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屬落葉灌木或喬木,高可達7m,原產亞洲東、南部熱帶地區。 樹皮灰色或灰褐色,很容易剝落。 枝幹常扭曲,小枝纖細且有稜。
- 照夜白属(学名:Nyctocalos)是紫葳科下的一个属,为藤本植物。
- 黄钟花(学名:Tecoma
- 萌芽力強耐修剪,可以利用冬季落葉期進行強剪,以縮短長伸的雜亂枝條,並且促進春季萌發新枝於夏季盛花。
- 花期長,所以又有「百日紅」之稱。
硬骨凌霄(学名:Tecomaria capensis(Thunb.) Spach)是紫葳科硬骨凌霄属常绿披散灌木,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 如果有条件,宜选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 硬骨凌霄在中国南方地区可地栽。 连理藤属(学名:Clytostoma)是紫葳科下的一个属,为常绿、攀援状灌木植物。
小花紫葳: 紫薇、大花紫薇、九芎分辨方式 – 農業知識入口網
Jasminoides Schum. 非洲凌霄属(学名:Podranea)是紫葳科下的一个属。 中国引入栽培有非洲凌霄 1种,广州有栽培。 黄钟花性喜充足阳光,光照不足易造成落叶,生长柔弱且开花少。 不甚耐寒,﹣2℃时会落叶,但根部能耐﹣20℃的低温。 适于各种类型的土壤,种植在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长优良,也可在石灰岩地区生长,具有较强的抗盐碱性,在pH值5.2-8的土壤中都可生长,对水分的适应性也很强,可耐干旱或水渍,性喜高温,生育适温为23-30℃。
半攀援状灌木;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有锯齿;花黄色或橙红色,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萼钟状,5齿裂;花冠漏斗状,二唇形;雄蕊伸出花冠筒外,花盘杯状,子房2室;蒴果线形,压扁。 小花紫葳 硬骨凌霄属(学名:Tecomaria)是紫葳科下的一个属,为半攀援状灌木植物。 我国引入栽培的有硬骨凌霄T. Capensis(Thunb. )Spach 1种,广州常见栽培。 粉花凌霄(学名:Pandoreajasminoides(Lindl.) K.Schum.)是紫葳科粉花凌霄属植物,原产于澳大利亚与马来西亚。
小花紫葳: 花期修剪
能育雄蕊通常4枚,具1枚后方退化雄蕊,有时能育雄蕊2枚,具或木具3枚退化雄蕊,稀5枚雄蕊均能育,着生于花冠筒上。 子房上位,2室稀1室,或因隔膜发达而成4室;中轴胎座或侧膜胎座;胚珠多数,叠生;花柱丝状,柱头2唇形。 小花紫葳2025 蒴果,室间或室背开裂,形状各异,光滑或具刺,通常下垂,稀为肉质不开裂;隔膜各式,圆柱状、板状增厚,稀为十字形(横切面),与果瓣平行或垂直。
该属共有12种,分布于南美洲。 Callistegioides 小花紫葳 Bur. 直立灌木或小乔木;小叶有短齿;花美丽,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萼钟形,5裂;花冠漏斗状或钟状,管基部收缩,内面有毛;雄蕊4,2长2短,内藏;子房2室,有胚珠多颗;果为一线形的蒴果;种子有翅。 黄钟花属(学名:Tecoma)是唇形目紫葳科下的一个属,为直立灌木或小乔木植物。 Stans H. B. K.
