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打醮期间全长洲只有素食供应,连岛上的麦当劳餐厅也不例外,只供应香菇包、薯条、苹果批等无肉之食物[10]。 随着时间改变及因应游客“多加意见”下,有部分食肆已同时“卖斋又卖杂”,反观坚持斋戒三天(打醮前连续三天)者已经减少,主要是长洲本土居民会坚持之。 按照福佬習俗擺天席供孤魂野鬼享用,每席擺放燈籠照明,以及食品、日用品等祭品。
- 香港的太平清醮首先需要問杯選緣首,大部份地方的緣首的數目都是9人,可是大埔泰亨鄉有10人(在1920年以前有20名緣首)、粉嶺龍躍頭鄉有15人、元朗錦田鄉有60人,而元朗廈村鄉於1984年的醮會,稱為緣首就有300人之多。
- 而長春社曾舉辦一些研究項目,由他做示範,並拍下打鐵、製作色梗過程片段,以茲記録。
- 道士到各有份者的家戶用符水潔淨灶頭和神龕,各戶把一些象徵不潔的物品如麻豆、炭屎、雞毛等連同香燭和紅包倒在紙紥的船上,而負責人員將鴨頭按在擺放門前的水盆上。
- 长洲太平清醮的行政组织是香港长洲太平清醮值理会,于百多年前成立,由热心参与打醮事务的居民所组成。
- 「分燈進燭」又稱「分燈晉燭」,「燈」與「丁」發音相近,道士用代表玉清的燃點蠟燭分別點燃代表上清和太清的蠟燭,再分點其他蠟燭,「分燈」就如分丁,祈求人丁興旺、生生不息;由緣首將點燃著的蠟燭拿到神壇前稱為「進燭」,為村內人丁作神前登記。
- 飄色源於居民過去扮成神明出巡、驅除鬼神的習俗,如今演變成小孩裝扮成古今人物,站在支架上穿梭大街小巷。
現已年逾七十的長洲鄉事委員會主席翁志明,在二十多歲便開始參與太平清醮活動,並在當時的「建醮會」協助有關工作,所以對整個太平清醮內容、發展和變化,都有很透澈的認識。 他和一群資深的地區人士,為了更好地保留和推動這個活動,於2004 年重組和成立了「香港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專責統籌一切事宜,並被推選為該會主席至今。 长洲太平清醮2025 黃成就師傅雖然並非惠海陸人,但其家族前幾代人的工作,都是造船造鐵器的,泥耙、農具、漁民的工具之類,以前漁船上鐵器用品,差不多都包攬了。
长洲太平清醮: 儀式
在20項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當中,有10項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而粵劇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世界級非遺項目。 已取得入場券的市民須按警方及大會工作人員指示,於晚上10時半起,順序進入第一至第四區域觀賞賽事,共可容納1,400人。 长洲太平清醮2025 2005年5月14日(农历四月初七佛诞前夕),约二十名“基督纯道福音教会”人士身穿黄色T恤,手持木制盾牌及长枪,高喊“耶稣在长洲”及“耶稣得胜”等口号,要求进入北帝庙。
每年农历四月初五至初八香港长洲有一个神奇好玩的的传统节日“太平清醮”。 长洲太平清醮是极具特色的离岛区汉族传统习俗,“抢包山”比赛和“飘色”会景巡游是节庆中的两大亮点。 2011年6月,长洲太平清醮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月不是去香港的最好季节,但是为了能赶上这个难逢的节日还是把行程定在了五月。 會景巡遊在下午舉行,一支支繽紛奪目的飄色隊伍上街巡遊,萬人空巷。 小演員穿上特色服裝,扮演歷史人物或時事名人,仿如「騰雲駕霧」。
长洲太平清醮: 长洲太平清醮
另一说是指太平清醮源自香港岛太平山街,当年因为太平山街附近地区发生鼠疫,有一名海陆丰居民把家中供奉的北帝移到街上,让人上香祈福后,鼠疫很快就消退。 自此居民每年均会在太平山街举行太平清醮,及后香港政府为防止引发火灾,禁止居民在太平山街打醮,居民遂将太平清醮移往海陆丰人聚居的长洲,维持每年一次的传统。 该公司向商标注册处填报的资料,商品或服务说明为28及30类别,即游戏器具和玩具及食物产品。
