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月27日:為配合當時獅子山隧道通車,九巴開設本線的前身19號線,來往佐敦道碼頭至上水。 這條是首批行走獅子山隧道的路線,並設有28個雙向及一個單向分段,首班車5時50分由佐敦道開出。 前身為1990年9月1日設立,早上繁忙時間來往黃泥頭和沙田市中心的83K特快班次,為廣源邨的居民提供往來沙田市中心的接駁服務。 九巴18號巴士路線2025 1991年3月1日,此特別班次擴展服務至下午繁忙時間並於1996年4月29日改為83S,來回程不經83K線所途經的愉翠苑、沙田第一城、瀝源邨及禾輋邨。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觀塘線延線通車後區內居民出行模式的變化及公共交通服務重組計劃最新安排〉,2016年12月。 18線班次疏落,又面對紅、綠小巴競爭;加上經常受到旺角道及亞皆老街一帶交通擠塞影響,容易出現脫班,除繁忙時間外客量不佳。 值得一提,18這個編號,已經是第二次使用,第一代18線為香港老牌路線,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由中巴開辦,往來粉嶺至沙頭角,1933年6月11日地區專營權生效後由九巴接辦,二次大戰期間曾一度暫停服務,1973年7月16日配合九巴大幅度重整路線改稱77,即今日的77K線,現在再重用。 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長黃國維說,墾丁森林遊樂區面積廣達75公頃,此次試運行採郵輪式巴士載客方式,去程由墾丁森林遊樂區售票口至觀海樓,中間停靠遊客中心15分鐘,回程由觀海樓至售票口,中途遊客中心僅提供下車服務,全日來回共6班次,路線全長1.9公里。 運輸署在此線投入服務後不久(10月7日)於將軍澳隧道轉車站實地視察,指出此路線於上午往沙田及下午往將軍澳方向的載客率分別約為28%及29%。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途經路線資料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路線18西行干諾道西巴士站安排〉[乘客通告],2013年11月26日。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路線18、113及904遷往堅尼地城卑路乍灣巴士總站〉[新聞稿],1998年8月14日。 於1985年通車,5M及10B線兩線客量持續下跌;加上與其他路線重疊,中巴在1988年8月16日將兩者合併成18線,西區總站設於西環(荷蘭街),只於銀行工作日提供服務,每20分鐘一班,用車主要為丹拿珍寶。
- 該線為北區歷史悠久路線之一,當時為服務多個地區乘客,其路線因而比較迂迴。
- 其後新巴加強推廣,以「捷徑王」作包裝,大力推介路線途經灣仔北商業區的優點;更在此路線車隊的巴士車身貼上透視廣告,乃首個獲運輸署批准以廣告物料覆蓋巴士上層兩側玻璃窗的車身廣告。
- 沙田新市鎮於1970年代開始發展,沙田市中心於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平整,隨著九廣鐵路於1983年完成電氣化,接連沙田站的新城市廣場第1期也於1984年正式啟用,沙田市中心巴士總站於1984年12月1日正式啟用,以及有不少巴士路線途經該處。
- 此路線在2002年6月改為全空調服務,初時全線派出載客量低的三菱MK單層巴士行走,令中途站乘客難以登車,1個月後改派丹尼士巨龍9.9米(ADS)及2輛全新的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133/KR2110及ATS134/KR2278)雙層空調巴士行走。
- 往機場方向之乘客於第一程與第二程之間享用「九巴路線之間的轉乘優惠」後,緊接轉乘的第三程龍運巴士A線仍可享用此轉乘優惠,折扣額為$6.0或第二程九巴路線扣除優惠後車費,以較低者為準;若第二程九巴路線是免費轉車(包括使用九巴月票乘搭免費車程)或前兩程皆為曾享用轉乘優惠的九巴路線,則不會享有此轉乘優惠。
