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3日,政府表示將會在沙田至中環綫加設顯徑站。 因為顯徑邨一帶有足夠的人口及社區設施,而且額外興建顯徑站的成本不高。 而為了興建車站,港鐵需要遷移顯田遊樂場部分休憩設施、沙田植物檢疫站及漁農自然護理署新界南動物管理中心等。
- 地理上大圍位處香港正中心,對外交通主要靠港鐵聯繫,大圍站是東鐵綫和屯馬綫的轉車站。
- 直至車站啟用當日早上仍見有數名防暴警員在不同出入口駐守[13][14]。
- 迄至2019年4月,顯徑站土木工程、機電工程、屋宇設備及消防裝置的法定檢測已告完成。
- 而時任立法會議員劉慧卿曾在2013年向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反映,但政府認為車公廟路的人流不多,不需要增設行人天橋[17]。
- 九鐵在沙田至中環綫原來方案中指出,暫時不會興建顯徑站,並於沙中綫上預留位置,留待日後建站。
- 但是,在最後的興建方案中,則取消建造顯徑站,只會在此處預留較長越位軌道作以便日後擴展之用。
單位位於高層,可以望到金山郊野公園方向,亦能夠望到獅子山,非常開揚。 大圍顯徑邨2025 現時顯徑邨叫價最低的綠表單位,是顯徑邨顯富樓低層的單位,叫價只是260萬元,實用面積375平方呎,跟這個單位面積差不多,這個單位貴9萬元,但這個單位高層又望到開揚景觀,比較優勝。 大圍顯徑邨2025 大圍顯徑邨2025 1980年代初開始的新市鎮規劃(美林邨於1981年落成)將大圍的發展集中於谷地兩邊。
大圍顯徑邨: 車站用途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而在1999年,政府決定在鄰近顯徑邨的一幅用地,加建一座單幢式公屋,其後於2000年5月列入可租可買計劃[3]。 大圍顯徑邨2025 然而,由於該計劃的失敗,該未命名屋苑旋即於兩個月後轉回作公屋之用[8],並命名為顯耀邨;因應轉回出租公屋,屋邨設計亦有所簡化。
顯徑站樓高2層,樓面面積約為9,200平方米,是沙中綫項目中唯一的架空車站。 車站大堂位於地面,而月台設於大堂之上,而與車站相連的獅子山鐵路隧道亦設有通風設施。 大圍顯徑邨 為了配合相連遊樂場的景觀,車站設計並採用大自然概念,包括首次以循環再造的木屑及塑膠廢料製成的「再用塑料木材」建造木色外牆遮陽板,垂直與車站頂部綠化。 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鄭汝樺在2008年10月30日立法會上,原則上認為在設計及需求上有理據增設顯徑站,並會以此為方向進行規劃。 時任沙田(顯嘉)公民力量區議員林松茵認為增設車站後,當區居民可節省往大圍站轉車到市區的時間及金錢,同時可以吸引沙田區居民使用顯徑區內的體育館及游泳池。 2009年1月13日,政府正式表示將會在沙中綫加設顯徑站。
大圍顯徑邨: 圖則研究所|零走廊位蝴蝶則 近年大熱 用家最愛
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在2008年10月30日於立法會上,原則上認為在設計及需求上有理據增設顯徑站,並會以此為方向進行規劃[7]。 而沙田區議員林松茵亦認為增設車站後,當地居民可節省往大圍站轉車到市區的時間及金錢,同時可以吸引沙田區居民使用顯徑區內的體育館及游泳池[7][8]。 顯徑站大堂設於地面,而原先車站會設有客務中心,但於車站投入服務後則改為智能客服中心,不再有職員駐守,而其中一側並設有特大天氣顯示屏,乘客須以視像對話機向位於金鐘站的港鐵職員查詢及處理車務。 同時因應反修例運動關係,站內加設特別保護措施,其中八達通讀卡機以防火厚膠板覆蓋,智能客務中心的牆身改為採用聚碳酸酯[2]。 顯徑站(英語:Hin Keng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徑口顯徑邨,屬於港鐵屯馬綫的鐵路車站,車站於2020年2月14日啟用。
