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房屋署建議申請人遷往同邨另一面積較細的三人單位,但申請人以間隔相同,會勾起家人不安情緒為由拒絕。 公屋轉區問題 2015年12月房屋署建議遷往同邨另一間隔、面積相同的單位,邀請申請人的家庭成員連同社工到單位視察,申請人會同因擔心引起家人不安為由拒絕。 2016年1月房屋署去信社署,重申公屋編配原則,建議社署安排社工陪同申請人一家視察單位,評估是否切合需要。
大坑西新邨居民權益關注組主席歐陽潔珍表示,該邨重建「命途多舛」,街坊只求合適安置,惟平民屋宇一直採取拖字訣,一時話津貼居民租屋,一時又傳協助居民入住過渡屋,惟諮詢統統欠奉。 關注組多番去信港府及市建局查詢卻慘變「人球」,部門一概推波給平民屋宇。 如今租約大限又至,數千居民何處容身未見眉目,前景坎坷,只能繼續望天打卦。 主席,開拓土地、建造房屋是解決香港房屋供求失衡的最根本方法。 政府會繼續透過「多管齊下」的方針,積極覓地建屋,加快、加大供應,並同時致力善用現有房屋資源,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素。
公屋轉區問題: 公屋瞓走廊慳電費 網民:阻塞走火通道都死啦
寶田邨非標準設計大廈Non-Standard Domestic Block牛頭角下邨、石硤尾邨、彩福邨按個別地盤的特點而採用非標準化的設計,如地盤的地理環境、地區特色及居民需要等多項因素。 公屋轉區問題2025 樓宇設計方面,則以層數及退台式的大廈設計以配合鄰近的樓宇風格及地勢,或以屋邨廣場或開揚的空間設計,以凸顯地區的特色景物。 此外,由於此款大廈的公屋及居屋版本單位設計相若,因此亦方便每年(2018年起)撥出部份指定在建屋邨於綠表置居計劃改作居屋出售。 公屋設有分戶政策,為家庭成員之間不和或其他有體恤理由的住戶安排另一個公屋單位。 另外,香港房屋委員會設有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每年年中均會開設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推出部份較爲不受歡迎的公屋單位予輪候者選擇,縮短輪候時間,提早上樓。 香港公共屋邨(簡稱公屋)是香港公共房屋最常見的類別,由政府或志願團體興建,出租予低收入市民。
- 黃大仙上邨昭善樓和諧式鄉村型Harmony Rural馬坑邨、金坪邨、雅寧苑大廈外型因地盤環境而不同,樓高與附近環境配合,只高4至10層不等。
- 公共屋邨短缺一直是香港正在面對的最嚴峻問題之一,因而很多市民都非常關注 2022公屋落成進度。
- 考慮到市民對公屋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可供寬敞戶調遷之用的單位供應有限,房委會決定維持現有寬敞戶分類和標準、優次處理的安排以及其他鼓勵措施,並於二○二三年一併就寬敞戶政策及計劃進行檢討。
- 我同前夫協議仔女跟我,直至到拎絕對離婚令先繼續排,正常就唔會直接取消。
- 至於房委會預料2022/23年度的公屋落成數量為約10,400伙,而2023/24年度則為22,500伙,可見2022/23年度的公屋落成數量相對前後幾個年度比較少。
加上裝修經年、中庭圍封多時、設施失修,近日有居民不堪其擾,跑到業主佛山順聯集團於銅鑼灣的辦公室請願。 自2014年起,領展(前稱領匯)開始轉賣民生商場和停車場,今天遺害陸續浮面,過去領匯管理被批為「物價高、選擇少」,現在街坊則抱怨「統統從缺」。 除了「領匯監察」等團體一直跟進,有建築研究者近年分析了141個屋邨商場,正陸續發表成果,或為這殘局帶來新見。 根據2022年9月的最新預測,第一個五年期(即2023/24至2027/28年度)的傳統公營房屋建屋量會增至12,770個單位,同時額外興建約30,000個「簡約公屋」單位。 但房委會規定,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只可選3個非市區的地區,只有合資格的長者申請及「天倫樂」申請,可選的區域不受限制,可選擇市區。 此外,2013年9月30日或之前登記的申請者,現時亦可將所選地區改為市區。
