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治本之法,始終離不及更正本港扭曲的房屋及物業市場,增加各類房屋供應與推行租務管制是為必要。 但短期內,政府須加強巡查工廈環境,特別針對上述新興劏房模式多作監察,即使未能規管劏房內的活動,至少亦須保障劏房外的建築及消防安全。 近年工廈單位分間作細型單位出租愈見流行,當中的劏房附有獨立信箱及電錶,而且設有共用的洗手廁及沐浴間,而且業主亦會聘請清潔公司維持整體單位的整潔,除了吸引租客作辦公室、貯物室等用途,甚至可讓租客作住宿用途。 以上述例子為例,雖則區內代理強調有關工作室不能用作住宅,惟亦表示不排除有買家於房間通宵工作後作休息,可見單位甚有灰色地帶。 但正因此「工住」兩用的情況,令有關的違例使用工廈難以入罪,故此類劏房才能有一定市場。
- 在2018年2月6日,屋宇署因應近期大行其道的工廈劏房改建活動,發出了《防止濫用工業樓宇作居住用途的措施 》通函與所有認可人仕(連結5及6)。
- 香港地寸金尺土,每一個人只求有個「安樂蝸」,無奈香港人買不起天價的樓盤,繼而有業主看準時機轉推「工廈招租」。
- 兩年租約期間業主只可減租不可加租,兩年後雙方可續租一次,合共提供四年租住權保障,加租幅度上限是15%。
- 無釘契不等於單位無違規改建,有可能只是未被地政總署或屋宇署發現而已。
- 租約為期兩年,業主必須到差估署打釐印,如業主無將書面租約給租客,租客可將租金扣起,暫不繳付。
- 屋宇署回應稱會與房屋署、民政事務署及社會福利署保持密切聯繫,援助有需要的住戶。
- 直至二○一四年十二月底,在上述的大規模行動中,署方對未有遵從清拆命令的業主一共提出了27宗刑事檢控。
至於美女,對不起,在工業大廈,美女是絕少的,不可以把絕少的可能性算在內。 由於天天要上去,拍攝兩小時,因此對於該處環境,也有了一點認識。 再說,已有了兩個不同地址的經驗,在決定租下前,也看過十幾二十個單位,因此也有一點心得。 按照建議條例,租賃必須要全部符合五大條件才能受到規管,例如在關鍵日期當日或之後開始;屬住宅租賃;其標示的處所屬分間單位;其租客是自然人;其目的是作為租客本身的住宅。 無釘契不等於單位無違規改建,有可能只是未被地政總署或屋宇署發現而已。 最穩陣的做法,還是自己或搵律師幫手翻查屋宇署圖則,比對單位間隔是否與入了則的平面圖有分別。
工廈劏房: 工廈劏房愈劏愈細最嚴重1劏45 團體形容住戶如「工廈寄生族」
工廈劏房住戶陳先生表示,過去20年來都住在工廈劏房,約5年前因屋宇署執法行動,他需搬到現時住處。 他透露,現在居住的單位面積約60平方呎,業主將一個面積700平方呎單位劏為6間,業主將面積最大的一間,佔約200平方呎的劏房用作貨倉,剩餘5間用作劏房租出。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 記者亦發現該幢商廈晚上不少單位燈火通明,有外籍人士通宵逗留,其單位內設有餐桌等家具,又傳出飯菜香味,但對於是否居於上址,她卻異常迴避,迅即掩門並關上鐵閘。
- 2012年10月2日,香港特區政府屋宇署宣佈,《2012年建築物(小型工程)(修訂)規例》3日生效,規例指定的小型工程將增加至126項,與劏房相關的建築工程被納入小型工程監管制度,以加強對分間樓宇單位所涉及的常見工程的規管。
- 若對寫字樓及工廠大廈的租盤有興趣,可直接透過業主或代理提供的聯絡方法查詢詳情。
- 根據屋宇署早前視察所得,有關單位及其平台所搭建的僭建物分別被非法改裝為九間及十二間「劏房」,並由原來的工業用途更改作住用用途。
- 現在劏房的月租大約$5,000、$6,000千元不等(視地區而定),100多尺的空間包括衛生間、廚房、臥室等基本生活設施。
