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亦可根據《家庭及同居關係暴力條例》(香港法例第189章)申請強制令,制止配偶、子女或條例列明的其他親屬騷擾。 以上都是財務濫用有可能出現的情況但是由於在實際生活裡面還有隨著科技的進步,這類的行為可能會一直改變,因此還是需要依照當時的情況作為判斷,當然也不代表說有以上的行為就可以認定長輩受到財務濫用,還是需要仔細的觀察和判斷。 陳又指,院舍的看護員人手緊張,加上需要限時完成工作,部分人急起來動作頗粗魯:「例如替長者換衫、換片及沖涼時,為求快手,大力扯走件衫,整痛老人家。」她又指,部分院舍的衞生也很馬虎。 「在公立醫院如要餵食營養液,每個病人應分配私人胃喉,但我任職的前院舍,竟讓長者共用胃喉,使用前只以清毒藥水浸一浸便算。」
- 即使如此,根據WHO推估,目前全球60歲以上(WHO定義的老人)人口中,至少有6分之1、即約1.41億萬人遭虐待或受到不當對待;而隨著全球人口持續老化,推估至2050年時,全球受虐老人人口更將一舉突破3.3億。
- 除了政府、非政府機構、專業人士外,要及早識別危機個案及有效地介入,社區內各階層人士包括鄰居和地區團體的參與亦十分重要。
- 据统计,在过去的一年中,全世界大约有1/6的老人遭受了不同形式的虐待。
- 離婚後,小欣經濟一度拮据,靠領取失業補助度日,但現在找到工作,生活逐漸穩定。
- 兩名涉案警員被控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而另一名已離職的警員,則被控串謀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
- 高雄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內,社工忙進忙出受理案件、評估危險程度並安排庇護,每人每月需處理近40件新案,今年年中甚至單月收件逾50案,儘管中央積極為地方增補員額,社工人力仍吃緊。
不過,提出緊急申請時,申請人必須已經或同時為當事人提出一般監護令申請(《精神健康條例》第59M條)。 監護委員會是法定的類似司法審裁機構,職能是展開及進行聆訊,為年滿18歲精神上無行為能力替自己作決定之人士發出監護令。 委員會可委任非官方監護人(當事人的家屬或朋友),亦可委任官方監護人(社會福利署署長)。 疫苗的安全性往往需要透過大型的臨床試驗來測試,通常在第三期臨床試驗會有較多受試者參與,因此,疫苗的安全性可以透過「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來了解。
虐老: 男警隱忍 精神暴力受創深
綜合韓媒報道,該名男子7日於網上以「護理人員在父親的肛門裡放了紙尿褲」為題發文,事主指兩周前,因患有柏金遜症的父親出現溝通困難、行動不便的情形,於是男子便帶父親住進一間療養院,但入院時並無嚴重健康問題。 未料,男事主近日帶父親前往醫院做健康檢查,發現父親的病情迅速惡化,出現嚴重脫水、肺炎、腎功能下降,以及無法排便等情況,需要立即入急症室治療。 衞生服務界李國麟指,不少長者在60歲後已聽力受損,難重投勞動市場,建議政府投放資源,為60至64歲聽力有問題的長者提供評估,並提供長者牙科服務。 根據統計,在美國年紀超過55歲的長者每年高達1,000至1,500件遭到謀殺的案例,而且其中有高達83%的加害者是配偶或是親密的伴侶。
- 中心高級社工安德里認為,要保護兒童需要政府投入資源,而是次倡議增設「沒有保護罪」十分重要。
- 阿忠坦言「因為我心軟」,現在妻子服藥控制但時好時壞,他原本想申請保護令,在女兒勸說下打消念頭,「女兒希望給媽媽一個機會」。
