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之一的唐英年在其政綱宣稱:如其當選,會將香港老人每月津貼增至港幣3000元;另一候選人梁振英則宣稱會推出「特惠生果金」,將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增加一倍[8]。 日前桃園市社會住宅服務中心開辦「高齡友善換居社會住宅專案」,並同步成立申辦專案小組,服務高齡族群換居申辦業務,藉此協助現居住缺乏無障礙設施及電梯的老年人移居至社會住宅,改善居住環境。 長者家庭總收入低於公屋入息限額70%;或租金與入息比例超過18.5%。 長者高齡津貼 (長者家庭指所有家庭成員年滿60歲或以上。)有關參照表可按此查閱。 「入息」包括工资、手工业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资、每月收到的佣金或奖金,以及从自雇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长俸、从收租所得的净收益,以及从年金计划所得的固定年金(3)。 家庭成员或亲友的金钱援助,以及在安老按揭计划(只适用于以自住物业作抵押的安老按揭计划)及保单逆按计划下每月所获得的款项则不包括在内,但款项中未动用而累积为储蓄/现金的部分,会被视作「资产」计算。
若長者本身正領取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就不用再申請或交表,9月起會自動獲發新津貼金額。 2013年2月底,社會福利署率先向29萬名正在領取高齡津貼及通過入息資產申報的長者發出自動過戶通知書。 如果長者仍然合符入息資產限額,則毋須回覆及申請,長者可以自動於同年4月5日開始領取長者生活津貼[26]。 此外,獲得社會福利署一次過過戶追溯至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的高齡津貼差額,即合共6,640港元[27]。
長者高齡津貼: 高齡津貼(即俗稱生果金)的申請資格是甚麼?可領取的津貼金額為多少?
這是香港有史以來在立法會的首宗議會肢體抗爭事件,事件成為香港新聞焦點,引起各界及市民熱烈討論。 但約一周後,特首曾蔭權宣佈取消入息及資產審查,事後引發了多個後續事件,包括有長者模仿黃毓民的擲蕉行為,亦有不少長者對社民連能成功爭取不須入息審查取生果金與黃毓民等合照表支持[來源請求]。 現時的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為每月HK$1,515,65歲至69歲長者需要經過入息及資產審查,符合資格才會獲得,而所有70歲或以上的長者均毋須經過任何審查便可以申請領取。 社會福利署今日宣布,將於9月1日落實合併普通長者生活津貼(普通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高額津貼)的措施,約5萬名長者受惠每月能多領995元。
- 此項津貼計劃於2013年4月開始發放,津貼金額則追溯至2012年12月。
- 資產上限方面,單身長者上限將由現時高額津貼的163,000元,劃一放寬至374,000元,而長者夫婦上限則由現時高額津貼的247,000元,劃一放寬至568,000元。
- 《香港財經時報》整合10項長者資助計劃,包括長者咭、裝修津貼、牙科等,每人最少可領取31,415元,另附申請方法以供讀者們參考。
- 值得留意的是,如果申請人有購買保險(包括人壽、醫療及危疾等),保險的現金價值都可以獲豁免計算在資產內。
- 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每金額分別為2,845元及3,815元。
- 65歲或以上香港居民須於2022年6月1日起,按所屬出生年份組別分階段申請樂悠咭,以繼續享用二元乘車優惠。
該中心成立了申辦專案小組,為有意換居民眾提供專人專案的服務,並且已陸續接獲多組民眾詢問。 報導也提到了首案換居長者楊先生,他因為原本的住處沒有電梯,家人擔心他將會行動不便,因此透過該專案成功換居到社會住宅。 整體來看,本篇文章報導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社會議題,也展現了政府善盡社會責任的一面。
長者高齡津貼: 津貼2022|2. 合併長者生活津貼
普通高齡津貼的對象為65至69歲者,申領人需要經過資產及入息審查(英语:Means 長者高齡津貼2025 test)(Means test)(現已由長者生活津貼取代)。 高額高齡津貼的對象為70歲或以上者,申領人不用經過資產及入息審查。 2012年10月,政府公布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細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指出,長者生活津貼不同於高齡津貼。
其設立為加強支援(1)香港65歲或以上,兼(2)自身有需要的長者的生活開支。 [29]香港特區政府強調,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目的不為「敬老」,而是「扶貧」[30]。 港燈與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合作,為60歲以上長者、殘疾人士、單親家庭、及失業人士提供電費優惠。 申請獲批的住戶可享有每個月最初200度電費4折優惠,並且豁免電費按金及最低收費。 每份申請的長者裝修津貼上限為80,000元,而每位合資格的申請人與其配偶最多可獲批津貼共80,000元。 另外,如果申請人已經申請過房協舊有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是仍然可以申請此計劃,惟兩份申請所獲的總額不會超出80,000元上限。
長者高齡津貼: 現金津貼資助水平
值得留意的是,如果申請人有購買保險(包括人壽、醫療及危疾等),保險的現金價值都可以獲豁免計算在資產內。 家庭成員或親友的金錢援助,及在安老按揭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並不屬於工資,但未動用的款項,如累積為儲蓄或現金,則會被視作為「資產」計算。 而當犯罪成了緩解壓力的精神鴉片時,扭曲的性格也染紅了自殘的眼睛。
長者咭提供一個普遍獲得承認的年齡證明,方便享用政府部門、公共運輸機構及商號為長者提供的優惠票價、折扣和優先服務。 自住物業(5)、將來自用的骨灰龕及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則不包括在內。 同時,深受儒家思想洗禮的南韓,總把養老寄託在子女身上,因此望之成龍的韓國父母,傾盡畢生積蓄,平均花費夫婦10年工資總和來栽培孩子。 沒想到,在幾近變態競爭的韓國社會,年輕人過得比父母更辛苦,這使得自顧不暇的兒女無力「養」老,而老人也不敢伸手要求。 如今超過七成的韓國高齡者的生活費,儘有25%靠子女或親戚支助,有65%要自食其力。 此津貼旨在為有需要自住業主提供財政資助,津貼維修自住樓宇的費用,改善樓宇失修的情況,加強其居所的安全。
長者高齡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享有免費醫療服務嗎?
