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9年2月28日,九巴開辦第三條通宵巴士線288S(恆安←→大圍),路線大概像今日馬鞍山綫,途經沙田多個住宅區,如第一城、沙角邨、新翠邨等。 由於本身都是行走沙田住宅區之間,需求太低以致嚴重虧本,288S於1991年1月29日取消。 中環去旺角巴士2025 交易廣場總站直接繼承前中環總站,是目前中環三大巴士總站之一[註 4],從此站出發之巴士路線目的地以港島南區為主。 巴士總站面積廣闊,供專營巴士使用的平行式月台暨車坑數目多達14條,是現時全港最多月台與車坑的傳統巴士總站[註 5];基於總站規模龐大,港景街設有三個入口,除最西端的車坑配備獨立入口外,餘下兩個入口均可駛往其他車坑;同時設有兩個出口通往干諾道中,從總站開出的巴士均可從最東面出口離開。 2014年,九巴全面改派配Enviro500車身的富豪B9TL(AVBE)行走此路線。
直至2015年,為配合政府收緊專營巴士低排放區標準,全線用車更換為高載版的富豪B9TL(AVBWU,於2023年4月重新加入)及Enviro500 MMC 12米(ATENU)。 原有駛經海底隧道的105線,1997年為配合西隧通車而大幅修改行車路線,並重新命名為「905」,乃目前僅有三條以聯營方式營運的西隧全日路線之一[註 2],同時為九巴首條獲批准使用12.8米巴士的九龍過海巴士路線。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此外,九巴近年亦與其他商業公司和偶像後援會合作,在此線舉辦限定免費乘車優惠日。
中環去旺角巴士: 巴士站位數目
2015年及2016年,Enviro500 中環去旺角巴士2025 MMC 12米(55XX-57XX)和富豪B9TL 12米(52XX)亦分別成為104線常見車型。 新巴方面,在該公司接辦此路線後,此路線用車初時仍為富豪奧林比安(VA),1999年加入丹尼士三叉戟12米(10XX-11XX、30XX)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50XX-51XX)行走。 此路線屬新巴較遲全空調化的過海路線,直至2000年2月前後仍有一班非空調班次,於平日早上約八時由海底隧道收費廣場開往中環街市,用車為來自3A線之利蘭珍寶(SF),直至後者加入更多空調巴士時此路線才正式全冷。 [8][9]新巴於2008年起加入Enviro500 12米(55XX)行走此路線。 2015年起再加入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55XX-57XX)行走。 九巴則在2002年9月始加入低地台巴士到此路線服役,用車以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為主;2004年5月曾安排陣中首輛富豪B9TL樣辦車(AVD1/LJ7006[註 3])於此路線首航,直至同年9月被調往42C線。
2021年9月19日,九巴與香港虛擬銀行WeLab Bank合作舉辦免費乘車日,乘客可於該日無限次免費乘搭此路線[72];2022年12月24日,九巴與服裝品牌UNIQLO合作舉辦免費乘車日,乘客亦可於該日無限次免費乘搭此路線[73]。 中環去旺角巴士2025 城巴把旗下隧巴線118、170、171、182、619、962、969等隧巴線加入通宵班次,並予以N字在編號前面。 同時九巴有計劃擴大通宵線服務,並參與城巴這項構思,結果與城巴聯手經營這批通宵巴士線。 香港自1980年代經濟起飛後,各類消閒娛樂開始變越來越豐富,不少人會玩樂至通宵,旺角和尖東一帶有很多夜總會和卡拉OK;的士和紅色小巴在每逢深宵開始大收旺場,巴士公司眼見競爭對手生意暢旺,決定開辦更多通宵線,以求吸納更多客源。 與此同時巴士公司買車不再只是購買雙層巴士,他們開始購買單層巴士,例如24座位小型巴士,以行走一些需求偏低的巴士線,如通宵巴士線。
中環去旺角巴士: 通宵巴士線收費較高的原因