- 家人最終辭退外傭,由於部分家人已退休,可以輪流每日照顧婆婆,但始終各有家庭,每日只能陪婆婆數小時,照顧效果並不理想,婆婆只好輪候安老院舍服務。
- 小欣回想當時:「他覺得我侵犯到他作為父親的威嚴,就叫我到房間,直接推我,動手。我爬起來,他就推更用力,一直推到我摔到地上,爬不起來。」她立刻報警、驗傷及申請保護令,透過現代婦女基金會花蓮工作站協助,向法院訴請離婚。
- 她舉例說,近來接到3件類似的啃老族家暴案,雙親50至60多歲,子女年僅20至30歲,不出外工作還對父母動手,「他們都跟爸媽要錢,爸媽嚇得躲起來」。
- 張又指,有照顧獨居腦退化婆婆的外傭,疑長期不煮食,只給婆婆吃餅乾,當有家人往探望時,該婆婆多次提及自己沒飯吃。
二○一六年牛頭角劍橋護老院六旬男院友因身體不適送院,最終不治,期間被醫護人員發現他的肛門塞有紗布等異物,死因庭上月完成研訊,死因裁判官狠批護老院人手不足、虛報更表及冒家屬簽名。 二○一五年大埔運頭街的劍橋護老院被發現替長者洗澡前,脫光他們的衣服並在露天地方等候,被附近大廈的人一覽無遺,嚴重侵害長者人權及私隱,其後有關院舍被「釘牌」,但原址改名後,疑繼續讓創辦人出任董事再被揭發。 該院舍被揭發脫光衣服事件前的過去五年,曾收過十數次的警告,但從未被檢控。 目前在台灣,僅有高端腸病毒71型疫苗已完成三期疫苗有效性試驗,證實疫苗保護力達100%(統計分析後為96.8%),結果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The Lancet 刺胳針;而安特羅/國光腸病毒71型疫苗尚未完成第三期疫苗有效性試驗,目前保護力未知。 本次網路調查期間為2023年6月5日~2023年6月12日,調查條件為25~40歲,家中育有2個月~未滿6歲的孩童,回收總樣本數401份。 調查數據顯示,超過半數(51.6%)的受訪者,家中孩童曾感染過腸病毒,可說是幼童家長夏日的心頭惡夢。
虐老: 長者健康外展分隊健康推廣活動
吳劍珊認為,不少照顧者因不了解社區支援服務,獨自面對壓力,沒有喘息空間。 例如曾經有位女士來電求助,指患認知障礙症的媽媽記性不好,天天不停致電問東問西。 若果她因工作忙碌而沒聽電話,媽媽就會埋怨:「你又唔理我啦!」雖然她很疼錫媽媽,但認為自己的付出不被體諒,覺得「頂得好辛苦,就嚟頂唔順」。
在該《程序指引》正式實施前,小組已於二月五日舉辨了一個簡介會,吸引了來自有關專業界別如社會福利、醫療、護理等的六百名人士參與,當中包括七十名警務人員。 在簡介會中,保護兒童政策組總督察黃少卿是其中一名講者,她介紹了警方的處理程序及指出其他專業人士於面對懷疑虐老個案時所需要注意的事項。 高雄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主任李慧玲表示,近年增幅最大的家暴類型是老人虐待,過去占比不滿一成,現增至一成以上。 虐老 數據顯示,在疫情蔓延的2021年,高市通報1641件老虐案件為全國最多,較疫情前2019年增加55%。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科長陳怡如分析,精神暴力有一類是「騷擾」,包括言語嘲弄或不讓伴侶好好睡覺等令人不堪其擾的行為,統計顯示有增加趨勢,2019年佔比約12%,2021年增至20%,「這可能是男性受暴會遇到的狀況」。 另外,雖然政府透過定期巡訪、視察及評鑑,維持護理之家、安養機構、請聘外傭的安全性,但造成虐待的根本問題卻沒被解決。
虐老: 腸病毒
