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港元與美元掛鈎,美國加息,對香港的利率或多或少有影響。 樓價下跌2025 莊太量指出,自從2003年「沙士」結束後,香港樓市上升時間較長,下跌時間較短,每次跌幅最多10%,但自從2019年社會事件發生,以及之後疫情爆發,樓價未有下跌。 加上政府新聞網中提及,香港人口會有每年0.4%的平均增長,而在2041年至2069年才會有平均每年0.3%的人口下跌,人口因素在2021對香港樓價的影響未必如預想中的不明朗。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樓價下跌: 、98年慘劇重演?汪敦敬「樓價下跌4個階段」:過去10多年都是第一階段
2020年2月,債權人申請法院對方正集團進行重整,2021年7月,法院裁定批准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重整計劃。 雖然上述專家同吹淡風,不過都有專家認為,中原指數不會下跌至160。 多年前以「細價樓爆煲論」紅過一排的湯文亮,就直言只得百多個銀主盤「唔夠說服力」,認為樓市難大跌,美國瘋狂加息一定有影響,但未至於要賣樓,反而「靜待入市時機」。 湯更透露找老友打賭中原指數會不會跌至160,而160已非大跌,但都無人敢同佢賭云云。
- 高盛現時本港地產股的股價已跌至歷史新低,較NAV平均折讓約70%,平均股息率約7厘,缺乏宏觀經濟成政策誘因,投資者仍選擇維持觀望態度。
- 當中,中小型單位樓價按月跌幅最勁,達1.31%至2.15%。
- Mike續指,目前大陸防疫措施反覆,儘管方向大機率仍是「一城一策」,但全面放開恐「遙遙無期」。
- 不過,本港主要銀行下半年有機會上調最優惠利率,也只會影響小部分上車客,或因加息不能通過銀行壓力測試的人,對整體購買力影響不大。
- 他說,假若美國聯儲局在今年年底前加三次息,香港銀行可能不會跟隨加息。
- 市場預期美國於年底再加息,香港會再加息多一次,最多加幅0.25%。
多年來,香港工資未能跟上樓價升幅,市民買樓的負擔亦逐漸增加。 在今次調查中,認為現時並不是合適時機買樓的受訪者仍佔多數,有56.1%,不過則較去年同類調查的比例下降4.1個百分點;而認為現時是合適買樓時機的受訪者則有21.5%,較去年上升5.6個百分點。 市場上雖然有少數評論員以各種無稽理由說樓市會下跌,大多數評論認為樓市會繼續上升。 我雖然與那些樂觀評論員站在同一陣線,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有老友問,長遠樓市雖然上升,但短期內有沒有一些因素可以令樓市下跌?
樓價下跌: 資金鏈未斷 樓市跌勢難長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翻查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2008年9月雷曼兄弟「爆煲」後,樓價指數由9月跌至12月,累積跌15%,但到了2009年1月已回升。 正如有學者所指,2003年後,即使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本港樓價下跌,跌幅大約一成。 當年美國於年底開始減息,因經濟表現欠佳,股市調整。
劈價的樓盤通常會容易引起較多準買家興奮,於是劈價盤就容易成為了市場的焦點成交! 上月本港各地區不同面積類別的私宅平均呎價,佔逾七成都下跌,其中以九龍區實用面積約753至1,075方呎中型單位按月跌幅達9.71%最大,期間呎價約15,874元,今年首5個月挫幅更達11.62%。 同區實用面積約430方呎以下細單位,上月呎價約14,648元,按月挫約3.59%,為按月跌幅第二大類別,而今年首5個月則跌約0.77%。 另香港置業營運總監及九龍區董事馬泰陽相信,疫情影響屬暫時性,樓市將在疫情受控時復甦,料首季跌幅在5%以內。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指出,部分業主為求加快沽貨,急減價出售,樓價料短期內回落約3%至5%,這亦屬正常水平。
樓價下跌: 業主變負資產 銀行會否call loan?