並會放水燈,據說拿到這些紙摺水燈小船的村民會添丁。 长洲太平清醮 建醮的首項儀式,邀請張天師及三清(玉清、上清和太清)到臨醮場,並分配掌符、掌印等職務的儀式。 「揚旛」或「揚幡」是豎立竹竿的儀式,豎立範圍以內便是建醮的範圍,新界多個地方的太平清醮,幡竿的數目是5枝,分別代表了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其作用是劃定太平清醮儀式的範圍。
长洲太平清醮: 文化特征
抢包山自1979年起因安全问题而停办,直至2005年复办,至今仍是长洲的年度盛事。 各持份者如何成功推廣活動,而又不損害節慶的原有意義,將會是對文化保育的一大考驗。 搶包山是太平清醮的壓軸環節,相傳搶到包子會帶來好運。 搶包山自1979年起因安全問題而停辦,直至2005年復辦,至今仍是長洲的年度盛事。
- 水是社區生命之源,需要到建醮社區內清潔的水源汲取,貯於大缸中經符籙去穢,密封後置於醮棚內的「三清壇」,待醮期完畢後再分發鄉民。
- 緣首的資格一般是建醮社區的男性成員,單姓鄉村通常要是宗族成員身份,而雜姓鄉村或墟市亦各有規定。
- 为确保巡游顺利举行,政府会与主办单位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包括制定巡游期间维持秩序的安排、在太平清醮前洗街等。
- 「例戲」有《賀壽》、《加官》、《仙姬大送子》及《六國大封相》,具有善頌善禱的意義。
- 在师傅陈汝光看来,“飘色是每一个长洲人一辈子一定会接触的东西。
无私奉献的主题旨在表扬及感谢医护人员在过去3年的疫情里为香港市民服务。 飄色源於居民過去扮成神明出巡、驅除鬼神的習俗,如今演變成小孩裝扮成古今人物,站在支架上穿梭大街小巷。 今年有小孩打扮成本地拳手曹星如、桌球天后吳安儀,維肖維妙,遊人爭相拍照。
长洲太平清醮: 太平清醮重返香港长洲 飘色师傅坚守百年传统
我們體育會是習慣團隊創作,有幾位會員有自己的特長。 而我本身是從事平面設計及攝影工作,我也曾在浸大電影學院教書。 我們幾個因為已經退休,所以時間較多,也邀請其他友好、年青人、小妺妹也會來幫忙的。 飄色組和服裝組,開始的時候是大家一起先定下主題,再各自跟進。 会景巡游在下午举行,一支支缤纷夺目的飘色队伍上街巡游,万人空巷。
长洲太平清醮: 长洲太平清醮 (香港) – 旅游景点点评 – Tripadvisor
新興街整個色櫃,鐵梗和衣服,據說全部都是師父自己造的。 因為新興街街坊會會址的樓底矮,所以飄色設計需要較多的接駁位。 長洲的飄色跟沙灣飄色不同,長洲的工藝著重掩藏,即許多的接駁位是以裝置隱藏的,同時創用了活動方式,可以上下轉動,茶壼也可以轉動。 现在这里依然是人最多的地方,游客在这里拍照留影,本地人来这里的上相祈福,香火鼎盛、烟雾缭绕。 美国《时代周刊》把长洲“太平清醮”评为“全球十大古怪节日”之一。
长洲太平清醮: 长洲太平清醮 2023
而長洲太平清醮的平安包及相關紀念品更是一門大生意。 另外臨近太平清醮,舉辦的村落家家戶戶門前也掛著漂亮的粉紅色燈籠,有「平安」的喻意,須要支付「醮金」才可以擁有, 醮金為可太平清醮帶來部份的經費。 在兴隆街街坊会不大的空间内,4位飘色师傅挤坐在两张长凳上接受采访,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聊间,透露了他们自小相识,同成长于这条街道,做飘色少说也有四五十年了。 在师傅陈汝光看来,“飘色是每一个长洲人一辈子一定会接触的东西。 ”小时候踩上支架扮演角色,长大后外出谋职,到这一盛事举行时,也会请假回到岛上帮手筹备、制作飘色。 作为亚洲的购物天堂,天然的免税港,大多数人提起香港就想到购物,只能说我是一个不太正常的女生,因为我不喜欢购物,也对游乐场没有兴趣,这也是我一直迟迟没有香港行的原因。
长洲太平清醮: 太平清醮承傳習俗?