公屋轉區問題: 資產審查
天倫樂:同一家庭申請,選擇與長者同住一單位;或兩個家庭申請(核心家庭和高齡人士家庭),分別居於同一區議會地區的兩個單位。 公屋轉區問題 由於一人非長者申請行計分制,要儲夠分數排隊等上公屋,一要等起碼3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上樓。 如果想更快輪候到公屋,可轉隊排家庭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會減至5.8年。 而且原來一人申請時所累積的輪候時間,有一半可轉過家庭申請中,以一年半為上限。
申請人如屬獲房屋署發給「綠表資格證明書」人士,則須將申請書連同申請費、有效的「綠表資格證明書」、申請人的身份證副本及上述證明書列明的文件副本,一併交回置業資助貸款小組。 領取長者租金津貼的受惠者,須將申請書連同申請費,交往房屋署申請組簽署核實。 申請人必須以支票或銀行本票繳付申請費(現時為660元),抬頭人為「香港房屋委員會」。 公屋輪候|政府計劃增加公營房屋單位數量,以應付房屋供應問題。 房委會最新預測未來5年公營房屋供應量約為12萬伙,即查看港九新界即將落成公屋預覽。 根據「富戶政策」,如家庭入息超過現行公屋入息限額5倍,或總資產淨值超過現行公屋入息限額100倍 ,須遷出現居公屋單位。
公屋轉區問題: 申請公屋加快上樓秘技3:申請「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街市是另一癥結,業主稱之為「新式街市」,正名是「生活鮮」,場內約10個商戶,下午頗為冷清。 買菜街坊抱怨道:「現在只有冰鮮魚。以前街市有游水魚蝦蟹,正式是海鮮。跟出面的大街市一樣,不用去到大圍。」她數着洗衣舖、文具舖、三家連鎖快餐店、茶樓、五金舖、燒味檔、報紙檔、花檔,現在統統從缺。 另一邊廂,凍肉店的熟客見貨品不齊全,提起隔天去沙田大掃貨,反倒熱心問店主,有沒有東西要幫忙買,說得這裏像個荒僻山城。 店主袁先生其實是外區人,兩年前與拍檔因見這邊商舖較少便投標。 有指老村消費力低,在商言商,大改造並無不可,他則覺得這邊是老人村,居民多會幫忙看顧孫子,買菜需求不小,雖然定價不能太高,但可用量取勝。 兩年租約即將期滿,他擔心加租,也自覺舖位太小,怕貨品不足會流失客人。
公屋轉區問題: 申請公屋加快上樓秘技1:一人非長者申請轉家庭申請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當局續指,2022年《施政報告》中提出落實「公屋提前上樓計劃」。
公屋轉區問題: 房屋供應|預計於未來財政年度落成的房協資助出售房屋項目
有關轉讓限制安排已考慮「首置」單位在《長策》下是私營房屋的定位,以至置業與投機買賣的平衡。 有關富戶政策及寬敞戶政策、居家安老及長幼共融、重建高齡公共屋邨和舊區、資助出售單位的定價,以及銷售安排等議題,我在開場發言時已作出了回應。 「公屋申請電子服務」提供24小時網上服務,讓公屋申請者透過「公屋申請填表易」或「公屋申請資料更新快」於網上填寫公屋申請表、查詢目前申請進度和更改申請資料或詳細資格審查面晤日期和時間。 根據公屋租約規定,每個公屋單位只供戶主和名列在租約上的家庭成員居住。 如因出生、死亡或其他情由引致家庭狀況有所改變時,戶主必須立即通知所屬屋邨辦事處/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以便我們按現行政策處理其個案。
公屋轉區問題: 留言區
本港公屋資源十分緊絀,公屋輪候冊早已大排長龍,即使分配得到公屋的住戶,亦須每兩年接受一次富戶政策審查,另再有家訪,以確保住在單位內的,是戶主及租約上認可的家庭成員。 11個延誤項目全部延誤1個年度完工,涉及12,800個公屋及綠置居單位,及7,300個資助出售房屋。 其中包括深水埗白田第11期約1,100個單位、大埔頌雅路東約700個單位,將延後至2021至2022年度完工。 公屋轉區問題2025 然而在考量任何公共政策發展下,除了考慮其成本效益外,同時亦要考慮其社會效益,檢視政策能否達成政策目標和滿足社會對相關公共服務的迫切性,以適時應對社會問題等因素。
公屋轉區問題: 網民群起伐之:放過老人家啦!
