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住此區大量興建酒店,加上區內商住大廈設有數十間服務鄉親為主的賓館,此區多了很多中國內地和外國旅客,但旅客仍少於尖沙咀、灣仔、中環以及銅鑼灣。 九龍區的紅磡、九龍塘以及何文田一帶亦是九龍區的小福建,人口亦以閩籍為主,根據語文數據,九龍城區有15萬閩籍華人,佔全區的40%人口。 而油尖旺區和深水埗區也只有15000人,佔全區3%以下人口。 紅磡有船直到北角,有過海巴到銅鑼灣,交通亦不比東區其他地方差。
- 值得一提的是,昔日所謂的銅鑼灣,西起銅鑼灣道及禮頓道交界,東抵高士威道及天后廟道岔口,僅此而已。
- 不難發現,香港著名電視台多年都是依循數十年前的選美流程,新意欠奉。
- 到了1980年代,政府開始清拆山麓寮屋,興建大批公屋和居屋,該區景貌煥然一新。
- 今天在春秧街一帶仍見到不少福建店舖,但已聽不到太多人說福建話了。
- 2019年8月,曾參選《2012年度香港小姐競選》的女藝人楊斯雅上載影片,表示自己聽聞電視台內部曾考慮「腰斬」香港小姐競選,故呼籲有志參選者應作出行動,勿因每年也會舉辦選美賽事而猶疑不決。
- 隨住銅鑼灣區的發展,鄰近銅鑼灣區的北角區在香港開埠早期亦發展起來,1891年香港人口只有22萬,而1941年人口上升到160萬,香港各地區的人口都高速增長,而北角以及鄰近北角的港島九龍地區的人口增長又以福建籍人口為主。
- 那時的夜總會是非常漂亮又高級的,最漂亮就是「逸園狗場」Canidrome 裡邊的夜總會,低級華人中級華人幾乎都不能內進,每個晚上到那裡消遣的,均會穿著燕尾禮服來跳舞。
在1945年的地圖顯示,當時政府把英文的北角的位置等同中文的七姊妹。 在香港歷史的分區之中,鰂魚涌是北角的一部份,包括早期分區、市政局分區以及校網分區。 但現根據規劃署劃分已獨立發展,不過部分人仍說北角是舊稱呼。 淪陷期間,麗池被日軍佔用,改名「豐國海水浴場」;戰後初期,又被英國空軍徵用為娛樂場所。 1946 年 4 月或以前,麗池負責人李裁法收回泳池部份,但娛樂場仍被英國空軍徵用。
麗池夜總會: 香港小姐競選
2004年至2011年,香港小姐競選曾一度廢除準決賽階段而直接進行決賽,並減少入圍名額。 2012年仍廢除準決賽,但增加入圍名額,並採取分階段式淘汰賽制,在競選過程中沒被淘汰的佳麗進入決賽。 2013年至2014年港姐競選復辦準決賽,但2015年至2020年再度取消準決賽而只舉辦決賽。
然而,即使明線消失,暗界猶在,現時的街道名稱,亦反映春園昔日規劃。 春園街,即寶順洋行大班顛地的邸宅;三板街,傳說即是顛地閒時泛舟遊玩之處,故該處呈現三角形,略可窺探其地勢。 當時,寶順洋行往來中國貨物,多運至太原、廈門兩處,故特闢太原街及廈門街,藉以寄存貨物,故春園面積雖小,內部結構卻極之講究。
麗池夜總會: 早期發展
此類夜總會提供西式晚餐,跳舞或話劇等表演,表演項目多為西式歌舞表演,部份會由著名歌手或舞蹈團演出。 一些西式夜總會的表演者是長駐演出,以吸引遊客等觀眾,另一些則由世界性的表演團體作巡迴性演出。 一代性感女神邱淑貞於1987年參選時,被其他佳麗指控其下巴曾整容,她最後不堪壓力退選,反攻影壇成為亞洲性感Icon。 麗池夜總會2025 最後結果揭曉前,李美梅被認為是大熱門,有人落注1,000港元賭李美梅勝出;王瑜的支持者亦大不乏人。
- 春園街,即寶順洋行大班顛地的邸宅;三板街,傳說即是顛地閒時泛舟遊玩之處,故該處呈現三角形,略可窺探其地勢。
- 又因19世紀七姊妹一帶設有花崗岩礦場,後以海運輸出而得英文名稱Quarry Bay(採石灣/石礦灣/打石灣)之名。
- 2018年度的競選中,更有過半佳麗並非在香港出生,惟她們是否持有香港身份證則未有公開資料可作查證。
