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曾肇添中學(簡稱曾肇添,學生暱稱曾記,英文:Sheng Kung Hui Tsang Shiu Tim Secondary 大埔廣場 School,縮寫TST),座落於香港沙田禾輋邨,由香港聖公會港澳教區於1978年創辦,是沙田區一家知名中學。 學生歷年於公開考試均取得優良成績,良好校風亦聞名區內。 2018年,學校全港中學綜合排名較去年下跌一位,與拔萃男書院並列第十。.
全校共有31班,學生人數約800 人,前任校長是林家耀,2014年由殷見歡接替校長職位。 現任校監是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吳加聲,現任家長教師會主席為黃偉麟。. 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西九龍)(Sir Ellis Kadoorie Secondary School (West Kowloon),簡稱SEKSS(WK))是一所以收錄非華語學生為主的男女英文中學,也是教育局特許的114間英文中學之一。 校舍位於九龍大角咀西九龍填海區海帆道22號,佔地7741平方米,毗鄰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鄰近凱帆軒、浪澄灣及維港灣。
大埔廣場: 香港國際學校列表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大埔中心,嵐山,宏福苑,富亨邨,富善邨。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2,500,年齡中位數為 45.5歲。 平台設有兒童遊樂場,一個排球場,羽毛球場,緩步徑,石春徑和會議及自修室。 而2樓設寶兒中英文幼稚園,在1985年創辦。
- 學校重視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各方面發展。
- 英華女學校(Ying Wa Girls’ School),1900年2月創立,是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旗下的女子中學,由香港政府津貼。
- 可道中學(嗇色園主辦)(Ho Dao College (Sponsored by Sik Sik Yuen))是一所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洪水橋第七十四區(洪水橋洪順路11號)的中學,於1990年開辦,以中文教學。
- 从1971年起,香港国际学校就一直得到美國西部学校和学院协会的认可。
- 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 惟夜校條例限制頗多,賀文修士乃接受香港慈善家陳瑞祺之子陳經綸捐助建校,並於1968年在何文田開始興建新校。
- 迦密中學(Carmel Secondary School)位於香港九龍城區何文田十二號山,於1964年由基督教興學會創辦人金新宇創立(當時名叫迦密英文中學,Carmel English School),是一所基督教英文中學。
- 近年不少望子成龍的香港家長,皆希望把子女送進國際學校就讀,希望子女有更高的英語水平,及避免香港本地學校繁重的功課壓力,對將來前往外國升學亦可較易適應。
除此之外,香港投資銀行家及資深傳媒人香樹輝曾是新亞中學的校董。 現時該校所屬的學校組別介乎於第二組別至第三組別之間,以中文作為主要教學語言。 學校雖然沒有宗教背景,然而校內早於1999年10月有校友會會長自發發起「新亞中學團契」活動,至今仍有聚會。. 東華三院盧幹庭紀念中學校風非常淳樸,校規嚴謹,是為元朗區乃至屯門區熱門的其中一所中學,在元朗區中學排名第3,為元朗區band 1名校。 ‘東華三院盧幹庭紀念中學 ’以1987年創校至今已有逾30年的歷史,現共設24班。 盧榮業堂捐款興辦人才,因此便以此命名,以紀念盧幹庭先生。
大埔廣場: 香港中學列表
伊中創辦於1970年並於1997年獲教育局分配資源於現址建立新校以解決舊校設施老化問題。 新校所屬組別為第二組別(分為第一至第三組別,2015/16年)。 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China Holiness Church Living Spirit College,簡稱:LSC),位於香港新界大埔棟樑里1號,是一所基督教教會男女子中文文法中學,由辦學團體中華聖潔會於1998年創立,現為津貼學校。 該校鄰近那打素醫院、富善邨及富亨邨,佔地面積6800平方米。.