小花紫葳: 栽培技术
花冠漏斗状,淡黄色,檐部裂片5枚,不等大,近圆形。 小花紫葳 小花紫葳2025 小花紫葳2025 雄蕊2,内藏,花药极叉开,丁字形着生,黑色。 花柱外露,柱头扁平,2裂,子房4稜形,2室,胚珠多数。
- 常绿半蔓性灌木,自然独立生长状态下,高1米左右,少数达到2米。
- 紫葳科的所有成员从热带马来西亚,通过中南半岛及印度次大陆来到中国亚热带高山,在体态上出现了特化现象—草本体态。
- 落叶小乔木;新生树皮后旧皮脱落,故树干光滑;紫薇花從白到紅都有,九芎的花色則是純淨的白,每年夏至秋季可持續開花不間斷。
- 矮化品种,可盘曲成图案形,作盆花栽培。
- 紫薇屬落葉灌木或喬木,高可達7m,原產亞洲東、南部熱帶地區。
种子多数,椭圆形,极薄,有膜质翅。 叶对生;小叶2-3枚,顶生小叶常变3叉的丝状卷须。 花冠筒状,略弯曲,裂片5,镊合状排列,花期反折。 子房上位,线形,有胚珠多颗,排成2列或1-3列。
小花紫葳: 观赏
其次是以花篱、花带形式种植以及花基、花坛形式种植,少数采用大规格成品苗以独立灌木形式种植,也有作为石景配置种植。 紫葳科(学名:Bignoniaceae)为真双子叶植物唇形目的一科,约有110属共约650种,有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只有少数是草本,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北美和东亚温带地区也有分布。 大部分为栽培观赏植物,也有部分木材用树的种类。 落葉小喬木;新生樹皮後舊皮脫落,故樹幹光滑;紫薇花從白到紅都有,九芎的花色則是純淨的白,每年夏至秋季可持續開花不間斷。 原产南美洲巴西,在热带亚洲已广泛作为庭园观赏藤架植物栽培。
小花紫葳: 植物学史
有種苗公司鑒於種植至開花的時間過長,於是便改良品種,培育出矮性的極早生種,只需種植4~5個月後即可開花。 照夜白属(学名:Nyctocalos)是紫葳科下的一个属,为藤本植物。 该属共有5种,分布于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爪哇)、菲律宾及我国云南。 炮仗花(学名:Pyrostegia venusta)是紫葳科炮仗花属的植物。
小花紫葳: 植物簡介
原产西印度群岛及墨西哥、巴西、阿根廷。 黄钟花(学名:Tecoma stans(L.) Juss. 小花紫葳 ex 小花紫葳 Kunth)是紫葳科黄钟花属植物。 原产南美洲和西印度群岛、阿根廷北部。 1962年中国华南植物园从非洲引进,现中国华南各地有栽培。
小花紫葳: 紫薇
Sprague)是紫葳科非洲凌霄属植物。 小花紫葳2025 小花紫葳 常绿半蔓性灌木,自然独立生长状态下,高1米左右,少数达到2米。 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叶柄具凹沟。 花期秋至翌茸春季,圆锥花序顶生,花冠漏斗状钟形,先端5裂,粉红到紫红色,喉部色深,有时带有紫红色脉纹。
小花紫葳: 植物文化
不耐寒,喜微潮偏干的土壤环境,以富含有机质之沙质壤土为佳,宜生长在日照充足、避风和排水良好地段。 小花紫葳 非洲凌霄原产于非洲南部,中国福建、广东等地有引种栽培。 性喜温暖至高温气候,生长适温18-28℃,气温在35℃以下、5℃以上生长正常。 中国在广州,夏季的气温常超过35℃,道路旁近地面的气温则更常达到40℃左右,夏季仍可以正常生长。 非洲凌霄(学名:Podranearicasoliana(Tanfani)
小花紫葳: 观赏
蒴果线形,室间开裂,隔膜与果瓣平行,果瓣扁平、薄或稍厚,革质,平滑并有纵肋。 种子在隔膜边缘1-3列成覆瓦状排列,具翅。 连理藤(学名:BignoniacallistegioidesCham.)是紫葳科连理藤属植物,原产于巴西和阿根廷,热带地区多有引种栽培。 小花紫葳 在中国广州高校(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有栽培。 小花紫葳 喜日光充足、温暧湿润气候,如生长于荫蔽处则生长不良也不开花。