- 《羣芳譜》於泳裝初賽當日在會場出售,每冊1港元[12],觀眾可於佳麗出場時,透過現場廣播查閱佳麗的資料。
- 香港的「小上海」是指九龍色情行業林立的上海街一帶[10][11],1950年代郭春秧去世,兒子遺產繼承人在北角發展夜總會事業,有華僑巨富的支持,短暫成為高級色情娛樂中心,雖然此區仍以福建人居多,色情行業的客人仍稱北角及後來的灣仔為「港島小上海」,此情況維持到1970年,絕大多數夜總會都結業。
- 正當麗池夜總會的生意逐漸攀上高峰的時候,同年總經理李裁法突然被香港政府列為不受歡迎人物,限時離境。
- 與此同時,北角亦出現眾多娛樂場所,包括月園和天宮夜總會(1949年)、璇宮戲院(1952年)、都城戲院和夜總會(1954年)等,夜夜笙歌,令北角享有「小上海」之名。
王寬誠發覺其時人口急增,住宅需求很大,於是拆卸戲院,連同附近的地皮興建四座大型住宅,合共逾千單位,名為「新都城大廈」。 開埠以來,由於筲箕灣離四環極遠,香港政府鞭長莫及,即使設有分區警署,該處亦招惹大量海盜入寇。 據老人口述,海盜的入侵數量減少的原因,實在有賴聚居人數逐漸增多,構成基本的民間保安佈防。 海邊村民,基本上仰賴街喉藉以取用食水,但水喉缺乏,打鬥事件經常發宜;而村民多以捕漁為業,亦期望子弟獲得更高學歷,遂自行開辦小學教導子弟讀書識字,期望使下一代能夠脫離貧窮,光宗耀祖。 為了避免保守人士口誅筆伐,最初麗池夜總會只以「全港公開慈善游泳比賽」作為招徠,「香港小姐選舉」屬於試水溫的餘慶節目,時值一九四六年。
麗池夜總會: 香港舊照片
區內亦出現不少上海食肆、服裝店、照相館、理髮店和售賣江南食品的店舖,「小上海」之名由此而起。 麗池夜總會2025 北角春秧街被譽為「小福建」、「小上海」,屬於港島區著名價廉物美的街市,春秧之名,其實與街市售賣物產無關,其出處源於糖業大王郭春秧。 約一九二0代,郭氏購入北角地皮,興建住宅、填海及興建碼頭,政府鑒於其功勳卓著,故以春秧街作為紀念。 麗池夜總會 實際上,這些貢獻都是無心插柳,一切都是郭春秧退而求之的發展計劃。
麗池夜總會: 北角與閩籍人口
記者會主持人表示第一屆環球小姐定於6月22日舉行,本屆香港小姐將會選出排名首五位的佳麗,而位列第一及第二名的佳麗將會成為環球小姐香港代表的正選及副選,並優先由正選代表香港出賽,又提到已有約30個國家計劃派出代表參選本屆環球小姐。 主持人在記者會上表示18至28歲的華裔女子,不論是否未婚及是否在職,都可報名參選本屆香港小姐,雖然本屆港姐將會代表香港到美國參加環球小姐,但不要求參賽者必須操流利英語,又提到報名時需要準備兩張3吋半的個人近照[4]。 北角區內現今仍然有不少上海人,但更大量的上海平民在50及60年代由板間房搬上設施更齊備的公屋。 麗池夜總會2025 在香港的上海人其實有更大量的中產和基層,留下在北角的上海人以較富有人士為主,較窮則移居九龍。
麗池夜總會: 國際華裔小姐(1988-2006)/ 國際中華小姐(2007至今)
不過必須身家清白,還要有兩位具聲望的香港居民做提名人,確保參賽者有良好聲譽。 報導中又羅列多項參賽條件,包括必須準時出席選美會的各項活動,香港小姐主辦機構有權為佳麗拍攝宣傳照,當選香港小姐的佳麗只可穿著合作主辦機構「卡她麗娜」品牌的泳衣供傳媒拍照,並且不可在未經環球小姐主辦方的批准下,與其他商業機構簽署合約,也不得使用個人照片為其他商業機構宣傳。 當選香港小姐後,將會獲安排前往美國參加環球小姐,機票及食宿由主辦方提供,參賽成績如在首5名之內,更有機會獲環球影業邀請簽署為期不短於6個月的演員合約,月薪最少1,000美元。 不過其後的香港小姐主辦機構TVB在2001年至2018年間先後停止購買環球小姐、國際小姐及世界小姐的香港版權及佳麗委派權,此後香港小姐純屬是一項本土娛樂節目,不再是三大國際性選美大賽的選拔賽[28],因而沒有繼續規定香港小姐的參賽者需要在香港出生或持有香港身份證。 香港小姐競選(英語:Miss Hong Kong Pageant,簡稱港姐,英語:Miss HK)是香港的選美活動。