老人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時時沉浸於含飴弄孫的快樂,經濟上則依靠兒孫按時奉上的孝親費維持,這在華人社會不是理所當然的美事嗎? 無奈現實情況中,即使親如父母子女,一旦生活、行動乃至於經濟過度相互依賴,又結果不如任一方的期待時,衝突就有可能一觸即發,進而導致言語、肢體暴力的發生。 2003年12月,社會福利署(社署)發出「處理虐老個案程序指引」(修訂本於2006年8月發出)。 根據指引,「虐老」是指傷害長者福祉或安全的行為,或因不作出某些行為,以致長者的福祉或安全遭受傷害。 研究還發現,Covid-19侵蝕了女性的安全感,對心理和情緒健康都造成重大負面影響。
他又批評政府投鼠忌器,不敢將一些護老院「釘牌」,怕一旦院舍關閉,沒有足夠宿位安置長者。 高端腸病毒71型疫苗真實世界中執行的第三期臨床試驗追蹤長達2年,且在追蹤期間施打疫苗的受試者皆無輕重症感染;安特羅/國光無臨床疫苗有效性保護力及長期追蹤數據,無法實證是否能有長期保護效果。 財務濫用是最近台灣的新聞漸漸常出現的犯罪案件,其定義為非法或是不適當的使用長輩的財務。 其中的案例包括(但不限定):未經同意的領取長輩銀行的存款、偽造長輩的簽名、濫用或是竊取長輩的財務或是所有品、欺騙長輩簽署任何文件(合約或是支票),以及不適當的利用身為監護人的身分。 內地傳媒報道,片中男童與家人住在清遠區,平時主要由嫲嫲照顧,街坊更指男童平日都有打嫲嫲的行為,形容「可能是教育的問題」。 「實際老虐案件,應存在更多黑數。」鄭瑞隆說,親屬間的糾紛、衝突,常牽涉到金錢、財產等,有時常常被不當對待而未通報,建議衛福部應積極呼籲及宣導,同時制定完善通報機制,且應該採取專案調查或更深度處理。
虐老: 腸病毒71型疫苗即將上市,施打前家長一定要知道的4大重點!
最初鄰居都會把王伯的綜援金全數交還給他,直至發現王伯患有失智症後,王伯的鄰居每月只是給王伯數百元作生活費,並謊稱會代王伯保管其綜援金的餘額。 報導指出,在男子通報救護車後,立即將老父送往醫院治療,到院時老父親全身包含面部都是傷口,手段十分殘忍,遺憾的是經搶救老父親仍然因為傷勢過重宣告不治。
虐老: 保護兒童、家庭衝突、性暴力、虐待長者和青少年罪行
反之,機構內有社工師、營養師、護理師、與復健師24小時完善且專業的陪伴與看顧,更有一般家庭中缺乏的醫療器材,能免去行動不便的年長者要經常外出看診的麻煩,相較會更適合失智、失能或生重病的老人。 倘若長照機構入不敷出,無法繼續經營而不幸倒閉,這些需要照顧的長者跟家庭該怎麼辦? 因此,要如何提高人力、經費的投入,依舊是政府與各界都必須積極面對的課題。 他也提到,雖然政府一再推出老人保護的相關政策,但似乎都沒對中問題的刀口,宣導也進行的不夠徹底,讓政策無法確實發揮效用。 醫療進步,全球人口平均壽命延長,家庭缺乏完善的長照資源下,是否該將長者送進照護機構,引發正反兩派議論。 倘若不送至安養機構,年老的長輩該何去何從,而子孫承受著壓力,又該怎麼面對失智、失能或生重病的老人,儼然成為棘手的問題。
虐老: 老人保護網絡合作實務《解答》
日本2006年4月1日正式实施高龄者虐待防治法,明确界定伤害任何老年人尊严的行为均称之为老年虐待,具体包括身体虐待、护理放弃、精神虐待、性虐待和经济虐待,强调虐待不是你的主观认知,而是对象即老年人的感受。 虐老 她表示,对于虐待老人的行为社会认知较狭隘,把虐待老人的行为仅仅看作是恶性的身体伤害事件。 对老人命令式的语气语调,对老人失禁进行像对孩子一样的言语责备,不顾及隐私等想当然的行为,都是不恰当的。
虐老: 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的抱負和使命
