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高分化癌的一種,即腫瘤生長速度緩慢,同時亦最為普遍,患者多為年青至中年的女性。 近年乳頭狀癌的發病率有所上升,相比濾泡狀癌,乳頭狀癌擴散至淋巴腺的可能性較大,不過預後較好,治癒率亦較高,為最普遍的甲狀腺癌。 甲狀腺素的分泌由腦下垂體所分泌出來的「促甲狀腺激素」控制,分泌正常的甲狀腺素有助平衡人體的新陳代謝、維持心跳速度、促進身體發育、保持鈣濃度平衡等。 如果甲狀腺素分泌失衡,便有可能引致各種甲狀腺疾病,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亢)、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甲減)等。
- 少數的甲狀腺結節是「毒性結節」,在治療正常之前,先吃「無碘鹽」,讓碘攝取量低一點,等手術或放射碘治療後,功能正常即可吃「加碘鹽」。
- 即使甲狀腺被切除,也有復發的機會,因此病人需定期覆診及檢查有否復發。
- 另外,手術無法移除癌腫或甲狀腺癌復發也會採用體外放射方式。
- 治療前2週採低碘飲食,避免進食含碘量高的食物〈圖一〉、及含碘藥物如含碘咳嗽糖漿、優碘藥水或藥膏、放射顯影劑等。
- 有「抗甲狀腺過氧化脢抗體(anti-TPO Ab)」、「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anti-Tg Ab)」的人,屬於「自體免疫甲狀腺疾病」的體質,如果甲狀腺功能正常,可以吃「加碘鹽」。
放射同位素碘治療經過多年來的研究和發展,安全程度相當高。 只要完成治療後,確保體內的放射性物質完全排走,以及遵從醫生的指示,誘發其他癌症的機率極低。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 現時亦有針對甲狀腺癌的標靶藥物,利用藥物阻擋癌細胞傳遞訊號,令癌細胞不能生長,從而抑制癌細胞繼續分裂,最終令其死亡。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香港島 )
通常僅用於其他種治療方法沒有作用、腫瘤繼續進展時的嘗試治療。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9年的數據顯示,甲狀腺癌在香港十大常見癌症中位列第九,更是女性第五大常見癌症,新症數目為1,059宗,死亡數目則有49宗。 有甲狀腺癌家族史、曾患良性甲狀腺結節,以及40歲以上的女性,皆是甲狀腺癌的高風險群組。
- 某些炎性甲狀腺疾病可引致甲狀腺結節形成,包括甲狀腺腫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和橋本甲狀腺炎(一種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自身免疫疾病)。
- 輻射線本身對病人的正常細胞亦會有少許的傷害,但對病人而言,益處遠遠超過壞處。
- 有「自體免疫甲狀腺疾病」的人,避免攝取過量的碘即可。
- 碘-131(I-131) 為碘的一種放射同位素,會同時釋放γ及β兩種放射線,也可經由碘分子通道,進入甲狀腺細胞。
而第三類工作是病患身上的放射性可能會影響工作成效的,例如放射免疫分析檢驗師…….等。 則應將工作性質詳盡告知專科醫師或輻射防護師,依據身上所殘存輻射作一分析判斷再給予是否上班之建議。 若發現甲狀腺癌,手術切除癌變組織後,會依據病理報告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做放射碘治療(碘131治療),病人需要定期回診治療。 輻射暴露:輻射暴露尤其會增加乳突癌的機會,廣島及長崎原子彈爆炸後,當地兒童後來罹患甲狀腺癌的機率就變高了。 有研究認為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接受頭頸部放射線照射來治療淋巴癌等癌症的話,數十年後甲狀腺癌的機率也會上升。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 健康網》多運動防心肌梗塞? 醫示警:宛如雙面刃
