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情況下,市建局以「規劃主導」的市區更新模式,應用「融合策略」,整體檢視該區的土地資源和用途佈局,並作整全的規劃;亦利用新規劃工具,包括轉移地積比,善用土地資源,克服規劃上的挑戰。 九龍城區議會關注市區重建工作小組主席馬希鵬形容,此舉是一個「突破」,而區議會亦會發揮協助、中間人的角色,向政府部門反映意見。 他又指,往後方向是在決策層面上著手,除了市建局外,更會將矛頭指向為「關鍵角色」的發展局。 為了吸引顧客,其實商場都在近年舉辦很多不同的推廣活動,而去年在廣場內,以昔日風光一時的龍城戲院和國際戲院作為藍本,打造「龍城國際大戲院」推廣項目,還原往日老戲院的真實場景,引來不少人專程前來打卡。 九龍城廣場於1993年落成,為區內唯一一個大型商場,不少街坊都會到商場的超市或者食肆消費,就腳之餘又方便。
- 直至今年5月,業主楊立君及余順輝再次向城規會提出改劃住宅申請,興建 850 伙住宅及 647 個車位,獲城規會批准改劃。
- 香港政府亦預留了3幅土地作為醫療用途,醫管局將會因應啟德發展區的規劃,重新檢視九龍半島的醫療設施,並且考慮興建醫院。
-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批評,高空氣球是中方廣泛監視計劃的一部份,目標是在全球蒐集情報。
- 當年楊立君等申請將地段改劃為850伙住宅,涉約47.8萬方呎樓面,另設584個私家車車位,當中400個車位屬公眾停車位,另商業部分佔約9.56萬方呎,但規劃署指申請人未能解決重建期間車位問題而遭否決。
- 原本名為「城寨風情」的菜館於2003年選址九龍城南角道開舖,並以即燒炭火脆皮乳豬為賣點;到2008年,菜館改名為「城寨風味」,之後因為樓宇被收購,搬入九龍城廣場繼續經營,發揚城寨精神。
市建局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第25條開展KC-017計劃,因涉及修訂該區的規劃大綱圖,市建局會於2022年5月30日或之前,向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提交KC-017發展計劃草圖,有關資料將由城規會安排的日期起,存放於指定的規劃資料查詢處,供公眾查閱,詳情載於政府憲報的公告內。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2025 市建局未來的市區更新工作會着重研究及先做好整體及全面的規劃,再決定項目的優次,以更有效改善舊區老化和增加對社區的裨益,同時亦會繼續考慮更新計劃內合適的建議,推動九龍城區的市區更新工作。 2004年,摩根士丹利業主曾多次向城規會申請重建九龍城廣場為3幢23層高的住宅,但遭城規會反對,因為摩根士丹利建議的80米高限與規劃36米意向則不符,故不支持有關修訂。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九龍城唯一大型商場 居民憂日後不便
城規會昨日批出業主遞交的改劃申請,將廣場重建成成兩幢高31層的住宅大廈,提供850個住宅單位和647個車位。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市建局表示,期望透過舊區更新達至改善交通、地區設施和居住環境,又希望令當區對接啟德發展區,提升新舊區連接,改善街道環境和提升街道活力。 而整個發展計劃的面積約295萬平方呎,住宅部分約217萬平方呎,非住宅面積為27萬平方呎,而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約51萬平方呎。