港島市區巴士路線18,由新巴營辦,來往北角(健康中街)及堅尼地城(卑路乍灣)(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西區總站縮短至上環(永和街),以及只提供西行方向單向服務),途經炮台山、灣仔北及中環。 乘客亦可透過多元化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繳付車資,包括使用非接觸式VISA卡、JCB卡、萬事達卡、銀聯卡、Apple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AlipayHK「易乘碼」及銀聯雲閃付或BoC Pay「乘車碼」。 乘客使用此付款方式,不能享有與非九巴/龍運路線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乘車優惠計劃」。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服務日期、時間及班次
往機場方向之乘客享用「九巴路線之間的轉乘優惠」後,緊接轉乘的一程龍運巴士A線仍可享用此轉乘優惠,折扣額為第二程九巴路線扣除優惠後的車費與$6.0中的較低者,故此如第二程九巴路線是免費轉車,則不會享有此轉乘優惠。 新界特別巴士路線R298,由九巴營辦,由康盛花園單向前往尖沙咀東(麼地道),途經寶林、坑口後,取道將軍澳隧道、啟德隧道及東九龍走廊直達尖沙咀。 19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新界東只有沙田區剛開發成新市鎮,當時大埔及粉嶺上水等地還是相當荒蕪的,所以整體人口變動不大,而當年九廣鐵路(現時港鐵東鐵綫路段)尚未電氣化及仍為單線鐵路,其班次則非常疏落。 新界東居民如要往來九龍市區,本線是必須的途徑(當年本線是北區唯一直達九龍市區的巴士路線)。 本路線客量開始穩步上揚,因此九巴相當重視本線,AEC Regent 五型巴士及首批利蘭勝利二型曾大量於本線服役。 九龍巴士70線是香港的一條已取消巴士路線,來往上水和佐敦匯翔道,途經粉嶺、大埔、沙田等地區。
他們稱到當中有不少跨境學生因長時間未有來港,其八達通被凍結,需由職員協助解凍,並預期隨後時間往返的人流會逐步增加。 2019年12月16日:為配合202線開設,本線往尖沙咀碼頭方向,原經至東京街後,改經荔枝角道,不經青山道及欽州街,取消「營盤街」及「福榮街」兩站,新增「長沙灣站」、「麗閣邨」及「麗閣邨麗籮樓」三站。 2003年8月24日:因深水埗區議會要求減少長沙灣道的巴士流量,本線往蘇屋方向改經荔枝角道、東京街、保安道及長發街,不再途經黃竹街、汝州街、欽州街及長沙灣道。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新界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 $3.00 的折扣優惠。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九龍巴士70線
本路線提供往來北角、炮台山、灣仔北、中環、上環、西營盤、西環及堅尼地城的巴士服務,於1988年8月16日起投入服務,取代原有中巴5M(堅尼地城至灣仔碼頭)及10B(北角(健康中街)至中環(港澳碼頭))的服務,初時往來北角(健康中街)至西環(荷蘭街),是第一條途經灣仔北部商業區往來西環區的巴士路線。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在18X線於2013年7月14日投入服務前,本路線亦是眾多西區路線中最快往來北角區的。 不過本路線初時不受中巴重視,服務亦當然非常差劣,只於平日日間服務,周六下午及假日停開,而班次也只是20分鐘一班。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交通意外
配合南昌站巴士總站因物業發展於2012年9月29日起永久關閉,本路線由當日起總站遷往深水埗(東京街)。 為配合房屋署公共屋邨興建工程而需關閉深水埗(東京街)總站,由2016年10月6日起遷往長沙灣(深旺道)總站(位於德貞女子中學對面)。 運輸署在「2018-2019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開辦一條新巴士服務,來往彩明苑至烏溪沙站,途經尚德邨、坑口、寶林、將軍澳隧道、觀塘繞道、大老山隧道、沙田第一城、石門、亞公角及馬鞍山新市鎮,於星期一至五上下午繁忙時間雙向各對開一班,並決定以招標形式遴選營運公司。 建議出爐後,區議會認為新路線在將軍澳和沙田繞經多個地區,走線迂迴且未能服務將軍澳山上(即翠林邨和康盛花園一帶)的居民,建議運輸署分拆路線。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途經