碘-131治療甲狀腺癌的效果雖好,但劑量大小的選擇往往是醫師與病患之間永遠難以求得平衡的拔河。 一般而言,劑量的選擇主要依據原發腫瘤大小、數目、有無血管侵犯、淋巴轉移…等來決定,有上述情形者,應首先考慮使用大劑量碘-131治療。 目前醫界的共識,一次大劑量的碘-131治療,較多次低劑量的碘-131治療效果為佳。 此外,一開始就給予大劑量的方法來清除殘留的甲狀腺組織,成功的機會也越大,未來需要重複幾次給藥的機會也越低。
濾泡癌容易從血管轉移,而術前的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難以斷定是「濾泡瘤」或「濾泡癌」,因為濾泡癌的診斷需看到血管或包膜侵犯,才能確定為惡性,因此需要拿下整個甲狀腺檢體後才能確定。 有關資訊並不是就任何個案或病人給予醫學建議、診斷或治療,亦不應取代專業醫學建議、診斷或治療。 如你有任何健康問題,應向你的主診醫生或醫療專業人員諮詢,而不應只依靠本網站所提供的資訊。 通常每週5次電療,持續 5-6 週,電療次數會根據患者情況而定。 由於電療不會使放射性物質殘留於體內,所以不需與他人(包括兒童)隔離。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 手術切除甲狀腺癌變組織 再評估是否做放射碘治療
而病患在出院後,一般建議在第一星期應與家屬保持一至二米以上距離,並分房睡覺,這些建議都是希望病患家屬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曝露。 醫院的照護團隊,包括輻防師,醫師,以及護理人員,在病患入、出院時,除衛教病患日常起居照護的注意事項外,也會對病房的環境作徹底的檢查、以及維護。 「當初只是吞嚥時喉嚨痛,以為是一般感冒就先去診所拿藥,結果醫師卻叫我快去大醫院檢查……。」六旬李小姐五年前確診為分化型甲狀腺癌,在接受放射碘治療、一線標靶治療後仍無法有效控制疾病。 「媽媽,妳很堅強,妳一定可以的!」李小姐坦言,雖治療的路很艱辛,但沐浴在丈夫及兒女滿滿的關愛中,同時有醫療團隊的鼓勵,她勇敢接受新型多重標靶藥物治療,目前控制良好。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 甲狀腺癌復發怎麼辦?
大劑量放射碘治療依法規需住院隔離數日,於住院後聽從醫師指示,給予口服碘-131膠囊或溶液。 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最新統計資料,甲狀腺癌為女性十大癌症之第六位,已超過女性罹患胃癌之排名,但其死亡率則不在前十名。 甲狀腺癌之細胞型態主要為乳突型及濾泡型癌,幾乎佔所有甲狀腺癌的90 %。 而這兩種分化良好的甲狀腺癌,對於碘(放射碘)的攝取及甲狀腺球蛋白的分泌,與正常甲狀腺細胞功能近相同。 鑒於乳突型及濾泡型甲狀腺癌會攝取放射碘的特性,放射碘為分化良好的甲狀腺癌診斷及治療之最佳選擇。 醫生會視乎患者情況,決定將半邊甲狀腺或整個甲狀腺切除。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 台灣癌症基金會-FCF
牙周病最初階段稱為齒齦炎,表現為牙齦開始紅腫,刷牙或使用牙線清潔牙齒時會流血。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2025 齒菌斑和牙垢會在牙齦線處牙周病治療積聚,但支撐牙齒的牙骨仍保持健康,除掉上述刺激物後牙齦組織可恢復健康。 在這一階段,牙齦開始與牙齒分離,齒齦下的骨骼受到破壞,出現空洞,有時牙齦會退縮。 充滿細菌的齒菌斑擴散進入空洞中,這樣更難保持牙面清潔,控制牙周病的進展也更為困難。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 放射性碘-131治療
依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規定,口服劑量大於30mCi以上,必須住院隔離。 施行全身掃描,以偵測是否有甲狀腺殘餘組織、或是遠端轉移。 一般而言,放射性碘治療對乳突癌及濾泡癌可當作手術後及併發淋巴侵犯及轉移的輔助療法。 但它對骨骼轉移或肺部大結節性轉移的治療效果仍有所限制,對併有遠端轉移但臨床上並無症狀的患者,是否應重覆給予放射性碘治療,應該依據預期療效是否顯著為考量。 通常,在術後的碘-131全身掃描,可以偵測出這些殘留的組織。 不過,這些殘留的甲狀腺組織由於尚具有攝取碘-131(I-131) 之能力,會使得局部或遠方轉移之癌細胞攝取碘-131(I-131)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2025 的能力相對下降,妨礙疾病的治療以及追蹤。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 放射治療