另外,亦有議員建議出售新建資助出售單位時,取消容許業主在補價後於公開市場出售單位的安排,令有關單位只可以在居屋第二市場流轉。 公屋轉區問題 我們同意出售單位的業主出售物業需有所限制,但同時,資助出售單位的流轉性亦不能忽視。 房委會已收緊在二○一九年或以後推出的資助出售單位的轉讓限制:首次發售的資助出售單位業主在首次轉讓日期起計首兩年內,只可將單位以不高於原來買價於第二市場轉售予房委會訂明的合資格買家;第三年起,業主才可將單位在第二市場按自行議定的價格出售予合資格買家。 至於公開市場方面,業主只可在首次轉讓日期起計十年後,繳付補價後才可於公開市場轉售單位。 房委會當時考慮修訂資助出售單位轉讓限制時,已平衡了社會上對收緊轉讓限制的訴求和確保資助出售單位流轉的需要。 申請人如屬公屋租戶,必須先將填妥的申請書連同申請費,一併交回所屬的屋邨辦事處簽署核實。
公屋轉區問題: 新界:
王坤認為,目前公私營單位不足,收緊富戶政策有困難,預料要待有充裕供應後才能檢討。 照顧者可申請暫准居住 本報向房屋署查詢,過去五年公屋轉名或加名的申請個案,署方回應指,並無相關統計。 但按現行政策規定,轉名須按俗稱「富戶政策」接受全面經濟狀況審查。 凡全家總入息不超逾公屋入息限額兩倍,可獲批繳交原有租金;如入息為兩至三倍者,可獲批繳交倍半租金,另加差餉的新租約;而入息超出三倍,而資產不超出者,則需繳交雙倍租金,另加差餉。 若住戶有照顧戶主的需要,或須依靠戶主,可申請親人有條件暫准居住。 申請人需提供有效文件證明雙方關係,並須每六個月申報居住狀況。
公屋轉區問題: 房屋署
公屋輪候冊上,尚有大量個案徘徊在劏房市場,政府中短期亦要優化租管,擴闊現金津貼受惠對象等,長遠加強覓地建屋。 另外,局方應按現有各選區的公屋輪候冊上數量,增加發展綜合用途大樓和停車場,釋放短期停車場用地,平衡地增加「簡約公屋」於市區、擴展市區供應,避免大量人口湧入新界造成該區沉重的交通負擔,減少偏遠地區屋空置率高的情況。 1992至1993年間曾經所發生全港轟動的屯門色魔事件,引起當時區內居民大為恐慌,有街坊亦曾經自行組織互助小組,護送女士歸家。
公屋轉區問題: 香港公共屋邨
至於房委會預料2022/23年度的公屋落成數量為約10,400伙,而2023/24年度則為22,500伙,可見2022/23年度的公屋落成數量相對前後幾個年度比較少。 視乎餘下的家庭成員人數,例如一個四人家庭,假設轉名後最終只剩一人居住,該單位很大可能被房署視為寬敝戶,亦即餘下家庭成員的居住面積,超出既定的編配標準,或需要調遷至較細單位。 如果新戶主是已登記戶籍的前戶主配偶,而又一直住在該公屋單位,便不用通過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及住宅物業權審查。 另一個近年較常見的遷出情況,是公屋戶主申請購買資助房屋,如綠置居或白居二,在成功購置後須要交出公屋單位。 在現行「 批出新租約」政策下,公屋戶主轉名,是不可隨意轉給誰的,即使為公屋加名,亦只適用於指定的家庭成員。 想知轉名成為新戶主的資格,轉名手續、以及其他注意事項,即睇以下懶人包。
公屋轉區問題: 房屋供應|部份工程延後完成