不過1998年機場搬遷後,商場漸漸式微,經歷國際財團和內地資金多次賣盤後,經營未有起色,現時更是吉舖處處。 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於1999年播映的電視劇集《創世紀》將《啟德發展計劃》融入劇情之中。 在劇中,主角葉榮添(羅嘉良飾演)擁有的地產公司「力天世紀」與香港政府達成協議,將啟德機場用地發展為「無煙城」。 於2000年5月26日播出的《創世紀II天地有情》大結局,更有竣工後「無煙城」的效果鏡頭(劇中設定為2010年落成)。 城市研究者黃宇軒認為該處是「各自的門禁社區,可望而不可進」,反而公屋部分才能夠感受到公共空間和人與人互動,對比非常鮮明。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九龍城重建 社區設施樓面料增3倍
在七、八十年代的九龍城,市民搭乘小巴出入時,經過衙前圍道與獅子石道交界下車,會叫一聲「國際有落」,此「國際」,正是衙前圍道40年代建起的國際百貨及超級市場,這棟綠色與白色交疊的建築屋頂有一個星形的標記,又稱為「星屋」,設有方形露台和半圓形露台,是當區的地標之一。 區內另一個地標商場——1993年落成的九龍城廣場也即將清拆,重建為兩幢高31層的住宅大廈。 此外,由寶庭重建發展的屯門藍地福亨村里蚊型住宅地,早前亦申請以0.54倍地積比率,興建15幢3層高、並以兩排連屋布局的住宅物業,總樓面約10,159方呎,提供15個單位。 考慮到九龍城是一個街鋪林立、蘊藏豐富餐飲及潮泰文化的區域,主地盤在改劃作綠化行人步道後,兩旁街鋪將重置特色店鋪和食肆,以彰顯其「小街飲食文化區」的街道氛圍,因此市建局會落區跟店主交流,探討過渡期和回遷方案。 而且,行人步道和廣場會成為傳統節慶及富地區文化特色,如潑水節的活動場地,促進傳承該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位於賈炳達道128號的九龍城廣場,內地財團3年多前斥逾50億元向蔡志明購入,翌年即向城規會申請將土地由商業用途改劃為住宅用途,惟去年被城規會否決。
- 店舖由原先約120間增至約150間,包括22間食肆及酒吧,並設有400個車位,商場每層有不同的主題。
- 研究加入住宅元素應對市場變化 觀塘市中心第四及第五區項目開創更大機遇 市建局在去年11月將觀塘市中心第四及第五發展區項目推出招標,在今年1月截標時只收到一份標書。
- 在鴉片戰爭前,九龍半島已經是一片成熟的商業區域,從道光二年(1822年)九龍城侯王廟的重修碑記的捐助者可一窺當時的盛況,碑記上捐助的逾百個商號名稱,可以證明當時九龍街一帶的商業鼎盛情況。
- 2021年11月佳兆業集團突然財困,並陸續出售在香港資產,遠東發展與新世界發展於11月25日宣佈以79.48億元向各持一半的陳壯榮及佳兆業集團收購持有啟德第4B區4號地盤的迅富國際,但須扣除2020年融資協議項下之未償還本金的30.52億元及減去待售貸款代價12.31億元接受待售貸款轉讓。
- 1990年代初,隨著經濟發展及轉型,香港工業北移,商業大廈的需求上升,太古地產開始把區內陳舊的工業大廈重建,並翻新上述三座樓齡不大的工廠大廈,成為高級辦公大廈。
因此《都會計劃選定策略》於1998年及2003年分兩階段完成了全面性的檢討研究,以修正原來的規劃策略。 市區重建局今日(27日)公布「衙前圍道/賈炳達道」大型重建項目,地盤面積約40萬平方呎,涉及3個地盤。 「主地盤」界線為賈炳達道、龍崗道、衙前圍道及侯王道;而「北面地盤」位於賈炳達道公園範圍內;「東面地盤」的界線為太子道東、打鼓嶺道休憩花園。 雖然位於衙前塱道的私人樓宇「御門.前」位於主地盤內,但並不包括於重建項目當中。 市建局啟動九龍城重建項目,可望興建逾四千個中小型單位,又興建一政府綜合大樓重置九龍城街市,政府大樓預計於2030年落成,而住宅則預計於2037年落成。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商業
此外,由寶庭重建發展的屯門藍地福亨村里蚊型住宅地,早前亦申請興建十五幢三層高、並以兩排連屋布局的住宅物業,總樓面約一點零二萬方呎,提供十五個單位,該項申請亦於昨日獲通過。 KC-017計劃已按照《市區重建局條例》,在今天出版的政府憲報內的市建局公告中宣布啟動。 視乎建築設計,在完成重建後,整個計劃可興建約4,350個新住宅單位,是項目內現存樓宇群單位總數的5.2倍。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市區更新探知館
