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純屬blogger個人分享,並不代表本網誌立場。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土地供應問題十分嚴重,「上樓」顯然是大部分港人最重視的住屋問題,但樓價昂貴的「私樓」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負擔得起的樓宇選擇。 公屋計分方法 公屋為港人提供可負擔得起的居所,房屋委員會 (房委會) 設有公屋申請制度,藉以公平和有秩序地為符合資格的申請者編配公屋單位。
以下為今日(四月十五日)立法會會議上王國興議員的提問和署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邱誠武的書面回覆:問題: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於今年二月一日起實施經修訂公屋配額及計分制(新計分制)。 答覆:主席: 按政府和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政策,於編配公共租住房屋(公屋)時,一般申請者(即家庭和長者一人申請者)會較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優先得到照顧。 為此,房委會於二○○五年九月實施適用於非長者一人申請的配額及計分制。 有別於一般申請者,在配額及計分制下—(a)每年編配的單位受限於一個配額;(b)按計分制決定各申請者的優次;及(c)平均輪候約三年獲首次編配單位的目標不適用於配額及計分制申請者。
公屋計分方法: 通過審查後
此外,缺乏軟技能的高學歷人士,求職也可能有困難,可見「學歷扣分制」並非合適制度。 公屋住戶的家庭入息若超過現行公屋入息限額五倍,或家庭總資產淨值超過現行公屋入息限額100倍,就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因應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及審計署署長建議,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在2014年10月14日的會議上,通過修訂配額及計分制,及於2015年2月1日起實施經修訂的配額及計分制度。
- 以2021至2022年度為例,配額為1,800個,申請日期為2020年12月17日至2021年1月26日。
- 申請者可按其喜好及入住公屋的迫切性,重新考慮其公屋申請地區;惟選擇輪候市區(包括香港島及九龍)公屋單位會受以下注意事項第3點所述的限制。
- 答覆:主席: 按政府和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政策,於編配公共租住房屋(公屋)時,一般申請者(即家庭和長者一人申請者)會較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優先得到照顧。
- 就王國興議員問題的三個部分,現答覆如下:(一)在配額及計分制下,申請者獲配公屋的相對優先次序,取決於申請者在計分制度下所得的分數。
分析結果只用作一般參考用途,不應視為反映整體申請者輪候時間或個別申請者用以估算其輪候時間的依據。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公屋計分方法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對比於2005年或以前,單身人士申請公屋既沒有配額,也沒有計分制,輪候時間與一般家庭無異,最快輪候約3年便可上樓。 若分拆戶獲配另一公屋單位,原住戶和分拆戶須在富戶政策下每 2 年進行一次申報家庭入息及資產,包括是否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 有得必有失,成功獲特快編配公屋的住戶3年內不可要求調遷,亦不可申請綠置居,只能用白表資格買居屋。
公屋計分方法: 申請公屋分戶理由
按房委會現行的配額及計分制度,非長者1人申請者於18歲申請時底分為0分,每輪候1個月可獲1分,滿45歲則可獲一次性加60分。 按此計分制度及最新編配進度,申請人須等候約30年才可獲安排詳細資格審查,屆時申請人已達48歲,而且輪候期間收入亦不可超過指定上限(現時為HK$11,540)。 3.由於「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的申請人數眾多,但可供揀選單位有限,且分布區域並不平均,房屋署不能保證申請者能獲邀揀選單位或成功揀選單位。 房屋署只會在仍有適合申請者的揀選區域及/或單位類別的情況下,才邀約申請者揀選單位。
須留意,申請者於退休時不確保會獲分配公共房屋;此外,如申請人所選擇的公屋單位已被編配,其申請會被取消。 非實報實銷現金津貼計劃每年12月都會推出一定數目配額,總部人事分組收到相關的庫務署通函後會以電郵形式通知各院所 / 組別主管確實的申請日期。 以2021至2022年度為例,配額為1,800個,申請日期為2020年12月17日至2021年1月26日。 需要留意的是,即使下一年度公務員房屋津貼通告所列的津貼金額有所調整,申請人都是按照申請當年的津貼表領取津貼。
公屋計分方法: 公屋計分方法
私樓的樓價升不停,新居屋被視為上車希望,超額認購逾38倍,是否有機會揀樓上車,視乎抽籤結果,這方法沿用多年。 公屋計分方法2025 公屋計分方法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出席電視節目時透露,長策會曾研究是否不再用抽籤制,亦有討論計分制,但結論是行政操作更艱難,可能引起更多爭拗,且抽籤一貫獲社會接受,故此不作改變。 居屋遞交申請後就等抽籤結果,好運的一抽即中,也有人抽幾次都落空。 長策會曾研究更改抽籤買居屋制度,包括計分制,但計分會比抽籤更公平嗎?