2012年,為測試新報站系統,部分富豪B9TL(AVBW4及AVBW6)被調往九龍灣車廠(K)作測試,由原屬該廠、配Enviro500車身的同款巴士(AVBE12/MP8201)取替。 至2013年,九巴慶祝公司成立80周年,安排八輛巴士披上復古車身色彩廣告,其中一輛斯堪尼亞K310UD 12米(ASU19/PC5322)因披上梅斯特斯平治O305樣辦車的色彩,而該車型為此路線前身105線的常用車型,於是一度將該車調至此路線服務。 中環去旺角巴士2025 全空調化後,此線大部分用車為配置Wright車身和歐盟五型引擎的富豪B9TL 12米(AVBWU)[49]。
- 九巴於2022年7月加入富豪B8L 12米(V6B)行走,同年11月加入富豪B9TL 12米樣辦車(AVG)行走,至1個月後撤離。
- 到1996年4月22日,城巴開辦另一條通宵線N8X(小西灣↔中環),成為城巴第三條通宵巴士線。
- 白田開經:白雲街、偉智街、偉倫街、南昌街、窩仔街、大坑東道、界限街、勵德街、太子道西、彌敦道、加士居道、漆咸道南、康莊道、紅磡海底隧道、告士打道、內告士打道、分域街、軒尼詩道、金鐘道、德輔道中、域多利皇后街、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西、卑路乍街、域多利道及西寧街。
- 其實之前香港巴士服務的時間已經發展到深夜,在六七暴動前,九龍區的主幹路線服務時已經到凌晨一時。
- 及後再在同年6月20日除保留早上澤安村往中環街市的特別班次外,進一步取消紅磡往中環街市及告士打道往旺角的短程特別班次,意味下午繁忙時間再沒有短程班次[13]。
- 而中巴在城巴N8X開辦當天開辦N8(小西灣↔灣仔碼頭),成為中巴首條港島通宵路線。
當中兩輛利蘭奧林比安用車(AL27和AL118)曾先後於服役此線期意外焚毀[42][43],兩車在修復時均採用與富豪奧林比安相同的設計[44][41]。 2020年2月,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客量減少,九巴由2月4日起臨時調派單層巴士於非繁忙時間及假日行走此路線以節省隧道費。 惟第三波疫情在同年7月爆發,九巴於該月底曾再度安排單層巴士行走此路線。 九十年代中區填海時,巴士總站再度擴建應付交通需求,新落成部分稱為「港景街已擴大的巴士總站」(Harbour View Street Enlarged Bus Terminus);總站舊翼亦轉為公共小巴和過海的士使用,並修改車坑闊度。 歷經多年建造的大型總站中環碼頭巴士總站1995年落成,原有以交易廣場為總站的港島半山路線全數遷走,交易廣場總站的飽和狀態終於得到紓緩。
中環去旺角巴士: 巴士起火
由於繁忙時間客量甚高,原有車隊不能應付本線的龐大需求,因此繁忙時間九巴方面會借調1A、2E、6C、18、27、81、934、935及948線用車,去應付此路線龐大的需求(特別是於海底隧道收費廣場及灣仔北入境事務大樓候車的人潮)。 九巴在2001年8月為此路線加入低地台巴士服務,用車為兩輛Neoplan Centroliner(AP131/KC2571、AP132/KC3551,被稱為「超時代巴士」,其車身上噴上了特製綠、紫幻變顏料,車身色彩會隨光線而變化,被稱為「綠悠悠巴士」)。 2002年,再換入五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其中3ASV297/KJ6128同樣被噴上上述獨特色彩,成為「綠悠悠巴士」)及兩輛Neoplan Centroliner。 2003年,此路線再由數輛剛投入服務的Enviro500 12米(ATE),取代餘下來的九巴非低地台巴士,令此路線正式全面低地台化。 值得一提的是,全港首輛出牌的ATE1/KX675於2003年甫投入服務便上掛此路線,直至2008年方調往279X。
- 2007年,四輛Neoplan Centroliner12米(AP)因全面撤離九巴荔枝角車廠而絕跡於此路線。
- 根據《2013-2014年度觀塘區巴士路線計劃》,1A線採用25輛雙層空調巴士提供服務[37]。