九龍城重建計劃,單計收購成本逾100億元,位於重建區內,樓齡約8年的「御門.前」,可免受重建影響。 市區重建將利東街變成地產項目及商場,昔日舊商戶只有兩間重返位於地牢的商場經營,較以往利東街成行成市的盛世,不可同日而語。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2025 這條特色街道消失後,轉身成一個賺錢地產住宅項目囍匯,而步行街內商店變成高檔餐飲及名店,非大眾可消費平民食店,亦非售賣一般市民需要產品。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九龍城重建│拆卸九龍城廣場建商住大樓 區議員憂違泊問題加劇
周邊地區近年發展成一個富有外國特色的飲食、娛樂區域,格調與中環蘇豪區相似。 2014年2月28日,太古地產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由財政司司長法團為代表)簽訂協議,以5.37億元現金及太古城中心3期10層,總樓面約20.5萬平方呎,交換特區政府持有的康和大廈7至14樓、1樓A室,和1樓F1及F2號上落貨車位合共8層樓面,相當於約18.7萬平方呎,為太古坊2B期重建掃除最後障礙。 2003年成功將太古地產持有的匯圃高爾夫球場(位處太古城的範圍內)的地積比率轉移,一同計算在港島東中心的地盤面積及發展樓面,與毗鄰的萬邦工業大廈(Melbourne Industrial Building,原華蘭路16至18號)合併發展。 其後,港島東中心的前身-益新工業大廈(Aik San Factory Building,原華蘭路14號)及萬邦工業大廈,於同年被拆卸。。 1990年代初,隨著經濟發展及轉型,香港工業北移,商業大廈的需求上升,太古地產開始把區內陳舊的工業大廈重建,並翻新上述三座樓齡不大的工廠大廈,成為高級辦公大廈。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九龍城廣場改建住宅 影響街坊生活
潮州人和泰國人在九龍城聚居,自然也帶來了豐富的民俗文化,從每年的盂蘭勝會和潑水節可見一斑,盂蘭勝會期間的糖塔,是效仿潮州的風水塔形態製成的,作為供奉給神明的貢品。 發展商亦委託來自巴黎的設計公司Hugh Dutton Associés設計多條空調行人走廊,連接太古坊各棟辦公大廈。 2014年11月太古坊常盛大廈與及和域大廈,分別獲屋宇署批重建成兩幢商廈,合共提供200萬方呎樓面。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廣場地下隧道 駁啟德購物街
作為九龍城十多年的老街坊,一直見證著九龍城的變遷,由十數年前福佬村道一幢幢的高密度住宅落成,到九龍城廣場的重生,九龍城的推進總顯得緩慢但有序,令人有實感之餘亦能慢慢適應。 啟德發展區內的街道將會相繼落成啟用,由長約10.5公里的街道連貫,包括4條環繞啟德的主要道路及12條街道。 啟德城中心規劃了兩條地下街,連接新蒲崗、啟德站、啟德城中心北部商業及住宅地(包括AIRSIDE)、宋皇臺站,經港鐵站接駁九龍城,為香港首兩條地下商業街。 2019年1月,南豐集團旗下啟德第1F區2號商業/酒店地,獲屋宇署批建1幢38層高(於6層平台之上)、1幢8層高商廈,另設1幢2層高物業,總發展樓面約195.5萬方呎。 項目亦包括連接啟德港鐵站的地下街,項目命名為AIRSIDE,將在2023年開業。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太古坊