市面上多數GaN電源僅強調小型化設計,但忽略了高功率電源在小體積設計下,是否能達到散熱與安全的標準。 飛宏科技此款330W GaN電競電源,針對電競筆電應用的需求,支援高階處理器及顯示器的瞬間峰值功率拉載,可滿足筆電重度使用者長時間的操作,更已取得各項國際安規認證,能為電競筆電提供更高的功率與散熱速度,達到輕巧、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 飛宏科技推出330W GaN電競電源,搭載第三代半導體GaN快充技術,能針對電競筆電應用的需求,支援高階處理器及顯示器的瞬間峰值功率拉載,為電競筆電提供更高的功率與散熱速度,達到輕巧、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 為持續提升院舍的服務質素,社署自2019年3月起分階段推行一個為期五年的計劃,全數資助全港所有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的主管、保健員和護理員修讀在資歷架構下認可的訓練課程。 為了提高殘疾人士院舍特別關顧殘疾兒童住客福祉的意識,社署已在經修訂的《殘疾人士院舍實務守則》中新增兒童的照顧篇章,清晰地說明殘疾人士院舍在收納兒童及青少年時必須遵守的規定。
虐老: 受虐老人5年多4成,最常見的施暴者是具有這些條件的不肖子
菜刀拍脸威胁、按头闻便桶、拖拽抽打、不给饭吃、住猪圈……近年来,虐待老人事件时有发生。 据统计,在过去的一年中,全世界大约有1/6的老人遭受了不同形式的虐待。 现今许多国家都正在经历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这一问题亟待引起各方关注。 他表示,估計現時私營院舍有八成長者,其宿位以綜援繳付費用,促請政府將這批長者的綜援金倍增,令私營院舍有更多資源改善人手比例,改善對長者的照顧。
虐老: 身體虐待
另外,社署亦設立了院舍黑名單,「公眾睇到院舍犯咗咩事,懲罰好重,業界初初好反感。 」她形容規管安老院舍的規定「好嚴苛」,業界表示營商似是犯罪,尊嚴受損。 防範老人虐待,是整個社會應關注的議題,政府也該思考如何有效降低虐老事件的發生。 不論是長照機構、家庭中照顧老人,每個人都應抱持多方的了解與關心,然而面對老人有怪異的狀態,誰都不該視而不見,才能及時做出防範措施或給予協助。
虐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王嘉禾說到,要有效防範老人虐待,不能僅是依賴專業政府、民間團隊的協助,最好的方式是從家庭、機構內部做起,讓照顧者學習專業、正確的照護知識、能力,及正確的心情抒發管道,旁人也要時常關心照護者的身心狀況。 當今社會,人們的想法逐漸進步,送養老機構不再與不孝順畫上等號,重點在於如何達成共識。 最好的做法,應是趁還有能力時,與家人溝通討論,詳細規畫未來,在不違背自己意願與不會造成子女負擔的情況下,做出對雙方最好的選擇。
虐老: 長照壓力大 子女、配偶常施虐
衛福部統計,2021年全國家暴事件男性被害人數達42274人,佔比達到35.7%,相比2017年男性被害人數僅27995人,佔比僅29.3%,顯示被害人數在5年間增加51%,佔比也增加6.4個百分點。 然而,「台南Josh」是極少數願公開發聲的男性,熟悉家暴議題的NGO組織與律師指出,仍有許多受害男性怕丟臉而不願通報,長期隱忍成為「家暴黑數」,呼籲政府加強宣導,讓更多男性勇於出面求助。 香港印傭協會主席兼中外勞工服務有限公司董事梁慶基表示,外傭照顧長者需求愈來愈大,不是子女孝順要請外傭照顧父母,是父母堅持不肯入住安老院舍,尤其是本身有錢又有樓的長者。 虐老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昨在立法會回應質詢時表示,社署去年接獲368宗虐老投訴,當中66%涉及配偶虐待,涉及家傭虐老的亦佔11%,兒子虐待父母的則佔9%(見表)。 張指現已有多條法例保障長者,故毋須就打擊虐待長者的行為另行制訂專門法例。