另外一個說法就是關於碘的吸收量,碘是甲狀腺素的原料,攝取不足會誘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相反過量的碘就會引發甲狀腺功能亢進。 另外,甲狀腺癌患者接受治療後的追蹤期間,抽血檢驗「甲狀腺球蛋白濃度」可以作為甲狀腺乳突癌及甲狀腺濾泡癌是否復發的指標。 有些分化型甲狀腺癌(甲狀腺乳突癌、甲狀腺濾泡癌)對於放射性碘 治療無效,目前並無有效的化療藥物可以使用。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九龍 )
但是跟甲狀腺亢進的人一樣,都是屬於「自體免疫甲狀腺疾病」的體質,要避免攝取過量的碘。 有「抗甲狀腺過氧化脢抗體(anti-TPO Ab)」、「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anti-Tg Ab)」的人,屬於「自體免疫甲狀腺疾病」的體質,如果甲狀腺功能正常,可以吃「加碘鹽」。 碘攝取不足,可能造成甲狀腺腫大、甚至甲狀腺功能不足。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並邀請各專科醫師撰稿,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只要免費註冊會員就能使用整合診所、藥局等醫療機構的地圖資訊,便捷的搜尋功能,是您的就醫好幫手。 退行發育癌一律會被歸類為第4期,因為其癌細胞擴散速度快,即使癌腫瘤只生長在甲狀腺內,以及未開始擴散至其他器官,都會被歸類為晚期。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 甲狀腺癌的治療方法
如果僅發現剩餘甲狀腺攝取碘131,在徹底清除殘餘正常甲狀腺組織後,定期隨訪;如果發現病人有轉移灶,則可以開始治療,一般情況下每隔3-4個月可重複治療。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2025 在徹底清除殘餘正常甲狀腺組織後,甲狀腺癌的複發率明顯降低;5年生存率明顯增高;定期複查是否復發專案就是抽血化驗TG(甲狀腺球蛋白)來判斷,檢查費用低,方便,能早期發現是否復發。 在接受口服放射碘治療前一兩個星期,醫師會請患者先減少飲食中的碘含量,並減少口服甲狀腺素補充,如此一來服用放射碘後會更快進入甲狀腺或甲狀腺癌細胞破壞。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 甲狀腺掃描與放射碘治療
淋巴擴散風險雖比乳頭狀癌較低,但擴散至肺部及骨骼的風險則較高。 退行發育癌:罕見的甲狀腺癌,患者多為60歲以上,癌瘤的生長速度較其他甲狀腺癌快,也不易治理。 甲狀腺癌的死亡率不及肺癌、腸癌般高,因此一直較少人關注,但2018年升幅最高的癌症正是甲狀腺癌,新症首次超過1,000宗,加上「中招」人群明顯較其他癌症年輕,情況其實不容忽視。 周四天氣大致和前一天類似,不過水氣稍微增加,迎風面的桃園以北及東半部地區整天都有降雨機會,其中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台北山區降雨較為持續,新竹以南地區則維持多雲到晴的天氣。 [周刊王CTWANT] 據《齊魯晚報》報導,5胞胎出生後住在娘家,晚上睡覺一家7口擠在一間臥室,地上堆滿尿布和奶粉,除了2張大床,只剩喝水小桌旁的一點小空間,臥室的大窗戶導致冬天房屋保暖性不好。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2025 5寶媽擔心孩子受凍,晚上睡覺時,會隨時起來加炭,因為只開空調有時不夠暖,需要和暖氣片一起…