在「特別安排」下,預留新發展項目內商業/零售用途內部分商舖,給現時於KC-015項目範圍內經營泰國餐館及歷史悠久食肆的地舖,優先租用。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經營者的範疇亦擴闊至涵蓋為泰國社群及潮州社群提供服務的地區組織/機構。 除了以上提及的各項措施及安排外,市區重建社區服務隊在重建項目開展後,已積極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服務及適切的協助,好讓居民盡快適應新環境,融入新社區的生活。 1998年,百利保地產集團開始計劃重建九龍城廣場,將物業西邊戲院部份改建成一幢39層高酒店,提供899個房間,而物業東邊即商場部份則保留不變,但會同時加建兩層停車場。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市建局重建九龍城 九龍城街市將重置
過去20年有多個私人重建項目落成,多為單幢式重建,欠缺整全完善的規劃,部份因為地盤太細,重建後無須提供供住客使用的上落客區和泊車設施,間接導致區內違例泊車問題愈益嚴重,造成交通擠塞。 這些單幢式樓宇重建完成後,攙雜在新建樓宇之間的舊樓地盤變得更為零星而分散,可作重建的規模變得更細且乏誘因。 對市建局來說,相對兼善里地盤較大而完整,若要重整龍城舊區的土地以釋放土地潛力及增加規劃裨益,難度將更大。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九龍城廣場獲准改建31層高商住大廈
太古坊一座樓高48層(包括41層甲級辦公樓空間),提供21,000平方呎平均樓面面積及1百萬平方呎。 大廈由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設計,採用3米寬大型玻璃幕牆,採用最高可持續發展標準施工,並獲得多項榮譽及獎項:包括綠建環評(BEAM Plus) 暫定鉑金級評級及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評級(LEED) 鉑金級預認證,以及WELL建築標準鉑金級預認證。 位處「龍城」區核心的主地盤將重新規劃行人道及車路,預計在二○三六至二○三七年落成。 當中包括建議將地盤內的衙前塱道和南角道改劃成為兩條、每條至少十八米闊的綠化行人步道,並設置市集廣場連接北面地盤的新政府綜合大樓,以及興建一個地下停車場,提供約三百六十個公眾車位,相當於現區路邊泊車位總數約兩倍,冀可紓緩嚴重的車輛違泊問題。 該廣場由百利保發展,於1993年落成,為商業連公眾停車場項目,於2004年售予一家外資投資基金;玩具大王蔡志明於2008年斥約15億元向基金購入該物業,持有不足10年,便以逾50億元售予內地財團。 該項目的地盤面積約6.37萬方呎,內地財團建議改為商住用途,擬興建連5層地庫、3層商場、和1層住客會所及大堂入口在內,共31層高商住大廈,住宅及商業樓面各約47.8萬方呎及9.56萬方呎,項目提供最少449個公眾私家車及貨車車位。
門戶廣場將整合活化後的打鼓嶺道花園、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的地下廣場及毗鄰的一列巴士站,並為該處的巴士站提供更多上落車空間,改善候車環境。 為了處理龍城區市區更新的難題,我們需要全面應用在早前完成的油旺地區研究中,所提出若干個更具成效的市區更新執行模式和規劃新工具,包括轉移地積比、街道整合,以至「一地多用」的模式,克服規劃上的挑戰,加速舊區更新。 市建局早前曾就兩項目提出收購建議,包括榮光街/崇安街發展項目及皇后大道西/賢居里發展計劃,現階段已成功在兩個項目分別收購超過九成的物業業權。
住宅樓面面積約217.88萬平方呎,平均實用面積約400平方呎,共4,350伙單位。 主地盤位處九龍城街市所在的九龍城市政大樓一帶,距離港鐵屯馬線宋皇臺站B3出口,亦只有一街之隔。 市民王先生亦認為九龍城廣場拆卸對該區居民不方便,指這是九龍城唯一一個大型商場,周圍步程15分鐘之內沒有一個有冷氣商場,「拆埋九龍城區就無(商場)」。 他表示有待觀察新項目有沒有商場落成,又說港鐵屯馬線通車後九龍城塞車問題可能有改善。 今次發展計劃最後一個東面地盤,則毗鄰早前市建局已啟動的啟德道/ 沙浦道項目(KC-015)擬建的地下廣場,界線大概毗連現有樓宇、太子道東、打鼓嶺道休憩花園及打鼓嶺道。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九龍城「大翻新」連接啟德