麗池夜總會: 電視台主辦時期(1973至今)
然而,當麗池夜總會決意引入選美盛事的時候,立刻顛覆了抱殘守缺的社會觀念。 1933年,電氣道以東的新馬路建成,就以此街道上專營與荷殖爪哇客運和貿易的渣華輪船公司來定名,故有「渣華道」。 渣華輪船公司亦在北角設立辦事處,接待不少荷蘭殖民地印尼爪哇等地的華僑往返以及貿易。 香港開埠前的北角區歷史可說是是一片混沌,清代嘉慶二十四年( 西元一八一九年 麗池夜總會2025 )刊行的〈 新安縣志 >沒有北角區的任何記載. 不過港鐵將鰂魚涌站設於鰂魚涌西部,同時亦在七姊妹設有出口,部份香港人誤把七姊妹當成鰂魚涌的一部份,但鰂魚涌在歷代分區(包括日本人的分區)亦是北角的一部份。
麗池夜總會: 夜總會在台灣的各種類型
由於配合Mytv Super啟用,故電視台在2015年年末計劃於2016年復辦「香港先生選舉」,並計劃於2017年仿效加拿大《SunShine Nation》的模式,將《香港小姐》及《香港先生》合併於同一天晚上舉行,但其後認為此構思意念良好,故曾計劃提早於2016年實行。 為此,電視台的製作部非戲劇製作總監余詠珊、助理總經理杜之克及製作資源部總監樂易玲曾於2016年6月到加拿大觀摩,並為該年度的《香港小姐》及《香港先生》進行推廣及招募活動。 然而於2016年的最終合併企劃,乃為將兩個比賽安排於連續兩晚舉行,最終賽果則於第二晚公佈。
麗池夜總會: 夜總會選美
1919年香港電燈公司關閉灣仔發電廠,於北角(現城市花園西側一帶)興建全新的北角發電廠,以應付需求大增的電力供應系統。 在上世紀60年代的台灣,由於經濟起飛,「夜總會」如雨後春筍般在社會上出現[11]。 這個時代的夜總會多以提供樂團演奏及歌舞表演為主[12][13]。 1990年代香港的日式夜總會集中於尖沙咀東及灣仔,著名的包括中國城夜總會、大富豪夜總會、新杜老誌夜總會、東方夜總會、中國皇宮夜總會、富都夜總會、新花都夜總會等。 1997年後,香港經濟經歷多年的調整期,加上製造業等商業活動及應酬相繼北移,及澳門博彩業的積極發展,標榜極高消費及豪華享受的日式夜總會逐漸在香港式微。
麗池夜總會: 港島工業重鎮
1983年奪港姐亞軍及最上鏡小姐的張曼玉,創下香港電影金像獎五度封后紀錄,更先後憑《阮玲玉》及《Clean》分別膺柏林及康城影后。 當年19歲的朱玲玲於1977年參選港姐奪最上鏡小姐及后冠,她氣質高貴兼保養得宜,而且擅長攝影,絕對是美貌與智慧並重,獲譽為史上最美麗港姐。 在蕓蕓試戴后冠佳麗中只有1998年的向海嵐和2017年的雷莊𠒇能擺脫魔咒,奪得冠軍。
麗池夜總會: 國際學校
1962年,旅港福建商會搬至北角,四年後在渣華道建成福建中學新校舍,為同鄉子女提供教育。 今天在春秧街一帶仍見到不少福建店舖,但已聽不到太多人說福建話了。 香港開埠後已有福建人來港經商,當時集中在上環,1917年創立旅港福建商會,團結鄉親。 抗日戰爭爆發後,較富裕的江浙(泛指江蘇、浙江、上海及周邊地區)人士為避戰亂而南遷香港。