2013年12月9日:往屈地街方向加停干諾道西近皇后街之巴士站,以方便上環西部「鹹魚欄」一帶的乘客。 同期其他改動1998年1月18日:往北角方向離開荷蘭街總站後改為右轉堅彌地城海旁直往德輔道西,不再左轉經山市街、卑路乍街、皇后大道西及山道;往西環方向改由西祥街入卑路乍街,不再經皇后大道西。 同月月尾,由於此路線的蛇車字軌中午需行走其他低排線(即必須途經低排放區),故加入一輛Enviro500 MMC 12米(ATENU)行走。 現時此路線共獲派4輛Enviro500 MMC 12米(ATENU)雙層巴士行走,另外亦有來自12A及118線的柯打。 如使用八達通,在轉乘次程車程前,必須確保八達通卡之餘額為正數,設有自動增值系統之八達通卡則不受影響。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行車時間
事隔多年,18線舊有客源依然穩定,新巴先於在2019年末恢復此路線逢星期一至五日間大部份時段的雙向服務,再於2021年9月恢復每天全日服務,並重新服務堅尼地城,令此路線逃過停辦收場的厄運。 不過新巴其後以提供晚間前往堅尼地城特快服務為由,2010年8月16日起延長18P線西行服務時間,由晚上八時推遲至午夜十二時;反之此路線北角尾班車由午夜十二時提早至晚上八時開出。 為減少對原有上環及西營盤乘客的影響,18P線增設與1及5B線之免費轉乘優惠。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九龍巴士80K線
即將通車,運輸署早於2013年中就新一輪巴士路線重組諮詢區議會,擬削去此路線,服務歸併入2、18P及18X三線,惟方案惹來居民強烈反對。 1999年3月29日:增派簇新的丹尼士三叉戟空調巴士(10XX-11XX)行走,成為此路線的主力車款。 經1993年26新里程一役,中巴在西區的港島北岸路線只剩下流水線10和此路線,昔日西環大本型頓時黯然失色。 至於城巴接辦5、5A、5B及10X線後,屢次加強服務,並廣開分支路線,西區早已成為城巴迎擊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橋頭堡。 上述三條路線於1984年2月13日合併成5C線,往返灣仔碼頭及堅尼地城;其後於1986年5月23日改稱5M線。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7B, 8, 17, 18, 109 新路面啟用 – 巴士站重新安排〉[乘客通告],2017年7月。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路線資訊
本線是首批採用「一人模式」運作(只有一位司機操作巴士)的新界巴士路線之一。 1983年4月6日:本線開辦,來往啟業及旺角火車站,原稱24K線,以循環線模式運作,祇於平日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2014年1月18日開辦,由九巴營辦,來往落馬洲至沙田市中心,途經粉嶺公路、上水(彩園邨、上水站)、粉嶺(百和路)、大窩西支路、太和、大埔墟、吐露港公路及源禾路,取代同日起取消的N76及N270線。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服務時間及班次
1995年4月20日開辦,只於黃昏繁忙時段服務,不停荃灣,為特快往青衣班次。 九巴18號巴士路線2025 而為配合東涌綫通車,1998年6月起,本線繞經青衣站,但不久取消此安排。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九巴18號巴士路線2025 自2007年5月起,為配合新城市廣場保安措施,於凌晨時段只開放一條樓梯供公眾人士上落。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九龍巴士284線
乘客亦可透過多元化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繳付車資,包括使用非接觸式VISA卡、JCB卡、萬事達卡、銀聯卡、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AlipayHK「易乘碼」及銀聯雲閃付「乘車碼」。 乘客使用此付款方式,使用此支付方式的乘客可享有中途下車之分段收費,以及與其他九巴/龍運獨營路線或聯營線九巴/龍運班次之轉乘優惠,惟不適用於與非九巴/龍運路線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九廣西鐵(現稱港鐵西鐵線)2003年12月20日通車後,肩負接駁港鐵西鐵線及東涌線的任務,重要性再次得到提高。
