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任何疑問,請發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在一般情況下,申請者會在提交全部所須文件(包括項目最終報告)/補充資料,以及項目最終報告獲秘書處接納後獲發還款項。 如申請者未能取得上述第(a)至(c)段所訂最低數目的採購報價,必須提供充分理據。 除非申請者提供理據並另獲秘書處同意,否則採購合約應批予報價符合第(a)至(c)段要求而索價最低的供應商或服務提供者。 申請者須提交證明文件,以證明其在本港有實質業務運作及該業務在提交申請時與申請項目相關,典型的例子包括最近三個月內發出的商業合約、發票、收據、最近期的經審計帳目等。
- 申請者為項目購買、採購或租用設備、其他貨品或服務時,須以非現金方式(例如信用卡、支票、銀行轉帳)付費。
- 如相關科技券申請是在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一日前接獲,秘書處會以發還款項方式向申請者發放不多於項目實際成本三分之二(以創新科技署署長核准的款額為上限)的資助。
- 申請者應提供充分理據,供秘書處評估提出的更改是否合理。
- 「科技券」涵蓋的典型科技服務及/或方案列表載於《申請指南》的附件二。
- “當碰到應用問題時,就想回到基礎研究,從源頭找答案。
如有需要,秘書處會要求申請者作出澄清或提交補充資料。 合資格的申請將由科技券計劃委員會(委員會)予以考慮,不合資格的則會由科技券計劃秘書處退回申請者。 中電資助計劃2025 委員會由工商界、科技界、專業服務界及相關政府部門組成,委員會成員名單載於此。 獲委員會支持的申請,將提交予創新科技署署長審批撥款。
中電資助計劃: 住宅租金的稅項扣除
中華電力企業客戶服務總監盧志華透露,由2018年10月推出3個計劃至2020年年底,共為參與商戶節省2.7億度電,即逾6萬個家庭一年用電量,可減少約12萬噸碳排放量。 有受惠餐廳去年分別獲資助2000元及逾20萬更換100個LED燈膽,及8部變頻冷氣機,一年減省了4萬多元電費。 樓宇用電佔全港總用電量高達九成,因此改善建築物的能源效益,既可節能省成本,更有助推動香港邁向低碳城市。 中電資助計劃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中電)早前宣布透過「全心傳電」計劃,於2020年為30,000個家庭,提供每戶500港元電費資助,以減輕其電費開支。 合資格人士可於即日起至今年9月30日申請,預計第一階段電費資助於今年8月發放;第二階段則於今年12月發放。 計劃亦會資助10,000個劏房住戶,提供每戶600港元電費資助 。
中電新推出的節能設備升級計劃,資助工商客戶更換或添置具更高能源效益的設備,包括改裝及新添置的項目。 非住宅用戶資助金額上限可達港幣$10,000,而大量用電客戶港幣$150,000。 如你屬其中一個類別的受惠人士,可直接聯絡以下的社福機構或向社工查詢。 有關年滿65歲以上的獨居或雙老長者、殘疾人士及低收入人士所屬的社福機構,可按以下區域:九龍區、新界區、離島區或香港區。 中電資助計劃2025 科技券就科技服務和方案為項目提供資助,以助申請者提高生產力或將業務流程升級轉型。
中電資助計劃: 「節能設備升級計劃」資助更換冷氣機及燈膽
另外,科技券的資助亦不會涵蓋在項目獲批之前或項目期以外產生的支出。 申請者完成較早前獲批的項 目及提交項目最終報告後,方可提交新申請。 此津貼旨在為有需要自住業主提供財政資助,津貼維修自住樓宇的費用,改善樓宇失修的情況,加強其居所的安全。 【津貼2023】香港住屋成本昂貴,政府為減輕市民負擔,推出不同住屋方面的津貼,例如維修自住物業津貼及劏房重鋪線路資助等。 本會兩年一度檢視「長者優惠計劃」的優惠內容及申請機制,以持續優化各項申請流程。 位於馬鞍山的「鞍山茶座」於2020年參加了該3個計劃,獲中電分別資助2000元及逾20萬將餐廳內100個慳電膽更換為LED燈膽,及將8部冷氣機更換為變頻冷氣機。