- 九十年代中區填海時,巴士總站再度擴建應付交通需求,新落成部分稱為「港景街已擴大的巴士總站」(Harbour View Street Enlarged Bus Terminus);總站舊翼亦轉為公共小巴和過海的士使用,並修改車坑闊度。
- 九巴於2007年與2009年分別加派斯堪尼亞K310UD 12米(ASU),以及富豪B9TL 12米(AVBE、AVBW、AVBWU,後者於2022年8月重新加入,至8個月後再次撤離)至此路線車隊,兩者皆已先後調離。
- 西區另有取道西隧直接往返旺角的904及905線,104線客源集中於中上環及灣仔往返九龍。
過海隧道巴士905A線是905線的特別班次,在星期一至五下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由會展站單向開往荔枝角,不經旺角。 而中巴在城巴N8X開辦當天開辦N8(小西灣↔灣仔碼頭),成為中巴首條港島通宵路線。 N8和N8X一樣都是直達柴灣並途經英皇道,但不同的是N8衹到達灣仔,而N8X則直達中環。 1994年8月25日城巴開辦兩條路線N72(香港仔↔銅鑼灣)和N90(鴨脷洲↔中環)。
中環去旺角巴士: 巴士
1998年中巴被政府收回專營權後,上述佔地112平方米的設施改由新巴以短期租約形式承租及管理,2023年7月1日再移交城巴。 九巴於2022年7月加入富豪B8L 12米(V6B)行走,同年11月加入富豪B9TL 12米樣辦車(AVG)行走,至1個月後撤離。 現時九巴使用11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ATENU),均屬荔枝角車廠。 經:會議道、菲林明道、軒尼詩道、金鐘道、德輔道中、摩利臣街、干諾道西、德輔道西、山道、干諾道西、西區海底隧道、連翔道、櫻桃街、迴旋處、海輝道、迴旋處、連翔道、東京街西、東京街、長沙灣道、荔枝角道、美荔道、荔灣道及景荔徑。
中環去旺角巴士: 使用狀況
有關工程令交易廣場總站步中環總站後塵,未能滿足駐站路線的需要,改善巴士總站工程刻不容緩。 2019年11月,此路線的新巴班次可使用12.8米巴士行走,而九巴班次則於翌年7月方獲准使用該款巴士行走。 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後,往返九龍及灣仔北/金鐘的鐵路車程遠較此路線快捷,客量隨即暴瀉超過一半[42],於中途各站起載的短途特別班次悉數取消。 九巴於2007年與2009年分別加派斯堪尼亞K310UD 12米(ASU),以及富豪B9TL 12米(AVBE、AVBW、AVBWU,後者於2022年8月重新加入,至8個月後再次撤離)至此路線車隊,兩者皆已先後調離。 2014年4月,加入歐盟四型Enviro500 12米(ATEU),同年12月加入Enviro500 MMC 12米(ATENU),現後者已是此路線唯一掛牌車型。
中環去旺角巴士: 九巴
至2013年,九巴慶祝公司成立80周年,安排八輛巴士披上復古車身色彩廣告,其中一輛斯堪尼亞K310UD 12米(ASU19/PC5322)因披上梅斯特斯平治O305樣辦車的色彩,而該車型為本路線前身105線的常用車型,於是將該車一度被調至本路線服務。 2014年,九巴全面改派配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車身的富豪B9TL 12米(AVBE)行走本路線。 直至2015年,為配合政府收緊低排放區標準,而本路線需途經中環及旺角低排區,全線用車更換為高載版的富豪B9TL(AVBWU,已全數撤離)及Enviro500 中環去旺角巴士2025 MMC(ATENU)行走。 本線原是中西區和灣仔區來往西九龍的皇牌路線,作爲深水埗以北 (白田) 唯一一條來往港島的路線,可是自從904及905的出現,因取道西區海底隧道過海,取代了本線在西區的地位。 雖然如此,但本線的主要客源大多數集中在灣仔北及紅磡海底隧道 (因為只有本線來回程取道告士打道;115及182只限往香港島方向,該兩線回程途經灣仔道)。 在繁忙時間,紅磡海底隧道及灣仔北的入境事務大樓及灣仔訓練池的分站更大排長龍,使本線在繁忙時間需要增設大量特別班次(紅隧往中環/金鐘、灣仔往紅隧)來應付龐大的需求。