1969年9月3日遷入位於何文田常和街4號的校舍,易名「陳瑞祺(喇沙)書院」。 學校現為日校,是一所Band1的英文津貼男子中學。. 英華書院(Ying Wa College,縮寫YWC,舊稱Anglo-Chinese College)於1818年成立,是香港一所直資基督教男子中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也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之學校,被視為香港傳統名校之一。 英華書院與漢學、華語翻譯、新教在華傳教、香港開埠及教育、華文報刊出版及印刷方面的歷史息息相關。 英華書院有關其馬六甲時期及香港開埠初期的歷史文獻多以非華語寫成,因此書院在一些史料上亦有英華學院、英華學校等華文譯名。
大埔廣場: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
近年不少望子成龍的香港家長,皆希望把子女送進國際學校就讀,希望子女有更高的英語水平,及避免香港本地學校繁重的功課壓力,對將來前往外國升學亦可較易適應。 針對本地學生的英語水平,部分學校會課程以外增設英文授課的適應班。 近年香港國際學校出現「本地化」現象,本地生人數由2013/14學年的5650,持續上升至2016/17學年的超過7550,本地生佔國際學校整體學生人數比例,也由當年2013/14學年的15.9%上升至2016/17學年的20%。。 國際學校一般會銜接外國教育制度,因此亦不會保送學生參加香港的公開考試。
董之英中學在學界足球享負盛名,自2003/04學年起,連續十五年勇奪沙田及西貢區中學學界(第一組)甲組足球冠軍,以及六奪「全港學界精英足球比賽」冠軍,故有「學界皇馬」及「學界巴塞」的美譽。.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Shung Tak Catholic English College,簡稱STC、STCEC、崇德)是一所位於香港元朗區洪水橋的津貼男女子英文中學,校址是新界元朗洪水橋洪德路1號,校舍面積約8,000平方米。 該校是元朗區五間英文中學之一,為該區最早創建的英中,尤其以優良的公開考試成績和英文水平而為區內人認識。 該校十分關注學生學業及全人發展,對於英語教育尤為重視。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46位。. 英皇書院(King’s College, Hong Kong)是一家位於香港西半山般咸道的著名男校。
大埔廣場: 香港小學列表
此校地下有兩個室由貨櫃改成, 現任校長葉慧勤,於2015年9月1日履新,成為第四任校長。. 仁濟醫院林百欣中學(Yan Chai Hospital Lim Por Yen Secondary School,簡稱YCHLPYSS),為仁濟醫院創辦的第一所中學,位於香港新界荃灣荃景圍,由林百欣先生慨捐100萬元作開辦費,創立於1982年。 : 九龍華仁書院(Wah Yan 大埔廣場2025 College, Kowloon)是一所位於香港九龍油麻地的男校。 校舍最初設於旺角砵蘭街,1928年搬到奶路臣街,1952年搬到現址。 九龍華仁書院一直致力培育學生於德、智、體、群、美等各方面均衡發展。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48位。.
大埔廣場: 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
1970年,信興電器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蒙民偉捐贈30萬元作建築校舍之部份費用,故被命名為「蒙民偉書院」。 蒙民偉書院之校訓爲明辨篤行,出自儒家經典《中庸》第二十章中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蒙民偉書院是一所基督教學校,屬於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校舍位處東頭村道,鄰近黃大仙下邨,該校為一基督教學校,直屬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大埔廣場: 元朗商會中學
東涌天主教學校(Tung Chung Catholic School,英文簡寫為TCCS)是一所由天主教香港教區舉辦的全日制津貼中學,於2000年創校,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東涌。 為全香港首間由天主教香港教區舉辦的「一條龍學校」,小學校舍和中學校舍皆在同一校園內。 是至今已超過十年歷史,並於此年建立學生會籌備委員會。
大埔廣場: 香港航海學校
無論幼稚園,小學,中學夏季校服均是穿着白鞋,是該校的特色。 聖羅撒幼稚園、學校和書院的學生都稱之“Rosian”。 其小學部(聖羅撒學校)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小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26位。. 大埔廣場2025 聖保祿學校(St.),由天主教開辦,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是香港一家著名女子學校。
大埔廣場: 天主教伍華中學
此學校附近亦有不少的學校,例如: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 和 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科技創意小學。. 今年( 學年)為該校之金禧(50周年)校慶, 該校將舉辦一連串的活動。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36位。. 新生命教育協會平安福音中學(NLSI Peace Evangelical Secondary School,簡稱PESS)為香港一所基督教男女津貼中學,位於新界屯門第16區恆貴街3號(輕鐵豐景園站側)。 學校由新生命教育協會於1999年創辦,並由平安堂捐助大部份的創校經費。
大埔廣場: 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