- 據悉,死者遺書提及一名自稱內地公安部人員曾聯絡他,指控他的銀行戶口涉及上海洗黑錢,他感到被陷害,萌生死念。
- 30日晚上11時許,據報一名男子,被發現倒臥在大圍顯徑邨顯佑樓對開花槽,昏迷不醒。
- 倘此站列車服務中斷,港鐵或會提供免費接駁巴士服務。
- 其始祖建元祖先由中山翠薇村遷移至深圳居住,14歲時到元朗當牧童,一日返回深圳老家發覺父母及全部村民為鄰村袁姓村民所屠殺,建元祖逃亡回元朗,娶妻後偕家眷遷居沙田建基立業。
- 2017年,顯徑商場及街市出現倒閉潮,街市的空置率達4成,唯一的超級市場亦於2017年7月結業,到2018年重開[16]。
初步得悉,事主疑從上址大廈高處墮下,警方正調查事件,列作「有人從高處墮下」跟進。 大圍顯徑邨 據了解,事主年僅18歲,其家傭得悉事件後太過傷心,須送院檢查。
大圍顯徑邨: CoCoMall 裝修百貨平台優惠
由於顯徑邨第1期入伙時,其餘2期還在施工中,所以住戶及訪客出入時都要走過滿地泥頭木板的道路,直到第3期入伙之後,當地環境才得以改善。 本邨範圍內原有一幅預留作連環型校舍的土地,但最後沒有建造中學。 嘉田苑(英語:Ka Tin Court)及嘉徑苑(英語:Ka Keng Court)分別是顯徑邨內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分別有6座及2座樓宇,分別在1988年及2002年落成。
消息稱,死者祖父母為福建人,他們移居香港後陸續申請子女來港,死者是長孫,在上海讀書,他最近得知獲批香港永久身份證,趁暑假來港領取。 大圍發生18歲少年墮樓亡悲劇,姓林死者為上海的中學生,本月21日抵港與家人團聚,居住顯徑邨顯祐樓一單位。 據悉,死者遺書提及一名自稱內地公安部人員曾聯絡他,指控他的銀行戶口涉及上海洗黑錢,他感到被陷害,萌生死念。 大圍顯徑邨 30日晚上11時許,據報一名男子,被發現倒臥在大圍顯徑邨顯佑樓對開花槽,昏迷不醒。 救護員接報趕至現場,發現事主身受重傷,立即將他急送威爾斯親王醫院搶救,惟至31日凌晨時分證實不治。
大圍顯徑邨: 房屋
此邨在早期曾經初步命名為「顯田邨」,至1981年才在原定命名中加入「徑口村」此村落名字之元素,成為今天的顯徑邨[6]。 從大圍出發可以到訪位於獅子山郊野公園內的鷹巢山自然教育徑及紅梅谷自然教育徑和位於金山郊野公園內的金山家樂徑、金山樹木研習徑及環繞九龍接收水塘及石梨貝水塘的緩跑徑。 而麥理浩徑及衛奕信徑的第五、第六段均經過大圍山腰的沙田坳、大埔道、九龍水塘及城門水塘一帶,沿路可觀賞猴子活動,難度屬入門級,適合各類行山人士。 大圍近年人口急增,大型屋邨美田邨落成後,交通不勝負荷。
大圍顯徑邨: 奇則 騎呢開則玩殘超級平台 特色戶變得失色
倘此站列車服務中斷,港鐵或會提供免費接駁巴士服務。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顯徑(車公廟路)」小巴總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顯耀邨因為地方不敷應用,難以容納其它設施,居民只靠顯徑邨設施(例如社區會堂、遊樂設施等)活動,購物亦要前往顯徑商場。
大圍顯徑邨: 車站結構
顯徑邨 顯沛樓 (1座) 共有34層,提供808個單位。 顯徑邨 顯沛樓 (1座) 於過去3年共有12宗成交。 由1994年香港區議會選舉開始,顯徑邨獲劃分成2個區議會選區,分別為徑口及顯嘉選區。 徑口選區範圍包括顯耀邨及顯徑邨Y2型樓宇與上徑口村、下徑口村、顯田村、瑞峰花園及聚龍居,由2011年起該區區議員為吳錦雄,而之前的區議員為韋國洪。 至於顯嘉選區範圍包括顯徑邨其餘4座樓宇及嘉田苑,由2007年起該區區議員為林松茵,而之前的區議員為莫偉雄。 在1995年之前,顯徑邨屬於沙田區議會顯田選區,當時區議員是湯寶珍。
大圍顯徑邨: 沙田區