长洲“太平清醮”已成为当地每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并吸引大批游客慕名到访参观。 今年因为天气不好,连续几天的暴雨赶跑了不少游客,我们在最后一天的下午上岛在岛上看到的大多数是香港本地人,就算是这样靠近码头的地方还是挤得水泄不通,因为“抢包山”要等到午夜时分很多人是等不了看晚上的“抢包山”就开始离岛往回撤了。 长洲太平清醮 長洲太平清醮已成為香港一年一度的盛事,長洲居民持續參與,本地及外地遊客也積極參與及支持,使活動得以傳承發展。 2011年,長洲太平清醮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长洲太平清醮: 平安包
动了去香港的心思是因为了解到香港除了有摩天大楼、商场店铺、流光溢彩的霓虹灯,香港还有“全球十大古怪节日”之一长洲“太平清醮”。 身份認同指個人對身為某一個群體的認同感,它可以因應歷史、文化和政治等因素而改變。 隨着社會越趨進步,個人參與的群體越多,身份認同亦越趨多元化。 長洲搶包山「包山嘉年華2023」免費入場券將於當晚(5月26日)晚上10時開始派發,市民可到長洲消防局側的北社一里沿冰廠路排隊輪候,每名市民可獲派入場券1張,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按照福佬习俗摆天席供孤魂野鬼享用,每席摆放灯笼照明,以及食品、日用品等祭品。 长洲太平清醮 庆典长达整星期,以福佬族群仪式进行,打醮期间必需禁止杀生及进行斋戒,使肉体和精神上洁净。
长洲太平清醮: Cheung Chau Bun Festival 长洲太平清醮
在1960年以前,必須是惠海陸潮府籍的會員才可以擔任值理,其後才放寬限制,廣府人也可以參與其中。 近年值理會更增設了不少職位,如各種的名譽會長、顧問等,主要是為了籌募經費。 长洲太平清醮 中興街街坊值理會會址是在閣樓,每逢週六、日都有街坊在那裡雀局,平日是關門的,如有探訪便必須預約。 過去曾有一段時間街坊會停止運作,因當年有資深辦事人去世了,沒人接手。 後來,街坊們認為要重組發展會務,於是向街坊籌錢,再向政府申請撥地,最終建立這小會所,街坊們可以在這聚合聊天,重拾歸屬感。
长洲太平清醮: 道士
該公司向商標註冊處填報的資料,商品或服務說明為28及30類別,即遊戲器具和玩具及食物產品。 食物產品包括咖啡、茶等代用品;米、麵粉和穀類製品;麵包、糕點和甜品,以至食鹽、醋等等。 隨著時代影響文化而改變,宗教儀式不斷被簡化,居民參與亦逐漸地減退,有餐廳在醮會期間破戒出售葷菜,近年麥當勞長洲分店更會配合習俗整日停止供應蛋奶及肉類食品,並期間限定供應「素菇包」。
长洲太平清醮: 长洲太平清醮 2023
每年春天举办的太平清醮,是当地最大规模的传统节庆活动。 相传清朝时期,长洲居民为了消除瘟疫,向北帝祈福,以驱除疫症,自此每年举办太平清醮。 今年,太平清醮于5月23日至27日举行,而飘色会景巡游将于26日(佛诞日)举行。 如今,长洲太平清醮已有过百年历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飘色会景巡游则是其中一项“重头戏”。 停辦三年的「包山嘉年華」今年復辦,活動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合辦,搶包山最初為長洲島民自由參與的一項民俗活動,攀爬上掛滿「幽包」的包山架搶奪包子,認為祭祀後的「幽包」有祈福的寓意。
长洲太平清醮: 平安包
每次太平清醮不少村內均會搭建大型戲棚公演「神功戲」,一般是上演粵劇,亦有鄉村跟隨習俗加演木偶戲,醮場並有攤檔售賣各種驅邪的吉祥物,熱鬧非常。 香港以長洲舉行的太平清醮最為著名,香港人說起太平清醮,多數就指長洲太平清醮,目前香港約有四十條鄉約維持打醮的風俗。 建醮有兩個主要的作用:一是祈求建醮社區福祉、保境平安、許願酬還;二是重新確認社會關係和人群身份。
长洲太平清醮: 太平清醮承傳習俗?
製作飄色的街坊社團,以男性為主,但亦會將服裝縫製工作、化裝等細緻工作交由女街坊負責,甚至本街以外的友好幫忙,各展所長,務求做到最佳效果。 這種社區和諧、互動的關係,齊心合力地完成一件事,是長洲太平清醮能歷久不衰的主要原因,間接令太平清醮這個非遺傳統項目,自然地傳承下去。 太平清醮其實是很地道的宗教活動,各地因應其不同情況在不同的日子而舉行,有三年、五年、十年以至最長有六十年才舉辦一次的。 而長洲的太平清醮卻是每年都有舉行,居民樂此不疲,為島上每年盛事,也因此而能保留著大部份的傳統祭祀儀式、內容,加上各團體敢於創新,政府協助推廣,成為國際性所注目的活動。 長洲太平清醮中外聞名,現在已成為長洲居民的身份標記。 透過打醮,伴着北帝等神像巡遊各條街道,居民出錢出力地參與 ,從而建立對自身社區的歸屬感。
长洲太平清醮: 长洲太平清醮
為了適應現代社會,有些轉變是無可避免,是為創造性轉化。 現在由於衞生因素則改成環保膠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食材浪費。 此外,傳統搶包山活動只可由長洲居民參與,現在則開放至公眾人士,只要符合資格即可參加。 长洲太平清醮2025 以上種種轉變皆顯示傳統習俗並非一成不變,只有「活化」傳統,適應時勢,才可令習俗得以世代綿延。 相傳百年之前,長洲發生瘟疫,居民於是在北帝廟前設壇拜懺,祈求瘟疫平息。 自此之後,長洲居民每年都會在農曆四月舉辦太平清醮,祭祀北帝,祈求合境平安。
长洲太平清醮: Cheung Chau Bun Festival 长洲太平清醮
多名長洲居民對教會人士表示不滿,認為他們的行為是不尊重其他宗教行為[23][24]。 在「酬神」後進行「行符」或稱「拉鴨扒船」、「扒船拉鴨」,是將各家各戶的污穢和厄運送走的儀式。 道士到各有份者的家戶用符水潔淨灶頭和神龕,各戶把一些象徵不潔的物品如麻豆、炭屎、雞毛等連同香燭和紅包倒在紙紥的船上,而負責人員將鴨頭按在擺放門前的水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