學校的直屬小學為嘉諾撒聖瑪利學校及天神嘉諾撒學校。 嘉諾撒聖心書院(Sacred Heart Canossian College,簡稱SHCC)是香港天主教嘉諾撒仁愛修會創辦的津貼女子中學,英語授課,也是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校址位於香港島薄扶林置富花園置富徑2號。 大埔廣場 學校有2間直屬小學:嘉諾撒聖心學校和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30位。. 大埔廣場2025 建立於1970年,位於香港九龍慈雲山道8號,為慈雲山區內傳統地區女名校。 大埔廣場2025 德愛中學中一至中三開設4班,中四至中六各級開設4班。
大埔廣場: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16位。. 中聖書院(China Holiness College)是香港一間中學,由中華聖潔會所創立,本為小學,後來發展為香港首批直資中學之一。 原址於深水埗,但因改建校舍而遷至荔景一間小學校舍。. 將軍澳香島中學(Heung To Secondary School (Tseung Kwan O))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調景嶺勤學里4號,由香島教育基金於2003年創辦。 全校共有23班,學生人數約850人,校董會主席為袁武,校監為葉燕平。
保良局馬錦明中學(Po Leung Kuk Ma 大埔廣場2025 Kam Ming College,簡稱MKM或保馬),為香港粉嶺男女子中學,於1995年創辦,為香港慈善團體保良局屬下第10所政府資助男女文法中學。 該校校監為保良局之應屆主席,校長為夏文亮先生。 大埔廣場 現時教職員共60人(已包括校長及外籍英語教師一名)。. 保良局馬錦明夫人章馥仙中學(Po Leung Kuk Mrs.,簡稱章中)位於香港大嶼山東涌富東邨 ,為一所政府津貼全日制男女中學,於1997年創校。 保良局顧問馬錦明博士為表示對其夫人之誠愛,慷慨捐出港幣500萬元資助開辦該校,亦藉此為社會培育人才。
大埔廣場: 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
為配合校訓,該校以S.A.L.T作為學校特色。 S是SCIENCE科學,A是ART體藝、L是LOVE關愛、T是TECHNOLOGY科技。. 大埔廣場2025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St.,簡稱SMCC)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柯士甸道162號,由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於1900年創辦,是香港歷史悠久的女子中學。 學校屬於第一組別中學,以英語為官方教學語言,為香港傳統名校之一。
大埔廣場: 中華傳道會李賢堯紀念中學
書院是香港的傳統名校之一,位於般咸道的校舍以紅磚建成,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官立書院校舍,目前除新翼外的整座英皇書院般咸道校舍已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法定古蹟。 校舍建築屬於愛德華時代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英式學校建築。 英皇書院為香港英文中學之一,教學語言為英語。 大埔廣場2025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23位。 前身為政府於1857年興辦的西角官學堂(West Point School)及後來於1879年興辦的西營盤官學堂(Saiyingpun School),西營盤官學堂後來於1926年升格為今天的英皇書院,承傳了中央書院的學制,涵煦近百年。
大埔廣場: 基督教女青年會丘佐榮中學
學校使用英文作教學語言,是第一組別資助中學,並以「博學篤志」為校訓。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50位。. 聖公會蔡功譜中學(S.K.H Tsoi Kung Po Secondary School;簡稱「蔡功譜」和「TKP」)為政府津貼文法男女中學之一。 至1998年,學校因配合教育署(現稱教育局)的母語教學計劃,轉型為中文中學。 校舍位於九龍何文田,鄰近香港公開大學及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總部。
大埔廣場: 津貼學校
聖公會陳融中學為香港聖公會屬下的中學,位於新界北區上水石湖墟。 於1998年由政府評定為香港114間使用英文作為教學語言的中學之一。 陳融中學亦為聖公會東九龍教區聖智堂位處院校。.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Sheng Kung Hui Lui Ming Choi Secondary School),是一所政府津貼中學。 1973年由呂明才基金資助香港聖公會成立,由於牛津大學畢業的吳美文博士擔任創校校長。 學校提倡學生成為一個關愛社會的傑出領導者,維護正義及發揮由社區至全球性的影響。
2000年9月更批准北角福建中學搬到九龍觀塘振華道一間新建的的校舍辦學。. 元朗天主教中學 (Yuen Long Catholic Secondary School,簡稱元天)是香港元朗區的一所男女津貼學校,創校於1995年,由天主教香港教區成立,學校校訓是“地鹽世光”。 學校面積佔地約400平方米,校址是新界元朗青山公路201號水邊圍邨。 學校重視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各方面發展。
1940年,校舍曾改作臨時醫院,接收瑪麗醫院及那打素醫院過多的病人,在香港日佔時期則曾被日軍佔用,作為秘密間諜訓練中心。 校舍面積約10,000平方呎,包括三棟校舍,分別為主樓、徐大統樓及金禧樓。 大埔廣場2025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31位,而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則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小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27位。.