早期福建籍人口聚居中心在銅鑼灣天后廟,附近亦有南洋華僑建造的著名建築虎豹別墅,虎豹別墅附近人口盡皆福建籍人口,虎豹別墅開放給公眾參觀,因為其他區份人口很少專程上山,所以在虎豹別墅一帶聯誼的以附近閩籍人口為主要多數。 閩籍的發展商,為確保有一定的客路,很多都在閩籍人口密集的地區發展物業,嘉里建設如中西區發展住宅以及超過一百億購買何文田地皮,李嘉誠亦自稱為半個福建人,他早期發現了閩籍人口因為在南洋一帶有大量匯款,加上住屋需求而來的商機,在維港兩岸的黃埔花園,城市花園、和富中心的人口都以閩籍人口為主要大多數。 北角(包括鰂魚涌)曾經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鰂魚涌太古城一帶的私樓區亦大多由北角遷入。 1952年,已停辦近4年的香港小姐競選迎來復辦及提升統籌水平的契機,第一屆環球小姐選美大賽定於1952年6月在美國加州長灘舉行[15],香港獲環姐主辦單位邀請派代表到當地參賽,香港小姐競選遂於同年復辦,並且成為環球小姐香港代表的選拔賽[16]。 由於第四屆香港小姐冠軍將會代表香港到美國參賽,與來自世界各國的冠軍佳麗競逐環球小姐榮銜,因此香港小姐的賽制及評審自該屆起漸顯細緻及嚴謹,本屆賽事參考美國的選美模式,賽程規劃比過往周詳,選拔過程分為初賽、複賽及決賽,佳麗出場及表演的環節亦分為便服、泳裝及晚禮服。 因為奪冠者將會獲保薦到美國參選環球小姐,所以入選初賽的佳麗須要符合參加環球小姐選美的資格。
由於海灣有天賦的地理優勢,憑藉兩邊海角,有利賊船停留,成為避風良港。 麗池夜總會2025 未幾,海盜被英人殲滅,換成漁民聚居岸邊,其後人數漸多,遂移居陸上,開始闢建簡陋房屋,開設各式商店以應生活需求,其中包括漁船用具、衣服、日用品等。 由於漁民出海必求神靈庇佑,區內遂有天后、譚公等廟,間接使沿岸酬神商店亦多,故筲箕灣岸邊以捕魚為生的人多,靠賣祭品求得三餐一宿的人為數亦不少。 郭春秧擬購入大幅地皮,興建糖廠,發展航運,惟有選址較遠的北角。 一九二0代的北角,電廠街及大強街對出為發電廠,三支巨型煙囪排出濃煙,附近只適合開設工廠,不宜市民居住,故郭氏購入地段包括明園西街、錦屏街、春秧街及北角道的地皮,並於沿岸開設碼頭,方便物流進出。 正當擬大展拳腳之際,遇上中國保護本土經濟,限制糖類輸入,導致糖價應聲下挫。
四、五十年代,北角曾經有一個極盡奢華、集多種娛樂用途於一身的場所,曾經舉辦多次選美盛事、體育項目、慈善活動,迅速於戰前冒起,卻於重光十年後轉瞬結束,今日已不留痕跡,只能於昔日文獻追尋,這便是曾經風靡一時的麗池夜總會。 由於夜總會具有人口密集與夜間經營的特性,所以當發生意外事故時,常導致死傷慘重。 因此各地的政府,都會加強查核夜總會的消防與逃生的設施,以防萬一。
麗池夜總會: 人口流動
至一九五零年代,一群上海音樂家、作曲家及寫詞人南下,把編樂與寫旋律分工的方法帶到香港來。 那時來香港的人很多,例如姚敏先生、李厚襄、綦湘棠、王福齡、梁樂音。 又當時歌星雲集,有姚莉、歐陽飛鶯等,周璇及李香蘭也來過香港, 麗池夜總會2025 我剛才提及的洛平先生都來了。 當時除了奏古典音樂的上海工部局交響樂隊,音樂界經常可以聽到音樂的地方有兩處:一是夜總會,一是舞廳。 那時的夜總會是非常漂亮又高級的,最漂亮就是「逸園狗場」Canidrome 裡邊的夜總會,低級華人中級華人幾乎都不能內進,每個晚上到那裡消遣的,均會穿著燕尾禮服來跳舞。
新移居的南洋華僑,除了在大坑、跑馬地一帶居住外,亦很喜歡在北角區居住,北角半山亦有閩僑中學,而原北角區的居民很多都居住於太古城一帶的物業而把唐樓出租給較後來港的內地移民,但當年北角相同類型的樓價亦遠比太古城高。 北角位處香港島,北臨維多利亞港,西起油街、東至英皇道及民新街交界。 電照街以東的北角東部,即七姊妹及鰂魚涌西北部,早年曾被稱為麗池[12],但現時只有老一輩居民才會使用此稱呼。