甲狀腺癌治療也邁入個人化的精準醫療,因為病理組織型態不同,基因表現也相異,目前已知有bRAF、RAS、NTRK fusion、RET fusion、TERT-p、PI3K 等基因異常。 因此可針對腫瘤進行基因檢測,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更能把握治療時機,提高療效。 「自己生病還到處講,你在炫耀,還是搏取同情嗎?」如果可以,我更想炫耀自己中樂透首獎,或是身材有馬甲線。 至於利用甲狀腺癌博取同情,如果我給你匯款帳號,你會捐款給我嗎? (眼睛發亮。)這些甲狀腺癌病友們,常常是在開刀前、檢查疑似可能有狀況、服用放射碘131治療前、甲狀腺切除手術前後、碘131治療前後,覺得心慌意亂時,透過搜尋找到我。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建良表示,甲狀腺位於頸部喉結下方、氣管兩旁,可以分泌甲狀腺素,和身體的代謝速率有關。
其功能是分泌甲狀腺素,為控制人體新陳代謝必要的荷爾蒙,並接受腦下垂體分泌的甲狀腺刺激素 的調控,影響血壓、心跳、體溫、和體重。 4年前,我因為健康檢查關係,發現了甲狀腺癌,開始在部落格寫就診經驗,接下來開粉專、Youtube頻道分享心得,原本只是希望可以讓大家認識甲狀腺癌,提早治療,沒想到意外成了甲狀腺癌病友的心靈雞湯。 甲狀腺癌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患者可能會忽略或誤會為其他疾病。 光照射、放射治療的患者或生活在有高密度放射線的環境。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2025 過往外國核電廠發生輻射洩漏事件後,該地區的人患甲狀腺癌的比率尤高。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 甲狀腺癌治療方法有哪些?
碘-131也可以釋出穿透力較弱的β放射線,可以在短距離內破壞細胞組織,可做近距離的標靶放射治療,以破壞癌細胞。 由於碘-131只會經由甲狀腺細胞上的碘分子通道進入細胞,對於非甲狀腺細胞並無破壞力,除了療效顯著外,副作用也較一般化學藥物小。 甲狀腺組織是人體細胞中唯一可以攝取碘的器官,碘-131為碘的一種放射同位素,會同時釋放γ及β兩種放射線,也可經與碘相同的途徑進入甲狀腺細胞。 其中,γ放射線穿透力較強,利用輻射偵測器,醫師可以從體外偵測甲狀腺細胞攝取微量碘-131的數量以及範圍,以瞭解病患甲狀腺的功能,用於鑑別診斷甲狀腺癌、甲狀腺囊腫以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等病症。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 癌症預防
以往病患一聽到需住院隔離多日,便易產生強烈的排斥感,現今病房的擺設多已朝向人性化設計考量,以情人湖院區為例,病房內也多設有電視,冰箱…等居家設備,配合窗戶採光的設計,病患已不至感到像監獄般的隔離情境。 加上衛教病患如何利用多飲水等方式儘早排出體內多餘的碘-131 藥物,可以達成在安全的前提下,使病患可以輕鬆的以最短住院時間完成治療計畫,一般皆可以在三天內達成上述目標。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2025 「放射碘治療之後可以懷孕嗎? 」這幾乎是每一位生育年齡的女性甲狀腺癌病人在得知醫師建議使用放射碘治療時,心中揮之不去的擔憂。 臺中榮民總醫院於民國105年四月正式啟用二間同位素治療病房後,提供甲狀腺癌病人進行高劑量放射碘(碘?131)治療暫時隔離所需。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 健康網》香腸的亞硝酸鹽會致癌? 營養師教一招阻斷毒素合成
相較於其他惡性腫瘤,藉由 碘-131 (I-131) 的照護,甲狀腺病患可以享有不錯的生活品質,加上大劑量 碘-131 (I-131) 的治療,以及全身掃描追蹤,病患多可以與疾病和平共存。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 即使癌細胞分化變差,也有葡萄糖正子掃描可以進行追蹤檢查。 文獻上顯示碘-131在預防甲狀腺癌症再發與轉移上都相當不錯的效果,病患存活率都可以藉此有效延長。 總之,碘-131治療在利弊考量下,絕對是利多於弊,以往令人畏卻的隔離病房,藉由新科技的引進,以及人性化的設計,在隔離又開放的空間內,病患可以「服的放心、醫的安心」,在漫長的治療路途中,可以用更輕鬆的心情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