如果計算供款時,可以在25年內供得到,就申請25年,不要申請較長的還款期,如30年。 如果借貸人不再跟銀行商談,銀行會向借貸人發出破產令,然後收樓,把物業拍賣。 莊錦輝補充稱,借貸人會收到銀行信件通知追收按揭貸款。
樓價下跌: 樓市繼續以新常態去變化
翻查資料,前補習天王、資深投資者吳賢德,今年初已講明「物業投資最好有3.5厘或以上才考慮」,認為樓價不會無止境上升,更非最理想的投資工具;最新則不建議買家入市,預料樓市換樓鏈斷裂,會繼續「陰乾式」下跌。 莊錦輝則表示,買入價不應高市價太多,香港樓市氣氛疲弱,建議準業主入市時買入價不應比市價高出太多。 事實上,有了壓力測試以及金管局種種限制按揭成數的措施後,整體樓按穩健,只要貸款人目前負資產情況並不嚴重,銀行普遍都不會因物業資不抵債而採取行動。 若果未來樓價持續下跌,業主不幸成為負資產,那麼銀行會否call loan? 有按揭界人士指,只要業主持續供款,銀行不會這樣做。 星之谷按揭行政總裁莊錦輝指,事實上,銀行因樓價跌而「Call Loan」的個案甚少,除非貸款人拖欠供款、業主將物業申請財務公司二按或被發現出租高成數按揭物業。
樓價下跌: 香港樓市2022|資產價格下跌成必然
而建築期即是待樓宇建成,業主收樓後才開始供款,部份樓花銷售至樓宇落成時間相距可能長達18個月。 即使銷售時能夠估足價,但經過長時間的成交期,環球及經濟情況不穩定,導致估價下跌,到時可能要準備更多錢上會。 面對美國或瘋狂加息壓抑通脹,令全球金融市場已出現暗湧。 美匯指數爆升至100以上水平,不單令港股走弱,港匯亦向弱向兌換保證7.85水平邁進,預示有資金流走。
樓價下跌: 【湯文亮話】樓價下跌三成,共富變共貧
美國總統大選,或改變不同派別當權,意味著國際形勢將會改變。 來屆總統對中國香港甚至環球採取的政策,都可能影響香港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帶來不確定性。 老友不明白,既然是通脹,即是全部貨品都上升,為什麼樓市會下跌? 老實說,如果所有人都是全現金買樓,通脹升,樓市的確一樣上升。
樓價下跌: 樓市走勢2022|香港樓市跌何時見底?觀察樓價指數+成交宗數!5個見底訊號必知
該行認為若收入並無增加,當樓價下跌2成或讓剛性需求買家重建購買力,可是按歷史平均淨租金收益率為基準,投資者會待樓價跌幅達到35至40%才重返市場,因此樓價跌3成機會較大。 他預期,上半年樓價指數最終會跌近3%,但若通關有期,全年樓價仍有機會升逾5%,否則升幅或只有約2至3%。 首先,房產投資者比較各類投資工具的回報與風險比例,經濟學稱為CAPM模型,住房的回報率直接受到租金升跌的影響,因此當租金下跌,若其他因素不變,樓價會跟隨向下,圖2正好反映兩者高度同步。 樓價下跌2025 樓價下跌2025 香港既面對自然人口減少、移民,且內地人來港置業興趣不大,留下來的香港人能否獨自撐起香港樓市、樓價?
樓價下跌: 香港樓市2022|戴德梁行︰第三季樓市交投續跌
香港測量師學會副會長香港菁英會執委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理事躍動菁專主席林力山接受訪問時表示,要談香港樓市常盛不衰,就要先看樓市半世紀以來的歷史,他以分段週期細說分析。 樓價下跌2025 ▲香港樓價身處歷史高位,不但上車客難以負擔安樂窩,即使有樓在手的換樓客,也大嘆難以細屋搬大屋,專家學者認為樓市爆煲才會回歸正常。 許偉業更指,成交當日更發生「小插曲」,負責交易的女經紀因全日四出睇樓、無暇進食,在簽約期間曾一度暈倒。
樓價下跌: 最新專欄文章
最新差估署公布,1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88.9點,已連跌4個月,與兩年前公布消息後亦相差無幾。 可見放寬按保樓價上限,對樓價上升未見助力,而是次再托樓市,更似是預防樓價失控向下。 雖知道買樓首期減少,但供款能力才是購買力的真正底氣,最重要仍要睇樓市的基本因素。 萊坊董事及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王兆麒認為,現時市場積存的購買力需要時間釋放,而新盤在短期內會與二手盤競爭,令部分地區二手樓價受壓。 不過,本港主要銀行下半年有機會上調最優惠利率,也只會影響小部分上車客,或因加息不能通過銀行壓力測試的人,對整體購買力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