此證明書由簽發日期起計六個月內有效,如申請人未能在該證明書的有效期內簽訂臨時買賣合約購買居屋第二市場單位,而仍有意購買該等樓宇,必須重新申請及繳交有關的費用。 申請者亦可以使用房委會/房屋署網站「公屋申請電子服務」下的 「公屋申請資料更新快」更新公屋申請資料。 政府當局指,政府會與房委會和香港房屋協會緊密合作,全力提量、提速、提效、提質,推高首五年公營房屋供應量,縮短公屋輪候時間。 該名港男於14日(周3)於網上討論區「連登」以「【家庭難題】公屋定買樓好?」為題發帖,他現時與21歲老婆跟家人同住唐樓,兩公婆共月入$34,000,外家可資助他們買樓,而太太想計劃生小朋友,他另想或可盡快生BB加上老婆辭職,符合家庭入息限額,就可輪候公屋。 但計畫亦有缺點,成功獲特快編配公屋的住戶,3年內不可要求調遷,亦不可申請綠置居,只能用白表資格買居屋。 公屋轉區問題 如不符合優先配屋計劃,輪候中的申請人亦可參與「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令上樓速度加快。
而舊十字型大廈本來是為出租公共房屋而設計,不過因居屋計劃反應熱烈才決定將絕大部份樓宇轉作居屋發售,祇有類似居屋版本的新田圍邨裕圍樓樓宇是維持出租之用。 根據政府最新定立之「屋邨管理扣分制」,如住客入住公屋後有多次高空擲物或私自養寵物等的記錄,會因應情況而扣分。 如被扣盡分數,房屋署會按照房屋條例賦予權力,要求租戶遷出,但只要所有租住成員已經年滿60歲,該單位即豁免受屋邨管理扣分制約束,不會因為違反規定而被扣分或被要求遷出。
公屋轉區問題: 房屋委員會為公共屋邨項目試行環保措施
鄉村式Rural龍田邨、銀灣邨各翼不同高度,只有3至11層高不等。 第一代為長形設計, 後來出現了V形、W形設計,並改用類似Y3型中房的單位設計,部份大廈更設有可間三房的大單位。 幸福邨福明樓單方向設計大廈Single Aspect Building富泰邨君泰樓、黃大仙上邨昭善樓、秀茂坪邨秀暉樓、葵芳邨葵愛樓為避開噪音來源,面向噪音一方不設單位,只設走廊。 大廈沒有固定設計,會根據地盤特性而設計,亦可對標準單位的設計作出少量修改以迎合大廈設計。 順利邨工字型H Block彩雲邨、大元邨、禾輋邨、水邊圍邨、東頭(二)邨及黃大仙下邨樓高26至28層,升降機大堂設於大廈正中,即「工」字的中間的一筆。
房委會發言人表示,因政府在疫情下徵用公屋單位作社區隔離設施,以致有關公屋單位編配未能反映在本年的數字內,疫情嚴峻亦影響了公屋編配進度。 考慮到市民對公屋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可供寬敞戶調遷之用的單位供應有限,房委會決定維持現有寬敞戶分類和標準、優次處理的安排以及其他鼓勵措施,並於二○二三年一併就寬敞戶政策及計劃進行檢討。 過去有「優先處理寬敞戶」拒絕調遷的情況,他們提出的理由包括要求編配較大面積單位、指明特定屋邨、熟悉現在居住環境而不願遷出、所編配屋邨交通不便等。 對於沒有充分理由而拒絕所有編配的住戶,房委會會發出遷出通知書終止租約。 房委會會以分階段方式處理公屋寬敞戶個案,首先處理「優先處理寬敞戶」,即居於室內樓面面積超逾既定界限的單位而沒有殘疾成員或年屆60歲或以上年長成員的寛敞戶。 「非優先處理寬敞戶」(註)會置於寬敞戶名單的最後位置,處理優次較低。
公屋轉區問題: 公營房屋延後落成涉逾2萬單位 包括3個新居屋項目