中環去旺角巴士: 路線數目
本線主要客源段都是以海底隧道至中環/入境事務大樓一帶,而九龍段的客量與海底隧道收費廣場客量造成很大對比。 東鐵綫於2022年5月15日延伸至金鐘站,乘客可直接改乘鐵路前往灣仔北 (該線設有會展站)及金鐘,屆時紅磡海底隧道的轉乘客將會大幅流失,由於本線與301都是以海底隧道的轉乘客為主,預期客量將會大幅下降,甚至有取消的隱憂(其中301線已在東鐵線過海段通車延伸至金鐘站後取消)。 因應客量明顯下跌,本線5月30日起分階段調整班次,5月30日首先減少短程特別班次,只保留早上澤安村往中環街市及紅磡往中環街市及告士打道往旺角各一個班次[12]。 及後再在同年6月20日除保留早上澤安村往中環街市的特別班次外,進一步取消紅磡往中環街市及告士打道往旺角的短程特別班次,意味下午繁忙時間再沒有短程班次[13]。 2012年,為測試新報站系統,本路線部份富豪B9TL(AVBW4及AVBW6)被調往九龍灣車廠作測試,由原屬該廠、配Enviro500車身的同款巴士(AVBE12/MP8201)取替。
中環去旺角巴士: 路線資料
至於機場巴士「A」路線,乘客可前往巴士顧客服務及售票處購買車票。 中環去旺角巴士2025 登車前請準備現金、八達通卡或以電子支付繳付車資,車内不設找續。 至於機場巴士「A」路線,乘客可前往巴士顧客服務及售票處購買車票。 2018年10月,九巴加入Enviro500 MMC(ATENU)行走,以配合高鐵香港西九龍站啟用帶動的客量增長。 這6條線在開辦時已經全線空調,多以單層巴士為主力車款,有時更只有豐田Coaster小巴,反映出當時通宵巴士線的需求甚低。 早於中華巴士年代,交易廣場巴士總站閣樓設有車長休息室及茶水站,內有洗手間。
中環去旺角巴士: 九龍/新界區通宵路線
紅色小巴中環至旺角線,簡稱「中旺線」,由香港公共小巴車主司機協進總會新中旺分會營辦,每日凌晨時間提供由中環(蘭桂坊)單向前往旺角(砵蘭街)之服務,取道夏愨道、告士打道、海底隧道及加士居道前往油麻地及旺角。 905線開辦初期,九巴用車以富豪奧林比安11米(AV,包括首輛量產的AV2)及丹尼士巨龍11米(AD)為主;中巴的空調用車以丹尼士禿鷹11米(DA)及富豪奧林比安11米(VA)為主,非空調用車以都城嘉慕威曼都城12米(ML)為主。 1997年中,數輛獲包裝為「易搭巴士」的丹尼士飛鏢(AA)低地台空調單層巴士獲分派至此路線,方便長者及傷殘人士乘搭[45]。 中環去旺角巴士2025 九巴更在年末引進全球首輛三軸丹尼士三叉戟三型12米(ATR1)低地台雙層巴士,並將之包裝為「新紀元巴士」作宣傳,ATR1更加入此路線行走,而部份其後出牌的同款巴士亦陸續加入此線[46]。
中環去旺角巴士: 巴士轉乘優惠
九巴其時派出利蘭奧林比安(AL)及丹尼士巨龍11米(AD)兩款11米空調巴士服務104線乘客,至1994年及1997年加派富豪奧林比安12米(3AV)及丹尼士巨龍12米(3AD)兩款簇新的12米空調車。 中巴同樣安排空調版利蘭奧林比安11米(LA)及丹尼士禿鷹11米(DA)行走此路線,1994年亦引入富豪奧林比安11米(VA)行走。 在1998年九巴時段改為全空調服務後,所派車型維持不變;新巴於同年接辦此路線時,用車亦無變更。 過海隧道巴士905線是香港一條西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來往荔枝角及會展站,由九龍巴士及城巴聯合營運,提供灣仔、金鐘、中環、上環及西營盤來往西九龍、大角咀、旺角、深水埗、長沙灣及美孚的過海隧道巴士服務。 本線是目前僅有三條取道西隧的聯營全日專利過海巴士路線之一,另外兩條為904線及914線。
至於新巴方面,在接辦此路線初期,該公司仍如往日一般使用富豪奧林比安(VA)營運104線,至1999年才加派丹尼士三叉戟12米(10XX-11XX、30XX)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50XX-51XX)。 此路線屬新巴較遲全冷的過海路線,直至2000年2月前後仍有一班短途班次運用來自3A線之利蘭珍寶(SF)非空調巴士,於平日早上約八時由海底隧道收費廣場開往中環街市,故一直要到3A線加入更多空調巴士,此路線方才可正式全冷。 中環去旺角巴士2025 [39][40]新巴於2008年起加入Enviro500 12米(55XX)行走此路線。
