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01》記者到場視察,發現該棟舊樓相當陳舊,牆身更加不止一道裂痕,而周邊和附近的街道都是舊式唐樓,樓齡幾乎全部都超過半世紀。 以樓下天花漏水為例,如果漏水源頭為地台喉管、去水隔氣等等老化破損,只需更換新部件即可,費用約由$2000至$4000不等。 2003年12月24日凌晨3時許,特別任務連破門進入文景樓1229室逮捕賊王季炳雄,並在單位內發現大批槍械及手榴彈,成為當時一大新聞[4]。
現時世界上仍有不少地方依賴食水沖廁,而自1950年,香港已是世界上廣泛使用海水沖廁的少數地區之一。 咸水樓 善用海水這種可持續的水源,仍在本港的水資源管理中佔重要地位,每年更為我們節省約3.2億立方米食水,相當於本港約兩成的總水用量。 隨廣深港高鐵通車以及豪宅 The 咸水樓2025 Austin 相繼入伙,八文樓將會面對更多人流。
咸水樓: 鹹水樓
其中26座因為結構遠低於安全標準而有即時倒塌危險,需要盡快拆卸重建。 陳恒鑌說,這些舊樓雖然做過維修,但隔十年八年裂痕會再復現,其實舊區是需要重建,而在樓宇外部看見裂痕,內部鋼筋都有爆裂的跡象,有潛在的樓宇安全危險。 咸水樓 他表示將會找屋宇署檢查,《香港01》就二陂坊舊樓出現裂縫的事宜,向屋宇署查詢,署方表示會派員跟進,有結果會再詳細回覆。 荃灣區議員陳恒鑌對《香港01》表示,該區樓宇的樓齡大約是55年左右,當局在6、7年前為有關樓宇做過外牆維修。 他續指,這些裂痕在舊區舊樓經常會見到,因當年香港不夠水,用了鹹水溝水泥來興建樓宇,故有「鹹水樓」之稱,以致這種樓宇很多時候即使維修了外牆都會爆裂,並會出現一些奇怪的裂痕。
由於事態嚴重,廉政公署就問題公屋事件著手調查是否有人在興建這些公屋時涉及貪污舞弊。 在該棟舊樓地鋪的租客向《香港01》記者透露,大廈外牆的裂痕存在已一段時間,但發現近日裂痕明顯增多,很擔心樓宇安全問題。 咸水樓2025 該租客表示,從未見過有人來檢查,由於他並非業主,無法跟進有關情況,「你睇外面甩皮甩骨,但我只係租客,呢啲事要同業主講先得」。
咸水樓: 荃灣「鹹水」舊樓外牆驚現多條裂縫 居民指大廈甩皮甩骨爆鋼筋
文華新村8座大廈間,全部有街道通達,大廈像「田」字形般排列,並為適應街影法而高層退台。 文華新村是九龍西岸第一個大型臨海屋苑,其三面環海,部分單位更享有全海景。 直至1990年代中期,政府進行西九龍填海工程,屋苑變成被陸地包圍。 但儘管如此,由於文華新村一帶的填海地仍未有進行住宅或商業建築,較高樓層的位置在能見度高的時候仍能清晰眺望到中環一帶的海岸線,故在樓價上仍然比很多居屋,甚至比其他新型私人住宅昂貴。
- 雖然如此,我們會積極檢討,並在技術可行及符合成本效益的情況下,繼續擴展海水供應系統或開拓新水源(如再造水),以進一步減少食水沖廁的使用量。
- 廉政公署在一年內調查3,000名人士或公司,卻未有突破性的進展,直到1987年初,有兩名涉案者願意擔任污點證人,成為破案的關鍵。
- 公證行採用較先進的紅外線熱像分析及微波斷層掃描技術,需時較短、失誤率低,對業主都有一定保障。
- 不過,如果未能找到確實證據證明漏水源頭、或判定漏水情況輕微,未有構成滋擾,滲水辦都會停止調查,業主毋須作出行動。
- 公證行經調查後,如果有足夠證實顯示漏水源頭屬於懷疑單位,就會向法庭舉證,入稟追討賠償。
本身單位的排水管或者供水管等入牆水喉,一旦老化、破裂就會出現滲漏,漏出的水有機會在牆壁的任何位置滲出,包括天花、牆身等。 如果未經檢查就一口咬定是樓上漏水,不但錯怪樓上的住戶,更無助解決問題根源。 市區重建局於2022年公佈《油旺地區規劃研究》結果,內容提到文華新村將會重建成「西九龍門戶」的地標式綜合發展區,目標發展為高端甲級寫字樓、零售商業、酒店、文化藝術及住宅等混合用途[2]。 過程中地積比會轉移至其他具重建潛力的地盤,亦打算整合地盤街道(又俗稱「殺街」)以用盡空間[3]。
咸水樓: 問題公屋醜聞
1989年起,政府逐步為當時現存徙置大廈及政府廉租屋進行大規模維修。 1992年底,第二個整體重建計畫拆卸周期開展時覆檢屋建會及房委會負責興建的公共屋邨,揭發另有152座出現問題,其中華樂樓、華康樓及華昌樓需要於1996年加裝鋼架作鞏固工程以延長壽命。 咸水樓 日久失修的舊式樓宇,不時會因為外牆出現裂縫、破損而引致漏水,雨水可能經由大廈外牆直接滲入屋內,或經牆身、縫隙流至不同地方。 外牆問題需要搭棚維修,維修責任由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負責,應向相關人士求助。