長遠房屋政策督導委員會成員蔡涯棉以及中原集團董事施永青表示,支持政府將工廈改為“合法劏房”。 蔡涯棉表示,香港長遠應該取消劏房,但住在劏房的七萬人的居住問題需要解決。 2012年10月2日,香港特區政府屋宇署宣佈,《2012年建築物(小型工程)(修訂)規例》3日生效,規例指定的小型工程將增加至126項,與劏房相關的建築工程被納入小型工程監管制度,以加強對分間樓宇單位所涉及的常見工程的規管。
工廈劏房: 工廈劏房問題嚴重 租前必查冊睇圖則
直接點說,政府可以禁絕工廈劏房,卻不可以禁絕工廈豪宅,甚至有男女租住工廈,用來代替「爆房」,完事後,各自回家睡覺,也大有人在,這情況主要是集中在公屋附近的工廈。 現時在寫字樓上班,最麻煩的,是所謂的「醫生樓」,因為太多病人出入,所以特別擠逼,長期要排隊等電梯。 工廈劏房2025 反之,人最少的,原來卻是工業大廈,每日上上落落,大都是獨霸升降機,實在爽斃了。
另一原因就是包裝及宣傳都做得很好,吹出一大堆漂亮High Class的感覺形象,例如智能化管理、先進保安系統、指紋電子密碼鎖、雲石接待大堂等,但老工廈始終是老工廈,樓齡已經高達四五十年,整座大廈已經非常殘舊,如果只是內籠裝修漂亮,難道價格就可以升高五至八成? 永華工業大廈樓齡高達48年,在荃灣區接近這個樓齡的工廈,合理呎價不應超過4,000元,原業主花小量的錢裝修後,以7,000元以上的價格賣給你,接手的人當然很大機會蝕本。 根據最近的成交,雖然較原價跌幅超過三成,但估計還有下跌空間。 這個慘蝕的個案,在荃灣楊屋道137至143號永華工業大廈,將一層工廈劏成56個工作室單位,面積83至380方呎,當時平均呎價6,900至8,280元。 上星期出現一宗成交,原業主2018年以68.8萬元買入,最近以45萬元蝕讓賣出,較原購入價下跌35%。
工廈劏房: 工廠、租工作室、租工廈注意事項小知識
但根據現行政策,中轉房屋不接受公開申請,受屋宇署取締工廈劏房行動影響的住戶可經轉介,短暫入住屯門寶田臨時收容中心,期間須自行另覓居所,如住上3個月及通過「無家可歸評審」、符合公屋申請資格準則,方獲安排入住中轉房屋,再輪候公屋。 協助致華居民的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發言人洪一蘭直指政府「借刀殺人」,下令清拆卻不作安置,葵涌區私樓百呎劏房價位已漲至近6,000元,要另覓居所屬「不能也,非不為也」,居民隨時無家可歸。 大聯盟拉隊到屋宇署留守請願,終迫使屋宇署、房屋署、社署跨部門會議,暫緩清拆單位,至立法會申訴部跟進程序完成為止。 土地註冊處資料,該中層B室,業主於17年9月以1230萬購入,並以公司名義持有,為CHEER BRILLIANT LTD(展鵬有限公司),董事為1名李姓人士。 安裝排水渠系統及衞生設備須符合《建築物(衞生設備標準、水管裝置、排水工程及廁所)規例》的規定。 除非事先獲得建築事務監督批准及同意,或按「小型工程監管制度」的簡化規定進行工程,否則不可在樓宇的結構牆、柱、橫樑或樓板開鑿孔洞。
工廈劏房: 工廈劏房真神奇 巧奪天工嚇傻人
屋宇署回應稱會與房屋署、民政事務署及社會福利署保持密切聯繫,援助有需要的住戶。 由於工廈劏房的租約未必列明作住宅用途,故有立法會議員關注工廈劏房能否受到規管。 運輸及房屋局表示,若租客想證明處所作「住宅用途」,須先向土地審裁處證明相關改變是得到業主的同意或默許。 香港人頭腦靈活,善於鑽營,尤其一個「劏」字,玩到出神入化。
工廈劏房: 劏房租管|工廈劏房戶須向土審處證明 業主同意或默許作住宅用途