但若與去年市建局向九龍城榮光街/崇安街發展項目業主提出的收購建議比較,當時是每平方呎一萬七千九百一十七元,兩者收購價相若。 麥指,以舊樓而言,收購價相當吸引,業主亦能夠在同區購買面積相近的單位。 市建局今日(23日)公布啟動九龍城啟德道/沙浦道重建項目,涉約50個街號,舊樓樓齡約29至50多年,估計受影響業權450個,受影響住戶有670伙、涉及地鋪商戶40個。 有地產代理透露,去年已有私人發展商提出每平方呎1.6萬至1.8萬元的收購價,估計市建局收購價可達1.9萬元,以500多平方呎的單位計算,收購價近千萬元。 市建局亦以彰顯地區特色的規劃方向,期望項目內的特色店舖和食肆能夠繼續在原區經營。 市建局在完成擬備第二階段的社會評估影響報告時,將整理所收集的資料,再與商戶安排約見,深入了解他們的意願及需要,並參照所收集的資料,釐定合適的過渡經營安排及回遷方案,盡力照顧經營者的需要,並協助他們在重建後回歸社區繼續經營。
我們還會多行一步,為區內未能滿足現今需要的公園、休憩空間以至行人路等設施,進行街道美化、公園翻新等活化工程,打破樓宇復修只限於翻新和改造私人樓宇的規限,全面改善整個地區的面貌。 除了早前配合沙浦道項目的打鼓嶺道休憩花園改善計劃外,我們將在龍城區試行「小區規劃復修」模式,為衙前圍道一帶不同樓齡、不同樓宇狀況的舊樓,提出針對性的維修方案。 對於區內這些已經老化、有復修需要的樓宇,市建局除了向有關樓宇業主提供財政資助和技術支援,協助進行樓宇復修外,還可應用「地方營造」策略,研究協助業主為大廈外牆進行美化工程,鼓勵業主在進行大維修的同時,一併美化樓宇的外觀,為小區注入活力及地區特色,同時提升樓宇整體價值、宜居性和壽命。 其中主地盤涉及面積廣大,涉及九龍城街市所在的九龍城市政大樓一帶,距離港鐵屯馬線宋皇臺站B3出口,只有一街之隔。
有區議員指出,屯馬線通車雖然可以疏導九龍城的交通問題,但同時會增加區內人流;而九龍城廣場內有區內唯一的室內大型停車場,擔心被拆卸後會加劇區內的違泊、擠塞問題。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2025 該計劃旨於透過重整及重新規劃,更有效地運用土地,並改善步行環境,提升易行度及連接九龍城舊區及啟德新發展區。 到了2005年10月,摩根士丹利斥資9,000萬元展開內部裝修和外牆翻新工程,將以往「黯淡及過時」的裝修,換上「光猛及時尚」設計,務求令商場給人一種由內至外均「煥然一新」的感覺。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重建範圍小店林立 市建局︰望保留小店 於綜合大樓底層建「小街飲食文化區」
此外,啟德發展區肩負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責任務,早前成立了的起動九龍東辦事處將會協助推展多項措施,繼續與持份者溝通。 香港政府於1983年10月發表的《海港填海及市區發展研究》,為香港市區規劃了粗略的都會概念,以應付踏入21世紀的香港市區發展需要。 香港政府於1987年至1990年期間進行了《都會計劃選定策略研究》,作為2011年前市區重建的土地用途、運輸及環境規劃架構,策略涉及廣泛的市區土地規劃,包括荃灣與葵青、西九龍、啟德、九龍中部及東部、和香港島西部、東部及南部。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2025 1991年9月17日,行政局通過制定《都會計劃選定策略》,相關部門就根據策略逐步落實為指定地區規劃目標,進而制定發展綱領。 去年的消息指政府將利用九龍城賈炳達道公園的部份用地,興建一幢新綜合政府大樓,日前市建局再提交詳細計劃文件,提出新綜合大樓的設計概念,建議將九龍城市政大廈、九龍城獅子會健康院及李基紀念醫局遷入。 Stewart自去年起就開始關注這一事件,對於三棟建築的背景他也有所了解。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地標或消失! 九龍城廣場申重建 變兩幢住宅