從以上的公屋落成數據顯示,大埔第9區的公屋落成數量多達6,800伙,是各地區項目之冠,其次則為東涌第100區的5,200個單位。 最新文件首批簡約公屋選址屯門、元朗及上水,設計連建築工程費約 268 億元,有意見認為簡約公屋平均造價近 90 萬元,遠高於公屋平均建築成本,質疑簡約公屋名不符實,價錢絕非「簡約」。 憑常理推斷,公屋可興建達逾四至五十層、簡約公屋最多可興建十多層,與過渡性房屋只可興建不多於十層,由於興建數目較多,邊際成本較低,實屬必然,加上居民只住幾年,不會亦無能力花錢添置基本設備,簡約公屋有需要提供。 目前有近 10 萬宗透過配額和計分制申請公屋的非長者單身人士,每年公屋編配數目不足 2,200 個,現金津貼計劃亦不包含非長者單身,當局應將非長者單身人士納入簡約公屋的受惠對象,讓他們有更多的房屋選擇。 籠屋一日未消除,板房及劏房一日未規管及改善環境及租金受到控制,公屋輪候時間(包括非長者單身)未達到 3 年安置公屋目標,過度性住屋及簡約公屋應繼續提供。 房屋署現時未有為公屋的聾人或弱聽住戶加裝火警閃燈,有住戶主動申請亦被拒絕,工黨及一群聾人於2017年12月到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房屋署違反《殘疾歧視條例》。
租戶在入住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後,若家庭狀況有所變更,必須立即通知所屬屋邨辦事處/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並根據現行政策和程序作出相關的申請,以便更新有關記錄。 N無人士關注組的成員手持橫額及標語在深水埗考察,他們指過渡性房屋租金遠超同區公屋租金,而簡約公屋造價高,而且只能短期使用,不符合成本效益,未能解決基層住屋問題。 有成員居於過渡房屋,擔心租約期滿後仍未能「上樓」,促請政府檢視政策,長遠多在市區覓地建公屋。
公屋轉區問題: 房屋供應|預計於2023/24年度落成的公營房屋項目
新田圍商場中庭的露天遊樂場從前是居民休憩處,福圍樓互委會主席胡先生憶述,以前商場有5間護老院,親屬探訪院友時,亦可帶他們到這活動。 自從商場於2017年被內地企業佛山順聯集團收購(其主要業務為家具和物業投資),街市及場內店舖相繼丟空,連唯一的超市都面臨結業。 2019年居民於中庭聚集抗議,反被指在私人物業遊蕩,隨後中庭被一併圍封至今。 行政長官近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目標在4年內(即 年度)將輪候時間「封頂」,由6年降至約4年半。 我家姐就算被審查入息佢都無所謂架,之前都提過加雙倍租金佢係唔會交嘅,因為佢係個不負責任嘅人,成日係度扮無錢,佢話要留返啲錢買衫扮靚。 我媽就負責晒佢嘅食住,已經俾佢淘空晒兼一身債,我同我媽已經變相養埋呢個大種乞衣, 仲俾佢加名,咁就無天理啦。
根據「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繳交雙倍租金的住戶須每兩年申報資產。 不申報資產或資產超出限額的住戶,便須在一年的暫准居住期內遷出,期間須繳交相等於雙倍淨額租金另加差餉或市值租金(以較高者為準)的暫准證費。 所有公共房屋單位皆不准養狗,除非該單位所有居住成員均年滿60歲,則可在單位內飼養狗隻而無須向房屋署申請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