科技券涵蓋的典型科技服務及/或方案列表載於《申請指南》的附件二。 申請者運用項目成果的方式,應對其在香港的業務運作有直接影響。 「科技券」向使用科技服務和方案的項目提供資助,以助申請者提高生產力或將業務流程升級轉型。 「科技券」涵蓋的典型科技服務及/或方案列表載於《申請指南》的附件二。 申請者可提出其他能達到「科技券」目標的科技服務及方案。 收到申請書後,秘書處會查核申請企業/機構的資格及作初步評估。
中電資助計劃: 合資格的人士
他要感謝全台16個縣市加入包租代管計畫,以及相關公會業者提供專業且具公信力的媒合服務,讓民眾願意「私宅換社宅」,也讓所有需要社宅的民眾獲得安居樂業的住所,後續也請有需要的民眾儘速提出申請。 儘管博士後的管理機制在不斷完善,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些管理人員仍將博士後視同為科研過渡期,流動站重“流動”輕“穩定”。 有關專家指出,國內的博士後管理需要專業團隊,管理體系需更加明晰,比如有些地方歸人事處管,有些則歸口在科研處的情況依然存在。 課題組仍是學生居多、博士後偏少的人員結構,有些博士後進站後仍像碩士、博士一樣由導師、課題組組長管理。
年滿65歲或以上獨居/雙老長者 、殘疾人士、低收入人士如成功申請,可獲每戶500元電費資助;劏房住戶則可獲每戶600元電費資助。 以上受惠人士必須為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的香港居民以及現居於中電供電範圍。 由於科技券以3(政府):1(企業/機構)的配對方式提供資助,申請者須先將按比例應承擔的出資份額存入指定銀行帳戶,並在要求首期撥款時提供存款證明。 如該科技券申請是在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一日或之後接獲,秘書處會在與申請者簽訂資助協議後,按申請者的要求發放首期撥款,上限是項目獲批資助額的25%,申請者須先根據配對原則投入同一百分比的款項。
中電資助計劃: 發放現金津貼詳情
如申請者不論任何原因終止項目,均應立即以書面通知秘書處,說明終止項目的原因。 秘書處可向申請者發出書面通知,隨時終止全部或部份資助,並即時生效。 申請者亦請留意,自2020年8月14日起,由相同人士分別持有30%或以上擁有權的不同法人機構已不再被視為同一機構以計算累計資助總額。 申請者必需完成較早前獲批的項目及提交項目最終報告後,方可提交新申請。 港燈派發予50,000個合資格家庭每戶一套總值200元的2023年「關懷有饍」飲食券。 飲食券可在12月31日或之前於已向港燈登記的2023年「關懷有饍」食肆使用。
中電資助計劃: 津貼2023|其他中電資助
餐廳負責人楊祥利表示,更換LED燈後,較去年節省約3,600度電,而更換變頻冷氣機後更節省約3萬度電,總計減少約15%用電量,一年減省了4萬多元電費,「即係慳到一個樓面3個月人工,疫情下生意難做,慳到好開心」。 上海探索打開博士後人才“晉陞”天花板,各類資助向基礎研究領域的青年人才傾斜。 中電資助計劃2025 實驗失敗時常發生,赫肖肖坦言:“我沒有發過頂級期刊論文,也無法預估什麼時候能完成解析,但生命科學研究就像秘境追蹤,一旦開啟了就想一直追下去。 ”研究的創新性得到專家們的一致認可,她以考核成績“優秀”如願進階“X”培養階段。
中電資助計劃: 透過中電手機應用程式查閱補貼餘額
在遞交申請書後,中電分別將安裝設備前、及安裝後派員視察,資助將直接存入客戶電力帳戶。 而「節能設備升級計劃」則資助工商客戶,更換或添置能源效益高的LED燈膽及光管、具1級能源標籤的冷氣設備等,中小戶資助金額為1萬元,高用電需求的客戶為15萬元。 盧志華透露,每部冷氣機的資助額為1,000元、每盞LED燈膽10元、每部水冷機則為10萬元。 而更換設備的時間視乎工程規模,小商戶更換電膽及冷氣,只需1至2天時間,大型商戶亦可分期進行工程,因此影響不大。