此外區內有火化場和寶福山紀念館,使居民更加方便思念先人。 而在開始訂定沙田至中環綫方案之時,興建顯徑站再次被放上議程。 當時顯徑邨一帶的人口只有3萬多人,低於設立車站所需的5萬人。 在原先的計劃,顯徑站不會在沙田至中環綫興建時設立,而是會作出預留,以供日後建站。 然而沙田區的居民組織公民力量在2008年2月8日表示,顯徑站可以緩解大圍站轉車站的壓力,建議分階段興建沙中綫,並先行興建大圍至鑽石山一段,當中包括顯徑站[6]。 大圍顯徑邨2025 近年美田邨及私人屋苑名城入伙後,對區內交通及社區設施造成嚴重負荷。
大圍顯徑邨: 【圖解】開放式廚房設計都適用! 廚房設計平面圖法則 利用黃金三角規劃理想廚房
顯徑邨位於車公廟路69號,由房委會發展,屬租置計劃公屋,於05/1986開始入伙。 大圍(英語:Tai 大圍顯徑邨 Wai)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的社區。 從前大圍只限於對大圍村(英語:Tai Wai Village)及附近數條街的稱呼;現在已包括更廣的地區,獅子山隧道公路以西的獅子山和針山之間的整個沙田谷都統稱為大圍。 現時大圍主要為住宅區,發展相當完善,區內有多個屋苑商場,為住戶提供日常生活所需。
大圍顯徑邨: 車站象徵
顯徑邨是香港政府在吸收了沙田第一批公共屋邨(沙角邨、乙明邨等)的經驗之後所興建的公共屋邨,與同區屋邨新翠邨、隆亨邨等同期。 在沙田區規劃大綱圖中,本邨土地稱為「沙田第2B區」。 此區域在1961年至1963年,曾經為香港中文大學建校的擬定選址[4][5],佔地約96公頃(當中顯徑邨一期為當時擬議的大學本部,而二及三期為新亞書院擬議校址),但最後改為在馬料水現址設校。
大圍顯徑邨: 中學:沙田區
大圍韋氏宗祠門頂橫匾題為「京兆堂」,兩旁對聯「淮陰世澤」和「京兆家聲」,顯然與韓信大有關連,據說韋氏宗祠內供奉的神主牌背後皆書「韓」字,以示飲水思源,不忘祖先之意。 其始祖建元祖先由中山翠薇村遷移至深圳居住,14歲時到元朗當牧童,一日返回深圳老家發覺父母及全部村民為鄰村袁姓村民所屠殺,建元祖逃亡回元朗,娶妻後偕家眷遷居沙田建基立業。 大圍村位於大圍站附近城門河邊,在積福街及積富街交界處,是沙田區最悠久及最大的圍村,始建於明朝萬曆二年(1574年)。
大圍顯徑邨: 啟翔苑/錦駿苑 裝修85折
在訂定沙田至中環綫方案之時,再次建議興建顯徑站,但顯徑一帶的人口有30,000多人,低於設立車站所需的50,000人。 九鐵在沙田至中環綫原來方案中指出,暫時不會興建顯徑站,並於沙中綫上預留位置,留待日後建站。 沙田區居民組織公民力量在2008年2月8日表示,顯徑站可以紓緩大圍站繁重壓力,建議分階段興建沙中綫,首先興建大圍至鑽石山一段,當中包括顯徑站。 車站將設有2個月台,採用側式月台方式排列,並裝設月台幕門,乃各採用自然通風的露天車站月台中唯一裝設月台幕門。 為了配合相連遊樂場的景觀,車站設計會採用大自然概念,包括首次以循環再造的木屑和塑膠廢料製成的「再用塑料木材」建造木色外牆遮陽板,垂直與車站頂綠化。 顯徑邨亦是26座問題公屋中位於葵青區受影響屋邨居民的指定安置屋邨(另外兩個分別是青衣長康邨及長安邨)[7],並接收少數興田邨單位不足以收容的藍田邨12-13座居民。
大圍顯徑邨: 車站佈置
圍村的四角,建有圍斗,有小窗可窺外面一切動靜。 更有一大一小兩尊大砲作為防禦盜賊之用,至1970年交送港英政府。 今日大圍村房屋,絕大多數都是新建房屋,碩果僅存的古老大屋,現在只有數間而已。 2020年2月14日,顯徑站連同鑽石山站擴建部分以及啟德站一同對外開放;從首次提擬興建此站至正式啟用,歷時約23年。
為了順利通車,警方在同月13日晚上派出多名身穿防暴裝、隸屬新界南總區的警員,以及鐵路應變部隊在顯徑站外戒備。 直至車站啟用當日早上仍見有數名防暴警員在不同出入口駐守[13][14]。 另外,顯徑站月台雖採用自然通風設計(實際上月台頂部仍裝設小型風扇組,在夏天開啟以加強空氣流動),但裝設月台幕門,而港鐵其餘採用自然通風車站月台均僅安裝月台閘門或不設月台幕門/閘門。 2015年4月30日,顯徑站平頂,成為屯馬綫以及沙中綫工程項目下首個平頂的車站,隨即正式展開軌道鋪設工程、機電工程及其他後期裝修工程[4]。 迄至2019年4月,顯徑站土木工程、機電工程、屋宇設備及消防裝置的法定檢測已告完成。