大埔廣場: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
聖公會諸聖中學與一座香港聖公會教堂毗鄰,該教堂原名為聖公會諸聖堂,2010年升格為諸聖座堂,為西九龍教區座堂。. 利諾修院學校(Maryknoll 大埔廣場 Convent School)由瑪利諾女修會創辦,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是一所女校也被坊間稱為傳統名校。 中學部及小學部分別在2018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6名(中學)及第2名(小學)。.
大埔廣場: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
該校為僑港新會商會主辦之第一間政府資助文法中學,佔地5050平方米。. 沙田公立學校(簡稱沙公;Shatin Public School,英文縮寫為「SPS」)是香港的一所特殊學校,位於新界沙田大圍積輝街15號。 該學校原為香港一所鄉村學校,直至於1982年更改為一所特殊學校(輕度智障)。 該學校以「忠信仁愛、勤學守禮」作為校訓,致力培育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獲得均衡的發展。.
校舍位處屯門紅橋的屯門河畔,鄰近屯門公路井財街段,澤豐花園。 學術表現方面,2016年文憑試四大核心科目、五科最佳科目,均獲九級最高增值。.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CCC Kung Lee 大埔廣場2025 College)是一間位於香港銅鑼灣的直資高中書院,前身為中華基督教會公理書院,是港島區第一所高中學校。 該校舍於1967年正式啟用,2003年正式轉為高中學校。 公理高中書院是一所直資高中,只招收中四或以上學生。 全香港共四所高中書院,分別為明愛華德中書院、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及保良局莊啟程預科書院。.
大埔廣場: 大埔廣場 位置地圖
屯門天主教中學(Tuen Mun Catholic Secondary School)位於香港屯門建生邨,是香港天主教教區23間中學之一。 大埔廣場 學校於1987年成立,現任校監為陳振光博士,而現任校長為劉文傑先生。. 官立學校(government school),是指由香港政府開辦的學校的統稱,即辦學團體為香港政府,當中包括官立小學及官立中學。
大埔廣場: 佛教善德英文中學
箕灣東官立中學(Shau 大埔廣場 Kei Wan East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是香港的一所官立中學,位於筲箕灣柴灣道40號,班級共24班,學生人數合共716人。 該校創立於1963年,最初命名為筲箕灣官立工業中學,課程設有工業科目。 由1998年9月1日開始,改名為筲箕灣東官立中學,簡稱筲東。. 玫瑰崗學校(Rosaryhill School)是香港一間由天主教道明會於1959年創辦的學校,設有幼稚園、小學、中學部,校址位於灣仔跑馬地司徒拔道41號B。. 元朗公立中學(Yuen 大埔廣場2025 Long Public Secondary School;簡稱YLPSS、元中)是香港新界元朗區的一所官立男女英文中學,也是新界歷史最悠久的中學。. 嘉諾撒培德書院(Pui Tak Canossian College),是由意大利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創辦,為一香港天主教女子中學,創辦於1975年9月,是南區第二所合法女子中學。
最初校址位於荃灣城門道,前身是明愛聖若瑟職業先修學校。 於1989年5月,該校遷校至青衣島的青衣邨二期,學校佔地面積約4275平方米。 大埔廣場2025 大埔廣場2025 其後為配合課程改革於2001年1月1日改名為明愛聖若瑟中學,提供完整的中學的課程。. 漢基國際學校(Chinese International School)是香港一間私立國際學校,於1983年創立,辦校宗旨是激勵學生終生愛好學習及追求知識。 校址位於北角寶馬山校園徑1號,設有幼稚園、小學及中學部,提供12年制的中小學教育。 全校共有14個班級,共有約1300名學生及和200位教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