小花紫葳: 栽培技术
夏季每枝花序花朵近凋謝時,可立即將花序剪除,或可促進第二次開花以延長觀賞時間。 繁殖採用扦插與播種法,都很容易成活。 紫薇對於土壤並不苛求,一般庭園土即可,可於土壤中加入有機大補帖為基肥,並使用好康多1號當做追肥,每2~3個月施用一次。 成木時紫薇的枝條易呈弓形彎曲伸長,經過修剪後會促使新芽萌發,如果需要剪定或整形的話,切勿過度修剪,最好以自然的樹形為準,讓枝條可以自然的橫向伸展,使枝葉茂盛的樹冠下產生樹蔭。 紫薇於秋季花開落葉過後會產生果實,果實乾燥後割開取出其內的種子,放置於乾燥處,於翌年3~4月時播種,大約經過3~4年後實生苗就會開花。
扦插法繁殖,當花開完後落葉時,可選用剪下的健壯飽滿枝條,取10~15公分,除去下部1/2的葉片,斜插入土約1/3,同時需保持土壤濕潤,置於光線明亮處,大約30天左右即可發根。 紫薇(學名:Lagerstroemia indica)是一種小喬木,原產印度,是一種適應性強的長壽樹種。 小花紫葳2025 紫薇花是安陽市和襄陽市市花[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小花紫葳2025 因其樹型不高,所以非常適宜作為庭院觀賞樹和街道綠化樹。 紫薇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栽培史,唐朝時就盛植於長安宮廷之中。
小花紫葳: 紫薇、大花紫薇、九芎分辨方式 – 農業知識入口網
中国广州、上海等城市有栽培。 小花紫葳 喜光,喜温热湿润气候,能耐轻霜,不耐寒,1月份最低气温应为4-10℃;适生于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 小花紫葳2025 非洲凌霄枝条柔软,叶片翠绿而密集,未开花季节亦颇具观赏价值。 小花紫葳 开花时节,一串串粉红到紫红色花朵随风摇曳。 在中国广州园林中,主要是以片植形式种植,包括自然式成片种植、规则式成片种植,尤其在开阔草坪中大面积连片种植,具有较好的花境和景观效果。
小花紫葳: 植物文化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紫葳科分入玄参目,2003年的APG 小花紫葳 II 小花紫葳2025 分类法将玄参目和唇形目合并。 该科与玄参目的玄参科亲缘关系较近,但该科种子无胚乳,果实大,种子多数具半透明膜质翅或绢状种毛,多数种类为乔灌木。 紫薇性喜光線,需放置於戶外全日照之處,等開花時再放置於室內欣賞,紫薇耐熱性強,可開放於酷熱的盛夏,但高溫會使水分迅速蒸散,所以根附近的表土乾燥時,便需要澆水,種於盆栽內的紫薇,必要時可早晚各一次。 紫薇耐寒性也不差,在室外越冬即可。 紫薇的花期非常的久,可以從初夏一直開花到秋末,算一算花期絕對超過100天以上,所以「百日紅」的稱號,它可是當之無愧。 紫薇的拉丁种名来源于瑞典商人Magnus von Lagerström,因为他向创造双名法的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供了这种植物的样本。
小花紫葳: 紫薇
紫薇枝葉扶疏,主幹堅韌抗風,適合做行道樹與庭園樹使用。 因為生長勢強,修剪後很容易萌芽,也可以利用修剪方式把紫薇修剪成綠籬使用。 園藝界甚至使用繁殖成活後容易開花的特性,將紫薇幼株作為草花栽培。 盆景界也常古使用紫薇古樹老樁作為盆景材料,很能顯現蒼勁與老樹逢春的美感。 猫爪藤属(学名:Macfadyena)是紫葳科下的一个属,约21种,产热带美洲。
小花紫葳: 植物学史
紫薇跟一般常見的行道樹-九芎和大花紫葳皆屬於同一科,一般市面上可見3.6公尺以上的高性種、1.8公尺至3.6公尺的中性種和1.8公尺以下的矮性栽培種。 紫薇的拉丁種名來源於瑞典商人Magnus von Lagerström,因為他向創造雙名法的瑞典植物學家林奈提供了這種植物的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