中環去旺角巴士: 收費
2014年11月,此線引入配置歐盟六型引擎的Enviro500 MMC 12米混能巴士(ATH2),並於隨後的日子在此路線進行測試[50]。 2015年尾,配備歐盟五型引擎的純柴油版本Enviro500 MMC 12米(ATENU)亦加入此線服務[51]。 1A線投入服務初期全程收費為四毫,並設有多項雙向分段收費[15];在1970年7月1日,此線取消所有分段收費,同時全程收費下調至兩毫[16]。 在1971年9月15日,此路線觀塘端總站延長至中秀茂坪,收費再由兩毫加至四毫[17]。 過海隧道巴士905P線是905線的輔助線,在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由荔枝角單向開往灣仔(港灣道),途經西九龍填海區一帶及大角咀,並以灣仔訓練池作為終點站。
中環去旺角巴士: 服務初期
而城巴派出12輛巴士行走,用車為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中環去旺角巴士 MMC 11.3、12米(40XX、55XX-58XX、61XX-62XX)及富豪B9TL 11.3、12米(45XX、52XX)。 2018年12月,此路線九巴班次可使用12.8米用車,隨後於2019年11月,此路線新巴班次亦開始使用12.8米用車。 每逢特定節日如平安夜、除夕、年三十晚、中秋,都會有不少市民深夜外出,並在深宵回家。 如每年農曆年前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辦年宵市場,巴士公司都會開辦來往維多利亞公園的路綫如N116。 2010年11月28日,三條專綫小巴路線的總站由中環(大會堂)遷至此站,巴士總站各條路線的車坑先後於2011年3月26日[7]及2014年1月5日作大規模調動。 在專營巴士總站東面,設有公共小巴和專綫小巴總站、的士站及公眾上落客區。
開線時已受到九巴及中巴重視,九巴率先引入首批嶄新雙層巴士「長牛」丹拿E型行走,但很快便加派嶄新的利蘭珍寶巴士,並於八十年代初以「雞車」利蘭勝利二型及「鴨車」丹尼士喝采型行走,八十年代初更以12米大型三軸巴士接力,型號是非空調丹尼士巨龍12米及利蘭奧林比安12米。 本線當時是中巴獨有型號11.45米「大白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一型(MB)時常出現路線。 乘搭此線往港島方向之乘客於登車後150分鐘內在海底隧道收費廣場轉乘以下路線,第二程成人票價便可減收$3.5,小童/長者票價減收$1.8,乘客必須在150分鐘內轉車。 不過對中環及灣仔乘客而言,由於本線需要途徑西環前往西區海底隧道,因此寧願乘搭較為直接的港鐵或者乘坐過海隧巴104。 不過並不是所有城巴隧巴線都是有通宵服務的,因為當巴士公司把一條日間路線改為24小時服務時,需要考慮這些路線在深夜的需求。 可惜城巴在把隧巴線改為24小時行走時,很多路線在深夜的需求根本不足,很多時都很少乘客,即使日間路線深受歡迎。
本線主要吸引由上環及西營盤來往旺角和大角咀及深水埗區的乘客,由於是途經西區海底隧道便可以直接地從旺角區或西營盤經不常塞車的大角咀區來往兩岸,加上乘坐港鐵來往西環及旺角需要轉乘,本線相對較方便。 由於本線在石塘咀設有分段收費,加上班次頻密,西環近西區海底隧道的山道車站大排長龍,乘客甚至不能登車,在其他車站也有不少乘客等候本線,部份原等候904的乘客若遇上此線抵達會轉投,因此客量不錯,尤以繁忙時間為甚。 中環去旺角巴士2025 中巴和九巴於1975年12月17日開辦的2條通宵隧巴線121及122。 其實之前香港巴士服務的時間已經發展到深夜,在六七暴動前,九龍區的主幹路線服務時已經到凌晨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