社會福利署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長者生活津貼,旨在為本港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而入息及資產並沒有超過規定限額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特別津貼,以補助他們的生活開支。 由2023年2月1日起,長者生活津貼的每月金額為$4,060。 另外,在2013年10月1日及2018年4月1日起分別推出廣東及福建計劃,方便分別長期居住在廣東省及福建省的合資格香港長者,亦可受惠於相等於香港的福利。
長者高齡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常見問題
楊永強在2002年4月提到,政府研究把高齡津貼跟長者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合併,而高齡津貼則有機會取消[18]。 不過同年7月,楊永強則反表示政府不會取消高齡津貼,而綜援因跟高齡津貼性質不同,故兩者難以合併[19]。 社會福利署署長林鄭月娥則把高齡津貼檢討緩慢歸因於財政赤字[20]。
長者高齡津貼: 高齡津貼(即俗稱生果金)/ 長者生活津貼的申請手續及津貼發放的安排是怎樣?
由2023年6月1日起,政府會連續11個月向中電及港燈的住宅登記用戶戶口注入80元的電費補貼,並在第十二個月注入120元的電費補貼,即總數1,000元。 應課薪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的納稅人有資格申索扣除以租客身分根據住宅處所的合資格租賃而繳付的租金。 長者高齡津貼 住宅處所必須是沒有受任何法律或指明文書(如政府租契、佔用許可證等)禁止作住宅用途的建築物或其任何部分。 從以上10種津貼,假若年滿6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至少可享持續進修基金、醫療券及合併長者生活津貼。 自住物業、將來自用的骨灰龕及保險計劃的現金值,則不屬於「資產」。 只有一項作為香港主要居所的住宅物業可獲豁免,其他由申請人或其配偶分別或共同擁有的物業,均視作「非自住物業」,須納入「資產」計算。
長者高齡津貼: 津貼2022|6. 長者裝修津貼
【津貼2023】香港住屋成本昂貴,政府為減輕市民負擔,推出不同住屋方面的津貼,例如維修自住物業津貼及劏房重鋪線路資助等。 1,000元電費補貼 – 就每個合資格的電力住宅用戶戶口提供電費補貼。 如申請人經醫生證明身體狀況不適宜親自提出申請,其申請可由社會福利署(社署)署長委任一名受委人代其辦理。
長者高齡津貼: 桃園「高齡友善換居」首案 68歲長者8月入住社宅
符合資格的長者可免費鑲活動假牙及接受其他相關的牙科診療服務。 之前領取普通津貼的長者是無需提交申請的,並自動獲高額津貼,換言之,只要符合以下條件,包括入息及資產限額等,便可以劃一領取每月3,915元的長者生活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自9月1日起合併,旨在為香港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每月提供特別津貼,長者生活津貼現時每月金額為3,915元。 現時普通津貼及高額津貼分別為每月2,920元及3,915元。 現時約5萬名正領取普通津貼的長者,將在合併措施實施後每月額外獲發995元。 資產上限方面,單身長者上限將由現時高額津貼的163,000元,劃一放寬至374,000元,而長者夫婦上限則由現時高額津貼的247,000元,劃一放寬至568,000元。
長者高齡津貼: 津貼2023|10個長者資助計劃:醫療券、長者咭、電費等|每人最少拎31,415元!附申請方法
然而,讓韓國老人變下流的時代毒藥,除了少子化、社會的貧富不均,更多是政府慢半拍的養老金制度。 依據墨爾本美世全球養老金指數評估,韓國只能拿到七個評級中的倒數第二的評級。 連韓國官方也坦承,這根本養不起高齡者,更遑論那些不完全合乎養老金領取資格的。 房屋署設有租金援助計劃,透過寬減租金援助暫時有經濟困難的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 長者高齡津貼2025 由2016年9月1日起,減租之年期由一年延長至兩年。
長者高齡津貼: 津貼2022|申請方法
福建计划 。 保良局汪徵祥紀念基金於 年由汪徵祥紀念基金捐款成立,為欠缺支援、遭遇突變及危疾的個人或家庭,特別是長者及兒童,提供緊急經濟援助及改善生活質素。 香港政府的長者醫療券計劃自2009年,透過資助減輕公共醫療負擔。 只要年滿65歲的長者並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即可享用醫療券服務。