我們會先以隔網除掉海水中較大的雜質,再以次氯酸鈉進行消毒,並確認水質符合水務署規定的顏色、混濁度、氣味等要求,才輸送至配水庫予用戶使用。 另一方面,部分內陸地區(如北區等)遠離海岸,現階段建造海水供應系統有違經濟原則。 雖然如此,我們會積極檢討,並在技術可行及符合成本效益的情況下,繼續擴展海水供應系統或開拓新水源(如再造水),以進一步減少食水沖廁的使用量。 咸水樓2025 陳恒鑌續指,荃灣在七街重建之後也未有新的重建項目,重建進度非常緩慢,因此他日前也有向政府反映意見,期望當局增加荃灣重建的地積比率,令舊樓可以加快重建。
咸水樓: 香港文匯網
「鹹水樓」可說是香港嚴厲制水期間的特產,建築地盤當年多數透過買井水來解決用水,可是由於井水不易買到,一些運水者又從中作弊,運去攪拌石屎的水,許多竟然是從海裡來的,這麼一來,不但影響到鋼筋的力量,且而建成之後,牆壁在黃梅時節滲出鹹潮來。 廉政公署在一年內調查3,000名人士或公司,卻未有突破性的進展,直到1987年初,有兩名涉案者願意擔任污點證人,成為破案的關鍵。 案件有3名承建商及7名現任及前任政府人員被控以貪污罪名,1988年3月11日,其中一名涉案人士(蕭漢森)共6項行賄罪名成立,入獄33個月,罰款325,000港元。 另一名承建商(潘伯勝)兩項罪名成立,被判入獄3個月,緩刑一年及罰款4,000港元。 誠然,海水的處理有別於食水的處理,但仍須符合水務署制定的「沖廁用鹹水水質指標」,確保沖廁用的海水水質達可接受程度。
咸水樓: 海水沖廁
漏水屬於民事索償,一旦樓下單位堅持要告上法庭追討賠償,他就有責任證明被告人的單位是漏水的源頭,亦即公證行的檢測報告。 不過,香港的樓宇結構複雜,牆內水管錯綜複雜,有時未必能完全肯定漏水源頭,又或者同時有多個漏水源頭。 滲水辦會在接獲舉報後6個工作天內聯絡舉報人,並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派人調查單位有否違反法例的規定。 一般會在懷疑漏水單位進行色水或紅外線測試,嘗試確定滲水源頭,通常可於90天內完成調查。 咸水樓 視乎情況亦可能有機會需要作出多次測試、收集多個樣本,業主應盡量配合,否則滲水辦有權向法庭申請手令,強制進入單位。 此外,地台的防水層板破舊、浴缸封邊老化等,都會導致用水時樓下單位出現漏水情況。
咸水樓: 比寧咸開齋 皇馬新兵證身價
另外,即使葵芳邨第6座曾進行全面重修,包括重灌大部分地台及牆身,但由於鋼筋已被海水腐蝕多年,以致重修後效果依然未如理想,直至1997年清拆前仍不斷被居民投訴單位經常漏水及混凝土經常剝落。 1985年11月21日,政府公佈有577座公屋結構在1982至4年間出現問題,需要維修。 而有26座連同一座獨立校舍結構遠低於標準,恐有倒塌之虞,需即時安排清拆,此計劃成為「擴展重建計劃」。
咸水樓: 樓下單位的入牆水喉
訴訟過程長而繁瑣、又要付出額外訴訟費用,對鄰里關係亦百害而無一利。 因此業主如果知道漏水源頭為自己單位,都應及早解決問題,與受影響鄰居達成共識,免去額外的訟費或檢測。 不過,如果涉及供水喉的滲漏問題,更換明喉的費用會由$8000起,如要更換供水藏地暗喉,費用則由$2,5000起跳。 此外,亦有其他漏水維修工程,例如地台防漏層,屋頂防漏工程,灌漿,打防水針等,視乎滲漏的情況而定。
咸水樓: 漏水投訴賠償
文華新村的獨特環境亦成為不少電影的拍攝場地,例如由杜琪峰執導的《大事件》,便曾在文華新村取景[5]。 本網頁的影片及/或文章內容只反映講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中原地產有限公司之立場。 中原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影片及/或文章所載的內容,故並不擔保有關內容的完整性及準確性,中原不會承擔任何人因依賴有關內容所導致的損失的任何法律責任。 咸水樓2025 2015年,水務署成功延伸沖廁海水管網,使香港的海水覆蓋率增至八成半人口,現時新界西北(包括屯門東、洪水橋、天水圍和元朗市中心等)及薄扶林區內的樓宇已可轉用海水沖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