你可能話,280呎都不是太細,至少都大過依家賣緊400幾萬嘅蚊型樓啦,但大家要記得,工商物業所講的面積,一般都是以建築面積為計算,加上劏細物業實用率一般較低,七除八扣後,估計這個單位實用面積只有約140呎左邊,即是話,呎租要成40蚊。 劏房問題十分普遍,有探討葵青區工廈劏房的最新調查發現,工廈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只有9,000港元,租金開支幾乎佔收入一半。 而受訪工廈住戶單位的分間單位數目平均數為13.2間,分間數目最高是1個工廈單位分間出90個房間,遠高於一般私人樓宇單位的分間單位數目3.5個。 筆者前段所述的幾種情況,包括私人財團將一層工廈分間或將整幢翻新,甚至政府的華廈村改建計劃來說,相信在現時才申請入則便不會獲得審批了。
工廈劏房: 工廈劏房勁蝕 慘不忍睹
工業大廈業務雜亂無章,舊式工廈管理寬鬆,租戶必須重視消防安全。 如果業務需要長期有員工駐守所租的工業大廈,最好租個連獨立廁所的單位,人有三急時不用老遠走到公廁或商場找廁所,一來一回也要時間。 政府於 2019 年推出活化及善用工廈政策,容許部分工廈單位在無須向地政總署申請短期地契豁免書和繳付任何費用下,改為作 5 項常見的非工業用途,租來作拍攝 studio 就是其中之一。
工廈劏房: 工廈劏房戶呂女士︰住緊嗰度成層都係劏房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統計,2021年,430尺以下的私人住宅單位平均租金,港島區為17,800元九龍區為15,080元,新界區為12,280元。 這意味著,即使合租,香港人因住房開支而造成的生活壓力仍然是不堪重負的。 地產資訊平台house101.com.hk,提供免費放盤、租盤、二手盤、新盤、大灣區及海外物業、成交記錄和樓市資訊等,涵蓋住宅、車位、工商舖及寫字樓各种用途。 另外,市面上雖然有不少劏房房租,但事實上未必所有都合規,市民租用前要留意幾點。 首先,如大廈公契容許單位進行分間,而改動亦得屋宇署批准,分間便屬合法,該等單位便屬合規劏房。
工廈劏房: 相關文章
聯盟又指出,工廈劏房住戶往往受政府清拆執法行動影響,搬遷開支亦是其中一個沉重負擔,建議政府將關愛基金內,為工廈劏房住戶因執法行動搬遷的津貼恆常化,並增加津貼額及放寬申請資格,減少工廈劏房戶搬遷的經濟壓力。 聯盟續指,當局長遠應全面檢討並改善清拆及安置政策,確保能為受影響工廈劏房住戶,提供適切經濟及安置支援。 工廈劏房 工廈劏房2025 工廈劏房 工廈劏房 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認為,調查中可見業主把劏房「愈劏愈細」、工廈劏房有逐漸「私樓化」情況,而雖然租管條例已於去年一月生效,有近八成工廈住戶未知租管條例涵蓋工廈,條例要求住戶主動舉報,成效亦備受質疑。
工廈劏房: 工廈活化 工作室無異劏房
屋宇署在巡查目標工廠大廈過程中,已就相關的違例工程發出72張清拆命令及中止更改用途命令。 直至二○一四年十二月底,在上述的大規模行動中,署方對未有遵從清拆命令的業主一共提出了27宗刑事檢控。 屋宇署發言人今日(一月二十日)表示,屋宇署會繼續致力取締工業大廈內的住用分間單位(「劏房」),並加強檢控未履行有關命令的業主。 不過,如果以呎租計,這類工廈劏房租金其實一點都不便宜,就以一個位於觀塘工廠區的工廈劏房為例,現時月租叫5500左右,不過,面積就只有約280呎。
工廈劏房: 業主拒聘執達吏清場 居民無法入往收容中心
