示,二○○一/○二及二○○六/○七世代的學士學位畢業生均享有顯著的收入向上流動性。 具體而言,二○○一/○二世代的中位數學士學位畢業生在十年內可攀升八個收入組別(每個組別涵蓋整體收入分布的二十分之一)。 而畢業生的收入向上流動性亦與經濟發展所帶來的人力需求息息相關,在二○○三/○四至二○一三/一四年間,修讀理科及工程學系的畢業生享有較高的向上流動力,反映相關行業的發展。 政府正編制二○一八年的相關研究結果,以便繼續就青年一代的收入流動性作持續性監察,及探討促進青年向上流動的措施。 其中差距最大的行業是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男性的收入中位數為27,500元,而女性僅得10,000元;其次,是金融及保險業,男性的收入中位數可達40,000元,而女性則為30,000元,較男性少10,000元。
就業收入中位數: 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行業比較
撇除有關重估虧損、酒店物業減值撥備等,基礎淨盈利按年減少5%至約61.8億元。 集團派第二次中期息每股0.61元,全年派息持平於1.31元,佔香港投資物業及酒店基礎淨盈利65%。 去年收入跌22%至近124.6億元,主要是分階段撤出非核心的發展物業所致。 營業盈利跌2%至88.4億元,主要因為附屬公司海港企業確認入帳的發展物業銷售額減少,但投資物業分部節省成本抵銷部分影響。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兼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內地房地產市場經歷深度調整後,今年有望企穩回升,但不代表賣地收入能夠錄得較高增長,預期今年地方城投債可能面臨一定償還壓力,有關債務風險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