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部分「高分化甲狀腺癌」亦存有家族遺傳傾向。 在香港,某大醫院的統計顯示在家族中有相同病症的約有1%。 在某些家族確有遺傳傾向,科學家正努力找尋遺傳因子的因素。 例行的超聲波檢查可能發現早期甲狀腺不正常增生,及早醫治,治癒的機會愈高。 若手術並未能把腫瘤全部切除,或同時出現大範圍淋巴結轉移的患者,體外放射治療能有效減低局部淋巴腺和頸部復發的機會。 甲狀腺癌香港2025 以強度調控放射治療甲狀腺,每次的治療時間約二十分鐘,整個療程約三十次(六星期)。
患者需充分理解治疗可能出现的情况才决定接受放射治疗。 如手术后剩馀甲状腺组织较多会出现颈部明显胀痛。 甲狀腺癌香港2025 如有需要,医生会处方类固醇,以减低这副作用出现的可能性。 对放射碘治疗的反应、已知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与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甲狀腺癌香港: 甲狀腺癌類型
罕見的甲狀腺癌,有可能由乳頭狀癌演變而成,患者多為60歲以上,癌瘤的生長速度較其他甲狀腺癌快,也不易治理。 甲狀腺癌香港2025 第二普遍的甲狀腺癌,大多發生於較年長的人身上,男女比例相約。 淋巴擴散風險雖比乳頭狀癌較低,但擴散至肺部及骨骼的風險則較高。 據醫管局轄下的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8年本港癌症新增個案中,以甲狀線癌的升幅最多,2018年錄1037宗,較2017年的884宗上升17.3%。
病人應提供現時所服藥物的詳情,特別是抗血小板和抗凝血的藥物,以及任何過敏反應的資料。 甲狀腺癌香港2025 服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血藥物的病人或會因而需要暫時停服或調較劑量。 甲狀腺癌香港 甲狀腺癌香港 甲狀腺癌的早期徵狀並不明顯,病人可能會忽略或以為是其他疾病。 甲狀腺癌香港2025 甲狀腺癌香港2025 因此,若有懷疑,應儘快求診和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甲狀腺癌香港: 常見的甲狀腺疾病
切除手術後,如果癌細胞并未能完全清除、出現轉移或擴散的情況,病人可能要接受放射性碘治療。 這是一種體內放射治療,病人須以飲品、膠囊或靜脈注射的方式,吸收一種具放射性的碘,甲狀腺癌細胞會吸收碘,然後被當中的放射性物質摧毀,而正常細胞則很少受到影響。 要診斷甲狀腺癌,醫生需先為病人進行超聲波檢查,然後在甲狀腺組織上抽取樣本以確診癌症。 甲狀腺癌香港 甲狀腺癌主要是以手術治療,醫生會視乎病人的情況,決定只切除部分甲狀腺或是整個甲狀腺。 病人接受切除手術後,醫生也會根據其癌症的期數和病理報告來決定術後的輔助療程。
- 這種癌症可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例如肺部或骨骼。
- 不過更多情況下,醫生都會建議進行全甲狀腺切除手術,一次過切除整個甲狀腺部分以及附近受擴散影響的組織,以減低將來的復發風險。
- 在进行手术时,医生亦会检查甲状腺附近的淋巴结有否受癌细胞影响;若癌细胞已开始扩散到甲状腺以外的地方,医生会把甲状腺附近的组织一并切除。
- 使用专用的洗手间,保持洗手间清洁,避免尿液飞溅。
- 上星期覆診,正電子掃描檢查見到擴散到肝和骨的腫瘤有明顯改善,現在不用拐杖輔助,她還告訴我現在可以跟家人出去飲茶。
- 手術活組織檢驗:如果幼針抽驗無法取得足夠的活組織,醫生便需要為病人進行手術來抽取活組織樣本。
不過,透過現時的醫學技術,即使甲狀腺腫瘤很小,也能偵測得到,同時新式療法也令治癒率提高。 但正因為它發展緩慢,即使曾患甲狀腺癌,亦有機會在多年後復發,所以患者必須定期覆診跟進。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總監顏繼昌表示,甲狀腺癌在全球均呈上升趨勢,韓國的發病數字更是本港的5、6倍,可能與韓國人喜愛吃紫菜有關,但難以證明。 而患有良性甲狀腺腫瘤、家族病史,患甲狀腺癌風險較高。
甲狀腺癌香港: 香港十大癌症統計排名
在2019年,甲狀腺癌新症共有1 059宗,佔本港癌症新症總數的3.0%。 甲狀腺癌香港 按粗發病率計算,每十萬香港人口中即有約14宗新增個案。 女性患甲狀腺癌的機會較高,女性比男性的發病率約為3.5比1。 研究人員懷疑暴露於天然或人工游離輻射有可能在甲狀腺細胞突變中扮演重大的角色。 甲狀腺癌香港2025 然而,許多成人的甲狀腺上也都有小肉塊,而絕大多數的小肉塊都是良性的(benign tumour),只有5%的小肉塊是惡性腫瘤[來源請求]。 第二個症狀則是脖子前半部的疼痛以及聲音的改變。
甲狀腺癌香港: 濾泡狀癌(Follicular)
對於不適合動手術和放射性碘無效的患者而言,標靶治療的臨床效果也頗為理想。 醫護人員會將小量放射性碘注射入患者的血管,以測量甲狀腺的放射量。 由於高分化的癌細胞會吸收放射物質,故掃描檢查有助檢測出癌細胞的位置。 然而,甲狀腺癌的成因至今未明,只知有家族病史或曾曝露在輻射中會增加風險。
甲狀腺癌香港: 甲狀腺功能不足
顏強調以上因素僅屬懷疑,現仍缺乏嚴謹數據去證實。 另外,醫學界亦懷疑與肥胖及食物中的碘質不夠有關。 醫管局專家指出,甲狀腺易受輻射影響而罹患癌症,本港住宅及辦公室長年開冷氣,致「氡氣」積聚,是風險因素之一,但難以證明是否與近年個案上升有關。
甲狀腺癌香港: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香港島 )
遺憾的是,在這種增速的背後,其發病原因仍有待探索,唯一明確的只有放射線。 1986年切爾諾貝爾事故之後,當地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增長了30倍。 當然,這種影響並非立竿見影,要在事故發生後的10-20年後才會顯現。 甲狀腺癌香港2025 4年前,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之後,日本政府便對當地的孩子進行定期甲狀腺檢查,很可能在若干年之後,這些孩子中有相當一批人會罹患甲狀腺癌。 ‧ 幼針抽驗或活組織檢驗:利用一支細針慢慢插入頸部的硬塊,抽出細胞,然後在顯微鏡下檢查是否有癌細胞,醫生可能會借助超聲波掃描來確定細針插入的位置。 但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字,2007年共有568人患上甲狀腺癌,其中男性有146人,女性422人,而死亡人數有49人。
甲狀腺癌香港: A.手術切除
但若存在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 (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 的患者,這個測試會受到影響,準確度就不足。 在香港的研究指出, 約有15%甲狀腺癌患者有此種抗體。 在這篇訪問中袁國強醫生和我們詳細解釋甲狀腺癌的各方各面,包括種類、徵狀、檢測方法,治療方法、治療後的副作用和可以如何處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