尖沙咀中間道海員俱樂部的重建地盤,周四深夜發生四級大火,大量火屑隨風飛,波及5幢大廈,其中國際電信大廈及H Zentre的露台雜物與外牆一度燒着,共170人需要疏散,大火焚燒超過9小時,於昨晨8時半才… 張先生介紹,八間房全部設有獨立洗手間,約百多平方呎有窗戶房月租三千一百元,而無窗戶房只需二千七百元,每度電收費十五元,水費按人頭計,每月收取五十元。 精品房內設備齊全,設置冷氣,牆身早裝有電視天線插座,更表示可代為安裝熱水爐,「買熱水爐都要一千啦,但如果你要用嘅,都可以包埋嘅!」張更稱,住客可在單位內簡單煮食,靠洗手間的抽氣扇抽走油煙。 對方向記者落力推介,這是業主特別預留四個靠窗房間之一,「呢度以前係做迷你倉同埋辦公室,近排轉咗型,而呢幾個房特別設計過,好搶手o架!有兩個已經畀人租咗喇!」女中介更稱單位可提供WiFi,月租為三千二百元。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組織幹事陳穎彤指,計劃原意是好,但不少工廈業權分散,她擔心難以成事。 陳又建議過渡性房屋要設下人均面積標準,否則只會跟工廈劏房沒有分別。
胡先生一家四口於五年前遷入新蒲崗一處工廈單位,他形容每日早上帶兩個女兒上學時,感覺「好似偷嘢咁,唔知從邊個門出去才抬得起頭」。 隨着女兒慢慢長大,生活不便,他另租一間劏房供母女三人居住,自己繼續獨居工廈單位,坦言「只有不便,沒有方便」。 工廈劏房2025 除了收購一層工廈拆售的的小型財團外,還有一批較有實力的發展商,會購入一整幢工廈翻新甚至重建,這種方法的彈性及整體做出來的效果會較好。 因為如只購入其中一層,拆家最多只能粉飾該層的電梯大堂,但如果是整幢翻新或重建的話,發展商便可以隨意將整幢大廈由地下電梯大堂開始粉飾至同一風格,甚至可以為各層電梯大堂加設中央空調及智能保安系統等。 在外觀上,亦可以裝扮得像住宅一樣,令買家完全感受不到進入工業大廈的氣氛。 根據調查指出,有63%受訪者居住在不適切居所超過3年以上,當中更有17%已住超過7年!
工廈劏房: 裝修光鮮 見客更體面
運房局助理署長(劏房租務管制)陳納思回應指,倘有人將工廈單位作住宅用途,並與租賃列明的情況有別,租客須向土地審裁處證明單位是「住宅用途」,而相關改變是得到業主的同意或默許,才能受劏房租管規管。 有投資者覷準年輕人住屋需求,將屯門工廈單位劏成每個實用面積百多平方呎的蚊型「精品劏房」,無線上網、獨立洗手間、熱水爐及電視天線等一應俱備,單位大門更有電子密碼鎖,甚至智能系統。 本報放蛇租樓發現,有人將這類「精品劏房」包裝成「商、住」兩用工作室,揚言除辦公外,更可通宵留宿。
另外亦有部分新型工廈,發展商或已向地政總署入紙申請「特別豁免書個案」,准許土地作商店及服務業等非工業用途,葵涌 iPLACE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另外,由於當局沒有執管收樓,唯一有執行的「釘契」警告又倒過來被市場視作單位具分間出租潛力的升值訊息,這就使得「劏房」業主變得更加有恃無恐,尤其他們深知政府無力立刻安置好被迫離開單位的租客,所以才會出現近日有反對租管業主敢於喊價「拆光劏房」、一拍兩散的例子。 由此可見,現有政策、法例已經無力遏止這種亂局,那麼在加強執管無疑還必須同時另闢蹊徑加快重建房屋程序。
工廈劏房: 工廈劏房住戶月入平均9000元 租金比例佔近半
由於將工廠大廈用作住用的非法「劏房」可對住戶構成極大的消防安全風險,為了確保住戶的生命安全,屋宇署會就違規情況根據《建築物條例》發出法定命令,着令中止將工廠大廈作住用用途及拆除相關違例建築物。 如有關命令在規定的限期屆滿後仍未獲遵從,屋宇署會根據條例向有關人士提出檢控,並可安排政府承建商代業主進行命令所規定的工程,其後向有關人士追討工程費用,另加監督費及附加費。 《東張西望》其後訪問業主,對方前言不對後言,否認有封消防灑水系統,又稱自己安全至上有買保險,亦獲「房屋署」及「食環署」批准,而她是業主用自己的錢購買單位,有權進行怎樣的裝修。 屋宇署回覆《東張西望》,業主已違反《建築物條例》,屋宇署會發出中止及清拆等法定命令。