家庭總收入低於公屋入息限額70%,但不低於50%;或租金與入息比例超過18.5%,但不超過25%。 長者高齡津貼2025 長者高齡津貼 家庭總收入低於公屋入息限額50%;或租金與入息比例超過25%;或家庭總收入介乎公屋入息限額50%至70%之間,同時租金與入息比例超過15%。 65歲或以上香港居民須於2022年6月1日起,按所屬出生年份組別分階段申請樂悠咭,以繼續享用二元乘車優惠。 2012年12月10日,社會福利署批出合約,讓承辦商準備相關表格及信件,並且核對和轉換社會保障系統資料等事務[24][25]。 然而面對這無可逆轉的輪迴,除了眼淚肆無忌憚地在臉上流淌外,卻也催生出韓國老人的極端。
長者高齡津貼: 津貼2022|普通長者生活津貼的 不需提交申請
2013年到2017年,當韓國整體犯罪率下降時,高齡犯罪率卻大增45趴,其中,如果以謀殺和搶劫等重罪來看,更飆升70%。 長者高齡津貼2025 或許你會說,韓國老人會說是出於興趣、出於證明自己老而不廢,更殊不知,是出於韓國高於OECD國家平均水平的3倍的高齡貧窮率(43.4%)。 而不是在工作,就是在找工作路上的韓國銀髮族,表面上,實現了高齡化社會對「銀髮族高勞參率」的期待,但這群頭髮花白的勞動者,卻有著抑鬱消沉的起心動念。 楊先生表示,原先自己獨居於舊公寓,家人擔心家中沒有電梯日後會行動不便,從今年6月開放立即遞件申請,經專案小組審核通過後月底即通知看屋,日前也正式入住。 港燈派發予50,000個合資格家庭每戶一套總值200元的2023年「關懷有饍」飲食券。
長者高齡津貼: 相關新聞
《香港財經時報》整合10項長者資助計劃,包括長者咭、裝修津貼、牙科等,每人最少可領取31,415元,另附申請方法以供讀者們參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剛剛發表了2023至24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其中一項措施是為向現時正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額外發放相當於半個月的長者生活津貼(措施亦涵蓋至綜援補助、高齡津貼或傷殘津貼)。 次年,高齡津貼的前身「傷殘老弱津貼」開始推行[2]。 它於3月11日起接受報名,4月1日起開始實施[1]。
長者高齡津貼: 補貼只能用作繳交電費
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每金額分別為2,845元及3,815元。 「入息」包括工資、手工業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資、每月收到的佣金或獎金,以及從自僱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以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3)。 家庭成員或親友的金錢援助,以及在安老按揭計劃(只適用於以自住物業作抵押的安老按揭計劃)及保單逆按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則不包括在內,但款項中未動用而累積為儲蓄/現金的部分,會被視作「資產」計算。 支持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社民連梁國雄認為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實際上是政府阻止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策。 為減輕市民的經濟壓力,財政司司長在 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向每個合資格電力住宅戶口提供1,000元的電費補貼。
長者高齡津貼: 津貼2022|每人最少拎31,415元
計劃初推行時,申請人或其代理人需到社會福利署社會保障組辦事處申請,並且居住香港滿5年和沒有住在醫院和療養院,才可獲發每月55元的津貼[1][5]。 而申請成功的人士將收到兌款單據,讓之能到郵政局和庫務司署辦事處兌款[5]。 [6]多年來,一些團體及政黨人士都爭取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政府銳意推出長者生活津貼作為過渡期的對應政策[7];但是政府、政黨與社會就應否要設立資產審查,持有不同意見。 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則為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現金津貼,不設經濟狀況審查。 這篇文章報導了桃園市社會住宅服務中心所推出的「高齡友善換居社會住宅專案」,藉此協助現居住缺乏無障礙設施及電梯的老年人移居至社會住宅,改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