增設空調服務 中巴經營本路線時所採用的巴士非常陳舊,一向都只是以丹拿珍寶巴士為主力,這些車在中巴經營後期已經十分殘破,至於空調服務則更全付闕如。 新巴接手本路線後,為了提升服務素質,於1999年3月29日起配合新巴首次東區路線重組,增派空調巴士丹尼士三叉戟(10XX)行走,為本路線主力車款。 1999年4月22日起,更改為全線空調服務,全面採用丹尼士三叉戟,成為最快由全普通巴士改為普通空調混合再改為全空調服務的港島區專利巴士路線,前後只有23天。 加密班次 中巴時代的本路線,班次平均要20分鐘一班,加上車長經常偷懶,導致班次經常失準,趕走不少客源。 新巴在接辦本路線後不久,便大幅加密班次至6-7分鐘一班,增幅是中巴時代的三倍。 新巴為了要提升本路線的客量,便大力宣傳本路線,於2000年中將本路線命名為「捷徑王」,在行走的巴士上貼上本路線透視廣告,大力推介本路線途經灣仔北的優點,更是首個獲運輸署批准巴士公司使用上層兩側玻璃作商業用途的廣告。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九龍巴士5號線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因應永久封閉南昌站公共運輸交匯處的公共運輸安排〉[交通通告],2012年9月20日。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109線更改總站[何文田-中環(港澳碼頭)]〉[新聞稿],2003年6月25日。 此路線於1980年代後期(以美孚為總站時期)以利蘭奧林比安9.6米(BL)及丹尼士統治者(DM)行走,1990年縮短至深水埗碼頭後改用利蘭勝利二型(G)。
2017年9月24日:為配合協調道天橋改為只往彩虹邨方向,往啟業方向改為經景泰街、啟新道、隊道、協調道(繞經+調頭),然後返回協調道原有路線,並增設協調道工業貿易大樓分站。 1997年10月5日:更改路線編號為24,起訖名稱改為啟業至旺角,運作模式不變(當時以亞皆老街東行先達廣場門外的「旺角鐵路站」分站作為「旺角」循環點)。 香港電合新聞:九巴撞商場扶手電梯 司機及男途人輕傷 (2013年3月30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年2月24日,. 雖然九龍巴士288線及九龍巴士288A線以「沙田市中心」為循環點,但實際上並不停靠此站,而是在擔杆莆街近沙田大會堂停站。 為慶祝九巴成立80周年,在2013年7月15日至2014年1月13日,本路線調入8部來自不同車廠、披上不同款式「九巴情載80年」復古車身色彩的巴士,向市民及遊客展示九巴車隊的演變歷程。。
天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博覽道東巴士總站、中環碼頭巴士總站及威非路道巴士總站、中港城公共運輸交匯處及旺角(柏景灣)巴士總站。 九巴18號巴士路線2025 65歲長者或合資格殘疾人士,及 歲長者已申請樂悠咭者,必須以八達通繳付車資,方可享受兩元票價優惠。 城巴有限公司,〈城巴擬開辦新界東口岸特快路線B7及B8號線 連接香園圍口岸及上水/沙田〉[新聞稿],2023年2月3日。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為額外11條路線提供實時抵站時間服務〉[新聞稿],2018年8月31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新巴第18、43X及720A號綫修改行車路線〉[交通通告],2011年10月14日。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九龍巴士89線
其中港鐵8條鐵路線頭班車將會提早開出,屯馬線及東鐵線最早,頭班車於凌晨3時25分開出,荃灣線提早於3時55分(荃灣站開出)及4時22分(中環站開出),港島線則為3時56分(柴灣站開出)及4時08分(堅尼地城站開出)。 第23號號外公告:〈道路交通(交通管制)規例(第374章,附屬法例G)–香園圍邊境管制站公共運輸交匯處禁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27卷第12期,2023年2月3日。 香園圍邊境管制站客運部分於2023年2月6日投入運作,城巴B7線及新界專綫小巴59S線同日起投入服務,此站隨之而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