2018年9月,颱風山竹襲港,全港多處塌樹,啟德用地亦曾用作設立臨時木料廢物收集處。 啟晴邨在興建期間採用具環保效益的低碳建築方法和措施,期間可以減少約5萬4噸(約24%)的碳排放量,相當於需要200多萬棵樹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該項目又會採用多項先進的環境保護設計,包括使用再生能源的光伏發電系統、具能源效益的照明裝置、雨水收集和灌溉園林系統等等。 興建中的的6號幹線連接將軍澳、藍田、茶果嶺及西九龍填海區,其中中九龍幹線將在承啟道及啟福道設置出入口。
太古地產向工友的家屬致以深切慰問,會提供協助和繼續跟進處理事件,同時配合相關政府部門調查意外。 栢克大廈(Berkshire House)(1998年,25年前):前身是大昌行商業中心和汽車服務中心,於2013年12月以港幣39億元購入,加拿大駐港總領事館和申訴專員公署租用。 2015年太古地產銳意將太古坊商業園加以優化,打造一個讓工作與玩樂共融的多元化社區地標。 太古坊以 「NOT ANY PLACE」 為主題的全新品牌宣傳於三月啟動,正式宣布太古坊品牌的誕生。
政府和市建局一直推動落實更新計劃中合適可行的建議,例如市建局自二○一六年以小區發展模式開展土瓜灣六個重建項目,以全面改善區內道路網絡及街道景觀,並加強街道活力和保留區內臨街小鋪的特色。 此外,市建局於二○一九年初開展的啟德道/沙浦道項目,將透過擬議的地下廣場作為啟德發展區和九龍城區的新舊區交接點,連接該項目和未來啟德地下購物街。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2025 截至2021年5月下旬,KC-015項目的178個自住或自用的物業中,已有176個物業的業主接受市建局提出的收購建議。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研究加入住宅元素應對市場變化 觀塘市中心第四及第五區項目開創更大機遇
位於侯王道的九龍城市政大廈、九龍城長者健康中心以及李基紀念醫局是九龍城區社區設施的集中地,亦處於龍城小區的中心位置,為市民提供街市、公共圖書館、體育館、長者健康以及普通科門診等多元化公共服務。 這些建築物在1950至1980年代建成,因結構老化需不時關閉作修葺,屋宇設備如無障礙設施亦追不上需要。 若透過重建重置相關設施,涉及樓面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相對與兼善里一同啟動的昌華街計劃,當中只涉及單一個體育館,規模達10倍之多,搬遷及重置安排將更為複雜。 若堅持原址重建,在工程進行期間無法避免要暫停相關設施的運作,影響公共服務;另一方面,區內亦缺乏大型的空置土地,作為短期或永久的重置用途。 啟德道/沙浦道項目涉及約四百六十個業權,收購手續完成後,市建局會為有關物業內合資格的租客,提供特惠津貼及為合資格的住宅租客提供安置安排。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九龍城變天|舊區特色成「消失了利東街」翻版?
城規會去年8月批出改劃申請,多年來為區內地標的九龍城廣場,將重建為兩幢高31層的住宅大廈,提供850個住宅單位。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2025 據了解,樓高10層的九龍城廣場現時有逾70間商舖及400多個泊車位,有指除了市民、商戶失去回憶,重建九龍城廣場亦有可能令區內的交通問題惡化。 九龍城區議員吳寶強指,現時九龍城車位嚴重不足,街道違泊問題嚴重,每到周末,不少道路都會擠塞得水洩不通,當中又以亞皆老街迴旋處最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