工廈劏房: 方力申疑似新歡Maple公開「邪教教主」34秒錄音 內容變態極不安
如該地台的密度超過每立方米650千克但不超過每立方米1200千克,其厚度可超過25毫米但不應超過45毫米(由結構樓面水平量度)。 如該地台在該樓宇單位的每10平方米的樓面面積內的總面積不超過1.5平方米,而在每個地台範圍之間最接近的水平距離不少於2米,則該地台的厚度可超過25毫米但不得超過100毫米。 如該地台的密度不超過每立方米650千克,厚度可超過25毫米但不應超過75毫米(由結構樓面水平量度)。 如該地台在該樓宇單位的每10平方米的樓面面積內的總面積不超過1.5平方米,而在每個地台範圍之間最接近的水平距離不少於2米,則該加設地台的厚度可超過25毫米但不得超過150毫米。 可按照「小型工程監管制度」的第III級別小型工程的簡化規定,於住用樓宇單位內,豎設用磚建造的非承重牆。
發展局最新建議修訂《建築物條例》,向使用或明知而容許他人使用工廈作非法住宅用途的工廈擁有人,以及協助或教唆擁有人進行有關行為的任何人士,包括代理人,施加刑事制裁,以提高阻嚇性;修例亦會賦予屋宇署人員調查權力,包括申請法庭手令以進入工廈處所。 自工業北移,本港工業大廈空置率不斷上升,但因其寬闊的空間與相宜的租金,故其後吸引各式各樣非傳統工業活動進駐,諸如迷你倉、藝術工作室、樂隊排練室、甚均食肆及住宅等明顯違反地契(即非工業用途)的用途,均易發現於工廈之中。 但這些活動畢竟非如傳統工業,所需空間卻終有限,故業主有傾向「劏細」分租。 隨過去十多年本港不同物業價格、租金不斷上升,直接增加工業租客經濟壓力,從而減低空間需求,同時亦因有更多付租能力有限的群體被排擠於正常市場(如一人公司、斜槓工作者等)之外,為尋求更能負擔的空間而進駐工廈。 有投機者看準付租能力有限、惟需要一定空間者的市場,將工廈單位劏成多個細你單位出租,以極大化呎租收入。 2012年8月底,時任香港特首梁振英公佈一系列房屋及土地供應政策時便提出,通過改建或重建工業大廈,增加短期出租公屋的供應量。
環亞拍賣行執行董事區蘊聰稱,該4個單位將於今日推拍,其中1個單號室,連租約推拍,面積101方呎,月租約1500元,呎租14.9元。 為免滲水至下一樓層,除要確保安裝排水渠系統及衞生設備的施工質量外,每間設有供水設施的房間的樓面須以防滲物料建造。 可按照「小型工程監管制度」的第II級別及第III級別小型工程的簡化規定,豎設、改動或拆除地底以上的排水渠。
工廈劏房: 業主放盤
因此,地產經紀人不時會收到客人的要求,尋找這種工業和住宅單位。 惟街招上的租盤逾半失效及資訊不完整,葵涌劏房居民反映,有劏房放租內容誇大其辭,與地產中介見面時才知要預交三個月租金及千元水電費,更有單位的實用面積較街招上所指的少了10呎。 日前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探訪劏房戶,除了受訪的劏房男子因多次在支持政府的活動中現身,被質疑真實性外,劏房問題亦再度引起社會的關注。 工廈劏房 有團體的調查發現,以街招形式向劏房戶招租的,有半數是業主,而且他們要求租客支付的按金連上期,多數較地產中介低,不少只收取一個月的按金。 社協表示,現行劏房租管的條例雖然涵蓋工廈劏房戶,但若想獲得基本的法律保障,必須先證明該處是作為「住宅用途」,並向土地審裁處證明已得到業主的同意或默許,仍然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