政府於二○一二年成立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長策會),對於配額及計分制,長策會的其中一項關注是年紀較大的申請者向上流動的能力或相對有限,因此認為適宜給予他們較高的優先次序。 在長遠房屋策略公眾諮詢期間,有相當多回應者同意應給予年逾45歲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額外分數。 公屋計分方法 長策會在其提交給政府的報告中,要求房委會審慎檢討包括配額及計分制的公屋相關政策,確保珍貴的公屋資源運用得宜。 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其後亦認為房委會應檢討配額及計分制的計分方法,引入改善措施。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轄下長遠房屋策略小組委員會在二○一四年七月公布的報告,亦提及議員在此課題上的各種意見。 公屋計分方法2025 就王國興議員問題的三個部分,現答覆如下:(一)在配額及計分制下,申請者獲配公屋的相對優先次序,取決於申請者在計分制度下所得的分數。
公屋計分方法: 公屋計分方法2022: 房委會:「三年上樓」均以「長者優先、特快公屋」獲配屋
跟購買未補價二手居屋一樣,準買家和業主先要得到房署許可,前者需要持有購買資格證明書 (准買證),後者亦要有可供出售證明書 (准賣證)。 如果你符合居二市場購買資格,應留意公屋買賣的注意事項;另一邊廂,如果你是租置計劃屋邨租戶,並擁有公屋戶籍,應及早了解由租轉買的利弊因素。 公屋買賣,一般可指合資格的公屋租戶,透過「租者置其屋計劃」購買居屋;又或合資格的綠表人士及白居二中籤者,經居屋第二市場 (居二市場) 購買二手公屋。 以上特別分析中所述的申請者輪候時間僅顯示某個時間的特定情況,過往的趨勢並不代表將來的情況。
公屋計分方法: 優先編配單位機會
基於計劃申請有一定的限制,有意申請的人士,必須留意有關細節,以及入住單位後的限制等,以免挑選單位後感到後悔。 而今年四月一日起,申請公屋的入息上限獲提高,單身人士月薪在九千二百元內、總資產淨值不多於十九萬三千元。 最近,政府公布公屋輪候冊的輪候人數突破23萬,有關當局3年上樓的承諾更不可能落實。 在如此龐大壓力下,張炳良局長在早前的電視訪問中拋出定期審核單身輪候人士入息及資產,以縮短輪候人數,這是政府就縮短輪候冊的第一著。 另外,較早前有消息認為高學歷者不應申請公屋,並將學歷達到某水平者剔出輪候冊,以更進一步縮短輪候時間。
公屋計分方法: 網民教路:「只會收一次警告信!好小事!」
另外有一個情況公屋住戶須繳交雙倍租金,即看公屋扣分項目及罰則詳解。 因應公眾對一般公屋申請者輪候時間的關注,房屋署每年會對一般公屋申請者的安置情況進行特別分析。 請按以下連結瀏覽最近一次的分析:截至2022年6月底一般公屋申請者安置情況的特別分析以上特別分析中所述的申請者輪候時間僅顯示某個時間的特定情況,過往的趨勢並不代表將來的情況。 房委會每月都會更新正獲安排詳細資格審查的申請人所達分數,如果數字與你所得的分數相近,證明你離審查不遠了。 是對申請者的物業權益進行審查,包括是否擁有或共同擁有香港任何住宅物業權益;是否已簽訂任何協議購買香港住宅物業;是否持有任何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公司 50%以上股權等等。 此外,若家中有年老(年滿60歲)的父母或親屬一同申請,則可經本文開首提到的「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公屋計分方法: 公屋計分方法2022: 輪候公屋
調查顯示,截止今年6月,約77,000名公屋一般申請者輪候超過3年但仍未可上樓,佔仍在輪候的一般申請者一半,當中有近兩萬人已等待超過6年,較去年勁升42%。 至於當中成功「三年上樓」的1,700多人,房委會指他們是透過「長者優先配屋計劃」、「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等而獲配屋,故其輪候時間較短。 而房委會規定,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只可選3個非市區的地區,例如屯門、元朗、天水圍等,只有合資格的長者申請及「天倫樂」申請,可選的區域不受限制,可選擇市區。 此外,2013年9月30日或之前登記的申請者,現時亦可將所選地區改為市區。 所以能夠獲得「揀樓」機會,在香港可算是萬中無一,但若你獲得這個機會,卻入息條件高於上限,又會怎取捨呢? 另備150個單位用作安置受市區重建局二○二一/二二年度各重建項目影響的居民。
公屋計分方法: 申請但入息超額!想後加老公名解決?