中電資助計劃: 申請資格|低收入家庭
盧志華說,3項計劃2018年10月至去年底,共節省2.7億度電,相等於6萬個家庭的一年用電量,「慳咗12萬噸碳排放量,等於種咗500萬棵樹。」他相信,商戶透過節能可節省營運成本,資金將流進社會帶動本港經濟復蘇。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2)日出席「社宅包租代管4.0啟動記者會」時表示,行政院持續落實居住正義,全力推動「8年20萬戶」的社宅政策目標,預計今年底直接興建社宅及包租代管將達16萬3千戶。 中電資助計劃 而此次推出的包租代管4.0計畫,將由包租代管業者協助房客申請300億元租金補貼專案,並放寬長者及身障者私宅可跨縣市換居入住社宅,讓居住選擇更加自由及彈性。 星展銀行(香港)董事總經理兼中小企業銀行業務主管王美寶表示,非常高興與中華電力進一步拓展合作關係,支持香港2050年前達至碳中和目標。
中電資助計劃: 科技券 (TVP)
我們期望更多工商客戶積極實踐低碳轉型,善用中電的節能資助計劃,持續優化旗下建築物的能源效益,達至減碳「商」贏。 中電資助計劃2025 住宅用電的登記客戶一般都可獲得政府電費補貼,包括超過一個住宅賬戶的客戶。 中電資助計劃2025 所有電費補貼僅用作扣除電費之用,並於指定期限直接於賬單內抵銷扣除,補貼金額不會以現金發放,並會於每月的第一天發放到你的登記賬戶內。 另外,今年中電透過中電社區節能基金撥款100萬元,推出重新校驗工程培訓課程,目標為100間企業的員工提升能源效益的認知,以鼓勵他們檢視及改善大廈的設備能達致更節能效益。
中電資助計劃: 相關文章
用戶可於結賬前向參與食肆出示及交回飲食券;食肆會掃瞄飲食券二維碼以茲確認。 長者家庭總收入低於公屋入息限額70%;或租金與入息比例超過18.5%。 (長者家庭指所有家庭成員年滿60歲或以上。)有關參照表可按此查閱。 在同期發放電費紓緩計劃及政府電費補貼計劃 2023的補貼, 電費紓緩計劃的補貼會被先行扣減,以抵銷賬單所示的電費。 現行補貼計劃未用的補貼和環境局推行的電費紓緩計劃下的紓緩金額會先用作抵銷賬單所示的電費,待現行補貼計劃的未用補貼和電費紓緩計劃下的紓緩金額悉數用盡或有效期屆滿後,新補貼計劃提供的補貼才會生效。 2016年,交醫推倒資歷“圍墻”,對於優秀的博士後,出站後可以給予引進人才的同等待遇,直接進入交醫或附屬醫院工作;特別優秀者,甚至破格申報副高或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中電資助計劃: 節能設備升級計劃
年滿65歲以上的獨居或雙老長者、殘疾人士及低收入人士,可直接聯絡以下的社福機構或向社工查詢。 中電資助計劃 請按以下區域:九龍區、新界區、離島區或香港區聯絡所屬社福機構。 請先提供客戶資料,再填寫節能設備升級計劃網上申請表。 同濟大學精密光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博士後董思禹研究微納光學設計製造,相關學科創設不過10餘年,但他並不擔心研究過於前沿、方向太窄,博士後出站後找不到好的科研崗位。
而「綠適樓宇基金」,只有在中電供電下的住宅及工商樓宇(不包括政府樓宇)才符合條件,一般由管業處提交申請。 而客戶於申請前,須聘用機電工程署的名單內、合資格的顧問填寫計劃,內容包括估算工程完成後可節省的電力、工程招標書等。 客戶經通過申請及完成工程,中電在派員視察後,便可獲發資助金額。 為配合港府的減碳目標,中電將透過多項計劃,包括「能源審核服務」、「綠適樓宇基金」、「節能設備升級計劃」,協助客戶節能減碳。 中華電力企業客戶服務總監盧志華表示,商戶在節省營運成本後,資金將流進社會帶動本港經濟復蘇。 而計劃申請者鞍山茶座負責人楊祥利指,新冷氣機每年可節省約4萬元電費,「慳到幾個人嘅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