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婦科三陰交”,顧名思義此穴對於婦症甚有療效,舉凡月經失調,白帶,經前症候群,更年期症候群等,皆可治療;又此穴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因此應用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 三陰交 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1]。 三陰交 三陰交 三陰交2025 中醫認為三陰交為婦科要穴,多按摩有助生氣血,調理婦科病,三陰交穴匯集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三經,按「三陰交」可助脾化生氣血,統攝血液;女性只要氣血足,婦科疾病就不會纏身。
5) 三陰交2025 足太陽膀胱經 ① 脾兪(비수), 三陰交2025 三陰交2025 胃兪(위수), 內關(내관), 中脘(중완), 公孫(공손). ⑪ 마비성장협착(麻痹性腸挾窄) 장폐색(腸閉塞) – 三陰交 加 三陰交 三陰交2025 지구(支泃), 족 삼리(足三里), 대장유(大腸兪). 3) 足陽明胃經 ① 不容(불용), 中脘(중완), 三陰交2025 內關(내관), 足三里(족삼리), 公孫(공손). 【明報專訊】三陰交,又名太陰,屬足太陰脾經穴,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處,脛骨內側緣後方。 此穴為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和足少陰腎經3條陰經交會之處,有活血調經、益氣健脾、益補肝腎的功效。 三陰交2025 婦科疾病與肝脾腎關係密切,故此穴是婦科病治療的常用穴。
三陰交: 三陰交穴源流
三陰交為足太陰脾經常用腧穴之一,為足三陰經(肝、脾、腎)的交會穴,出自於《針灸甲乙經》。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常拔此穴可調補肝、脾、腎三經氣血,對治療內分泌失調,防治現代文明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顯著。 三陰交2025 三陰交2025 所謂「婦科三陰交」,顧名思義此穴對於婦症甚有療效,舉凡月經失調,白帶,經前症候群,更年期症候群等,皆可治療;又此穴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因此應用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 三陰交2025 9 三陰交2025 自唐代,「三陰交」之「三陰」已被理解成太陰,少陰,厥陰之三陰,從而被視為三陰經交會穴,一直沿襲至今。
- 5) 足太陽膀胱經 ① 脾兪(비수), 胃兪(위수), 內關(내관), 中脘(중완), 公孫(공손).
- 所謂“婦科三陰交”,顧名思義此穴對於婦症甚有療效,舉凡月經失調,白帶,經前症候群,更年期症候群等,皆可治療;又此穴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因此應用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
- 常拔此穴可調補肝、脾、腎三經氣血,對治療內分泌失調,防治現代文明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顯著。
- 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1]。
- 所謂「婦科三陰交」,顧名思義此穴對於婦症甚有療效,舉凡月經失調,白帶,經前症候群,更年期症候群等,皆可治療;又此穴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因此應用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
- 9 自唐代,「三陰交」之「三陰」已被理解成太陰,少陰,厥陰之三陰,從而被視為三陰經交會穴,一直沿襲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