柏架山腰的林邊屋是唯一尚存的舊式別墅,見證往日外籍僱員的居住環境。 二十世紀上半葉有大批福建人經香港前往東南亞打工,以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居多。 郭春秧是早年移居印尼爪哇的福建人,家族經營白米、茶葉、糖等生意,其中糖業最為成功,後來成為糖商鉅子。 1920年代初他來港做生意,營辦商業銀行和船務,又在北角填海及建築碼頭,讓爪哇運糖船隻靠泊。 他本打算在新填海地興建糖廠,但遇上經濟不景而作罷,改為興建住宅,當局將這條街道命名為「春秧街」。 這位白髮老翁手執拐杖,步履緩慢,雙目卻炯炯有神,說話有條不紊。
2022年9月22日,擔任《2022年度香港小姐競選》最上鏡小姐評判的《1989年度香港小姐競選》冠軍陳法蓉,在其於Facebook的個人專頁發文,將香港小姐稱作「中國香港小姐」而引起爭議,有網民稱陳法蓉的「法」字令人聯想起法國,她應改名叫「陳中蓉」[136]。 慧妍雅集是集合歷屆香港小姐得獎者及參賽者的組織,於1982年創立,並於1983年4月26日正式註冊及命名,主要對慈善及公益事務作出貢獻。 2022年,為配合香港小姐50周年金禧誌慶,大會成功於紅磡體育館舉辦決賽,是繼2010年香港小姐決賽後,相隔12年後再重返紅館進行總決賽。 本屆香港小姐競選參照環球小姐的方式[4],評判團由5人組成,評判員全為女性,均為在香港有聲望人士之夫人,她們分別是法國駐港總領事布桑夫人、副按察司夫人、大律師亞利孖打夫人、旅港美商羅拔遜夫人,以及香港攝影學會杜紹鴻醫生之夫人[9],組成評判團的5位夫人當中有4位是西方人,只有杜紹鴻醫生的夫人是華人。 後來又來了三位對香港音樂非常有貢獻的大師,一位是 Vic Cristobal 哥詩寶先生,一位 Nonoy O’Campo 奧金寶先生,另一位則是和我拍檔良久的 Romeo Diaz。 三位都會吹銅管的,因為他們一旦加入學校樂隊就不用交學費,那他們自小就開始學吹奏樂器。
部份年輕只懂閩語而不懂粵語廣州話的人,多為福建新娘和新郎。 麗池夜總會 香港有160萬閩籍人口,原維多利亞城是各省籍商家聚集,而閩籍人口最先聚居在銅鑼灣、大坑、跑馬地一帶,再擴張到北角,再以北角為中心擴張到紅磡、觀塘區,又以北角為中心擴張到以港鐵直達北角的西貢區以及觀塘區等地,成為該區人口的其中一部份,現非常集中在銅鑼灣、跑馬地到鰂魚涌以及紅磡到何文田、九龍塘一帶,亦是這些區份人口的大多數為閩籍。 這和廣府人先聚居在尖沙咀,再擴張到深水埗,現深水埗鄰近數區(包括擴展市區)皆以廣府人為主,而近大陸的地區如北區、大埔區、屯門區則仍以客家人為主,因為逃港潮抵港的人口遠高於原居民,所以新界的人口亦以逃港潮抵港人口以及市區換樓客為主,新界人口亦佔全港人口近半。
麗池夜總會: 福建人進駐
根據大英博物館所藏十九世紀末期的銅鑼灣地圖,高士威道以南、銅鑼灣道以北,原有廿六畝農地。 麗池夜總會2025 值得一提的是,昔日所謂的銅鑼灣,西起銅鑼灣道及禮頓道交界,東抵高士威道及天后廟道岔口,僅此而已。 而銅鑼灣之名,源於其地形極似銅鑼,屬於按地形命名的典型例子。 麗池夜總會由上海青幫背景的李裁法主持,位置座落七姊妹區,一如城中大型俱樂部,舞池、泳池、泳棚、哥爾夫球場及中西餐館俱備,但不足以橫空出世。
另外,臺灣人稱之為酒店的娛樂場所有時也被稱為臺式夜總會 ,它綜合了歡唱坊(KTV)與日式夜總會,並有坐枱小姐(女公關)陪侍。 臺式夜總會與KTV相似,設有包廂,並提供伴唱設備,客人進入之後指定一位女公關,也可以指定數名女公關服務,消費期間,女公關會陪伴客人飲酒、猜拳、唱歌,並不見得每一個店家或女公關都可以接受性交易,但一般情況下如客人希望有性交易,必須將女公關帶出酒店進行。 以前舞廳就是夜總會,是在舊上海興起的名詞,主要是給外國人和富商人晚上消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