与虐待老年人有关的社区和社会层面因素可能包括对老年人的年龄歧视和某些文化规范(例如暴力常态化)。 另外,政府亦成立附有電腦化資料庫系統的「虐待長者個案中央資料系統」,以協助政府制訂應付虐老問題的策略。 涉事死亡男事主60歲,智力有問題,且腦中風後右半身癱瘓,須長期臥床。 消息指,事主今年初因身體不適出現血氧低及有屙嘔,至1月31日早上被送到聯合醫院檢查及醫治,證實患肺炎,情況不樂觀。
港府年初收緊長者綜援年齡門檻,由60歲延至65歲,引起社會反彈。 虐老 虐老 虐老 虐老 長者健康中心的2022/23年度「政府防疫注射計劃」已在2022年10月6日展開,為會員提供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服務。 當中14間長者健康中心亦會於2022年10月24日起為非會員提供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服務。
虐老: 去年老人虐待近萬件 「啃老族」施暴增加
死因裁判官昨裁定事主死於自然,亦裁定劍橋護老院員工未經事主同意下將尿片塞入其體內,以減少換尿片次數。 裁判官向社署提出10項建議,包括設立院舍「黑名單」、對違規或提供虛假資料的院舍直接檢控等,並要求社署署長6個月內匯報實施情况。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曾於過去三年,接獲近500個涉及虐老的個案查詢,當中逾一成和侵吞財產有關。 有個案在求助之時,財產已全數遭侵吞,當事人甚至連基本生計也成問題,家人之間亦勢成水火。 對於政府單位、保護協會來說,從事件發生到得知訊息需要一定的時間,難免不夠即時,無法快速給予第一時間的幫助,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得仰賴家庭成員、社會大眾的關照。 在家庭暴力通報的案件中,老人遭受虐待的人數從2008年的2271人,飆升到2018年的7745人,十年來增長了近乎高達四倍,成長速度驚人。
虐老: 長者健康服務Youtube頻道
至於另一個案則是長期臥床的公公,家人甚少探望,直至有一次夏天,公公穿短衣時,家人才發覺公公滿身瘀傷,追問下原來外傭稱有照顧長者經驗,實際上她完全不懂扶抱長者的方法,當公公像公仔般跌撞。 家人最終辭退外傭,由於部分家人已退休,可以輪流每日照顧婆婆,但始終各有家庭,每日只能陪婆婆數小時,照顧效果並不理想,婆婆只好輪候安老院舍服務。 張又指,有照顧獨居腦退化婆婆的外傭,疑長期不煮食,只給婆婆吃餅乾,當有家人往探望時,該婆婆多次提及自己沒飯吃。 家人最初以為是婆婆忘記吃了或是她自己吃不下,直至帶她外出用膳,發覺她狼吞虎嚥,才感懷疑。
此外,团队亦会推行培训及意识提升计划,供2,000 名长者连同其照顾者、600 名专业人员及学生参与,以增进他们的相关知识,及早觉察虐老情况。 “防治虐老协作项目” 由本校医疗及社会科学院率领,联同来自辖下五个学系或学院的专家携手合作,包括应用社会科学系、护理学院、眼科视光学院、康复治疗科学系, 以及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 他们亦会跟校外伙伴机构协作,包括六家非政府组织及两个医学专业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