現時的調遷計劃包括天倫樂調遷計劃、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及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邨內調遷、大型維修或改善計劃的調遷安排等等,詳情可瀏覽房屋署網頁。 此類租戶須要具備值得體恤的理由,即使最終未能符合分戶政策申請資格,房委會或會按其特殊情況,決定是否交由其他政府部門 (例如社會福利署) 跟進。 其實房委會都早有列明一般申請及非長者一人的基本申請資格準則,公屋申請人每月總入息和總資產淨值不得超過房委會規定的有關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限額亦會按年修訂。 至於被納入配額及計分制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如有需要,可要求加入家庭成員,轉為家庭申請,而毋須另行重新登記。 我們時常聽到公屋輪候時間長,究竟政府是如何決定上樓次序,有沒有方法可以縮短輪候時間呢? 為配合不同公屋申請者的需要,政府提供多種配屋計劃,包括一般家庭、長者 (包括「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及「共享頤年」優先配屋計劃)、非長者一人申請,以及「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公屋計分方法: 最新公屋輛候時間增加至5.9年
然而,個別申請者的實際優先次序,須視乎其在經修訂制度下的分數而定,並最終取決於公屋供應量和其他申請者的情況。 房委會在決定通過修訂配額及計分制前,已審慎考慮了長策會的建議、在長遠房屋策略公眾諮詢期內所蒐集的意見、審計署署長以及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的意見。 房委會在通過修訂配額及計分制後,已即時於二○一四年十月十四日發出新聞稿,公布有關詳情。 房委會亦已在二○一五年二月初,就配額及計分制的修訂及最新計算的分數逐一發信通知個別申請者。 一如其他公屋申請者,配額及計分制下申請者可以申請「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以提前獲配公屋單位。 至於具社會或健康理由而有迫切住屋需要的申請者,可經由社會福利署推薦申請「體恤安置」。
公屋計分方法: 分數愈高愈快上樓
非長者單身人士必須透過「配額及計分制」申請公屋,獲配公屋的相對優先次序,取決於在計分制下所得分數。 計算方法會按申請者的年齡計算,十八歲獲0分,每一歲加三分,如此類推,直到五十九歲獲一百二十三分為止,申請人每輪候一個月加一分。 而房署會定期公布上樓分數,一般而言,起碼有一百四十分才有機會上樓。 二○二○/二一年度原先估算可編配31 400個公屋單位,但實際編配數字為23 179個(即申請者在二○二一年三月三十一日或之前已入伙的數字),達標率為73.8%。 根據過去的經驗,每年約有1,000個公屋單位納入此計劃,當中包括發生命案的凶宅、單位靠近垃圾房、沒有升降機、受白蟻等蟲患影響、前租戶被追債、單位內的洗手間較其他公屋單位略為細小等。
公屋計分方法: 公屋計分方法2022詳細攻略
第一,家庭申請不是採用計分制,根據現時的數據,平均輪候時間為5.8年;第二,一人申請時所累積的輪候時間,有一半可轉至家庭申請隊伍中,以一年半為上限。 在符合所有適用的申請公屋的資格下,累積分數愈高,便會愈早獲編配公屋單位。 答:已經成功登記輪候入住公屋申請者,可使用6個途徑查詢自己的公屋申請進度,包括登入房委會 / 房屋署網站,按指示查詢各區最高調查及配房編號。
【新!】2019年2月,房委會建議上調2019/20年度公屋申請入息及資產限額,平均上調幅度分別為4.2%及3.1%,2019年4月1日起生效。 入息限額中,2人家庭增幅最大,增加6.2%至HK$18,690。 房委會估計,按調整後的限額計算,約16萬個私樓非業主戶符合公屋申請入息,料公屋申請將因而增加5,800戶。 但政府提出研究的「學歷扣分制」有邏輯謬誤,其背後邏輯為高學歷有更多機會向上流動,更快超越公屋的入息及資產限額,故應在現行制度予以扣分,使其他低學歷者更快上樓。
公屋計分方法: 優先配屋計劃 /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公屋輪候】不時會有網民呻分配到的公屋太細,到底公屋派樓有甚麼準則? 基於上述原因,房屋署恕難預測各申請者須等候多久才可獲配公屋單位。 除非受非自願性調遷,如重建影響,任何住戶若按公屋扣分制被扣分,會遭禁止透過邨外或邨內調遷安排,申請另一個或更佳或更大的單位。
房屋署向房委會提交的《2018年公共租住房屋申請者統計調查的主要結果》,文件中提及今年首季抽選約3,000名公屋申請者參與調查,回應率為77%。 假如市場轉入加息周期,或者市況低迷、借款人因為財政或其他原因而斷供時,銀行有權將物業收回,將單位改為放售、放租等以補償損失。 雖然是網上填表,但房委會提醒,申請者於網上填妥申請表及下載所需聲明書後,必須一併列印和簽署填妥的申請表和聲明書,再連同相關文件在指定時間內以郵遞方式或親自遞交予房屋署申請分組,否則申請不會生效。 是對申請者的入息及資產淨值進行審查,為經修訂後的「富戶政策」所用的水平。
公屋計分方法: 租戶可向上訴房委會提出上訴
若家中有年滿六十歲或以上的家庭成員,便可在申請時加入他們的名字,並作出聲明,承諾照顧年老親屬,這樣公屋輪候進度便能比一般家庭提早大約六個月,此計劃稱為「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公屋計分方法2025 由於輪候各申請地區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數目有異,區內公屋供應量也各有不同,故各區已接受配房的最低分數也會有所差異。 公屋計分方法2025 申請者可按其喜好及入住公屋的迫切性,重新考慮其公屋申請地區;惟選擇輪候市區(包括香港島及九龍)公屋單位會受以下注意事項第3點所述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